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新的思维模式

2016-04-13 08:32马丁舍恩菲尔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危机人类

[美]马丁· 舍恩菲尔德

(南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坦帕市)



老子和新的思维模式

[美]马丁· 舍恩菲尔德

(南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坦帕市)

21世纪的奇特特征是人类正遭遇生物圈危机。人们试图从文化层面掩饰这一事实,指出危机或是不真实的(根据政治右翼势力观点),或是无须给予真正回应的(根据政治核心圈观点)。这一现象尤以美国最为显著。在那里,右翼气候否定主义势力对危机的质疑与共和、民主两党对危机的轻描淡写遥相呼应。而与此同时,这一危机已经从对自然环境的威胁转化为对全球文明的威胁①。人类现在成了危机的焦点。

危机的转化重新定义了“绿色”的概念。从中人们可以看到环保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此前特征显著的“前”模式和后来同样特征显著的“后”模式。在20世纪,环境保护主义关心的是荒野保护和濒危物种保护。环保主义者与污染、环境恶化作斗争。然而,在21世纪,出于对生物圈稳定性的担忧以及对如何实现基本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疑问,他们的关注范围变得更为广泛。今天,环保主义旨在减缓气候变化、遏制能源消耗以及防止可能出现的社会秩序崩塌。当前各类相关讨论(比如地球工程学的利弊)实质上映射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即遏制危机所需要的解决办法在多大程度上必须是侵犯性的、侵害性的以及干预性的②。

在危机转化之前,由于强调无为、非暴力和温和方式,道家思想显然属于旧式环保主义。不过,道家思想的这些特征现在重新引发了人们对危机的思考。例如,如何能以“温和方式”恰当应对生态超负荷?如何通过“无为”控制气候变化?是否可能存在对地球母亲进行非暴力干预的有效生物地球工程学?遗憾的是,尽管最初恰恰是道家思想的上述基本特征引起了环保主义者的兴趣,但当前转变了的绿色模式却在试图摒弃这些思想。

从理论上说,无论绿色模式如何转变,在模式确立过程中,道家思想之重要性是预料中的事情。我认为,老子为人类勾画了一个走向可持续未来的进化路线图(舍恩菲尔德,2012;2013a;2013b)。《道德经》是为数不多真正对自然界动态保持敏感性的智慧经典。那么,在现实中,当生物圈危机的出现使老子思想尤其是“无为”思想显得过时守旧时,如何能将老子思想切入新绿色模式的理论体系呢?

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的最棘手之处还在于其研究的跨学科特性。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具备既宏观又深度整合的推理论证。也就是说,首先,要论证老子思想是否仍旧适应新的绿色模式;如果是,那么其思想又如何切入新的绿色模式?这要求考量一系列的有关危机、文化和环保主义的问题。一方面,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会引出其他问题(如是否真正存在这样的危机?危机真的如此可怕吗?为何要将危机的责任归于文化?危机难道不是科学领域的问题吗?为何文化不得不改变并且变化如此巨大?为什么现在非干预不起作用?为什么要诉诸干预策略?)。另一方面,对这些问题的依次解决将使得这一探究表面上看起来已经偏离了预定轨道——毕竟这应该是有关老子的讨论。

不过,我们并无他径可寻。我们的目标只能是融合跨学科知识,以使每一步的推理都推进整个探寻过程。由于举证责任在于那些提出主张的人,因此,即便是冒着诸多举证的风险,我们也不会为逃避责任而回避问题。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这场危机的性质是什么以及危机是如何发生转化的?问题二:为何这场危机属于文化问题?为何人类文化否认危机的真实性?何种模式转化(由此可联想到老子)需要我们把相关问题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问题三:为何当今有正当的理由干预危机以及如何证明干预是环保主义对老子思想的应用?新的环保主义要求我们证明“无为”的合理性吗?“无为”能使危机干预具备合理性吗?还是我们需要从上述两个维度同时论证危机“干预”的合理性?

