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德阳城市化

2016-04-13 08:35:28周明长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德阳市德阳工业区

周明长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四川 德阳 618000)

邓小平与德阳城市化

周明长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四川 德阳 618000)

僻居内陆的四川省农业县城德阳,其三线重工业新城的形成、地级市的建立和城市化的跃进,均与邓小平1958年对德阳工业区和1965年对德阳大型三线企业建设的重要指示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三线调整改造和邓小平理论的“多力合奏”,又为德阳城市化全面起飞再造出更强动力,德阳随之完成“小县城—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步步跨越并展开了特大城市建设的“新长征”。

邓小平;德阳工业区;三线建设;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城市化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同志为中国城市化作出了卓越贡献。而僻居内陆的四川省德阳市的建立及其城市化的跃进,均与邓小平1958年对德阳工业区和1965年对德阳县城大型三线企业建设的重要指示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小平同志在对为服务于国家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德阳工业区”和“三线建设”重点项目视察后,两次作出关于德阳城市发展的重要指示。半个多世纪以来,小平同志的“殷殷嘱托”及其理论的正确指导和数代人的艰辛拼搏,终于在西南腹地德阳“神奇”般地崛起了中国规模最大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

1 邓小平与德阳“国家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基地”的兴起

德阳县位于成都平原东北边缘,自古以来农耕发达,但直到1949年底,德阳仍然只是成都平原上一个仅有1.8万人、建成区1.5平方公里的普通农业小县城,城镇在总体上由约5至7米宽的东西南北四条传统街道组成,城镇的政治功能仅为县政府驻地,经济功能主要局限于县域内部、绵阳地区、金堂和成都等地间农副业、手工业产品的交易,城镇基础设施大体上处于前工业化阶段。

但从1953年起,中央展开了主要以内地大中小城市为布局重点、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大规模工业建设。这一新的时代条件,为德阳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新机遇并揭开了城市化序幕。1952年成渝铁路和1953年宝成铁路成都绵阳段的通车,从根本上改变了成都、德阳的交通条件,为国家在成都、德阳进行大规模工业布点提供了先进的交通设施。195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新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城市建设工作几个问题的决议》指出“为合理布置建设第二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新建企业和居民点,应在将要开辟成为若干新工业区和将要建设新工业城市的地区,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计划,对工业、动力、交通运输、邮电设施、水利、农业、林业、居民点、建筑基地等建设和各项工程设施,进行全面规划;使一定区域内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和各工业企业之间有良好的协作配合。”[1]在此决议指导下,成都地区成为当时全国“10个重点区域规划”之一和二五计划的重点建设地区,强力推动着德阳从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现代化转型。

1956年4月22日,中共四川省城市建设局分党组,根据国家准备在德阳建设新厂的要求,完成了德阳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提出“德阳现已定案工厂7个,城南3个,职工26000人。城北4个,职工13000人,人口约12万人。在铁路西将来要放许多大工厂,估计人口约30万,选厂正在进行中。城市规划草图已基本上经各方面同意。”[2]中共四川省委5月5日批转该报告。1956年经省委批准的《德阳工业城市规划》是德阳历史上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根据该规划,国家计划在德阳建设以航空420厂、电子711、776、780厂和航空工业学校、2417、2418、2419等3个航空工业技术学校组成的航空、电子工业基地和电子工业城市。[3]该“4厂4校”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694项”的扩充项目,拟建的规模、技术、设备居1950年代世界一流,并配有苏联专家指导和调集了全国工业发达城市的精兵强将。

9月26日,省委根据国务院精神,决定建立德阳工业区党委和建设委员会。党委、建委因工业区发展的需要曾于1957年初向绵阳地委和省委请求德阳建市。但由于德阳工业区本是1956年“国民经济冒进”的产物。1957年,国家实施“反冒进”,省委于9月撤销德阳工业区,德阳建市和工业区建设随之搁置。

