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LETTERS
花开有早晚
我儿子今年高考理科成绩527分,被中国石油大学录取,这本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一想起儿子求学的经历和遭遇,我在心里憋了很久很久的话和对我们现行教育的看法就不能不倾诉。
托人情、找关系,我曾交了一万八千元的择校费,儿子才进入贵阳市一所知名高中。进校一年,儿子出现迟到、上课讲话、没完成作业、作业做得不好等问题,班主任都要喊家长去学校训话……甚至因为一篇课文默写不出来,孩子的父亲也被通知,不得不请假半天去学校陪孩子默写课文。一年下来,我们去了几十次学校已记不清了。学校和老师的职责就是惩罚学生,甚至惩罚家长。儿子的成绩一滑再滑,厌学情绪日益增加,不得已又托人转入贵阳兴农中学。过去我对民办学校还有偏见,但是,两年下来我儿子由一个人人歧视的“差生”考出这么好的成绩,人也变得朝气蓬勃,充满阳光。我除了纠正我过去“偏见”外,还对兴农中学充满了感激之情。还有一个家长说她的儿子也是在贵阳一所示范高中,只是没进入重点班,班主任公然在班里讲“教师是我的职业,但不是我的事业,你们是一堆垃圾,我就是垃圾站的站长”。如此伤害学生的语言怎么会出自一个教师之口呢?儿子坚决不读了,她也把孩子转入了兴农中学。
我曾在贵阳日报上看到过一篇有关兴农中学的报道,文中兴农中学校长的“不能用一次考试、一次错误就判定孩子的优差,学校的后续教育,学生的后续努力,才是他们优或差的决定因素”,“花有早开晚开,芽有先发后发,孩子也一样,请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的几句话使我非常感动,我儿子后来便成为这种思想的受益者。还有“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成人成才,今后可以自食其力,他们就不会再去埋怨或追究过去造成他们‘双差’的责任和原因,从而融入社会,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等等。把社会责任当作学校的责任,使我特别震惊。我儿子考上一本大学了。他再也不提过去不堪回首的校园生活。我对比了两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果,感慨万千。兴农中学不歧视学生,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事迹,口口相传,在全市、全省都很有名气。为了更多像我儿子一样的学生健康成长,我写了这封信,希望我们的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都能像兴农中学一样,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要以一次考试、一次错误就把孩子分成优生差生,把教育的长远目标放在社会和谐稳定上。社会不是少数优等生成人成才就可以和谐稳定,而只有大多数青少年成人成才才可以真正和谐稳定。这是我也是众多被拒之于重点中学重点班门外学生及其家长的共同心声。
(按,本文原为兴农中学一位家长于2012年写给原贵阳市委书记李军的一封公开信,在此特编辑刊发,作为对本刊上期封面报道《兴农兴学》的一次回顾。)
贵州贵阳 王涛
重要启事:
原创是我们的追求,优秀作者是我们的渴求。也许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因各种原因一时无法与您取得联系,请您拨冗与我们联系,以便致以稿酬。
读者信箱:
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将您关于教育的每一点想法发送至the_ educator@126.com。
读者QQ群:
12779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