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青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部,山东济南250103)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农村的文化改造政策探析
王凤青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部,山东济南250103)
新中国成立初期,构建农民对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成为党对农村进行文化改造的重点,这种改造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进行业余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政治教育,为农民了解、熟悉、认同党的政治理念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清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三是建立健全各种文化改造的保障机构和规章制度;四是努力发展书籍报刊、戏曲、电影等群众性文化事业。文化改造的结果是农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普遍支持和拥护新生政权,形成了符合党所要求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模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认同;农村;文化改造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如果上台的政府都不能够得到农村的支持或默认,那么,政治稳定的基础就微乎其微了。”[1](P241)因此,党在全国取得政权后,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农民对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而文化作为塑造政治认同的软因子,能够对政治认同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导引、凝聚与整合。基于对此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改造。
当时,以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为主要目标的冬学教育,被认为是一种“适应广大群众需要的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着的教育方式”。一般来讲,秋收结束后,进入冬季,农民大都有充裕的时间和条件参与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两个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开展1949年冬学工作的指示》,要求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冬学,冬学运动随后在全国推广开来。
冬学教育包括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但在实际过程中更加侧重政治教育,强调通过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如《关于开展1949年冬学工作的指示》就指出:“冬学运动是团结教育广大农民的有力武器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向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解释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解释目前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势和劳动人民的任务,讨论恢复和发展本地农业生产和克服生产中各种困难的办法”[2](P6)。华北人民政府在颁布的《1949年冬学运动实施纲要》也指出:冬学运动的目的在于 “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并强调在冬学运动中要教育农民普遍认识新中国的诞生过程,热爱新中国,学会唱国歌,了解与爱护国旗;拥护政府,遵守政府法令;要使农民懂得敌人绝不甘心失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仍在帮助反动派残余势力,组织特务间谍,进行破坏活动;要提高对美蒋反动派阴谋的警惕,注意防奸防特;要懂得苏联、东欧等新国家及各国人民是我们的好朋友[3]。1954年由教育部和青年团中央联合发布的《关于1954年冬学工作的指示》也规定,冬学必须认真进行政治教育,主要内容以宪法的宣传教育、农业互助合作政策、统购统销政策及时事和国防教育为重点。
只有当广大农民识字之后,才可以谈得上对其进行真正的政治启蒙。为此,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要求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4](P88)1950年9月,针对工农的教育会议又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再次强调:要“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同年12月,政务院批准并转发了《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提出了扫除文盲的对象和标准。1952年11月,中央扫盲委员会正式成立,下设农民扫盲工作司,具体负责农村的扫盲工作,农村扫盲运动随之开展起来。
在扫盲运动中,党同样注重把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就规定,农村业余文化教育一般应以识字学文化为主,但在遇有重大任务时,要“加重时事政策教育的比重”,“要运用各种形式,进行政策、时事教育”,“以激发农民的阶级觉悟,提高其政治认识。”[5]195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要求:“今后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必须紧紧跟随着和密切结合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6](P262),指出:“在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教育。农民业余学校都应当设政治课,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各种政策及时事教育,以提高其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各地应当密切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工作和群众的思想情况,切实有效地进行政治教育。在文化课中,也应当有政治思想内容和生产知识内容”[6](P264——265)。文件还对只重视文化教育、忽视政治教育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将政治教育寓于文化改造的结果,是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党的认同和拥护的感情更为强烈了。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后,《人民日报》刊文要求各地冬学必须“向农民大张旗鼓地宣传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让农民了解、明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怎样走社会主义的道路。”[7]随着总路线的宣传、教育逐渐深入民心,农民也普遍认识到,卖余粮给国家是农民的光荣义务,也是“配合实行总路线、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行动”[8]。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广大农村,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等思想仍然有较大的影响,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求神问卜、占卦、算命、攀阴亲、祝阴寿、联宗祭祖等迷信活动时有发生。宗教势力也很大,“根据解放前的统计,中国天主教徒约三百万人,百分之八十左右在农村。基督教徒七十万人,百分之七十左右在农村。”[4](P409)另外,一些干部思想觉悟较低,“打人骂人乱杀人和无纪律无政府的错误”[4](P51)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经验主义、地方主义和闹独立性的倾向”[4](P53)等非无产阶级思想。