1958年,中央掀起了更大规模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在保证国防安全、平衡生产力布局、开辟内地新工业区和推进全国工业化的前提下,德阳工业区再次上马并进入了全国重点建设行列。继上年12月,李富春、薄一波副总理正式确定在德阳建设一个有12000吨水压机的大型重型机器厂(现第二重型机器厂)的建厂方案。6月8日,中央又确定在德阳建设水力发电设备厂(现东方电机厂)、汽轮机厂(现东方汽轮机厂)、锅炉厂(现东方锅炉厂)、电气控制设备厂(现东风电机厂)、电气材料厂和重型电机厂(该2个厂后与东方电机厂合建)等6个电机制造厂。在上述7个大型企业中,国内同类型的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重型机器厂、水力发电设备厂、汽轮机厂、锅炉厂均由苏联援建。与此同时,再次成立的工业区党委、建委结合德阳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和为服务于“国家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基地”建设亟需,继续深化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控制性规划并完成了部分修建性规划。7月,经省建设厅、省城市规划院、省人委会办公厅工业组、重型机器厂、水力发电设备厂、建工部直属建筑公司讨论后,基本确定德阳“城市建设投资472万元,市区居住人口为30万人(沿宝成铁路线两侧长约10公里发展)”的方案。[4]8月就开始了部分工业和市政设施建设。

10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李井泉等陪同下考察德阳工业区,建委主任程占彪向小平同志汇报了德阳工业和城市建设规划。他听取汇报后对德阳工业和城市规划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第一,德阳的工业是国家的大工业,拿制造冶金设备、电站设备的工厂来说,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这是机械工业之母——母鸡工业……以四川新的机械工业基地来说,德阳是大的……大工厂不要搞全能,有些配件和包装等都由地方办厂,德阳摆这些大厂,实际5个大厂也够了,为大工厂、为城市服务恐怕要一百十个地方工业厂,合计起来人数就多了。第二,拿四川省的城市来说,第一重庆、第二成都、将来第三是西昌、第四就是德阳了。要根据这些工业项目和将来的发展,郊区要划大一些,许多东西可以自给;如城市人口以30万规划还小了,要按50万至100万的城市作规划……德阳50万城市人口完全可能,德阳是不是划几个县进来(他用手在地图上把德阳、绵竹、中江、广汉、罗江划了一圈),以便解决副食品、劳动力和其他资源(李井泉说,我们打算将德阳全县都划入,把德阳县改为德阳市,为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再把绵竹全县和罗江、安县的一部分划进来,因为这些地方有煤、铁、木材、竹子等资源。还要指定中江、三台、射洪等县支援)。一部分划进市范围内,一部分建立协作关系,协作区搞大点也好。规划城市本身要把郊区各镇建设成为工业生产城镇,大厂帮助下面电气化、机械化,将来各个镇子、居民点,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样样都有。城市的马路要宽,干线36公尺窄了,马路要100公尺宽,还要林荫道、栽树栽花,象长春那样宽才好(刘主任说德阳干线70公尺宽为好)。城市绿化要好好规划,要大量栽树。”[5]

小平同志的指示,一方面为德阳建设“国家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基地”提出了科学的目标导向,更为德阳工业区长远发展描绘了正确蓝图;另一方面,又为德阳从小城镇向大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更为重要的是,小平同志超前提出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该遵循“依托中心城市,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规律,初步彰显出其“重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解决条块分割、城乡分割、工农分割等矛盾,以城市带动农村”的经济建设理论雏形,还体现出其关于“为服务于大工业,城市应该适度超前规划建设”的城市发展观。

在中央巨额资源投入和小平同志指示的推动下,为尽快建成德阳重工业基地,“国家建筑工程部、四川省从1958年8月起,陆续在德阳新建了轻质材料厂、预制构件厂、钢窗厂、水泥厂及建筑工程机械厂。中央、省属企业全部投资计划约12亿元,其中德阳重机厂7.07亿元,水力发电设备厂2亿元,汽轮机厂2亿元。1958年到1960年中央和地方计划共投资2.12亿元,其中四川省给德阳工业区城市工程建设投资503万元,德阳工业区地方筹资65万元。1959年1月,建筑工程部将在东北建设富拉尔基重机厂的第一工程局一、二、三、四公司、企业公司、机械施工二处及人员20153人迁德阳建立永久性基地。1959年11月,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二机电安装公司分别由洛阳、富拉尔基重机厂迁德阳与第一机电安装公司德阳办事处合并,组建第一机械工业部安装总公司第一机电安装公司。到1960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四川省调给德阳重型机器厂、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职工共15803人。”[6]庞大的现代化工业资源投入,为德阳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多方面的要素支持。1959年,省委同意德阳成立建市筹备处,筹备处根据重点项目的不断新建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两次向绵阳地委、省委请求建市。虽然未被批准建市,但工业区仍然按市的规格进行规划建设。