危机:过去与现在

当大批拓荒者潮水般涌入美国西部时,标志着第一次危机的出现。拓荒者的行为对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威胁。约翰·缪尔(John Muir,1838-1914)最先倡导新世界荒野保护运动,其对环保事业孜孜不倦的努力,最终促成了对约塞米蒂山谷的保护。他说:“我们被告知,那个世界是专为人类而设的——这只是一个不为任何事实所支撑的设想。”(1916,第6章)。他还写道:“当我们试着辨认出某一物种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它与自然界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保护美丽景色而斗争是缪尔对环境保护的贡献。他提醒我们,人类并非宇宙中心,世界万物息息相关。自然之网的每一个结节都与其他节点相互关联。人类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只有当整体和所有的部分都完整才是完美的。

紧随其后的农场和牧场扩张预示着第二次危机的到来,其结果是尘暴干旱区的出现。阿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在研究了土地健康状况后指出,不仅仅是自然景观,土地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都需要保护。保持土地健康是有益的,意识到这一点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进程。这是一种典型的会引发争论的进化征兆。利奥波德将此称为“A-B分裂观”,他写道:“A观念将土地视为土壤,其功能是商品生产;而B观念将土地视作生物群,具有更为广泛的功能。”(1987:221)根据利奥波德,人类的进步要从观念A转变为观念B:

清除将进化过程视为一种伦理的“拦路虎”,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摒弃那种传统的“土地使用仅仅是经济问题”的想法。代之以从伦理学、美学以及如何促进经济等多角度考量每一个相关问题。一种有机体只有在同时保持生物社区完整性、稳定性和审美功能时才真正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是最劣状态。(1987:224-225)

20世纪60年代危机再次到来,其表现是烟雾、枯竭的河道(或燃烧的河流,一如1969年美国俄亥俄州的凯霍加河)、溢油和有毒废物排放。伴随着污染出现了有毒物质。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1907-1964)曾描写了滥用杀虫剂对鸟类繁衍和公众健康的影响。她在著作《寂静的春天》(1962)中传递的信息极为震撼人心:危机是人类干扰自然所造成的,因此人类应当放手并停止干扰行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问题是自然界被人类搞得混乱一团,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阻止这种混乱状况。随后,这些思想开始进入主流文化,并于1997年在斯蒂文· 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失落的世界》中再现。在影片中,克隆自远古时期DNA的恐龙逃离了他们的保护岛屿,但它们很快被抓获,之后被用船只运回他们的小岛。电影结尾皆大欢喜。在最后的一幕,侏罗纪公园的创始人(理查德· 阿滕伯勒饰演)说:

我们绝对需要与生物保护区的哥斯达黎加部门进行合作,以便共同制定一系列规章保护那个岛屿并使其与外界隔离。那些生物的生存需要的不是人类的帮助,而是人类的缺席。如果我们能走开并且相信自然界……生命自然会找到一种适合的生存办法。(凯普,1997)

这暗示了旧式环保主义的两条主旨:如果人类能走开一点,生命自然会找到一种办法;自然需要的是人类的缺席而不是帮助。但随着危机加深,在导致危机的各种扩张驱动下,这些主旨发生了变化。20世纪见证了“剧烈加速度”事件:全球人口总数达到过去的四倍,其中在20世纪下半叶就翻了三番;全球经济增长20倍,在20世纪下半叶就增长15倍。换言之,这样的扩张在不断增速(斯蒂芬等,2007:617;IMF,2000:149)。

“剧烈加速度”导致了四个方面的涨幅:大规模的人口增长、物质和能源消费扩大、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和物种灭绝加速。这四个方面相互推动,编织成一张纠缠不清的网,导致了一连串后果(艾尔斯,2000),并使得危机整体上处于一个新的水平。在新世纪之初,人类对自然影响的规模就已经接近从白垩纪到古新世的人类影响的规模总和。对于生物多样性而言,全球经济就像一颗曾使恐龙灭绝的彗星一般,而人类文明就是那强大的行星力。事实上,地质学家们告诉我们,人类正处于一个自己的时代,即“人类纪”(the Anthropocene)。

另一个方面的影响是生态超负荷(ecological overshoot)。人口和经济对地球造成的压力现在已经超过了资源更新速度,也超出了自然环境承载力。换言之,人类需求已超过了自然供给能力:

自20世纪80年代人类活动就已超出生物圈承载能力。这种超负荷可用人类活动需求超出自然供给的程度来评估:在1961年人类需求相当于生物圈承载力的70%,但到了1999年,这个比例达到120%。换句话说,20%超量的负荷意味着需要1.2个地球或者一个地球需要12年才能将人类1999年使用的资源全部实现再生。(瓦克纳格尔,2002:9268)

