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的都城和疆域考略

2016-04-13 08:32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宋国疆域都城

朱 凤 祥

(商丘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宋国的都城和疆域考略

朱 凤 祥

(商丘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根据《左传》《国语》《史记》等史籍综合考证,周代宋国的都城名为宋城或曰“宋”,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阏伯台附近。宋国作为西周初年最重要的诸侯封国之一,其疆域面积最大时到了今河南开封、通许、扶沟以东;河南鹿邑、安徽宿州市以北;江苏邳州市、山东鱼台县以西;北边超过今山东定陶,并一度到达河南濮阳境。

关键词:宋国;都城;商丘;疆域

一、宋国的都城

(一)史籍中有关宋国都城的信息

微子启作为宋国始祖,被分封在宋地,史籍多有记载。《荀子·成相》:“武王怒,师牧野,纣卒易乡,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1] 274《吕氏春秋·慎大》:“(武王)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2]844《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3] 1134-1135《韩诗外传》卷3:“既反商,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封殷之后于宋,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表商容之闾。”[4]96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更详,《史记·殷本纪》:“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5]109根据这些史籍记载,殷商之后微子启被封于宋,当无疑问。只是分封微子的是周武王还是周成王,文献记载不一致。先秦史籍《荀子·成相》《吕氏春秋·慎大》《礼记·乐记》以及汉籍《韩诗外传》等认为封微子在武王时。《史记》之《殷本纪》《周本纪》《宋微子世家》《鲁周公世家》以及《书序》 等则记为封微子在成王时。后世多数学者都从司马迁《史记》说。此为另一问题,这里姑且不论。

宋之分封,与齐、鲁、卫、燕等诸侯国分封有国号有都城不同,只言国号为“宋”,而未言都城名称,以至于宋之都城究竟在何地,令人疑惑。《史记》说微子“国于宋”,其实,这里的“宋”既是封国名,又是宋国的都城名称。

考之《左传》,宋国都城也没有明确所指,但根据一些史料综合分析,还是有踪迹可寻的。宋国都城名称当与宋国国名一样,同为“宋”,只不过于“宋”字后有时附“城”为“宋城”而已。如《左传》隐公五年:“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6]47又《左传》襄公十年:“六月,楚子囊、郑子耳伐宋,师于訾毋。庚午,围宋,门于桐门。”[6]978又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犹无城下之盟。”[6]1649又《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华氏居卢门,以南里叛。六月庚午,宋城旧鄘及桑林之门而守之。”[6]1426

上述《左传》隐公五年载郑人“伐宋,入其郛”,文中“郛”是指外城,可见“伐宋” 之“宋”是指宋国的都城。《左传》襄公十年所载之“桐门”为宋国都城之北门,由此可知“围宋”之“宋”当为宋国的都城,而非宋国其他城邑。若言其他城邑,则必标明具体地名,如襄公六年之“围宋之彭城”,哀公九年之“围宋雍丘”等。有时,“宋”和“宋城”同时出现,指的也是宋国都城。如《史记·宋微子世家》:“(文公)十七年,楚以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华元乃夜私见楚将子反。”[5]1629这种混而不分的称谓,和当时郑国的都城称郑城,韩国的都城称韩城一样,因其初封时疆域较小而使其国名与都城名出现相同的情况。

如上,宋国都城名称与国名经常混称,或为国名,或指都城。另外,“宋”作为国名时,在文献中还常常和“商”互相通称,则商应为宋国之别称。比如,《国语·吴语》:“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韦昭注云:“商,宋也。”[7]545《庄子·天运》:“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陈鼓应注:“商,即宋。周朝封殷代后裔为宋,所以称为商。”[8]363-364王国维《说商》曰:“宋之称商丘,犹洹水南之称殷墟,是商在宋地。……余疑宋与商声相近,初本名商,后人以别于有天下之商,故谓之宋耳。”[9]262-263这些记载,为考察宋国都城之所在地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宋国都城为今之河南商丘

微子启封于宋,都宋(城),那么,到底宋城在何处呢?