大规模重工业化建设启动了德阳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旅程。1958年德阳工业区开工后,“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当年只有2.5万人,但到1960年已经有9万余人,其中工业区职工人数达到4.5万人。”[7]两年间,城市人口翻了近两番,这足以显现出德阳城市化“跃进式”发展的鲜明特点。与此同时,城市市政设施也随之铺开,“1958年投资81.46万元,重点用于建设城市道路10873米,穿城埝改河工程、川陕公路改道;1959年投资205万元,开工建设南塔水厂,修建干道4039米,上下水工程及排洪渠道、两座桥梁;1960年投资175万元,用于绵远河大桥、工业区电管所、邮电所及工业区第一医院(现市人民医院)、第一中学(现德阳中学)、京剧院(现市文化艺术宫)、建委招待所和商业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从1958年到1960年3年中,新建市政道路21867米,国家和地方共投资153.53万元;南塔水厂投资116.81万元,基本形成日供水3万吨能力。”[8]该系列市政工程从总体上改变了老县城的落后面貌,为德阳建成了一个初具现代化水平的市政设施体系,并奠定了后来德阳中等城市建设的最初骨架。

从1958年10月至1960年7月,“德阳工业区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52亿元,为计划投资的71.9%。其中施工准备阶段为6903.4万元,工程建设期间为8343.8万元。重机厂、水力设备发电厂完成投资1.37亿元,第一工程局、第一机电安装公司其他投资1013万元,市政工程和地方工业投资567万元。完成重机厂厂房45%,水力发电厂厂房6.7万平方米,占37%。两厂共安装各种设备1856台,制造的机器产品有3~15吨桥式吊车、梁车、工业用炉,生产了中小型电机535台,51177千瓦及变压器等。”[9]从此阶段的工业化成就看,“德阳国家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部分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而作为城市化重要内容的商业、文教卫生、交通运输业、市政建设管理等方面也随之获得大进展。根据“大工业、重工业集中布点必然形成大中型工业城市”的客观规律,从此以后,建设现代工业化的中等城市、大城市始终成为了德阳发展战略的首选。

然而,1958~1960年的德阳工业区毕竟是在“大跃进”战略下展开的超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大跃进”的大失败迫使工业区再次下马和建市推迟。但是,1964~1980年间的德阳三线工业和城市建设也大体是按照1958年《工业区总体规划方案》建设的。由此可知,“有计划、有特色、有规划”始终是德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为此后德阳的勃兴并超越省内同级城市构造了一个良好的先天基础。

2 邓小平与三线新城德阳的形成

1964年6月,中共中央为应对严峻的国防压力和进一步改变全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而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三线建设是“以备战为目标、以国防科技工业为核心、以重工业为重点”且延续至1970年代末的一场大规模特殊化经济建设运动。它不仅是中国国防工业和经济建设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显著增强了国防能力和推进了三线地区现代化程度,而且也是中国城市化的一次全局性空间重构,强力带动了一系列三线城市的崛起。作为全国三线核心的四川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因此获得“天赐良机”。

从1964年6月下旬起,四川省就率先拉开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三线建设序幕。德阳县当时隶属于全国辖县最多、辖区人口最多的绵阳专区(下辖19县,约占当时全国行政县总数的0.9%;总人口936.48万余人,约占1964年四川省总人口6802万人的13.8%和全国总人口69458万人的1.35%;面积4.55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总面积的近8%和占全国总面积的近0.5%)[10],全专区因西靠龙门山脉、北据秦岭、南连成都平原、东接川北深丘,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农业发达、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宝成线、川陕公路和长江干支流将绵阳专区与全国紧密相联),而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如前所述,基于“二五”时期“德阳工业区”在西南和全国工业化中的极端重要性,德阳藉此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县。在“三线建设”出台前的1964年上半年,第二重型机器厂、水力发电厂就已经开始续建并被纳入国家重点项目。1965年,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又将德阳两大厂列入“歼灭战”项目行列。