自20世纪80年代,人类文明已经突破了三道行星界限: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消失和全球氮循环(罗克斯特伦等,2009:32;史蒂芬等,2011)。到2008年,人类的负荷已经达到了150%或者1.5个地球(阿萨多利安和普鲁格,2013:41)③。突破行星界限的现象彻底改变了危机的本质,将其从一个明显的环境和生命形式的危机转化为整个系统的危机。

体现人类深陷系统结构危机的症候是气候变化。这并非仅仅是另一个问题。它是这场危机游戏的改变者(这同样也是危机质疑派希望扮演的角色)。旧的危机问题多局限于某些物种受到威胁,包括老虎或某些生物群系如暗礁。而新出现的问题则是无限的:气候变化影响了北极和赤道附近的非洲;影响了海洋酸性、台风强度和农田上空降雨量;给热带山谷、高山草地和鱼类数量等都造成压力。对于地球而言,人类的影响使得生物圈和农业原本所适应的系统失去了平衡。所有这些都指向了此前谈论的美学的、伦理学的和健康方面的议题,也是缪尔、利奥波德和卡逊所提出的人类生存层面问题。如果说过去危机的象征是环境恶化和污染,那么,未来危机的象征将是肆意作为的政府、败落的国家、食品安全问题和被迫的移民。

文化割裂、文明演变和不积

然而,可怕的后果无法避免。危机的病因学已为人所知,地球稳定性的界限,即2摄氏度警戒线已是确定无疑的科学事实(罗克斯特伦,2009)④。科学研究告诉了人类发生了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应对。工程学给了人类工具,去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明。随着当前的技术发展,例如仅凭借风能就能满足美国的所有能源需求(布朗,2009:11),人类知道要做什么,也有必要的工具,但就是不愿意采取行动。

危机可解决的事实揭露了危机的文化本质。气候变化、生态超负荷和环境恶化在根本上不是科学问题,解决它们也同样不存在技术困难。它们是文化的问题,所以其解决方法也是文化的问题。危机的化解需要:(1)能源基础设施去碳化;(2)降低人口出生率;(3)创造一种稳定、恒稳态和零增长的经济。如果将这三个方面付诸实践,我们的孩子和后代很可能就可以高枕无忧,但这么做的前提是要将生命、孩子和未来的一代置于优先地位。然而,当前人类的优先权似乎更多地给予了市场的保护。

因此,相关的政治话语成为人们的禁忌。美国的能源基础设施并未去碳化,相反,它依赖于能量密集型再生且极易留下碳足迹的化石燃料,例如深水钻井、焦油砂开采和油页岩开采,或者是依赖剧毒性技术手段,比如水力压裂天然气等。由于常规能源储藏的耗减使污染物替代品生产有利可图,因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碳循环中⑤。

“绿色”经济将会蚕食企业利润,而“褐色”经济将促进市场发展。今天,如果一个政客提出减少美国天然气和化石燃料消耗,效仿中国式可持续转型和德国式太阳能、风能应用,他会遭人嘲讽并被轰出国会。降低人口生育力的文化背景也是类似问题。公众对同性恋普遍接受,表明人类重新将性别定义为个人性健康和幸福的一部分,其价值应独立于生殖范畴。但是,如果任何政客胆敢提出降低人口出生率或提倡防御性政策,比如免费节育手术和流产,向“八胞胎妈妈们”收取罚金,以及不论性别给予无孩夫妇减税优惠时,人们就会群起而攻之。类似地,考虑到市场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今天没有哪个政客敢于倡导市场经济应被限制在生物物理学范围内,以增长为基础经济模式必须让步于可持续计划的新模式。然而,正是这些政治上的禁忌政策,也只能是这些禁忌政策,可以实现稳定性。

危机的文化核心是否认气候变化。就在最近的2013年夏天,“美国大约55%的众议院议员和65%的参议院议员否决了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论证或反对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戈登堡,2013)。总体来说,在第113届国会中,58%的共和党人拒绝接受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以及人类是气候变化推动者的论断(杰曼,2013)。在政府决策层,情形更为令人担忧:众议院能源、商业、科学、太空和技术等相关委员会中,70%的共和党人持气候变化怀疑论;在众议院和参议院中,90%的共和党高层也持类似观点,而每一个参议院环境和公众工程委员会成员都否认气候变化(杰曼,2013)。