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1951年2月出台的《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提出了 “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通俗化,从而提高党员群众和人民群众的觉悟水平”[9](P129)的政治任务,鼓励理论工作者学会正确的传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学说。为保证农民听得懂、看得懂,一些报纸、杂志还开辟专门针对农民的专栏,对马列原著进行通俗化解读。比如,当时的《中南农民》就出现了“农村共产党员课本”栏目,对《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简史》进行连载。这些通俗性著作考虑到了广大农民的接受水平,尽量运用农民了解、知晓的语言,从而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广大农村的传播和普及。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P64)1955年3月,中央颁布了《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明确提出要向农民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接受唯物主义世界观”[6](P74),以使他们正确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客观规律。此外,文件还专门列出了在农村宣传唯物主义的具体内容,这就是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对广大农民进行自然科学常识和无神论思想的宣传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宣传教育、进行关于党的总路线的宣传教育、进行关于劳动人民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得解放、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党非常注意运用各种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进行宣传。刘少奇同志就曾指出:“宣传工作要运用好各种宣传工具,如宣传员网、报纸、刊物、出版、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广播、学校等,要把这些宣传工具都搞好,都加强,统统动员起来,运动起来。”[9](P295)后来中央颁布的一些文件,也强调指出要充分利用各种文教工具,采取群众愿意接受的形式,“进行适合群众需要的经常性的宣传,使我们的国家整个地变为一座伟大的学校。”[10](P20)这种充分利用多种方式的宣传形式,为马克思主义真正被广大农民了解、接受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路径。
通过宣传教育,农村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逐步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召开,毛泽东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1](P554)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从而实现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党的文化教育工作问题的指示》,指出:“原本部所属之新华通讯社已改为国家通讯社,广播事业管理处已改为广播事业局,均隶属于新闻总署。本部所属之电影管理局,已改为电影局,隶属于文化部。在出版总署下成立了出版局,原本部所属之出版委员会及其地方组织,应即取消。新华书店改为国家书店,受出版总署的领导。除了上述组织已改属政府以外,全国的文化教育的行政工作,此后均应经由中央政府文教部门来管理”[4](P65),并且要求“各地政府及军管会之文教机关向中央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或适当部门报告和请示”[4](P66),这就从机构和制度上保证了党对农村文化改造工作的制度化推进。
较大规模的群众性宣传机构的建立,能够使“全国每一处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能受到适当的宣传教育”[10](P19)。为此,1951年1月,党中央决定借鉴苏联做法,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它要求党的每个支部都设立宣传员,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都设立报告员,并建立宣传员报告员工作制度。其中,宣传员的职责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国内外时事的宣传、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宣传,批驳在人民群众流传的各种错误思想;报告员的职责是每两个月向人民群众作一场关于时事、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经验的报告。针对农村,文件特别规定要建立宣传员传授站制度,由区委员会召集宣传员或宣传员代表,传授如何向农民宣传的方法,分发和讲解宣传材料,以帮助和教育农民,提高其政治觉悟。
1951年2月,针对“各级党委宣传机构残缺不全和工作范围狭隘的状况”,党中央又颁发了《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广大党员要学会正确使用报纸、广播、出版、学校、电影及各种文化教育工具,“经常向各界人民正确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在目前的各项主张。”[9](P75)文件还规定了各级宣传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职数,其中,中央局宣传部应有60至100人,分局宣传部应有30至60人,省委、大市委、区党委宣传部应有25至50人,地委宣传部应有15至20人,县委宣传部应有10人左右,并要求各级党委根据文件精神制定出落实计划。
“如何有效地组织乡村干部学习文化,并使他们坚持下去,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6](P263-264)针对农村干部的实际情况,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 《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文件指出:“大量培养与提拔工农干部,和有计划地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业务水平,使他们成为各项建设事业中的骨干,乃是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组织任务”[12](P684)。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文件要求“县以上各级机关,应根据具体条件,有步骤地开办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或文化补习班”[12](P685)。后为配合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1955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对农村文化教育的时间、形式、内容等都做了明确规定,针对农村干部工作忙、会议多的特点,要求采取单独编班、编组,包教包学,个别辅导等形式,使他们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脱盲[6](P264)。这标志着农村干部的文化教育工作进入了制度化建设阶段。
任何思想要想产生强大的社会作用,不仅需要有强有力的社会集团来鼓吹这种思想,捍卫这些思想,而且必须找到物质形态上的载体,将这些思想制度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对农村的文化改造上,比较注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注重通过不断完善的组织机构来保证改造目标的落实,从而保证了农村文化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并没有把书籍报刊、戏曲、广播、电影等群众性文化事业简单地看成是文化娱乐活动,而同时赋予它们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实现农民对新生政权政治认同的重要使命。
书籍报刊等大众传媒在对民众进行政治教育、满足民众参与政治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为此,1950年10月,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指示》就提出“书籍杂志的出版、发行、印刷,是与国家建设事业、人民文化生活极关重要的政治工作”[4](P449),要求充分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使人民迫切需要的出版物,尤其是适合农民阅读的通俗出版物丰富起来;针对广大农村没有书读的现状,文件要求国营的新华书店要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店统一经营。随后,书店的发行网络通过供销合作社代销,遍布到了广大农村。这些出版物或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或用图解的方式宣传解释政策法令,或对社会重大事件进行宣传报道,这对改造农民的陈旧思想,传播党的政策方针,从而使其认同党的政治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人民戏曲是以民主精神与爱国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武器”,承担着“发扬人民新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在革命斗争与生产劳动中的英雄主义”的政治使命。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先后成立了“戏曲改进局”和 “戏曲改进委员会”,指导戏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951年5月,政务院又颁布了由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强调指出:“凡宣传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爱祖国、爱自由、爱劳动、表扬人民正义及其善良性格的戏曲应予以鼓励和推广,反之,凡鼓吹封建奴隶道德、鼓吹野蛮恐怖或猥亵淫毒行为、丑化与侮辱劳动人民的戏曲应加以反对。”[9](P250)对于在广大农村流传的形式较简单活泼、反映现代生活、易于为群众接受的戏曲,文件要求要特别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新戏曲书店出版了一批很有社会影响的剧本,这些剧本内容契合了当时农村的现实生活,为剧本承载的意识形态在农村舞台上得到充分表现提供了可能。