自三线建设启动以来,中央、西南局和省委高度重视两大厂的基建征地、施工力量、项目进展、生产纲领以及产品定型等关键问题。1965年5月,政治局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到德阳指导三线建设,当第二重型机器厂汇报军工生产,“原计划生产火炮100门(战时300门),现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建设会议决定年生产火炮300门。需要增加投资1050万元”,李井泉“完全同意增加投资……你们的工作,不仅是为了这个厂服务,而且是在做全国人民的事业,这个厂建成后,我们就不怕了,可以加强我们国防力量和基础。”[11]11月,小平同志莅临德阳视察三线建设,第二重型机器厂汇报“设计规模现已由原12万吨,比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大1倍,压缩至与富重大体相同”,小平说“不要紧,建设起来后再扩大”,同时肯定了“主产能打27公里的130型和能打20公里的152型的火炮生产纲领。要求在设计中应该考虑生产更大口径的可能”;“为贯彻工农业并举的方针,将厂区用地由原来318公顷,压缩到205公顷,再压缩到145公顷,并将厂区围墙由原来的直线直角改为现在的48道拐”,小平答“对,这好。同意重机厂12000人、东方电机厂4000人的定员计划”,接着,小平考察了重机厂已经建成的“可承受300磅、500磅原子弹轰炸的地下军工车间”,还就“两大厂相互协作、电机厂5万平方米(当时世界上同类企业的最大车间)厂房建设”等内容作出了相关指示;当听到“德阳县城因三线建设由上年的2万多人增加至现7万多人”时,他说“这已经是一个工业城市了。”[12]当天离开德阳时,再次殷切嘱托省委、两厂和县委“要加强协作,把工业和城市搞好”。

从1965年起,为满足备战和三线工业化的需要,中央和省又陆续在德阳县城、宝成线上的黄许、罗江等地续扩建和新建了近20个大中型三线企事业。除重点建设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两大“国宝”外,建成了东方电工机械厂(上海迁建东方电机厂原铸锻车间,后独立成厂)、德阳电工机械修配厂(新建)、德阳耐火材料厂(新建)、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德阳、扩建)、四川省建筑工程机械厂(德阳、新建)、一机部第一机电安装公司(德阳、扩建)、旌阳磷肥厂(德阳、新建)、铁道部电气化局德阳制品厂(德阳、新建)、成都铁路局轨枕厂(黄许、新建)、德阳水泥制品厂(德阳、扩建)、四川机制砖厂(省劳改局95厂,黄许、扩建)、核工业部282大队(解放军某部迁建罗江)、地质部西南局第二物探大队(锦州迁建罗江)、四川省地质勘探局141大队(核工业部酒泉404厂迁建罗江)、四川省地质第二区测队(核工业部青海221厂迁建罗江)、四川省玻璃纤维厂(上海迁建罗江)、四川省树脂厂(四川简阳移址罗江、新建)、核工业第九研究院安县转运站(谭家坝、新建)、西南建筑管理局建筑职业学校(成都迁建德阳与原建工部一局建筑中专合并)、德阳机器制造学校(德阳、续建)等。[13]德阳工业区内大批企事业的兴建推动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仅1965年不完全统计,德阳职工人数达到34910人,1966年已计划增加8337人。[14]到1966年底,东方电机厂基本建成投产;到1970年底,第二重型机器厂全面投产;到1978年底,所有三线企事业单位全部建成。此期,国家完成了全国第一条全线电气化的宝成铁路改造和对川陕公路的大规模改造,这两大干线极大增强了四川省北上出川的运输能力;另外,1965年川黔、1966年贵昆、1970年成昆、1975年襄渝铁路通车和长江航运整治,基本破解了“蜀道难于上青天”对四川城市发展的“先天制约”,为全省城市与全国各经济区的相互联系及协作配套构筑起多条大通道,不仅为德阳等四川三线城市发展再造了新的区位优势并迅速扩展了各城市的集散范围,也为德阳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培育出更大动力。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级政府对某地区高投资就意味着该地区的高增长和高发展。据统计,从1965~1980年,国家对四川三线建设投资额居各三线省区之首,累计达414.03亿元(1980年价格,下同),分别占全国三线建设总投资2052.68亿元、全国同期基本建设总投资5261.76亿元的20.17%和7.87%。[15]其中,重庆市和绵阳专区是全国三线建设投资最多的两个地区,投资额分别近60亿元和56亿元。[16]而德阳、江油、广元是绵阳专区仅有的3个超10亿元的重点县,投资额分别达10、15、12亿元。又据笔者统计,德阳也是大三线20个投资额达10亿元的重点县之一,如果以三线重点县投资额计,德阳居绵阳专区第3位、全国第16位,分别约占全省、全国三线总投资的2.42%和0.5%。从1964年到1980年,德阳在中央投入10亿元的推动下完成了由一个中等普通农业县向一个以“重型机械、发电设备”为特色的新兴重工业城市的总体转型,并在1970年代末发展为全国第三大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制造基地。同时,德阳也成长为三线新建成的“45个重大产品专业化生产科研基地以及作为这些基地核心的30个各具专业化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之一。[17]而三线工业化有力拉动了德阳城市化发展,从城市建成区规模看,1966年底的工业区建成面积近4平方公里,后随着数家三线企业都依托旧城建设,城区面积在1982年底增至9平方公里,新增5平方公里大都是三线企业用地,此阶段城市建成区发展高度依赖工业区扩张。从城区人口规模看,1965年,德阳城市人口7万多人,到1982年底,县城人口达11.2万人,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城。[18]这组数据既表明1982年底的德阳已建成为一个新兴小型工业城市,实现了小平同志“这已经是一个工业城市”的期盼,也基本形成了德阳建设中等城市的大体骨架。

