“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的专题教学设计
——基于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视角

2016-04-13 14:46白翠红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韶关512005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历史人物专题教学历史虚无主义

白翠红(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韶关512005)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的专题教学设计
——基于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视角

白翠红
(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围绕历史虚无主义给大学生造成的思想困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设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专题。围绕毛泽东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活动,遵循求真与致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的原则,运用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前科学设计问题、合理分组;课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课后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专题。专题教学,有效消解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历史人物;历史虚无主义;毛泽东;专题教学

专题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由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有效形式之一。“原理”课设置专题教学的关键是强化问题意识。本文以教材第三章第三节“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依据,设置专题“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紧紧围绕历史虚无主义给大学生带来的思想困惑组织教学内容,以达到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目的。

一、“原理”课设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专题教学的原因

(一)“原理”课由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有效形式——专题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的落实,关键在于有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原理”课有效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方式多种多样,专题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得到普遍认可和实践。“专题式教学是在理解教材和教学要点的基础上,充分领会课程精神,根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以问题为核心、综合教材内容后整合成的主题式教学方式。”[1]专题教学以教材为依据,以问题为核心,整合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与社会实践的融通,引导学生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思考社会问题和个人思想困惑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深处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原理”课设置专题教学的关键——问题意识

“原理”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解决社会实践问题和人生问题。问题意识是“原理”课教学活力的体现,解决问题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原理”课教学的效果。“原理”课设置专题教学的关键是强化问题意识,从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思想问题入手,通过不断追问,探讨并解决问题,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原理”课专题教学要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问题设定教学起点和着力点,引导学生对社会实践问题和个人发展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批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理”课的每一章都有与之相应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与第三章第三节“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学生困惑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是重点和热点,又因此,将专题教学题目设置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专题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有意颠覆前人的历史结论,通过突出一些历史细节、抹去一些历史事实甚至随意虚构历史来推翻对历史人物的已有评价,将原来已有定论的反面人物“翻案”为正面人物,将原来已有定论的正面人物“翻案”为反面人物。例如,将一向主张避战求和、卖国求荣的李鸿章“翻案”为忧国忧民、忍辱负重的“悲剧英雄”;将因循守旧、借机揽权、残酷无情的慈禧太后“翻案”为出色的政治家、慈祥的老太太;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翻案”为导致军阀混战、延缓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罪魁祸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历史虚无主义极力抹黑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将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毛泽东“翻案”为暴君、独裁者,全盘否定毛泽东,全面“妖魔化”毛泽东。抹黑、否定毛泽东的言论在网络、微博、微信上泛滥,致使一些大学生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发生混乱。针对此现象,“原理”课教学不能没有反应,笔者将“原理”第三章第三节“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教材内容转化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专题进行教学,及时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目的,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解决思想困惑,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原理”课“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专题的内容设置

历史虚无主义随意解构历史,歪曲真相,抹黑毛泽东的做法甚嚣尘上,不仅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的推动有关,更与人们漠视唯物史观关于历史人物的科学评价有关。因此,“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专题,围绕毛泽东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活动进行辩证分析,讲清楚两点: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求真与致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1.求真与致用的辩证统一

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求真与致用的辩证统一。求真以致用为旨归,致用以求真为前提。求真指向过去,“求”过去之“真”,探求与历史实际相符合的事实之真。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史实真相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要从毛泽东一生经历的多个历史场景出发,从主张改良主义到选择马克思主义,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到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探求毛泽东一生的事实之真。否则,就可能离开史实真相,走向矫枉过正的“翻案”式重评,将毛泽东翻案为像秦始皇一样的暴君、独裁者。致用指向现在,“致”当下之“用”,探求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价值之真,从中求得统一的“义理”。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要看到在毛泽东的身上折射着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光荣与梦想,艰辛与曲折,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近百年的奋斗历程,正确评价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评价历史人物不仅仅要搞清楚“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要明“义理”,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评价分辨善恶美丑,或者彰显其人格魅力,汲取其精神养分;或者警醒后人,避免重蹈覆辙。

