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心理健康教育接受障碍对策研究

2016-04-13 04:44张迎春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理学障碍

张迎春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心理健康教育接受障碍对策研究

张迎春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的提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方面还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使得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接受障碍,大大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分析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接受效果的障碍因素,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接受障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很多年,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但是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效果不够理想。那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应该从何着手呢?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学生并不能百分百地接受教育者传递的信息,会出现信息减弱、失效以及终止的情况,这表明在学生接受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降低教育的效果。减少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接受障碍以帮助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更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应该成为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

如何减少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接受障碍,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强调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使学生发展的更好。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不再仅仅是着眼于预防与补救,而是要求我们在教育中更要以发展的眼光认识、研究、发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以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引导,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积极化,培养学生的积极体验,提高他们的积极认知和积极行为,减少接受中的障碍,有效促进接受的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水平的提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接受障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障碍主要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障碍,导致接受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接受过程受到阻碍,主要表现为信息的衰减、消失,以及消极的反应倾向和心理状态,如被动、冷漠、逃避、抗拒,主体的认同无法实现,接受活动缓慢或停滞。接受障碍大大影响学生接受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学生能否以积极的心态关注和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能否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事情。不克服各种接受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一)理念因素引起的接受障碍

缺乏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积极性、长期性。一是表现为管理者和其他非专业教育者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期及表面上的影响,表现出表面性和短期性的现象,表现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就行”、“不出重大问题就行”、“能够应付检查就行”。无法形成积极的学校氛围从而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管理方式的简单粗暴、校园环境的无序、人际关系的不良形成的消极的校园文化和氛围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冲突或选择性困难,即现实的环境与期待之间的差异有可能对已经形成的积极心理品质或希望形成的积极心理品质有一定冲击,造成新的心理困惑,甚至由于环境氛围的消极引起不适或抗拒,形成新的心理问题。所有这些影响学生对整个学校的认同感,影响信息的内化,形成接受障碍,最终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效果。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教师教育教学中过多关注心理问题的纠正和分析,忽略积极方面关注和培养,有可能使学生过多关注自己的消极面而忽略了自身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和培养;也可能使部分学生认为“我没有问题,所以我不用上心理健康教育课”;这些都妨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的实现。三是不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育方法不当,导致接受者的抵触心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造成接受障碍。

(二)教育者专业因素引起的接受障碍

接受意味着承认并且相信.让学生承认并且相信如何提升心理品质,教育者的专业素养起到很大的作用。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素养的缺乏,也会引起学生的接受障碍。师资、技术不专业,角色模糊,情感缺陷、技术缺乏等障碍,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够实现教育过程的积极化,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不信任、抵触心理,拒绝接受教育。1.角色模糊.一是教师自己定位不准,不能坚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角色,把自己和其他科教师等同起来,不能以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心理现象,无法引导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二是教师专业地位和待遇没有像其他学科一样得到尊重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的归属比较尴尬,许多学校将其归属于思政教师系列;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少,发展方向不明。三是精神状态不佳。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面对教育过程。这些影响妨碍教师采取积极的意识和行动,进而阻碍学生的接受。

2.专业知识与技能障碍.专业知识与技能障碍.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参与者,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和发挥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所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是有效提高教育效果的根本。因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不仅应该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能够有效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进行教育与引导学生。但是实际情况是有的学校以心理学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用政治教师、辅导员、政工干部代替心理健康教师,用理论讲解、德育的方式代替心理健康教育,造成学生的抗拒心理,也会造成学生的接受障碍。另一方面,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发展受限,专业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和重视,提升的动力不足,妨碍专业水平的提高,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传递的效果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必然也会对对学生的接受过程造成消极影响。

(三)外部因素引发的情感障碍

一是环境、氛围、人际关系等消极因素引起的不认同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抗拒心理;二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问题分析造成的误解,导致学生产生“我是有问题的,别人会怎么看我”的紧张焦虑或者自卑,也可能认为“我没有心理问题,我不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有心理问题的人准备的”;三是教师教育教学引起的消极体验,使之不乐意接受。教师个人消极特点引起的逆反心理,如语言不当、情绪失调、惩罚等,导致学生拒绝接受或者佯装接受。这些消极情绪情感,会引起学生对教育的冷淡、反感、厌恶、拒绝,将导致接受行为的减弱、终止甚至从未发起。

