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问题研究

2016-04-13 08:41:24耀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黄 耀 霞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哲学部,河南 郑州 45100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问题研究

黄 耀 霞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哲学部,河南 郑州 451000)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达了中国人民谋求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发展主题,反映了解决中国现实矛盾和问题的层次结构上的递进性;作为一种全新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实事求是为方法手段,在过程中表现出面向问题、服务人民和创新发展的思维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主题、结构、方法和过程方面的整体性原则,使其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统一性,这既是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的经验概括,又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一门科学的、规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是现代系统论的一个重要原则。现代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影响的不同的要素和结构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些要素和结构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事物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任何要素或结构的变化都会影响和涉及其他要素或结构的变化,从而使事物呈现出整体性存在和联动发展趋势。同样,整体性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种随想臆断或思辨式的理论抽象,而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破解中国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实现中国发展进步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达了中国人民探索和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主题,在结构方面反映了解决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矛盾和问题的连续性和递进性;作为一种全新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实事求是为方法手段,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面向问题、服务人民和创新发展的思维意识。实践证明,坚持用整体性原则思考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其在主题、结构、方法和过程方面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统一性,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的经验概括,又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一门科学的、规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必然结果。

一、主题整体性

(一)发展主题的鲜明性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主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谋求中国的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谋求国家发展,无数仁人志士赴汤蹈火、前仆后继地探索救国救民的发展道路。从鸦片战争一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近一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实施过多种挽救国家危亡的道路和方案,如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派的“均贫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君主立宪”、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民主共和”等,但这些道路和方案最终都因为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而宣告失败。自马克思主义被引介到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富含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开辟了充满光明和希望的新道路。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两次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将中国发展问题的性质、特征、方法、步骤、目标等情况详细地展示在中国人民面前,使中国的发展走向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其中,毛泽东思想形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尽管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革命、解放以及实现全人类自由解放的理论学说,但具有浓厚西方背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要想在中国大地扎根成长,就必须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研究和分析中国的实践环境和中国人民的发展要求,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纳入到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高度。为此,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创了符合中国特点的中国特色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从而使中国革命摆脱了旧的资产阶级革命局限性,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初步建设,为继续推动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基本的、必要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拨乱反正和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科学判断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和时代主题的新转变,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模式,积极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开辟了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和实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光明大道。这两大理论成果作为一个整体,分别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实践需要而形成的,符合中国实际国情和历史发展趋势,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新指导和新引领。因此,发展主题不仅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鲜明主线,而且在中国有了更加明确的理论指导和目标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发展在中国迈出了铿锵有力、坚实有力的前进步伐。

(二)发展主题的阶段性

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以贯之的主题,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这一主题又表现出不同的理论主旨,明确了指导中国发展进步的具体的目标和策略。这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又分别形成了若干不同的发展主旨,这些不同的、具体的发展主旨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发挥着具体的、明确的指导作用。具体地说,毛泽东思想由新民主主义论、社会主义革命论和社会主义建设论组成。新民主主义理论取代了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先锋组织,以无产阶级为领导力量,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及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主旨的发展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旨在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则是围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而进行的艰苦曲折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这一过程既取得了可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但也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和失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构成。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同志针对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所处基本国情和面临的主要矛盾,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出了拘泥于“左”或右的意识形态斗争的迂回困境,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历程,继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和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面对世纪之交国内外复杂局势,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建设,鲜明地提出中国共产党坚定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科学发展观则是胡锦涛同志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从阐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矛盾关系入手,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核心,强调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则面对我国发展中出现的经济新常态、政治新生态和文化多样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总蓝图,积极谋划中国发展的新战略新布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开创了一种辩证、综合、协调推进的新局面、新境界。

总之,这些不同阶段的发展主旨都是针对中国不同阶段的实际状况和历史条件而依次展开和制定实施的,都是指向发展这一主题,符合全党全国人民的利益需要,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特点,并且都取得了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伟大成就。

