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

2016-04-13 05:16刘菊香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院校广西

刘菊香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教研部,广西 南宁 530007)

高职教育研究

广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

刘菊香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教研部,广西 南宁 530007)

以广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为例,运用实地调研方法,从对广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入手,重点探讨了目前广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政府主导性不够、职业院校推动能力不强、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应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政府主导、职业院校与企业全方位双向主动合作的新模式。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广西

在当今社会,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1]。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则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早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广西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广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

广西区党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教育,2007年在全国率先部署实施职教攻坚,2012年启动实施第二轮职教攻坚。在这两轮职教攻坚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均是其重要内容。目前,广西全区共有各类职业院校399所,450个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各职业院校主动参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探索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求达到与企业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1)制定促进办法,互建实训基地。

2015年5月29日,自治区政府印发了由教育厅等8部门联合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探索建立专业设置适应产业变化协调机制,支持行业企业以多种方式与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办学,共建共享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目前,广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主要有企业实习就业基地模式、院校实训基地模式、订单培养模式等。企业实习就业基地模式即“厂中校模式”,是目前广西职业院校特别是中职学校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如玉林市21所中职学校大都是这种模式。院校实训基地模式即“校中厂模式”,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大都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之一。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有南职义乌国际贸易创业园、南职阿里巴巴创业实训基地、学校包装技术创业实训基地、学校华虹丝绸创业实训基地等一批分布在各个校区的学生实训创业项目。订单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如钦州学院与钦州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美丽华集团、钦州嘉华钛业有限公司、广州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公司等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

2)打造产教合作平台,推行园区化办学。

按产教城一体化思路,广西从2009年起重点布局、推进南宁首府、柳州工业、北部湾沿海、崇左国门等4个职教园区建设,四大园区已建成110万平方米教学用房并投入使用。2015年又启动实施职教园区拓展项目,指导全区14个设区市建设各具特色的职教园区、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如北海工业园区依托电子产业的发展将其打造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平台,逐步建立起了校企共同创新、专业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担的合作机制。目前,北海工业园区内已建立起由北海职业学院与北海工业园区管委会、北海市景光电子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的北海工业园区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和一批实训基地,不仅成为了北海多所职业学院的实训基地,也成为面向全区各类职业院校实训的服务平台。工业园区作为产教融合的新平台既为职教发展提供了实习与就业的依托,又为企业提供了职业技能人才的保障,是职教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诠释。

3)创新产业共生模式,推进集团化办学。

按产教融合发展、中高职衔接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工信、住建、水利、商务等部门推动并建立了22个职教集团,参与集团化办学的职业院校、企业、科研院所等成员单位达1 000多家。如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就是由区工信委牵头、以10所直属院校为发起方,联合全区6家行业协会、4家科研机构、83家企业和其它7所职业院校组建而成。目前集团内院校开设各类专业400多个,基本覆盖了全区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的主要职业岗位,强化了与全区“14+10”产业紧密对接的特色专业群建设;集团内院校现有校内实训基地2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900多个,其中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30多个,为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又如柳州市,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专业链、价值链的有机融合,形成职业院校之间准确定位、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柳州现代大职教格局。

4)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职教国际化。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产教融合是一条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或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所证明的规律。为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先进经验以融入全球化职教发展浪潮,2015年区政府印发了《职业教育区域(国际)合作工程实施方案》,在全区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职教国际化发展。2015年,全区申报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42个,推荐2个行业、8所高职院校和1个城市申报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大力推进广西特色民族文化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校企开发民间工艺课程,培养传承民间工艺传承人。如北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设立贝雕技艺大师工作室,邀请5名工艺大师入驻开展工艺研发、技艺传授,参与教师20多人,培养学生近1 000多人,成为南珠文化保护和传承重要基地。又如柳州市2015年起重点支持柳职院—柳州采埃孚的“中德职业教育机械制造合作项目”、柳州城市职院—德国柏林职教集团的“国际化汽车商务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以及柳州铁道职院—南宁铁路局的“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项目”等国际化项目建设。

2 广西职业院校校企业合作的主要问题

广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在两轮攻坚战役下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与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产业对接、区域经济发展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有如下问题。