到1975年底,德阳国内生产总值达7.2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32亿元,第二产业2.71亿元,第三产业1.25亿元,财政收入0.89亿元。同1952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从90%降低到45.7%,工业总产值从不足10%上升到37%,[19]非农经济首次超过农业经济。除县城成为新兴重工业城市外,黄许、罗江也都发展为工业城镇。至此,县域经济发展的自增长机制初步生成并铸造出德阳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3 邓小平理论与德阳城市化新跨越

1978年是中国历史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又一个重大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路线,提出了一系列新方针政策,“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20]全党工作重心从此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并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央此后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为国内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内政外交的划时代转变对德阳城市化的全面起飞产生了决定性作用。

3.1 改革开放与建立地级市

如上所述,到1980年代初,德阳县域内及邻县的三线工业化水平已雄踞于全省县域工业之翘楚。为落实中央“改革经济体制,实行市领导县”的新方针,1983年2月,德阳县委和县内13家大中型企业党委联名向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呈交了“以成立地级德阳市”为主旨的《关于德阳地区体制改革的建议》。[21]8月18日,国务院批复成立地级德阳市,下辖原温江专区的广汉县、什邡县以及原绵阳专区的德阳县、绵竹县、中江县。德阳建市的最大特点在于中心城市德阳仅是一个因大工业兴起的老县城,而市辖县来自于两个地区。因此,德阳成为了全省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由“县城”升格的跨地区的“崭新”地级市。

1984年,中共德阳市委、市政府根据德阳三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的性质、规模和方向,完成了《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并于1985年经省政府正式批准实施。这是德阳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城市总体规划,也是全省地级市中第一个比较完善的城市总体规划。该规划核心是“抛开老城建新城、背靠老城建新城”。以此规划为依据,德阳城市基础设施迅速拉开更大规模的改建和新建。1986年、1988年、1989年,市区三大主干道——长江路、华山路(此路直连成都、乐山)、泰山路的建成,为德阳形成了以该三条主干道为中心“三角形”新城空间结构,这个“三角形”首次将老县城、以第二重型机器厂为重点的城南工业区、以东方电机厂为重点的城西北工业区紧密地融为一体,迅速扭转了德阳长期存在的“厂城分离、厂大城小”之痼疾。[22]并且围绕此“三角形”拓展始终是1992年前德阳城市建设的重点。

