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姿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250107)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孟姿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250107)
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而民办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高发群体。教师一旦产生职业倦怠,会给其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引发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可采取以下对策:国家应当建立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民办高校教师收入。高校应当减轻教师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教师应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和定位。
职业倦怠;民办高校教师;对策
1961年,美国作家Greene出版了一本名为《一个枯竭案例》的小说,首先对职业倦怠进行了描述。书中描述了一名建筑师因不堪忍受精神压力与折磨,毅然放弃自己的工作,逃往非洲原始丛林之中[1]。此书一出,引发了社会各面的广泛反响。精神病学家Freudenbemer于1974年在《社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正式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他指出了助人工作者们在工作中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的耗竭现象,并认为职业倦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助人工作者能力的发挥及其身心的健康[2]。
2.1 社会因素
2.1.1 社会地位低,缺少认可感。社会民众对民办高校教师存在偏见,“民办”两个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高。认为民办高校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学校教学质量不行,比起公办高校教师,民办高校教师从学历、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另外,在软硬件设施,办学层次、教学能力等方面,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也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2.1.2 福利保障较差。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社会上拥有较高地位,但是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不成正比。由于缺乏国家、政府的支持与保障,民办高校教师在享受待遇的问题上,与公办高校的教师相去甚远。公办学校的“聘任制”可以说是铁饭碗,但民办却不一样,民办高校属于民营企业,所以民办高校教师是无法享受到与事业单位性质等同的待遇。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岗位临时性强,经常会出现调岗、下岗等现象。工作稳定性差,住房、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福利微薄,被迫接受一些不公平待遇,这些都导致民办高校教师的归属感和稳定性远远不及公办高校的教师。
2.2 学校因素
2.2.1 生源质量不理想。近些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生源数量大大增加,但是质量却是逐年下降。特别是民办高校,由于缺少国家和政府的经费支持,学校的运转由私人老板自负盈亏,为了维持“生计”,招生原则上只求多,不求精。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基础知识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自制力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2.2.2 工作压力过大。民办高校教师面临繁重的任务、沉重的压力,除了要完成一定的课时、解决在校生、学校、学生监护人的问题以外,还要承担学术研究的巨大压力。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较公办高校教师有一定的差距,然而科研工作量却不比他们少。科研任务的完成,不仅是教师职称评定的必经之路,更是聘任、评优等各项考核的重要指标。为了达到考核、职称评定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余,把大量的精力用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上。
2.3 教师自身因素
长期以来,教师总是被赋予太多的社会意义,几乎已成了某种特定的社会形象。人们关注教师,在精神上把他们抬到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由于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导致教师对自身的要求往往也过于严苛。教师通常会给自己设立很高的目标,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他们就容易产生挫败感,而长期由挫败感带来的负能量是导致职业倦怠的直接原因。有一部分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够化解掉这种负能量,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化解不了,这种挫败心理长期存在难以摆脱,就会直接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到来。
3.1 社会方面
3.1.1 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社会地位。当前,不论从社会认可度还是社会支持方面,民办高校教师都与公办高校教师有很大的差距。切实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获得公共认可,公共信任,公共支援,实现民与公社会保障办法统一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民办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课题申报等科研方面应当消除歧视,与公办高校教师平等对待。
3.1.2 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面对飞速上涨的物价,教师们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这些事实导致教师的生存需要受到了威胁,长此以往,引发职业倦怠。因此,通过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是非常必要的。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深入落实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和物质保障,建立健全教师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实现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教师工资待遇与福利水平的统一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3.2 学校方面
3.2.1 民办高校教师需要提高引导学生的能力。尽管民办高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但是,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不能因为学生不够优秀,而冷却自己的教学热情或减少付出。当教学效果不理想时,切忌灰心丧气,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极大影响教育效果,甚至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妨碍教学进行。相反,民办高校教师要做到充分理解和包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鼓励代替批评,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平视学生,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不居高临下,也不拘泥于师道尊严。塑造友善、友爱的平等师生关系。除此之外,民办高校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因材施教,以催发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率。
3.2.2 合理安排工作量,切实减轻教师压力。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控制课时,不要使他们沦为上课的机器,避免出现过度的劳累。把教师的科研任务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使他们能够摆脱科研压力这个沉重的负担。运用激励机制去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从科研中体会到乐趣,而不是一味地为了完成任务而做。民办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评聘标准,切实采取评聘分开的管理模式,减轻由于考核、职称评聘等原因给教师带来的巨大压力,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3.3 教师自身方面
教师应当认识到职业倦怠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自然现象,因此,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症状时,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职业倦怠。首先,应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提高自身的职业胜任力,尽量使自己不出现或少出现教学厌倦、心理焦虑等不良情绪。工作中遇到问题,教师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可以消极回避,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积极应对,尽快摆脱倦怠。另外,教师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才能使自己突破事业上的瓶颈,减少职业压力,从而避免产生职业倦怠。
[1]刘春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研究[D].天津大学, 2014.
[2]FREUDENBERGER H J.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Jssues,1974,30(1):159-165.
[3]王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2011,(3):57.
[4]雷静.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0.
1004-7026(2016)14-0106-02
G645.1;G443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4.082
孟姿(1987,5-),女,山东济南人,硕士,主要从事旅游教育、旅游地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