政治核心圈没有否认气候变化。但开明的主流文化未能将科学事实与政治意蕴相联系。要避免恶劣的气候变化,人类必须在10年内减少80%碳排放量(布朗,2012:116)。但是,能源革命和经济模式的顶层设计却并未得到应有重视,这可以通过媒体信息披露的方式得到证明。那些迎合开明读者的媒介,比如《时代周刊》和《赫芬顿邮报》,都有相关的危机报道,但这些报道并不在“科学技术”或“自然”版块。因此,对于右翼主义,危机是不真实的;对于核心层,危机与文化无关。只要危机是可以解决的,它就不值得过多重视。不过,当危机登上各大新闻报纸头条时,它可能早已无法解决了。

我们无法论证危机怀疑主义和危机与文化割裂的合理性,但我们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主流文化已陷入一种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意识流,它要求市场保持自由主义。这与《道德经》第81章最后一段话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家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地球和人类后代,但却会损害企业和富人的利益。老子眼中的“圣人”,就好像孔子眼中的“君子”,二者都是人们应该效仿的模范典型。但看看现今每一个人所做的!如果我们“不积”(即不存占有之心)并选择退出贪得无厌的社会,消费主义就走向了尽头。如果我们尽力给予别人,将自己奉献给公众事业或经济合作体,资本主义就会消亡。反之,如果没有人效仿《道德经》的最后忠告,至少在遭受生物物理学界限击溃之前,一切商业活动仍会照旧。

对于21世纪的环保主义而言,它的核心要旨是“不积”的观念。贪得无厌的社会以及如饥似渴的市场现在正在公开与地球系统宣战。它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联想到利奥波德所提出的A-B分裂观,这同样揭示了一种分裂——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民主,自私和团结协作,或者由自行车、火车、风车组成的欧洲式社会与汽车、越野车、油轮组成的北美社会。所以,可持续性要求不断进步,要求一种文明的进化,要求进入一个后消费主义、后资本主义和后货币世界。“不积”的内涵也就是“不存占有之心”,“坦然放手”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绿色的未来其实充满了道家思想色彩。

气候危机、干预和无为

一个绿色的未来是否应该拥抱“无为”的思想呢?现在,“无为”的思想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但恰恰是这种质疑的出现标志着一种转变。因为最初正是“无为”思想——这是贯穿《道德经》的主题⑥——吸引伦理学家们转向老子。从哲学角度来看,道家思想开篇的主题就是环境话题。更具体地说,对环境伦理的研究最早出现在1971年乔治亚大学在雅典举办的题为“哲学和环境危机”会议(布莱克斯通,1974)。1979年,《环境伦理学》杂志也在乔治亚创刊⑦。此后,有关道家思想的论文陆续发表(古德曼,1980;塞森斯,1981;齐墨尔曼,1983;艾彼,1983)。到1986年,开始关注在亚洲传统中深入研究道家思想(埃姆斯,1986;程,1986)。不久,第一本关于道家环境伦理学学术专著出版(西瓦尼亚和班尼特,1990)。

所有的上述研究都发生在危机影响地球系统之前。当今,研究正处于转折点,也就是说非干预路径将不再起作用。如果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遏制危机的中心问题,那么就意味着人类应该“走开”,即传统意义上的“无为”。但是,即便达到全额减排,即10年内达到80%,这一措施也不足以遏制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是一个惰性系统,当其被迫失衡便会步入新的情势。可是,即便其推动力(二氧化碳排放对大气的影响)消失,它的势头也不会即刻停止。仅凭这一势头就能推动整个系统继续进入一个新的稳定状态。也就是说,全球气候将被迫进入新的情势,从而导致对人类整体发展的不利以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惰性动态系统就好比一列快速运行的货运列车,如果松开油门减速,列车仍旧会进行一小段惯性滑行。在这一例子中,惯性滑行意味着即使一夜之间所有的碳排放都停止,气候也仍将继续发生变化。为了让这个系统彻底停止——彻底遏制全球变暖——需要的不仅仅是松开油门,而且需要拉杆刹车。“拉杆刹车”需要施行各种大范围的干预措施,这些措施合称为“地球工程学”(geo-engineering)。

我们面临的实证问题是,是否无须地球工程学干预,仅凭简单的终止碳排放就足以使气候变化在触及2摄氏度警戒线之前滑行一段后自动停止?答案显然是未知的。也许我们足够幸运,但现存很多因素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持续状态、海洋热沉、北极夏季冰川消融和极地冻土解冻都表明人类正处于危险之中:二氧化碳一旦释放,将会在大气中存留数十年。只要其存留在大气中,就会形成温室气体(GHG),增加的温室气体浓度会加剧气候强迫(Climate forcing)。