《春秋释地》云:“宋、商、商丘三名一地,梁国睢阳县是也。”王国维在《说商》一文中也说:“杜预《春秋释地》以商丘为梁国睢阳(今河南归德府商丘县)。又云‘宋、商、商丘三名一地’,其说是也。始以地名为国号,继以为有天下之号。”[9]263《左传》昭公元年云:“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6]1217-1218《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宋,大辰之虚也。”[6]1391这里“辰”是指商星,又称大火星。今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有阏伯台,亦名火神台、火星台,是阏伯观察大火星的地方,为大辰之墟,是国内唯一一处称为阏伯台的地方。宋城就在今阏伯台附近,这一点已为考古发掘所证实。阏伯台这块凸起之地就是“商丘”,“商丘”接近宋都,所以,杜预在《春秋释地》中云:“宋、商、商丘,三名一地,梁国睢阳县也。”宋国都城为今之河南商丘,其他史籍也多有记载。《汉书·地理志下》云:“周封微子于宋,今之睢阳是也,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墟也。”[10]1663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载:“(周)封微子启于阏伯之墟,今商丘故宋都也。”[11]3又“商丘:在城西南三里,高八十八尺,周二百步。说者谓丘之精气,上应列星,世传阏伯台即是丘也”[11]29。唐朝诗人高适曾作诗云:“阏伯去已久,商丘临道旁。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11]558可知,阏伯台在唐代已经非常著名,是文学名士游览吟咏的胜地。

商丘为春秋宋国都城,现代考古发掘也已经得到证实。1997年春,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阏伯台附近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商丘古城遗址呈叠压形,最下层为东周宋城,中为汉唐睢阳城,最上为明代商丘城。宋国城呈圆角长方形,东城墙长2900米,西墙长3010米,北墙长3252米,南墙长3550米,周长12985米,面积10.2平方公里,城墙顶宽大致为12—15米,底宽25米,高10米。四周城墙很直,但城墙四角均为弧形,西南角和东北角为锐角,东南角和西北角呈钝角。宋城和当时大多数古城的造型也不同,城的轮廓既非正方形,亦非长方形,城墙走向也不是南北正向,东墙和西墙走向偏东北和西南,南墙和北墙偏东南和西北[12]。《左传》隐公元年载:“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6]11卿大夫的都邑不超过“百雉”。“百雉”为诸侯国都的三分之一,则诸侯国都当为三百雉,一雉长三丈,即方900 丈,180 丈为一里,则为方五里,约为今 3.2 平方公里。若以此核算,面积 10.2 平方公里的宋国都城远远超出周代的规定。宋国都城高大坚固,应该是因为宋国地处中原腹地,无险可守,宋国又长期处在楚、晋等大国争夺的夹缝之中,故高墙固垒以为防御。

(三)史载宋国都城的格局与考古对照

根据《左传》记载,宋国都城城门有杨门、泽门、桐门、西门、卢门、曹门、蒙门以及关门耏门、外城门桑林门等九门。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详载其中七门谓:“府城,春秋宋国城也。其城东门曰杨门,又东北门曰蒙门,南门曰卢门,东南门曰垤泽门,西北门曰曹门,北门曰桐门,又外城门曰桑林门,汉梁孝王都于此。”[11]13-14

杨门:宋都城东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载:华向之乱时,宋元公欲弃师而逃,被厨人濮劝止,让士兵挥舞旗帜为元公呐喊助威,“(宋元)公自杨门见之,下而巡之”。杜注“杨门”云:“睢阳正东门曰杨门。”[13]1417杨伯峻注曰:“睢阳即今商丘县。”[6]1428

泽门:宋都东南门,又名垤泽门。《左传》襄公十七年(前556年)载:“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平公筑台……筑者讴曰:‘泽门之皙,实兴我役。’”杜注:“泽门,宋东城南门也。皇国父白皙而居近泽门。”[13]945《孟子》所载“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即此。[14]765

桐门:宋都城北门。《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前469年)载:“得梦启北首而寝于卢门之外,己为鸟而集于其上,咮加于南门,尾加于桐门。”杜注:“桐门,北门。”[13]1713

西门:《左传》襄公九年(前564年):“宋灾。……二师令四乡正敬享,祝宗用马于四墉,祀盘庚于西门之外。”[6]961-963这里《左传》只言宋都之西门,未言西门有别称。