2.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统一

历史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不能简单地对其加以褒贬评价,要坚持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辩证统一的原则。如果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就容易做出好坏的评价。但历史往往是复杂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往往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此时到底该以什么为标准呢?笔者认为,应该以客观效果为主要标准,不应过多揣测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一方面,人的心理和动机是极其复杂的系统,随着社会处境的变化而变化,甚至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状态,主观动机难以得到证明。另一方面,历史人物都已过世,许多情形和细节不可能被全部记录下来,即使记录下来的文献资料也是当时根据需要或记录者个人兴趣加以选择的结果。因此,非有确凿证据,不可对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轻下断言。否则,就可能任意解读和臆测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严肃的历史研究就会蜕变为娱乐的小说演义,虽精彩实有害。历史虚无主义者揣测毛泽东派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为了增加毛岸英的资历,为以后接班做准备。他们闭口不谈,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鼓舞了志愿军的士气,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任何一个人都是历史的人、社会的人,都有其复杂性、多面性。正面人物并不是说其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正确的,都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想指出其缺点和错误,也并不太难。反面人物并不是说其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坏事。但是,他们各自的基本面貌难以改变,根据新资料的发现,也不足以推翻已有的定论,做出翻案式的重评。这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既看到功绩也看到过失,同时还要正确分析功绩与过失的主次。历史虚无主义者只要“重点”不要“两点”,用放大镜来看毛泽东的过失,对毛泽东的功绩则视而不见。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历史虚无主义对毛泽东的“翻案式”重评,往往不考虑特定的历史背景,从一定要诋毁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目的出发,揣测毛泽东的主观思想、心理状态,说毛泽东的心理很阴暗,为了个人权力不择手段搞党内斗争。例如,他们完全不考虑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就说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彻底肃清王明、博古等国际派在中共的影响,用自己的思想改造中央,进而确立其在中共党内的绝对统治地位。还有他们完全不考虑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就说毛泽东把自己的儿子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上,是为了让他镀金,增加资历,为以后接班做准备,但是想不到竟然牺牲了。当时党内大多数人反对出兵朝鲜,毛泽东顶着巨大压力作出抗美援朝的重大战略决策,派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也是为了取得党内高层的支持,激励志愿军的士气,而作出的这样富有献身精神的决定。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将其置于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根据其所处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的思想和活动,而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去苛求前人。历史人物的功过固然与其主观因素不无关系,但所起作用的大小、产生的客观效果如何,主要在于其与所处社会历史环境要求的契合程度。

2.阶级分析法

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一定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担负者,因此,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阶级分析法。坚持阶级分析法并不意味着给历史人物贴上阶级属性的标签,也就是说,不能按照历史人物的阶级地位来判断其历史作用,而是要考察历史人物动机背后的阶级利益。阶级分析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毛泽东是工农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他带领工农闹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他依然是站在工农的立场上,为实现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而犯的错误。

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采用抽象人性论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要求按照人性论的原则治史,以“客观、公正”为旗号,根据“人性”随意涂抹、裁剪、虚构历史情节。他们否定毛泽东穿过打补丁的衣服,认为毛泽东进城后的艰苦朴素都是“谎言”;他们把毛泽东会见外宾举办宴会时所列的菜谱等同于毛泽东日常的食谱,以此证明毛泽东日常饮食的奢华;他们把毛泽东在全国视察或休假时住过的地方都说成是毛泽东的专用住处,以此证明毛泽东在搞特权。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专题教学的实施过程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专题教学,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精心设计、细心准备。

(一)课前做好设计问题和分组的工作

1.科学设计问题

“原理”课专题教学的目的,就是要紧紧抓住大学生思想中的疑惑,进行深入剖析和辨析,为学生提供分析现实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维方法。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这一专题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对毛泽东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设计教学问题。例如,有人质疑毛泽东的生活起居?您怎样看待此问题?有人说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与其他中共领导人之间的一场权力斗争,您能说说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吗?有人说,毛泽东把自己的毛岸英派到朝鲜战场,是为了锻炼他,以便成为他的接班人,您怎样看待此问题?有人以“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为由,否定毛泽东领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和成果,您怎样看待此问题?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解答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因为这些问题是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置的,而且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合理分组