海洋不仅是碳汇,也是巨大的热沉。在过去的10年,海洋从大气中吸收的热能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这减缓了大气变暖的速度。但热能的吸收是双向的,现在即便是深海海洋层也比从前暖和。因此,即使人类停止更多气体排放,气候变化仍旧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海洋会慢慢将其存储的热能释放到大气中。

北极夏季的海冰正在快速消融。由于消失的冰雪降低了反照率(地表反射),海冰融化已经进入了反馈循环⑧。分布在极地的海冰加速了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永冻层的消融。永冻层土壤封存着大量比二氧化碳更为强大的温室气体,即甲烷。随着永冻层消融,甲烷得到释放,产生放气现象。这一放气现象目前已经开始(沙科娃,2010)。目前永冻层中甲烷的储备量尚不确知,但它的储量足以迫使气候变化突破升温2度的警戒线。

所以,极地的反馈循环带来的将是一系列可预见后果。气候升温的可能性如此之大,以至于仅仅是“走开”,即按照“无为”的方式将难以达到人类预期目标,气候很可能会越过警戒线。如果那样的话,对于各国政府而言,一切游戏就结束了。这就是为何新的绿色环保模式要依赖于干预性措施的原因。

道家思想和干预性实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紧张关系,这可在《道德经》第29章中看出来: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旧式环保主义思想基础是保守、保护和不干预。老子反对“取天下而为之”。在此,“无为”的思想与不干预的观点是契合的。现在,环境保护主义正在发生改变,干预是必然的,旧式的“放手和停止”的规则已经无法适应危机的转化。不过,要注意这里涉及三个概念,而不是两个概念。“无为”与“非干扰”相一致,“非干扰”与“干预”互为对立。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无为”也一定与 “干预”互为对立呢?我们可以把“无为”简单地理解为本质上是被动的“非干扰”吗?

显然,在字面上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理解为“不行动”,不仅夸大了“无为”的内涵,而且导致了一种错误的解读。利维娅·科恩(Livia Kohn)在仔细研读了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i Csikszentmihalyi)的研究后认为,应该将“无为”理解为一种处于流动空间的态势,类似庄子的“逍遥游”的概念。“将生命转变为一种统一的流动体验”(科恩,2014:19)。保持流动,事实上就是处于流动之中;与流动保持一致,意味着“无为”并不是被动的和惰于变化,因为流动在本质上是主动和动态的。

对于“无为”的动态解读,可参照帆船上风和帆的相互作用。受到风的驱动,帆船顺风而行,船体与风流动空间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与风的流动空间一致不是指船体保持与风向完全平行航行。如果将帆船置于一个钟面,风从十二点方向吹来,那么帆船朝着六点钟方向运动将会是极其缓慢的。在航行中有效利用风力的方法是与风向构成一定角度前行。事实上,快速的航行是尽可能变换方向并以船体所允许的角度接近风的方向。在帆船比赛中,这个方向大致是始终控制在接近10点或两点的角度(不能非常接近12点,因为那样船会静止不动)。要借助风力航行,帆船自然要处于风的流动中,这就例证了“无为”的道理。而最优化的流动是在统一的流动体验中处于“无为”状态,即进入风中并调整处于某一特定角度,而不是被动地受风吹动,被动地向后行驶。

如果这就是“无为”的概念,那么“无为”就不是被动的,也不是节制的,因为帆船实际上是主动地参与了风的运动。因此,“无为”是一种参与方式,其在本质上不排除干预。此外,在当前危机的情况下,干预的目的不是去改进,而是修复;不是改变,而是复原;不是试图去控制或占有它,而是尝试去修补造成的损害。诸如地球工程学这样的干预性行为将类似外科手术,目的是修复破裂的机体,而不是改变机体性质。虽然所有手术都是侵犯性的,但最好的手术,应该是对病人造成最小损伤,给予病人最大康复机会,因此是侵犯性最小的手术。“无为”所强调的,无论是在帆船航行的例子还是在手术的例子中,都是与环境最为和谐的行为。这样理解的话,无为就是一种平缓、强大而温和的方式。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它是理智的、无摩擦和高效率的。