卢门:宋都城南门。《左传》桓公十四年(前698年):“以大宫之椽归,卢门之椽。”杜注:“卢门,宋城门。”[13]204杨注:“卢门,据《吕氏春秋·行论篇》述楚庄王之围宋‘乃为却四十里,而舍于卢门之阖’云云,则宋实有卢门,乃宋郊之城门。”[6]140又《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华氏居卢门,以南里叛。”杜注:“卢门,宋东城南门。”[13]1414根据以上记载,卢门当为宋都的东南门,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之《春秋列国都邑表》亦谓卢门为“东南城门”,但是,考之《左传》襄公十七年,杜《注》“泽门”谓“宋东城南门”,则宋国都城不应该有两个东城南门,两说必有一误。此卢门应为宋城的南门,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及杨守敬 《水经注疏》均持此说。

曹门:宋都西北门。《左传》成公十八年(前573年):“夏六月,郑伯侵宋,及曹门外。”杜注:“曹门,宋城门也。”[13]807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案:“侯国各以所向之地为名,此盖走曹之道,曹在宋西北,则亦西北门矣。”[14]766杨伯峻注引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谓:“由宋国去曹国必出此门,故谓之曹门。曹国在宋之西北,则曹门当是宋之西北门。”[6]911

蒙门:宋都东北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年):“己酉,宋公及诸侯之大夫盟于蒙门之外。”杜注:“蒙门,宋城门。”[13]1062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案:“宋有蒙邑,故有蒙门。今归德府治东北有蒙城,则亦东北门矣。”[14]767杨注:“宋都东北有蒙城,则蒙门为宋都之东北门,出此门至蒙城者。”[6]1133

耏门:宋关门。《左传》文公十一年(前616年):“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帅师御之,耏班御皇父充石……获长狄缘斯,皇父之二子死焉。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杜注耏门为“关门”[13]335-336。

外城门桑林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宋城旧鄘及桑林之门而守之。”杜预注云:“旧鄘,故城也。桑林,城门名。”今人杨伯峻注称:“则此桑林之门,桑林社之围城门也。当在宋都郊外,作外城据点以守之。”[6]1426依此推断,宋国都城有内城和外城(郭)之分。康熙《商丘县志》载:“鲁隐公五年秋九月,郑人会王师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先是,宋公与陈、蔡、卫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事在隐公四年。”其中郛即郭,指古代城圈外围的大城。桑林门是目前仅知的一处宋城的外郭门。

如前,根据中美联合考古队考古发掘所测,东周宋国都城城墙的定位方式很独特,不是正方形,亦非长方形。这种城墙被称为“圆角墙”或“弧角墙”,设圆角墙的城池,一般不设角楼。这样,从东城墙顶到北城墙顶,因为没有角楼阻隔,守城的士兵来往行走方便,视野开阔,在城的圆角处可以看到两个方向的城墙,易于防守来犯之敌[15]557。看来,把城墙筑为圆角,在军事防卫上是有重要意义的。考古发掘还发现,在城墙保存完好的西部有五处缺口:南北各有一处,西墙有三处。根据缺口的位置、形状和地层堆积特征,考之《左传》等文献记载,可确定它们都是城门遗址。《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16]1149宋城西墙南门和北门位置对称,中门恰好位于西墙中间,这倒很符合周制“旁三门”之说。

(四)宋国的别都

宋国初封时都于宋城,即今之河南商丘附近,已为确证。但经春秋战国之世,随着疆域的不断变化以及受当时政治形势和战争环境的影响,宋国的都城也几经迁徙,依时间先后,见于文献记载者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

相。又称相子城,相城,今安徽淮北。宋共公为避水患自“宋城”(汉之“睢阳”)迁都于此。《水经·睢水注》:“相县,故宋地也。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泗水郡,汉高帝四年,改曰沛郡,治此。……睢水又东迳相县故城南,宋共公之所都也。”[17]570-571《太平寰宇记》卷17宿州“故相城”下亦曰:“宋共公自睢阳徙都此城。唐入符离县。今在县西北。”[18]330清道光年间的《宿州志》云:“宋共公避河患,由睢阳徙都相城,传子平公,九十年皆都相。”后又迁回“宋城”,《史记·曹相国世家》张守节《正义》引《舆地志》:“宋共公自睢阳徙相子城,又还睢阳。”[5]2028《汉书·地理志》沛郡有相县,《七国地理考》卷3谓:“在宿州西北九十里。”清光绪《宿州志·舆地志·古地考》:“相城于宿最古城,在州西北相山下,即商之相土。”清宿州即今宿州市,则相当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境内。

