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式会议新闻传播的双重维度与新闻从业者素养培育

2016-04-13 12:44朱旭辉吴金娜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传者媒介会议

朱旭辉 吴金娜



融合式会议新闻传播的双重维度与新闻从业者素养培育

朱旭辉1,2吴金娜1

(1.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2.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00)

在媒介融合语境中,会议新闻的传播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介间的融合使会议新闻的传播途径和范围得到进一步延伸,媒介形态的多元化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过去那种固定、单一的信息接受模式。当今社会,人们处于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时刻处于不同媒介信息的包围中,不管你是否愿意都在接受着从不同媒介形态传递出来的各式各样的新闻信息。而会议作为集体智慧的聚集地和信息传播的集散地,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对政治、经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融合式会议新闻;双重维度;素养培育

一、媒介融合中会议新闻受者与传者的双重维度

从历史沿革来看,自从有了会议,会议新闻便应运而生,会议新闻的媒介传播形态随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从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到微博、微信等全媒体传播,会议新闻传播的媒介形态向多元化、碎片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会议新闻传播媒介已经由过去的单一传播、独家报道进入全媒体、多元化传播时代,这主要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以及人们信息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更新,传统媒介正在冲破自身的局限,边界开始打破,媒介形态开始模糊,人类传播正进入媒介融合时代。”[1]如果说在2002年研究新闻媒介的学者李春雨在媒介融合的萌芽时期已经预测到媒介融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那么现在媒介融合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现在的媒体从业者再像以前一样用单一思维、单一媒介的状态工作的话很难满足媒介快速融合带来的媒介发展新需求。从会议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说,融合式会议新闻的出现也宣告了会议新闻单一报道模式的终结,会议新闻的传播形态已经进入到融合式传播阶段。这无疑对接受为主体的受众和以传播为主体的传者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

从接受者角度来说,吸收会议新闻有效信息量的多少不仅受接受者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的影响,更受到传播者单位时间内会议新闻传播源的选择与接受者接受有效信息多少的影响。因为“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新闻公司的收入来源;而且由于新闻媒体必须维持住受众的忠诚度,因此受众的观看与阅读行为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记者对信源的选择”[2]。由此看来,在媒体融合时代,会议新闻传达会议信息时再像以前那样自说自话已经很难引起受众的有意注意,更应该关注接收者对会议信息的关注状态与阅读心理行为,做到对会议信源的有效选择,进而完成对会议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会议新闻是否满足了受众对知情权以及新闻信息的期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信息的有效传播。同时,在会议新闻的信息传播中,不仅要即时传播,更要实现有效传播,传播的有效性决定了受众信息接收的质量。可见,信源选择的即时性、有效性成为融合媒体时代受众关注的必然趋势。

从传者的角度来说,传播会议新闻是否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是否从受众需要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出发,还是囿于会议新闻的固有模式进行传播,将直接影响到会议新闻的撰稿质量与传播的有效性,这些更是直接受制于所谓的“固有模式”和新闻记者的新闻素养水平。因为在会议新闻的传播中,“会议新闻传者是多元的,多元传者共同构成对会议信息的选择和控制;会议新闻的受众具有作为公众的特征,对于政治集团的决策和媒体信息传播会根据自身利益和认知给以正向(拥护和支持)或负向(抵制和反对)的回应。”[3]以此来看,在会议新闻传者的多元化构成中,存在着传者对会议信息的“选择与控制”,“选择与控制”新闻信息的过程不应单单从传者的政治宣传或自身利益角度进行考量,更应该在坚持信息源客观、准确的基础上,兼顾新闻信息中有益于受众的新闻信息,考虑受众的切身利益,这样的新闻信息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更容易在受众中产生共鸣与互动,容易实现新闻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从根本上说,在会议新闻传播中新闻信息的选择、控制,传播、回应这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信息传播链条,主要包含了传者、传播载体(媒介)、受众等不同层面传播链条,三者之间是缺一不可,互联互通的。尽管中国和西方在会议新闻传播方面各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会议新闻信息作为新闻舆论引导中重要组成环节,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虽然西方国家标榜新闻媒体的“新闻自由”“客观公正”,但都在有形、无形中通过多种新闻媒体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宣传与引导,其中会议新闻的引导是其舆论引导的重要部分。不同的是,针对会议新闻信息的选择、传播以及与受众沟通等环节,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如美国政府往往不受程式化新闻报道的限制,很重视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往往根据具体的新闻信息进行报道;在报道中,关注民众的反映,并注重征询民众意见,尊重民众需求,适时对利用民意对舆论进行引导等等,并设有统一的舆情应对机构,注重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来引导舆论。其中,有效传达会议新闻的相关信息就是引导舆论的重要方面。在这一点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不少相关部门并未建立相应的舆论引导机构,尤其是地方部门,相关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媒介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有时候不能有效的传达新闻信息,应对舆论,以至于误导舆论,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会议新闻作为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新闻媒体人员在传播中应该注重深入挖掘信息源,对新闻信息进行编码并进行有目的新闻采写和传播。会议新闻信息源暗含着丰富的有价值信息,需要新闻媒体人员进行深度发掘,“新闻中的价值极少被鲜明的表露出来,因而必须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其依据是哪些行动者和活动被报道或被忽略了,以及他(它)们如何被描述。”[2]作为传者的新闻从业人员采集到新闻信息后需要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根据媒介资源的特点和受众需求进行有价值的筛选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因为在新闻传播中“从新闻传播的完整链条中‘信息控制’的主体应是多元的,有信源的信息控制,有记者作为新闻编码者的信息选择性控制,同时,也有媒体的信息控制(包括编辑和审查人),这些控制环节影响着信息传播。”[3]只有这样,才能在会议新闻的传播中实现会议新闻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在媒体发展日益多元化情况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日益融合,尤其是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会议新闻信息在传播中应该在传播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加强会议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实现受众细分,根据受众实现会议新闻信息的差异化传播。