1)政府主导性不够。

从政府政策引导来看,在两轮职教攻坚中广西制定了多项地方性法规,并出台了《广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但仍只是规章而非法律,没有从法律上保障校企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办法》的规定多是原则性的,并没有硬性规定行业协会和企业必须参与校企合作,也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业协会和企业所享受的权利和待遇没有明确的规定,实践操作性不强。虽然有文件规定企业接受学生实训的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但优惠力度不大,未能从法律上对企业的利益进行有效保护,使得校企合作内动力仍不够,未形成长效机制。

从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的实践来看,受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影响,政府教育部门集管、办、评于一身,混淆了政府与职业院校的角色,造成政府在主导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技能型人才需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教学质量监督问责制度建设、教学标准建设等方面存在缺位的情况。在课题组对63个职业院校和55个企业的调研显示(以下简称课题组调研),65.1%的职业院校和30.9%的企业认为最理想的校企合作应由政府主导,但从实际来看只有3.2%的职业院校和6.1%的企业认为目前的校企合作是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

2)职业院校推动能力不强。

广西多数职业院校为了自身发展大都积极争取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课题组的调研显示,46%的职业院校建有15个以上的校外实训基地,36.5%的职业院校有10个以上的校企合作项目,但在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中显得能力不够、力不从心。如表现在“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广西全区县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仅为2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不少职校教师编制没能随职校招生规模扩大而同步增加,截至2014年底,广西中职师生比是38.33∶1,与全国21.34∶1的平均值还存在很大差距。又如表现在职业院校办学机制上灵活性不够,从招生计划到专业设置、专项经费,再到教改课题,都要经过行政部门立项、评审和审批,造成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相配套的专业设置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自主权缺乏,很难适应企业合作发展的需求。

广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范围偏小、领域较窄、层次较低。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中,相当一部分职校只是凭借私人关系与个别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多数职校尤其是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停留在物资、信息、人才交流等领域,在技术交流、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还相当欠缺;多数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向企业输送毕业生,而没有考虑学校如何通过企业员工培训、产品与技术研发等方式给企业提供真正的实惠;许多职业院校只是与企业在某些项目上实行合作,而没有根据企业的需求确立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制度,使学校与企业实现全面紧密接轨。据工信委的一次对全区职业教育的调查,目前广西校企合作形式中,顶岗实习占50%,订单培养占36%,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占14%,选派企业人员为兼职教师的占14%,产学研基地的占22%,教师到企业挂职的占8%,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占4%。

3)企业积极性不高。

目前广西职教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热、企业冷”。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往往是职业院校根据需要主动联系企业提出合作建议,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决定是否合作,处于被动地位。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在随机抽取发放问卷调查的55家企业中,有87.3%的企业表示愿意为职业院校在校生提供实习岗位,却只有60%的企业与职业院校有真正的校企合作项目。企业出于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不愿意为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支付较高的成本,往往只愿意选择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委托职业院校短期培训职工等合作方式,无法做到校企资源的优化整合、深度合作。

根据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职业教育应当产教结合,企业有责任对职工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但在课题组与部分企业的座谈中发现,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企业大都是类似富士康这类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多数企业对通过参与校企合作加强职工岗前和在职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课题组调查显示,对于应届毕业生入职企业后的岗前培训,36.4%的企业只有简单的培训,29.1%的是师傅带教。在企业职工的在职培训方面,国家财政部2006年颁布了《关于企业职业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规定企业要提取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不等的经费用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但在广西,有30%的企业提取比例大大低于1.5%的基本要求,有部分小企业完全没有提取。

3 创新广西职业院校校企业合作的模式思考

教育家黄炎培曾说过:“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3]这是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强大的社会功能。而校企合作则推动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其强大社会功能的必由之路。当前,广西经济已走到了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因此,必须针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政府主导、职业院校与企业全方位双向主动合作的新模式,才能真正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3.1政府应积极引导、主导校企合作

要改变目前校企合作由职业院校主导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引导、主导作用。

1)制定校企合作政策,明确企业、学校各自职责。

2015年5月,广西已领先出台了《广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各市县应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引导企业、职业院校等校企合作主体签订更具法律效力的校企合作合同,明确企业、学校各自的职责和违约责任。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兼任教师、提取职工教育经费进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职工培训制度、通过委托形式,对本单位职工实施教育培训等。职业院校责任包括:以企业职工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学生订单教育为基础开展合作,与企业和行业组织在学生实习实训、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交流与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等。