曲棘。《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宋公佐卒于曲棘。”公元前517年,宋元公为被三桓驱逐的鲁昭公到晋国去求情,卒于曲棘。杜预注:“陈留外黄县城中有曲棘里,宋地。”[13]1445《水经·泗水注》:“黄水东流迳外黄县故城南,张宴曰:魏郡有内黄县,故加外也。薛瓒曰:县有黄沟,故县氏焉。圈称《陈留风俗传》曰:县南有渠水,于春秋为宋之曲棘里,故宋之别都矣。《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宋元公卒于曲棘是也。”[17]598-599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之《春秋列国都邑表》云:“当在今开封府杞县境。”[14]774杨伯峻注:“曲棘当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南,民权县西北,为由宋适晋之道。”[6]1455

彭城。今江苏徐州,战国时宋国都城东迁于此。《春秋》成公十八年(前576年):“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杜预注:“彭城,宋邑,今彭城县。”[13]799又襄公元年(前575年):“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6]915《史记·宋微子世家》亦载:“平公三年,楚共公拔宋之彭城,以封宋左师鱼石。”[5]1630可知彭城为宋邑,后入楚。所以,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29“徐州”下说:“《禹贡》徐州之域,古大彭氏国也。春秋、战国属宋,后属楚。”[19]1387其地即今江苏徐州市,在萧邑的东北,两邑相距六十里[20]29。《史记·韩世家》载:“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伐宋,到彭城,执宋君。”据杨宽考证,此被执“宋君”当为宋悼公,并说,宋“在战国初期宋昭公、宋悼公时可能迁都彭城”[21]281。钱穆先生在其所著《先秦诸子系年》中指出:宋之东迁,初“非在文公之晚世,即共公之初年矣”,共公初迁相,战国以后则迁彭城,他还列出十五证并二事,以为战国时“宋都彭城,不都睢阳,断可定矣”[22]377-378。

二、宋国的疆域

宋国由西周初封,经春秋战乱,至战国而亡,疆土面积一直处在变化之中。总的来说,宋国初封时面积较小,春秋时期疆域逐渐扩大。

(一)西周初年宋国的疆域

周初大分封,微子被封在原商朝王畿之内。《尚书今古文注疏·微子》引郑康成注云:“微与箕,俱在圻内。”[23]253“圻”,就是王畿、京畿的意思。《礼记·王制》中疏引郑志云:“张逸问:‘殷爵三等:公、侯、伯。尚书有微子、箕子何?’答云:‘微子、箕子,实是畿内采地之爵,非畿外治民之君,故云子也。’”[3]334《周礼·地官司徒》讲分封之制:“(王)畿方千里……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24]721-722宋国被封以公爵,其疆域似乎应达到方五百里,而实际并非如此。史念海先生考证认为,“西周筑城以为国,所谓‘国’,其实只是都城及其周围的狭小土地”,“城池称为‘国’,城外附近的土地叫‘郊’,再远些叫‘鄙’、‘野’”,而且“一个诸侯国不能够有两个城。如果有两个城,那就是‘耦国’,是一种致乱的根源”[25]6。宋国作为殷商之余,再加上又受到武庚叛乱事件的影响,周王室对其防备之心甚重;加之为当时生产力水平和人口所限,决定了宋国城池建制及疆土面积不可能超越周礼所确定的规格。

据《荀子》等书记载,周武王、周公、成王时共封了七十一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春秋大事表》等书云“春秋列国一百四十七国”,《吕氏春秋·观世》则称“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2]957。春秋到底有多少诸侯封国,这里暂且不论,以初封时最少的七十一国来算,结合当时周王朝的有效统治区域,宋国和其他诸侯国一样,疆域都不会太大,当在方圆百里之内。《孟子·万章》云:“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26]235宋国初封时的疆域,也就是今天的商丘及其附近地区,大致范围为“西至宁陵,东到夏邑,北至山东曹县,南至柘城一带”[27]。