二、结构整体性

结构整体性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原则。结构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主题的重要架构,是思考和解决我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是表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形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分界线,两大理论体系之间既相互连贯、互为照应,发展主题和实践过程一以贯之,同时它们之间又彼此独立、自成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内部子系统之间层次清晰又各自独立,每一部分的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依次推进、递进发展,展示了中国发展进步的渐进性和步骤性。

从宏观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如何实现中国的发展进步为主题,分别形成两个既独立完整又彼此递进发展的结构和系统。毛泽东思想的主旨是如何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旨是如何使中国进一步发展壮大,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改革开放使中国继续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目标。毛泽东思想以土地革命为起点,着重思考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问题,展现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和方案构想,是指导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是“至关重要、关键的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起点,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环境和历史条件,共同探讨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如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现了党带领全国人民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实践品质和精神面貌,是指导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的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并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仍处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之中,并非是一个封闭、保守的系统结构。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正在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作出新的更大努力和贡献。

从微观上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又包含若干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又分别由多个小的子系统组成,每个小的子系统既相互联系,又层层递进,分别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和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思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社会主义革命论和社会主义建设论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任务、对象、阶段和领导力量,表达了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区别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的民主主义革命理想蓝图。社会主义革命论包括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方法、途径等,为完成我国工业、农业和商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描绘和提供了路线图。社会主义建设论包括过渡时期总路线、现代化目标、十大关系论、两种性质矛盾论等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关系和目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构成。邓小平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内容,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新的实践标准,加强了党的理论建设和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统一,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治保障。科学发展观则是强调在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发展为要义和以统筹兼顾为基本原则前提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等一系列新部署和新战略,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则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总蓝图,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切入点,积极谋划和部署中国发展的战略布局,先后提出中央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带一路”建设、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入新高地新境界。总之,这些若干小的子系统拓展和深化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实质,其阐述由整体到具体、由宏观到微观,逐层递进,逐渐完善,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条件和目标的结合中,彰显了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全面地坚定不移地将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推向辉煌的明天和未来。

三、方法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和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又是探索和解决中国具体矛盾和问题的新的实践过程。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没有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尝试的新探索、总结的新经验,就不会有新的理论的诞生、丰富和发展。然而,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实践过程中,实践创新不是随意的、凭空想象的,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新情况、研究新条件、解决新问题,通过实际具体环境中的活学活用,抓准精髓,领悟核心,用变化了的具体实际丰富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历史经验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方法手段上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一) 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经受着坚持与否、创新与否的考验和抉择。邓小平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1]1079。因此, 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重要原则。

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前提。没有坚持,就没有创新。20世纪初,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和引进到中国起,从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指导中国进行一系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活动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并非一帆风顺、畅通无阻,而是遇到种种责难和质疑,充满曲折和艰辛。如在中国革命的初期,由于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的干扰和影响,毛泽东同志坚持土地革命和反“围剿”的正确斗争策略遭到抵制和攻击;在建设时期,“左”倾冒进主义和机会主义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严重挫折;在改革开放时期,“左”和右的意识形态的争论和对立给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带来困顿和疑惑等情况比比皆是。然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尽管遭遇种种问题和困难,但党毫不动摇、义无反顾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坚信为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引贫穷、落后的中国走向光明和复兴的伟大真理。因此,党在深刻领会和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精髓灵魂和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战胜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冲击,克服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种种误解和扭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种具体条件和因素,研究中国实践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始终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法宝”,赢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胜利和成就。

另一方面,创新马克思主义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邓小平曾多次说过:“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2]292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抓住马克思恩格斯在某一时间或某一环境中的个别言论和观点,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奉为圣旨,而是在创新中坚持,在坚持中创新,不断增强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和分析中国具体问题产生的条件和因素,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处”,实事求是地搞清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基本国情、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目标追求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从而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理论飞跃,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胜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因此,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