1992年1月,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允许看、大胆试、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搞市场经济”的改革理论,为德阳城市化新跨越再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市委市政府为建设“旌湖开发区”和“市中区开发区”,不仅将德阳城建重点推向绵远河以东,而且在1993年1月提出“5年再造一个德阳”的宏伟战略,这又一次驱动德阳城市化驶入快车道。旌湖大桥的新建、东桥的拓宽改造、旌湖开发区“三纵三横”干道的建成、上百家多种所有制企业的投产,仅仅不到5年就在绵远河以东建成了一座近10平方公里的旌东新城。与此同时,宝成铁路以西的天元开发区也取得重大突破,10条主干道的新建、50余家企业的投产,又形成一个约5平方公里的铁西新城。到1998年底,德阳城市建成区近35平方公里,[23]实现了“5年再造一个德阳”,且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建构出德阳城市化持续发展的新基础。

3.2 三线调整改造与德阳城市功能再完善

1978年7月1日,小平同志提出“要搞军民结合……每一行都要搞民品……总的方针,至少拿一半人搞民用。将来可用2/3的人搞民用。这个道路是对的。”8月2日又指出“国防工业要以民养军,军民结合……外国没有什么专门搞军用的。我们搬的是苏联制度,是浪费,是束缚技术发展的制度。要从搬的苏联的制度中解放出来。”1982年1月5日,邓小平正式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16字方针。[24]1983年11月20日,国务院就三线调整改造问题提出“三线建设应有个方针,有个规划。总的讲是三句话: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现在有两种倾向要防止:一是完全肯定,要搞大配套,大投资;二是否定三线,要离开三线,掉尾巴再回到沿海。三线建设花了2000多亿元资金,现在要通过调查、规划、扎扎实实地进行工作,使它的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25]这两个方针从根本上确定了全国三线企事业调整改造的战略取向。

从1984年至2005年底的三线调整改造,重点在川、滇、贵、陕、甘、豫、鄂、湘、渝等“8省1市”,主要任务包括“军民结合,军转民,企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研究和解决发挥三线企业作用的有关生产扶持和稳定职工队伍的政策问题”。[26]为此,国务院三线办根据三线企事业调整单位的性质和迁建的原则,采取分类向各级具有产业协作条件和优势资源的城市搬迁的方式。如“对于一些生产家用电器、日用消费品、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拖拉机等机械、电子产品的企业,主要搬迁至人口较为稠密、有广阔消费市场、也有加工协作工业的中等城市,如襄樊、汉中、德阳、绵阳、天水附近。”[27]由前可知,德阳的建市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及其良好区位,有力地吸引着数家三线单位迁入。1983年后近10家三线单位迁入德阳城市规划区内,分别是湔江机械厂(彭县)迁并入德阳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汉旺)德阳重型分厂、四川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宜宾)、地质部西南局第二物探大队(罗江)、核工业西南地质局282大队(罗江)、地质部第二区测队(罗江)、四川省树脂厂(罗江)德阳分厂、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五工程处德阳基地(南宁)、东方锅炉厂(自贡)德阳分厂等;另有航空工业雅安174厂、241厂迁建广汉市。[28]这批三线单位迁入及其职工家属和巨额投资,迅速拉动德阳城市化的突进。据不完全统计,从1984年到2000年,迁入德阳市区的三线单位总人口近4万人,新增城市建成区约6平方公里。[29]从“七五”到“十五”间,三线调整改造与改革开放的“合力”共同推动德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重要中等城市”。尤其是东方汽轮机厂和东方锅炉厂的德阳分厂建成,既大幅度降低了两大厂能源原材料、产品、人才等各种要素的物流成本,更同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形成了“零距离”的技术共享、产业协作和人力资源整合等聚集优势,其使德阳成长为全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制造基地”,城市第一产业功能的辐射范围扩张至全国。

3.3 邓小平理论与德阳大城市崛起

从客观上讲,与改革开放相伴始终的乃是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邓小平理论”的萌芽、生长和成熟。它既是以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产物和科学指针;它不仅推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又加速了“作为国家现代化策源地的城市”发展步伐。

