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学生作文选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6-04-13 04:44卓益民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章主题读后选材

卓益民

(宿州市教育局 安徽·宿州 234000)

略谈中学生作文选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卓益民

(宿州市教育局安徽·宿州234000)

中学生作文选材常出现盲目无措、偏题离题、材料陈旧平庸、缺少实情实感等问题,应从选材要熟悉、真实,符合表达文章主题的需要,材料要典型、新颖,有文化内涵等方面加以改进。

真实;切题;典型;新颖;文化内涵

不论是平时作文还是考场作文,一些学生在选材方面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盲目无措。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合适的素材可选,或者即使想起来一些素材,也拿不准能不能使用。二是偏离中心。选取的材料不能紧扣文章主题,不能恰当准确地体现作者要表明的观点,或者要说明的问题。三是材料陈旧或雷同。使用的素材都是在很多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的,没有新鲜感。四是材料平庸,内容空泛,缺少典型意义。五是不真实。材料是临时编造或者是改头换面仿写甚至抄袭作文选或其他报刊杂志上的,缺少真情实感。

在选材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上述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材要熟悉、真实。

即尽可能选用本人熟悉的真实材料。这是同学们写作文,特别是考场作文选材时应该遵循的一条准则。只有材料熟悉,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自然流畅,节省时间。只有材料真实,充满真情实感,才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被读者接受和认可。如果是不熟悉的材料,写作时必然要在思考、筛选、组合上花费许多时间,写写停停。由于材料生疏,选用时也容易出现漏洞,甚至出现东拉西扯、不着边际的问题。当然,如果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作文题,难以选用本人非常熟悉的材料,需要使用较生疏的材料时,也要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经历和学过的教材内容、课外读物内容中筛选、组合,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但这种“艺术加工”在本质上同样要符合生活的真实,绝不能杜撰自己根本不了解的脱离生活实际的事情。

二、选材要紧密围绕文章主题。

即选用的写作素材要符合表达文章主题的需要,切合题意的才能选用,不切合题意的坚决摒弃。有些同学在写作前准备了一些自认为生动感人或很有说服力的素材,这些素材内容虽然与文章的立意不完全吻合,但难以割舍,仍然用在文章中,结果使文章出现离题或偏题的问题。例如:有一篇“谈勤奋”的议论文,作者在文中运用的素材有:一是引用陶行知先生《学问之要素》中的句子“很少有什么东西是不能通过勤奋和技艺而获得的作为理论论据;二是概括地讲述了“王羲之与墨池的故事”,说明王羲之是靠勤学苦练才成为杰出的书法大家的;三是列举了本班一位家住农村的同学,刚进入高一时英语口语不好,在老师的指导下,勤学苦练,英语口语水平提高很快,在全市高中学生英语口语比赛中获奖的事例。应该说,上述三个素材,已能够说明“勤奋”的重要性。但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之后,他曾苦闷彷徨,但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他明确了人生方向,与病魔相抗争,写出了多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一名著名作家。贝多芬在失聪之后,并未颓废,凭着坚强的意志力,创作了《生命交响曲》等世界名曲。这两个事例重点说明的是,史铁生、贝多芬的顽强毅力,而不是勤奋,用在本文中显然不恰当。

三、选材要典型。

即选用的材料要有代表性、独特性,有积极意义,能以小见大,以“一斑传精神”,具有揭示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本质特征的作用,能够深刻地说明问题,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在作文中,选取的材料越典型,越能鲜明地表现文章主题和打动读者。但许多同学写的作文选材却过于平淡无奇,缺少典型性和独特性。比如写参加军训,许多同学多选材军训的内容,教官的严格要求,同学们的苦、累感受等,如同记流水帐,大同小异,读后只能了解到学生参加军训的总体情况,难以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引发深刻的思考。

选取典型材料,还要注意其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即要选择哪些有正确价值导向,能振奋精神、激发人积极向上的材料。但这并不是说选用的材料一定要“高大上”,只有选择“舍身救人”这样的材料才叫有积极意义,而是说材料的立意一定要是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比如说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某些不良现象进行批评,提出纠正的措施,这样的选材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果选用的材料仅仅停留在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揭露上,流露出的是对社会不满、悲观厌世的思想情绪,这就谈不上有积极意义了。作为考场作文,尤其要注意这一问题,因为“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一直是高考作文评分中的重要标准。

四、选材要新颖。

所谓新颖,是指写作时选用的材料鲜活生动,不落俗套,写好的作文读后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我们不少同学写出的作文材料不新,陈旧乏味,例如谈精神文明就是拾金不昧,扶老人过马路,帮助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学等;论恒心、毅力或逆境成才,就是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遭宫刑而成《史记》等等。这些材料在许多同学的作文中反复出现,怎么能给读者新鲜的感受?如果是考场作文,阅卷老师怎么能赋于高分?

作文选材怎样才能做到新颖别致呢?