(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都是发生在一定条件和一定环境之下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首次明确地提出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和实践需要不断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对每一原理只是(1)历史地;(2)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3)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3]464同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仍然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中出现的新情况,通过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方法剖析新问题,并找出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新对策,将其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和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批判的武器”。

(三)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作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仍然以实事求是为灵魂和核心。恩格斯早就指出过,马克思主义不是什么生硬僵化的教条和文本,而是指导人们认识和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历史研究的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出发点,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实践条件和发展要求相结合,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实效性和目的性。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出过精辟的阐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4 ]801。邓小平曾高度评价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确切地说,中国语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反对理论封闭和思想僵化。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特别强调要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5]143因此,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打破旧观念、旧习俗,反对主观臆断和照搬照抄,摆脱和冲破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束缚和羁绊;就是要解放思想,勇于面对现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搞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解决矛盾的策略方法。

三、过程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全新的理论成果,又是一种在中国发现矛盾、解决问题的新的实践过程。实践创新除了要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方法手段外,还应重视实践过程哲学思维的指导和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过程是提炼思维、明确目标、解决问题、服务人民的过程。过程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强调过程整体性,既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的内在要求,又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结构和方法进行综合内化和思维运筹的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过程的整体性,需要具有以下三种基本思维意识。

(一)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可或缺的试金石和方向标。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一方面,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标。问题就是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只有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才能化解矛盾,破除障碍,推动事物的更新和变革。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在于增强问题意识,发现原有理论与变化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和距离。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不厌其烦地进行审视、补充、完善和发展,才能真正地洞察和找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处。习近平曾指出:“能不能实现这个结合,结合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能不能深刻认识中国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之中。认识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的和不利的条件和因素,特别是要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它们的变化。”[6]只有用问题反思“矛盾”,带着矛盾寻找“结合”之处,才能在实践中研究新情况,积累新经验,形成新观点,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导和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强烈的问题意识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并行不悖、辩证统一的。任何理论都是对特定的现实存在的反映,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完善和丰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在发现问题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独立性和能动性。 因此,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服务意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指向是为广大无产阶级谋利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最终彻底解放全人类。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仍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任何时候,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仍然是为无产阶级及其解放事业而服务的理论学说和实践指导。首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者,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无产阶级性质和无产阶级立场的政党。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组织,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党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之上,树立为无产阶级及其事业服务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在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要牢固树立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协调平衡人民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有效化解外部环境的风险和挑战,重视广大人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其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历史时期和哪一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和主旨都是在谋求中国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尽管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差距仍在拉大,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诉求和期待不断增多,教育、住房、医疗、环境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必须坚定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无论是新的理论成果还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始终都应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在民生问题上,应当重视考虑和兼顾各方面利益,做到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民生看做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 并多次提出要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觉地把重视民生、服务人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放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首要位置。

(三)创新意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和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同时又是创新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着的。运动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属性。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也始终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这种运动和变化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践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社会环境中的新发展。另一层含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在创新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创新既要立足于“破”,又要勇于“创”。“破”是创新的重要前提,没有“破”的意识,就不会产生创新的动力。“破”就是破除旧观念和旧规则,敢于向不符合现实,不能解决和回答“中国问题”的旧理论和旧思想提出挑战,发出质疑。同时,“创”则是在破除旧认识和旧理论之后,还要敢闯敢试,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提出新思路和新认识,并将新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转化为制度,实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正如毛泽东所说,既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7]534,同时,关键还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4]374,要按照中国实际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的、普遍的规律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的特殊问题,找到适合中国自己的独特的发展道路。

总之,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整体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保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主题、结构形式、方法手段和过程思维上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一门科学的、规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必然结果。同时,还应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一项未完成的建设事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还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创新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问题研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中值得深入探究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1]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列宁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习近平.中国共产党90年来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及历史启示 [N].学习时报,2011-06-27(1).

[7]毛泽东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薛明珠】

2016-07-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方法途径研究”(编号:12BKS093)。

黄耀霞 (1973—),女,河南开封人,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A8

A

1672-3600(2016)11-0027-06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2:00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