(四)接受主体自身经验及期望方面的障碍

接受主体原有的经验,大学之前的教育留给受教育者的体验以及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的信息,会影响对现有信息的接受,如“不过如此”“没什么新花样”等,认为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有的学生希望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塑造积极心理品质有急于求成的心理;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这样了,无法改变,丧失信心。这些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程度的障碍。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减少心理健康教育接受障碍的对策

(一)构建积极的学校环境氛围,减少学生的内部接受障碍生成的引导条件

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学校里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存在有可发掘的积极因素,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巩固学生的接受效果。

但是现实情况是无论学校还是教师,大多数都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许多领导和其他同事也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进行课程教学、心理辅导和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和其他老师无关。以至于缺乏完善的体系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很难构建起全校的良好氛围。这有可能引发学生内部消极心理,学生不能将课堂所学、教师平时引导以及活动的体验得到的积极情绪、心态建立支撑,持续下去。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效果会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变得模糊、信息衰退或因为在生活、管理中遇到的不良情绪导致拒绝心态的改变或拒绝改变自己。

因此,要建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陶冶学生的心理品质。一方面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教学活动中、学生活动中要以积极心态对待每个学生,激发或发掘学生内在力量和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克服消极心理;另一方面高校要挖掘自身的积极因素,优化人文环境、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形成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得到积极的体验。在这样的积极的心理背景下,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可以形成动力,发挥自身的积极力量,推动其能动性的发挥,接受的效果自然会得以增强,给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向课堂外延伸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

(二)构建积极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接受的积极情绪产生,引导学生自我纠正认识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自我需要被满足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在积极情绪下,能够激活行动倾向,能够抵消消极情绪,能够建设个体资源,能够发挥学生自身积极力量,感受更深刻、更彻底,更倾向于接受、乐于接受。教师要以积极的思维方式设计构建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教学过程不再是单纯的说教,将体验、互动、行为训练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用积极的语言、关注积极行为,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主动体验,激发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将所学心理知识内化为实际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接受的实效。

(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发展需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增加体验活动

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发展需要足够的动力维持,个体内在的需求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他们内心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根据学生发展不同阶段需求可以考虑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幸福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等课程,除了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外,还应积极考虑满足学生心理多样化需求,开设活动类课程,开展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如心理拓展活动、心理电影欣赏、心理剧等,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其内在潜力,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和成长。

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研究,只有让学生感觉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与学生关注的热点相吻合,才能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选择,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加快其认同、内化,促进积极心理品质形成。

(四)教师要加强学习和训练,拥有积极思维和积极行为,保证教育教学的积极化

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化就是使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积极影响多于消极影响,积极心态多于消极心态,积极体验多于消极体验,学生的内在的积极力量能够得到激发,教育者能够引导、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潜能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积极接受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

保证教育过程的积极化,学校要重视对教职工进行积极心理学培训,使教职工以积极心理学为理念和指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与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对待日常工作,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情绪,唤醒学生向善的愿望。一是要注重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培养,二是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将专业思想和专业意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生活、融入环境中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和总结而形成的,是教师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以积极面貌、积极心态、积极方式面对学生、影响学生熏陶学生,促进学生接受提高教育的效果的体现。

教师的心态和心理品质是否积极无疑会对学生造成有形的无形的巨大影响。只有用积极的心态才能有积极的思维方式,才能有积极的行动,教育教学活动才富有启发,更有价值。主要表现在教师能否积极挖掘潜力,设计教学,促进接受的效果;能否以积极面貌影响学生、评价学生。只有有积极地思维和积极的行动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化,积极化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包含教学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积极思维与积极行动。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利用心理知识和技能促成整个教学过程或活动过程有利于学生接受,能够积极发掘潜力,利用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促使其主动接受,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利用环境中、课程中的积极因素和自身以及学生身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接受教育,最终实现自我发掘、自我教育。

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接受的程度并不只是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方面的影响,其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在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除了研究环境、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外,我们也要保证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化以减少接受障碍。

[1]刘先义.接受理论:教育研究的新领域[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8,(2):1-6.

[2]闫黎杰.积极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7): 124-125.

[3]康卫东.创设适应儿童健康成长的优质心理环境[J].教育科研论坛,2012,(4):88-89.

[4]李新,杨杨.论教学心理环境及其优化策略[J].怀化学院学报, 2012,(1):116-117.

[5]李金珍,王文忠,石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321-327.

G640

A

1009-8534(2016)05-0061-03

2013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过程研究》,项目编号:SK2013A126

张迎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心理学障碍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