专题教学效果如何,分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每组8人左右,人数不能太多,否则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采用随机抽样法确定组长,教师不参与分组的过程,组长和组员之间双向选择,这样易于使具有共同爱好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组员容易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专题教学实施前,组长给每个组员布置学习任务,组员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之后,组长把本组的观点加以汇总,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二)课中做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组织好教学内容,管理好教学秩序。历史虚无主义者深知“毁灭国家的领袖,就可以毁灭一个国家”的道理,罔顾历史事实、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妖魔化”毛泽东。历史虚无主义从过去集中否定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晚年所犯的错误,发展为全面否定晚年毛泽东,再进而发展为全面否定毛泽东一生的思想言行,甚至连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和成就也被否定。他们妄称“毛只看史书,学了一肚子的阴谋诡计”,将延安整风、1957年的整风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事件归结为权力斗争。历史虚无主义从过去集中针对毛泽东的政治活动领域的发难,逐步发展为对其军事、经济、教育、党建、文化、诗词乃至私人生活领域的全面发难。例如,说毛泽东不懂英文、德文、俄文,肯定不懂马克思主义,他的《实践论》、《矛盾论》是抄袭的。“毛别说在中国历史上,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见的暴君独裁者。”[2]历史虚无主义通过片面取材甚至伪造、滥用史料曲解毛泽东,以抽象的人性论取代阶级性和社会性,根据主观需要评价毛泽东。这些错误观点,引起大学生思想的困惑、产生种种疑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和历史事实相结合,进行全面、辩证的阐述和深入、具体的剖析,引导大学生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认识和评价毛泽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发挥好主体作用,积极主动思考,参与课堂讨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专题的教学内容既涉及到唯物史观理论,又涉及到近现代史,要求做到史论结合。学生在课前做好搜集资料的同时,还要对毛泽东的言行进行客观分析,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每组学生才能有理有据、有的放矢地表达观点,各组之间才能相互讨论、质疑,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在相互讨论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遵循求真与致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评价原则,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将历史人物定位在具体的历史坐标中,从而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三)课后做好教学笔记、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专题教学

专题教学完成后,将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细节记录下来,及时分析专题教学实施的效果,看看哪些问题设计得比较好,哪些问题设计得有所欠缺,看看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对哪些问题不关注。教师要做好教学笔记,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完善专题教学内容,改进专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专题教学不能面面俱到,要体现“专”,围绕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讲透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辩证原则,讲活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学马列要精”、“学马列要管用”。

参考文献:

[1]郭凤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报,2010(9):70-73.

[2]王向清.袁腾飞“非毛化”言论的逻辑错误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2013(10):13-20.

(责任编辑:廖铭德)

The Design of Special Topics Teaching on 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ng Historical Figures in the Course of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With the Purpose of Dissolving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Historical- nihilism

BAI Cui-hong
(Department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China)

Abstract:To have a concrete problem for learners to work on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special topics teaching. Perceiving the bewilderment that colleges meet historical nihilism,the author conducted a methodological lesson on the evaluation of historical figures with the specific problem of“how shall we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Mao Zedong?”. Centering on the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related to Mao and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historical and social class analysis,the lesson attempted to provide an objective and fair evaluation of Mao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unifying truth and practicality,subjective motives and objective effects,and the two aspects and the main aspect. With careful design,the special topics teaching lesson effectively dissolved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historical nihilism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re-class problem design and grouping,in-class teacher guidance and learner-centeredness,and post-class timely summary and reflection.

Key words:the course of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evaluate;historical figure;Mao Ze-dong;special topics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6)03-0164-05

[收稿日期]2016-01-15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广东省高校学生的实际分析”(GD13XMK01);韶关学院第十五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SYJY20141553);韶关学院第十五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慕课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专题教学研究”(SYJY20141552)

[作者简介]白翠红(1976-),女,山西运城人,韶关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历史人物专题教学历史虚无主义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廓清国家利益观前提下的理性爱国教育论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论曹操由历史人物向文学形象的转化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
人物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