“电影是一种最群众化的、有力量的艺术形式”[13](P18),列宁也曾有“电影必须经党之手,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启蒙及煽动的有力的武器”[14](P34)的重要论述。1954年1月,由文化部制定的《关于目前文化艺术工作状况和今后改进意见的报告》颁布,该文件针对广大农民期望“逐步提高故事片的思想艺术水平,扩大题材范围,丰富影片题材”[13](P30)的需求,要求建立健全在农村地区的管理电影的专门机构,注意对农村观众的影片选择,认真加强对影片内容的宣传解释工作;它还要求文化部和中国作家协会采取适当办法动员和组织作家从事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制作出适合农村的较短的通俗故事片。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到1955年,全国电影放映队已增加到了2300多个,其中大部分活跃在农村。这些电影以通俗化、艺术化的形式,或反映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或表现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社会新生活,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鼓动生产热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馆、站等是“进行时事政策宣传,组织和辅导群众的文化学习,组织和辅导群众业余艺术活动,传播科学卫生知识”[13](P34)的有力载体。针对这一点,1953年12月由党中央颁布的 《关于整顿和加强文化馆、站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文化馆、文化站的性质是政府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而设立的事业机构,它们承担着四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一是向广大人民进行时事政策的宣传,教育群众为实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而奋斗;二是配合扫盲工作,组织和辅导群众的各种文化学习;三是组织和辅导群众业余艺术活动;四是普及与群众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关的技术知识和卫生知识。在这一文件的推动下,到1954年,各文化馆、文化站举办的幻灯放映、图片展览、各种类型的表演和报告讲演等活动,受众人数达到了约3亿人次,由文化馆、文化站辅导的各类群众学习组织、俱乐部、业余剧团、图书室等也达到了8万5千个,不仅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对于他们运用自身熟悉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加深对现实政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农村文化的改造,承担着实现广大农民对新生政权和党的执政地位合法性认同的政治使命。这个时期,党借助强大的政治优势,对农民进行各种政治信息传输和宣传教育,从而改变了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态。在此过程中,农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普遍地支持和拥护新生政权,获得了符合党要求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模式。当然,在对农村进行文化改造的过程中,由于党在执掌政权方面的经验缺乏,也存在着简单、粗暴、操之过急等问题,留下了不少遗憾和教训,这是我们今天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努力避免的。
[1][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一九四九年冬学运动实施纲要[J].山西政报,1949(10).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J].山东政报,1950(1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7]结合宣传国家总路线,办好今年冬学[J].人民日报,1953-12-11.
[8]王林.遵化县田庄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带头卖余粮,全村集体送粮六万斤入仓鼓舞了全县群众 [J].人民日报,1954-1-24.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0]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1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4]上海电影志编纂委员会.上海电影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编辑:崔月华
the Culture Reform of CCP in the countrysid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NG Fengqing
(The Shandong CCP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departmen,Jinan Shandong 250103)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t becomes the key part of the culture reform of the CCP in the countryside to recognize the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asants.The reform includes four parts:The first,in the process of amateur cultural education,pay attention to political education,for peasents to understand,familiar with the party's political idea to create a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The second was to eliterate all kinds of non-Marxism thoughts and establish Marxism's guiding position;the Third was to create and polish all kinds of institut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culture reform;the fourth was to develop the popular culture undertakings including magazine,opera,broadcasting,and films.The result of the culture reform was that the peasants accepted the Marxism ideology,and supported the new government heartily,which was the just the polical ideology and the pattern of the plitical behavior that CCP wanted. The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asants to CCP arrived at the zenith in the histo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eople's Repulbic of China;Political Identification;Countryside;Culture Reform
F326
A
2095-7327(2016)-01-0016-05
王凤青(1976-),女,山东临清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