(二)春秋时期宋国的疆域

春秋时期,宋国先后灭掉曹等周围小国,疆域面积一步步扩大,逐渐凸显出中原大国的地位。

春秋时期战乱不断,国无常主,疆无定土,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所以,各诸侯国的疆域范围很难确定。对春秋宋国的疆域,清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一》中说:“今自河南归德府以东至南直徐州境,皆宋分也。”[19]11这里,顾祖禹所说的“河南归德府”是指清代的河南归德府,其辖域为“东至南直徐州三百十里,南至南直亳州一百三十里,西至开封府三百五十里,西南至开封府陈州二百八十里,北至山东曹县一百四十里,东北至山东兖州府四百十七里”[19]2339。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对宋国的疆域作了进一步的描述:“宋在春秋兼有六国之地,宿、偪阳、曹三国其见于经者也,杞、戴及彭城则经传俱不详其入宋之年,而地实兼并于宋。其封域全有河南归德府一州八县之地、开封府之杞县。封丘县有宋之长丘,兰阳县有宋之户牖,卫辉府之滑县有宋之城钅且,陈川府治之睢宁县有宋柽地,西华县有宋鬼阎地。又江南徐州府之铜山县、沛县、萧县,颖州府之太和县,山东兖州府之金乡县、峄县,泰安府之东平州。后灭曹,又得曹州府之曹县、菏泽县、定陶县。共跨三省九府二州二十三县之地。”[14]528-529所以说,宋国的疆域主要在今天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大平原,后来逐渐扩展到今天山东西南部及安徽、江苏北部一带。

宋之封地为殷商旧地,据《毛诗正义·商颂谱》载:“其封域在《禹贡》徐州泗滨,西及豫州盟猪之野。”孔颖达疏云:“《地理志》云:‘盟渚泽在梁国睢阳东北。’是盟渚在豫州。《地理志》云:‘宋地今之梁国、沛、楚、山阳、济阴、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皆宋分也。’据时验之,宋之封域东至泗滨,西至孟猪也。”[28]1430由此可知,宋之封域“东到今江苏徐州地区,南到今安徽宿州,西到商丘地区西部,北到山东菏泽、定陶一带,地跨今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29]339。据现代学者钱林书考证:至春秋末年,宋国的疆土达到了“今河南开封、通许、扶沟以东;河南鹿邑、安徽宿州市以北;江苏邳州市、山东鱼台县以西;北边超过今山东定陶,并一度到达河南濮阳境”[30]。可见宋国疆域之广。故《汉书·地理志》曾云:“宋虽灭,本大国。”[10]1664谓宋国为“大国”,一是说宋国乃公国位尊,同时也是说宋国疆土广袤。

春秋战国之际,宋国在强大魏国的进逼下,失掉了西部大片土地。战国初期,宋国积贫积弱,逐渐丧失了诸侯大国的地位,疆域更加缩小。战国末期,在宋王偃(宋康王)的经略下,宋国出现了复兴的景象。在军事上,宋国曾“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5]1632,并“灭滕,伐薛,取淮北之地”[31]1219,使宋的国境深入山东南部。此时宋国势力达到了开国以来的顶峰,疆域大大扩展,一跃成为五千乘的“大国”,人称“五千乘之劲宋”。但是,宋国的强盛只是昙花一现,最终在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三分其国,结束了其延续近七百多年的历史。

参考文献:

[1]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2]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3]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王国维.观堂集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0]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1]河南省商丘县志编委会.商丘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12]中美联合考古队.河南商丘县东周域址勘查简报[J].考古,1998(12).

[13]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5]张驭寰.中国城池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16]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7]陈桥驿.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8]乐史.太平寰宇记[M].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19]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0]钱林书.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城邑及疆域考[C]//历史地理:第7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1]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2]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3.

[23]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4]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5]史念海.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

[2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7]阎根齐,刘海燕.先秦宋国史若干问题初探[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1).

[28]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9]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

[30]钱林书.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都城、疆域及政区[J].历史教学问题,2000(2).

[31]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责任编辑:韦琦辉】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6)05-0039-05

作者简介:朱凤祥(1966—),男,河南柘城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15

猜你喜欢
宋国疆域都城
拓展生活的疆域
鞭长莫及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大中国之中国疆域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试析辽朝的疆域观
鞭长莫及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中国疆域内所见的丝绸之路(Ⅱ)
颜氏家训千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