(一)是要与实俱进,尽量从现实生活中选材。能选新的,则不选旧的。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日新月异,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时事新闻,还是热点、焦点问题,都会通过多种媒介迅速传播,只要同学们平时留心关注,加以积累,写作时把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素材恰当地在作文中使用,就能增强文章内容的新鲜感和现实针对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以新取胜的效果。

(二)是同中求异。尽量选用具有一定特色的,别人没有用过或者不常用的材料。这种鲜为人知的材料读者读后自然感到有新鲜感。许多同学往往以为,大家的学习、生活、经历大体上一样,哪有独特的素材。实际上,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虽然差不多,但校外生活,在校外接触的人和事以及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写作时只要在正确审题立意的基础上用心思考,是能够选择到有别于他人的素材的。

(三)是同中求深。在挖掘材料深度中显现新意。鲁迅先生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经历虽然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写同一命题要求的作文中,选用的素材也有可能差不多,但写出的文章为什么读者读后的感受不一样,有的陈旧乏味,有的却颇有新意,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同学们能否根据表达文章主题的需要对材料作深度的发掘。如以“环境”为话题的一篇作文,许多同学都是围绕现在污染严重,影响健康,令人担忧的角度来选材,有一个同学虽然也是选用这一素材,但他文章的着眼点不是停留在埋怨、担忧上,而是深入一步,写出了他同一宿舍的几位同学如何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自觉地保护环境。这样写,文章就有了新的内涵。

(四)是巧用老材料。在变换写作角度或文章结构方面出新。同学们写同一命题要求的作文,特别是时间紧迫的考场作文时,如果需要使用大家熟知的老材料,可以在这两方面进行尝试。如在以《面对他们》为题的作文中,许多同学选择的是城市清洁工这一群体,记述了他们无论酷暑寒冬、阴晴雨雪,日复一日,认真负责、辛勤劳作的情景,歌颂了他们默默奉献,平凡中见伟大的优秀品质。但有一篇作文作者着笔的重点却是清洁工群体不应停留在文化程度偏低,习惯于简单的手工劳动这一层面,应该预见到清扫道路也将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这一趋势,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尽快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争取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这样的写作角度显然与前者不同,给读者的感受和思考也不一样。

适当变换文章结构,形成曲折情节或悬念,也是文章出新的一种途径。例如在不违背材料真实内容的前提下,将原有素材内容的平铺直叙改为倒叙或插叙,或采用先抑后扬、设问、反问等手法,使文章内容或结构显得曲折生动,这样也能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新鲜感。

(五)选材要有文化内涵。有些学生的作文,立意切题,内容充实,语言也比较生动、流畅,但读后仍然给人以“浅”的感觉,究其原因,是缺少一定的文化内涵。试比较下面以“满足”为题的两篇作文片断:

片断一:安于现状,随遇而安,在浮躁的世界里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累时,就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等休息好接着上路。但不管走得多远,都别忘了我们当时是为什么而出发,想要走多远?但最终还是要归家。别成为一个走得很远却弄丢了归宿的人,也不要成为被欲望缠身的人。

昙花一现是最耀眼的瞬间,它蕴含着坚忍的美,它独自隐忍了多久才等到这一天?然而就那么一点时间,过后不再有。可它甘于满足,为下一次的美做准备。至少那么一瞬间它是灿烂耀眼的存在,所以它满足。

片断二:将沈复《浮生六记》译成英文版的林语堂说,《浮生六记》中的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她没有奢华的嫁妆,婚后也没有富裕的生活。但她把日子过得充满情趣,群居时她把婆婆照顾得很好,她会做美味的饭菜;孑然自处时,她会插花,做手工。她满足于自己的生活,于是她的生命,不凋不败,不盛不乱,激烈亦纯然,乐此不疲。

满足亦心安,也许就是苏曼殊所说的:“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在我们过着艰难的日子并为梦想奋斗时,要满足。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上,没有人能把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们可以保持一颗满足的心走过平湖烟雨,收获岁月静好。满足亦心安。做一个丰富又安静的人,摆脱外界浮名,拥有内心精神宝藏。(选自安徽省砀山中学校刊 2016年第十四期)

后一文段由于恰当运用了《浮生六记》中的素材、苏曼殊的话和“平湖烟雨”、“岁月静好”等词语,读后显然感觉比前一文段有文化底蕴。所以同学们在作文选材时要根据表达文章主题的需要,注意从文化的视角选择使用一两个素材。比如历史上或现代的中外杰出文化名人的经典著作内容、名言警句或典型故事等,而且要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必要的有一定深度的分析阐述,这样文章读起来才有厚重感和文化韵味。

G633.34

A

1009-8534(2016)05-0175-02

卓益民,宿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长,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文章主题读后选材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初中英语阅读整体性教学模式浅谈
巧用对比 突出人物形象
有效作文贵在积累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韩小忙《整理与研究》读后
黄裳《劫饬古艳》读后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