2)引导建立董事会或理事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由于校企合作的企业一方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政府必须引导职业院校改变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校企合作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人事制度、招生等方面赋予职业院校尤其是公办职业院校比较充分的自主权,才能在合作中与企业有效对接。应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公办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等要求[4],鼓励职业院校建立由利益相关者包括行业、企业、社区、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等代表参与的董事会或理事会作为决策机构,校长行使行政管理权,成立监事会进行监督,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学校内部权力制衡体制。在此基础上,建立由政府、学校、企业等相关主体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小组,政府引导整合社会、企业资源,解决政策、资金、资源等问题。

3)引导建立校企合作双赢利益机制。

政府应在政策上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应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的精神[4],制定校企合作政府购买企业服务的政策,推动校企合作向全方位合作的高级阶段发展。政府应重点引导建立使企业获利的利益机制。一是在政府设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中,应有明确的比例用于购买“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发生的物耗损失及带教师傅津贴”,如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已正在试点。二是政府应以税收优惠、信贷优惠等方式对积极参与校企业合作且效果优良的企业进行奖励。三是政府应鼓励企业通过独资、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在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使企业获益。

3.2校企全方位双向主动合作

1)共同开发课程。

目前,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参与职业院校课程增减的研讨,企业派资深师傅开设指导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选修课等,也有职业院校直接使用企业编好的教材或组成人员共同编写等。从理论上说,职业教育的每一个专业都对应一个产业或行业,这些产业和行业最了解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因此,各职业院校可借鉴英国课程开发设置的经验,每个专业应尽可能成立一个由相关专业的老师和本行业企业的专家组成专业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定期从行业职业分析职业标准,从职业标准设置学习单元,从学习单元到职业资格课程的开发,均在专业课程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校、企双方组织有关人员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开发研究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把不断变化中的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要求体现到教学课程中,从而保证课程的职业导向性。

2)共建实训基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就是:“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可见,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岗位能力,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因此,校企要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依托,以满足双方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校走进企业建“厂中校”、企业走进学校建“校中厂”等方式共建校企实训基地。如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就是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合浦县惠来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共建的“厂中校”实训基地。又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与辽宁天业民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共建的天业航空舱就是共建的“校中厂”实训基地。

3)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

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迅速提升广西“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各职业院校要积极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等政策,与企业共同制定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依托校企合作企业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职业院校可以每年选派教师和管理人员采取假期脱产集中学习、到企业顶岗挂职学习等多种形式实质性地参与企业兼职、挂职,通过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专业课教师的素质能力,提高优秀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职业院校也可以建立兼职教师制度,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能技术型骨干可以与学院校长、骨干教师相互兼职、任职,打破引进教师学历、学位的限制。职业院校还可以根据专业教学和实验实训需要,直接聘请企业专家、生产技术骨干担任教师和管理人员,通过相应的理论培训将其培养成“双师型”教师,确保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类型结构符合职业教育需求,形成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岗位设置和用人管理办法。

4)产教研相结合。

校企合作中产教研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的最佳状态。校企合作往深层次发展的必然就是校企共同进行产品研发。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建科研团队,根据市场开发自己的产品,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质的飞跃。如杭州娃哈哈集团开创了校办企业产品研发的成功先例。因此,校企合作应建立起相应的鼓励和奖励机制,将职业院校特别是应用型大学的专家学者、企业管理精英、企业高级技能人才纳入研究团队,研究、开发更多的实用型成果,解决目前一些学校教师学生独自为阵研究出来的专利产品找不到市场的问题。

[1]李克强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并发表讲话[EB/OL].(2014-06-23)[2015-11-30].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4-06/23/c_126660503.htm.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5-11-10.

[3]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M].北京:北京文史出版社,1994:107.

[4]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12.

[责任编辑:钟艳华]

Mode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Enterprise Partnership in Guangxi

LIU Juxiang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Guang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Nanning Guangxi 530007,China)

By taking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vocational school and enterprise in Gu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with the help of field research method,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partnership.The key problems of school-enterprise partnership discussed are impotent dominating role of government,weak promotive power of vocational school and low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In view of this,a new and innovative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partnership is proposed,with a strong dominating role of government,and a mutually interactive,active and all-round partnership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vocational school;school-enterprise partnership;mode innovation;Guangxi

G710

A

1672-6138(2016)03-0053-05

10.3969/j.issn.1672-6138.2016.03.010

2016-03-24

中共广西区委2015年重大决策课题(201501)。

刘菊香(1976—),女,湖南桃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与统一战线理论。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院校广西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国内职教动态信息若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