受惠于改革开放的德阳,自建市以来,始终抓住“国企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以及多种所有制经济、三线调整改造”等各种机遇,全市域全面进入了工业化进程。1987年,第二产业首次超过一次产业,呈“二、一、三”结构,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的第一次升级。到1993年,德阳市GDP、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仅次于重庆、成都,居全省第3位,其中乡镇企业产值占全省1/3而居第1位。[30]1994年,德阳市拥有4个省级十强县,1/2以上的乡镇被列为国家、省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3的乡镇进入全省乡镇综合实力200强行列。[31]工业化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第二次升级,1997年,德阳市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第一产业,形成“二、三、一”结构,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另一方面也推进了城市化进程,1995年,德阳市区人口已达25万,建成区面积达21.22平方公里。[32]德阳已跃升为四川省重要工业中心城市之一。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省委、省政府2001年将德阳列为全省将要重点建设的9个大城市之一,这一战略定位为德阳城市化带来了更大机遇。与此同时,《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将德阳定性为“四川省重要的大城市之一,以机械制造工业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的现代工业化山水园林城市。”[33]是次规划是在新形势下科学地确定了德阳城市化的方向、重点和特色。

此外,尤为重要的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又迅速掀起了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新一轮大工业化。在这一经济大潮面前,德阳启动了“中国重大装备技术制造基地建设战略”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德阳重装基地取得了质变。2007年二重厂自主设计的1.6万吨水压机试车成功,投资15亿元的8万吨模锻压机项目使二重厂成为世界最大的铸锻钢生产基地;东电、东汽实现水、火、核、风“四电并举”,东电、东汽的整体研发能力在部分领域达到国际一流,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的水轮、汽轮机组,德阳发电设备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川油宏华钻机出口居全国第一;4大重装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34]2007年德阳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1%,实现利税总额129亿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提高47.3个百分点;规模企业户数超过800户,同比增长21.8%,其中上亿元企业达到104户,东汽总产值接近200亿元、二重和东电总产值分别接近100亿元。2005年,德阳市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2007年,德阳市人均GDP突破1.6万元,5个县市区GDP过100亿、4个县市区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其中什邡超过40亿,广汉、绵竹超过20亿;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05.2亿元,成为全省仅次于成都的第2个财政总收入超百亿的城市;德阳市的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连续5年居全省第2。[35]至2007年底,德阳已成为国际化的重大装备技术制造业基地和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准综合性工业城市、四川省第二工业区以及第二经济中心城市。德阳经济实力的倍增强力推动着城市化的跃迁。首先,城市经济规模和经济质量获得新突破。以2004年为例,德阳市人均GDP已突破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财政收入位居四川所有城市中的第3、2、2位,分列中国西部所有城市中的第12、11、23位。[36]其次,城市综合功能显著提升。2006年“旌湖整治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7年东湖山公园改造以及青衣江路、嘉陵江路的通车,“5.12”震后各重大项目竣工,从根本上扩展了中心城市功能和提升了人居、投资、旅游、科教文卫的环境和质量。第三,城市人口规模、建成区规模发生“跃进”。据统计,“以1983年为基数,到2010年,市区建成区面积已扩大近6倍,市区人口增长4倍。”[37]另有数据显示,到2008年底,德阳市区人口已突破50万、建成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38]一座崭新的大城市已经崛起于世。“十二五”以来的德阳城市化高速前行,2014年底的城市人口增长至62万、建成区扩大至65平方公里,特别是35.5公里长的“一环路”全线通车,破解了宝成铁路、成绵高速、龙泉山对德阳城市发展的“先天制约”,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建设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进空间。

综上所述,小平同志1958年在德阳规划图上“划了一个圈”,为德阳工业化、城市化、三线建设、地级市、国际化重大装备技术制造业基地以及特大城市的一步步建成,无疑提供了原生的、持续的且是最强大的动力源泉。当然,作为四川省一个普通农业小县城的德阳,其能够迅速完成由“小县城—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步步跨越,从城市动力机制论,可以说德阳城市化是受惠于“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即1950年代中后期至1970年代末的高强度投资;良好的区位优势、县境内外的丰富资源和中央布局了以德阳县为中心的现代化大工业体系;以小平同志为主的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德阳数次作出了因地制宜的“科学指示”,以及改革开放、三线调整改造和历届德阳县市委及政府基本上都按照小平指示和城市规划才实现了理想目标。其中,实践证明小平等同志的“人和”要素无疑是德阳城市化最重要的“基因群”和“正能量”。再次忆起小平划的“这个圈”,无疑将给德阳城市化的继续腾飞带来了诸多有益启示。

[1]国务院关于加强新工业区和新工业城市建设工作几个问题的决定[N].山西日报,1956-5-8.