我希望这能澄清有关地球工程学的问题。地球工程学不是一种肆意手术行为(例如为了美容所做的整形手术),而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干预行为,目的是为了恢复系统的完整性。在道家思想中并不存在那种反对为促进生命而进行干预的思想。只要目的是为了拯救地球,为了治愈大地母亲,为了推动自然界的运动,这种干预就是得到授权的。道家的格言是人类是“看护世界万物的宇宙的长兄”。我想,如果我们肩负着道家所赋予的照料世间万物之责任,我们将会张开双臂拥抱地球工程学。因此,地球工程学并不是与“无为”不相容,相反,“无为”有助于人类判断何种策略更为优化。侵犯性低的地球工程策略,比如凉爽屋顶和二氧化碳洗涤器可能比那些侵犯性更强的措施如海洋施肥或太阳辐射管理等更与“无为”理念相一致⑨。

让我们反思文明演变中道家思想的作用。一个可持续的文明应该充分利用后消费主义的“不积”模因和“无为”的丰富内涵,并视其为真正高效的方式——平缓、无摩擦的“无为”。

“无为”不仅可适用于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学领域,也可应用于经济领域。市场与自然界的冲突揭示出一种生产性和高效性之间的逆向关系。在公路上行驶低效配置的汽车是有益于市场的,但却是不利于自然的。同样,一列高效、高速运行的列车是有利于自然的,但却不利于市场。低效才能刺激市场增长,而市场增长必然导致地球生态系统恶化。对此,《2013世界现状报告》是这么表述的:

人类越高效,就需要越少的经济活动、原材料、能源和工作达到满意的生活程度。当GDP涨幅速度高于生活满意度时,效率就会降低。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将GDP最小化,以便能维持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科斯坦萨,2013:39)

总之,“无为”是一种处于高效流动空间的活动,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参照标准评估各种地球工程学模式的优越性,还可作为一枚指南针,为人类可持续经济发展指明一条真正的出路。

注释:

①本文的英文版发表在《道家思想研究杂志》(Journal of Daoist Studies)2014年第七期,第226至241页。

②有关此类研究议题的例子有高级可持续性研究所(IASS)和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在2013年4月24至26日在柏林举办的“宗教和精神视域下的气候工程学”会议。

③参见全球碳足迹网,《2012年度报告》第27和36页。来源:http://www.footprintnetwork.org/images/article_uploads/2012_annual_Report.pdf.

④2摄氏度警戒线指的是在1980年气温基础上地球表面温度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就能保证气候稳定。

⑤2012年美国消耗的能源中81%来自化石燃料,而在1973年,这个数据达到93%。参见“看看美国能源消费胃口如何改变”。《时代周刊》,2013年10月24日。

⑥“无为”分别出现在《道德经》的第2,3,37,38,43,48,57,63和64章中。

⑦此前理查德·西凡尼(阿卡·理查德·劳特利)曾在1973年在保加利亚瓦尔纳市举办的第十五届世界哲学大会上宣读题为“需要一种新的环境伦理吗?”的论文。

⑧明亮的冰会比暗色的开阔水面反弹更多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融化,北极圈明亮的反射区域在缩小,而周围暗色更易于吸收辐射的区域面积扩大,导致更多太阳辐射被吸收。这种以热能方式进行的能量输入造成了反馈循环。冰雪消融越多,更多海水变暖,而更多海水变暖又导致更多冰雪融化。

⑨凉爽屋顶是一种陆地反照率改进技术,指通过在屋顶、停车场和车顶涂刷反射性漆,从而抵消温室气体产生的全球变暖。碳洗涤器包括各种不同装置,比如“人造树”(K.莱克,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洗涤巾”(D.凯斯,卡尔加里大学)可大规模生产并能将二氧化碳过滤(然后可将其隔离在地底下)。海洋施肥是通过向海洋投放铁等营养物刺激吸收二氧化碳的浮游生物快速生长。太阳能辐射管理包括通过化学云播种或驱散高层大气反光金属片减少太阳辐射。

(译者:梁燕华,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英国赫尔大学博士)

【责任编辑:高建立】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6)05-0023-06

作者简介:马丁· 舍恩菲尔德(Martin Schönfeld),美国坦帕市南佛罗里达大学哲学教授,研究兴趣包括比较哲学、环境伦理学和康德哲学;在比较哲学领域,其研究包括康德哲学的中国根基、儒家哲学的生态学维度以及道家的“无为”思想。

收稿日期:2015-12-16

猜你喜欢
危机人类
颤抖吧,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会成长起来吗?
人类第一杀手
危机来临
中年你危机了吗?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