二、新媒体语境下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培育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随着传统媒体转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冲突与碰撞中日益融合,新媒体正在成为新闻信息重要的媒介传播平台。在先进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体技术正在日益深入并改变我们的生活,而融合媒体的内容生产对信息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播与推介中正逐步改变着新闻信息的传播的广度和维度。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媒介是人的延伸”不仅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已经完成了从“人的延伸”到“媒介就是人本身”的演变,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兴媒介影响并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再像以前一样用单一的传播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融合媒体快速发展的需求,如何进行新闻采写并将有效的新闻信息传达给大众,如何将新闻信息有效的传导给大众则成为当前新闻传播中不能不关注的现实问题。而融合式会议新闻的有效传播则需要新闻媒体有一批全能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来完成。因此,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专业水平,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融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全媒体人才就成为当前需要探讨的紧迫课题。

(一)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注重全能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云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融合人才的培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加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敏锐信息捕捉能力、信息编排能力的培养。在融合媒体人才培养中,国外在人才培养上有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成功经验,我们在全媒体人才培养中,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但不等于照搬照抄,而是要根据具体国情,同时结合学校的新闻专业优势与发展特色进行吸收。从师资来说,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高等院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理论研究能力强,实践应用能力较弱,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强而新闻实践能力较弱的不均衡发展现状。近几年随着高校加大对双师型师资的引进、培养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加强,教学实践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状况有所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适应传媒形态多元化发展趋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发达西方国家非常注重新闻专业教育,如美国开设融合新闻专业,教师多有新闻从业经历,且新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的结合更加有利于教学改革的进行,使教学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应用价值,并且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媒介环境中传统媒体转型与新媒体不断衍生发展的媒介融合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当前形势下,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传播学等专业应加大双师型、实践型师资的引进以及教师应用转型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短板,这样更有利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实现新闻教育的转型发展。

(二)强化跨媒介素养培育,构建传媒实践平台。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媒介融合的发展业态除了传统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外,又提出更高的培养要求。不仅要了解新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熟悉新媒体的应用创新能力;不仅要全面了解全媒体新闻传播规律,熟悉融合媒体的媒介特点,还要掌握除采、写、编之外的新媒体运用技能,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上要搭建学校、社会、行业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平台来共同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与应用技能水平。

为此,学校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办学特色、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媒介融合课程群,设立基础素养课程、技能课程、实践课程。首先,在基础课程上,吸收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开设新媒介素养、媒介融合等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跨媒介视野。其次,在技能课程上,全媒体新闻采写、新媒体视音频制作、网络编辑、电视新闻编辑等应用技能课程。最后,在实践课程上,搭建实习平台,创建校内视频网站、微视频创研中心、微信、电子杂志以及APP应用平台等多元平台;加强与商业网站、行业组织及新媒体运营平台的合作;创建创业产业园,为学生实习、创业提供孵化平台。

从整体来看,传统媒体转型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媒介形态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当前新的媒介形态下,融合式会议新闻发展势在必行。从会议新闻传者、受者和媒介素养培育等角度探析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受众接受的有效选择,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与应用技能多元提升成为新业态环境下媒介融合发展的社会需求与时代选择。

[1]李春雨,媒介融合时代[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1.

[2][美]赫伯特·甘斯著.石琳,李红涛,译.什么在决定新闻—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闻、《新闻周刊》及《时代》周刊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9,49.

[3]李春雨,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与会议新闻传播效果研究[J].南开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4):79-80.

[责任编辑王占峰]

G214

A

2095-0438(2016)08-0119-03

2016-05-12

朱旭辉(1979-),男,河北保定人,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影视艺术、文化传播。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13A008)。

猜你喜欢
传者媒介会议
《八七会议》
会议通知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会议通知
书,最优雅的媒介
新媒体时代传者需要新的媒介素养教育
人人皆“传者”,练就一双慧眼吧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线性模式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