[2]中共四川省委批转省城市建设局分党组关于绵阳、德阳、金堂三工业城市初步规划草图的请示报告[B].德阳市档案馆(1956-7-31).

[3][6][7][8][9]1956-1960德阳工业区建设图文集[B].德阳市档案局.2010.6,25-26,37,37-38,34.

[4]讨论德阳城市规划方案(1958-7-4)[B].德阳市档案: 97-2-25.

[5]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经过德阳对德阳工业区的指示(1958-11-7)[B].德阳市档案,97-1-20.

[10]绵阳市志编撰委员会.绵阳市志(1840~2000)(上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41,135;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年鉴(1985)[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22,597.

[11][12]李井泉同志对德阳重机厂建设工作的指示(1965 -5-16)[B].邓小平李富春李井泉薄一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德阳建设工地的指示、与陪同人员问答记录(1965年11月4日)[B].第二重型机器厂档案馆:党办全宗.

[13]绵阳专区支援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工作情况汇报(1965-10-26)[B];《绵阳地区地属以上单位名称、基本概况表(含军工企业)》(1971-1983年)[B].绵阳市档案馆:74-1-1,711.

[14]我区重点建设单位职工人数情况(1965-5-13)[B].绵阳市档案:74-1-4.

[15][25][26]国务院三线办.三线建设[M].1991.32,223, 235-236.

[16]杨超.当代中国的四川(上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绵档:74-1-1,3,4,6,29,36,661.

[17]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371.

[18][22]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建市纪实[Z]. 1993.91,25.

[19][30]德阳50年[Z].德阳市统计局.1999.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9.

[21]中共德阳县委、第二重型机器厂等13家企业党委.关于德阳地区体制改革的建议(1983-2-17)[B].第二重型机器厂档案馆:党办全宗.

[23][28][29][38]笔者2014-6-26对德阳市建设局员蒋世湘老师的采访记录。

[24]中国军转民大事记编写组.中国军转民大事记[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39,48.

[27]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367.

[31][36]德阳统计年鉴[Z].德阳市统计局.2005.307-311,307-323.

[32][33][37]德阳市城乡规划建设志编撰委员会.德阳城乡规划建设志[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0:1,2;“序”.

[34][35][N].德阳日报2007-12-25,(第 1版);2008-01 -07,08,(第1,4版).

Deng Xiaopingand Urbanizationof Deyang

ZH OUM in gc h a n g
(De par t m ent o f A rc hite c t ural a nd A r t,S i c h ua n C o l l e g eo f A rc hite c t ural T e c hno l o g y,Dey a n g S i c h ua n618000)

Deyang is an agricultural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located inland China. The formation of third line heavy industrial city, construction of prefecture level city and city’s leaping development,have inalienabl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Deng Xiaoping, who gave the important instruction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zone and the large enterprises of Third-line of Deyang in 1958 and 1965. From 1978, the ensemble of several forc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djustment and alteration of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and the Theory of Deng Xiaoping, reconstructed the stronger power of the complete take-off of urban modernization of Deyang, Deyang has finished spanning from small county to small city to middle city to large city and is beginning the new Long March of the extra large city construction.

Deng Xiaoping; Deyang Industrial Zone;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Theory of Deng Xiaoping; Urbanization

A849

A

1672-2094(2016)02-0011-08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6-01-15

四川省德阳市社科联2014年重点课题“三线建设与四川城市发展研究”(编号:Y14B001)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课题“工业区、三线建设与德阳城市化”

周明长(1970-),男,四川德阳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规划建设。

猜你喜欢
德阳市德阳工业区
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三线建设时期的中国城市化——以四川德阳为中心
文莱鲁谷工业区欢迎高科技工业入驻
德阳市金阳农机物资有限责任公司 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德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一期)建设项目PPP模式应用
车祸
小说界(2016年3期)2016-06-06 02:37:05
德阳现代城市规划的源起
关于老工业区污染场地管理的探讨
环境科技(2015年1期)2015-11-08 12:10:50
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编制难点分析
德阳外国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