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玲黄青燕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0;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工作过程导向视角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之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张春玲1黄青燕2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000;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在高校思修课程中引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理念,以生态文明素养教育为典型工作任务,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生态文明规范教育为视角,培养学生生态恶化的忧患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保护环境的法制意识,促进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生态素养综合能力的提升,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任,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工作过程导向;生态文明;思修教育
20世纪90年代德国学者劳耐尔(Rauner)提出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理念开启了职业教育模式探索的新思路,这一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工作过程导向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可以是具体、有形的产品,也可以是抽象、无形的的职业素养)为切入口,对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剖析、分解,得出具体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显性的知识技能和隐性的职业品质。因此,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专业课教学改革,也同样适用于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学探索。
当前环境生态恶化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生态危机呼唤生态文明。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部门理应承担为社会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这一重任,然而由于教育的技术异化和市场功利化影响,高职院校过于偏向职业技能的教育,使得生态文明教育处于弱化的境地。本文拟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思路出发,将生态文明素养教育作为一项典型工作任务,探索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思修课程如何加强生态文明职业素养教育的问题。
(一)技术异化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遮蔽
工业文明发展的300多年时间里,在技术至上思想的影响下,人类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人们通过其智慧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力量,实现了经济的增长、社会财富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但与此同时,由于技术理性的张扬,自然的道德关怀开始从技术理性所关注视域中被排除出去,“真”成为技术理性的唯一价值追求,“善”服从、服务于“真”并逐渐式微,传统技术理性的这种单向度、无节制的发展把人类一步一步逼向“物化”的深渊,人越来越被其自身创造的科技所控制,使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最终导致了自然生态与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
全球生态危机充分暴露了技术异化环境下人类生态道德意识的整体缺失,同时也凸显出高校教育模式不周延的缺陷,单一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导致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遮蔽。这种教育的遮蔽导致的后果表现为:一方面阻碍大学生生态科技观的形成和生态行为方式的践行;另一方面导致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认同以生态失衡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理念。职业技术活动如果缺乏生态道德的关怀就容易变成控制操纵自然万物的破坏力量,进而会进一步加剧对生态破坏的力度。
高校在职业教育方面,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塑造,尊重并发挥学生的自然本性,防止盲目崇拜科技,警惕技术对人的异化,树立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保护意识。只有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才能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改造,才会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就受教育者的终生发展来看,在校期间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对受教育者一生的职业发展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化条件下,高校职业素质培育的困境
在后工业化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更新速度的加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业文明的无止境增长增加了未来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职业的转换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从业人员不会长时间的固定在一个工作职位,他必须时刻准备着从一个职业转换到另一个职业。这必然要求高校采取新的方案去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就业后享有一种通用的技能与知识,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更新。此外,当前工业社会正经历着代价增长但边际回报下降的趋势,处理信息的成本将随时间的发展而增加,因为复杂化程度更高的社会需要更多专业化人才,他们的教育培训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由于特殊培训所得的收益永远要部分归功于此前接受的基础教育培训,更多的技术教育将自动导致边际回报的下降。高校职业教育相对于产业调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质,反映在社会上就是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往往不能有效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何以面对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风险社会,这不是仅仅靠专业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职业迁移、职业创新等综合职业素质成为工业社会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
马克思在阐述人的全面发展时,将其界定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完整的现实的人包括自然要素、社会要素和精神要素,据此可看出人的发展应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善待自然、善待生态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所以高校要突破传统职业素质培育的困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也要注意培养善待自然万物的生态文明教育,这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有利于人自身生态道德素质的提升和自我解放、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更有利于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政课加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在目前专业学科普遍强调职业技能教育的情况下,作为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更应该从根本上有意识有目的地打破专业学科限制,对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素养的通识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开发利用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加强生态文明方面的专题教育,这既是生态文明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历史使命,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实效性的有效举措,是我国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生态环境恶化情况下,大学生只有具备与专业素养相匹配的生态保护意识、态度等基本素养,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以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约束开发利用自然的技术手段,并在未来的环境生态保护中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项典型工作任务,探索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生态文明的教育问题,工作导向的理念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人文素养课程中的应用并不亚于其他专业课程。古希腊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现在仅剩下了历史意义,然而,柏拉图迄今仍是学生的必读物。专业课程教育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而慢慢退出应用领域,最终沦为“历史意义”,而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会伴随职业者的一生,更会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彰显出人类世代永恒的精神价值。
借鉴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看成系统化课程设计中的一个学习领域,依据职业岗位对道德素质的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进行整合、重构为系列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专题,营造不同的学习情境(单元),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实践等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模式,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应用这一理念,我们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第二章爱国主义首要的基本要求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第三章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人与自然和谐”以及第五章社会公德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充实、重构。构建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文明规范教育2个模块,6个学习情境,(具体内容如下表)。通过情境体验、专题研讨、材料分析、案例探究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将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恶化的忧患意识、自然环境责任意识、可持续发展责任意识、资源节约的责任意识、保护环境的法制意识等核心生态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的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培养具有良好生态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大学生,为大学生未来能够成为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合格职业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教学模块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生态文明规范教育情境1情境2情境3情境4情境5情境6教学情境生态文明自然观教育生态恶化的忧患意识教育自然环境责任教育可持续发展责任教育资源节约的责任教育生态环境法制教育实践活动观看电影《狼图腾》,小组讨论周边河流污染状况调查《寂静的春天》撰写读后感浙江癌症村调查活动“低碳绿色生活与我同行”校园志愿宣传活动邀请环保专家专题讲座
(一)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工作过程导向视角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首要的内容就是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它由生态道德观念、生态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等构成。生态文明意识是规范人们生态职业行为的思想基础,也是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受教育的技术异化和市场功利化影响,在校期间大学生生态道德文明意识普遍薄弱,导致整个世界在被教育者眼里只有实用性的职业技能,忽略了其他的一切。生态意识的缺乏是造成现代生态环境危机发展的主要根源。因此,解救现代生态和职业技术教育危机就要使职业教育回归自然世界,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职业人。唯如此,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才能以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待技术活动,才能缓解和消除生态失衡所带来的经济发展风险,从根本上规避生态危机风险。
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首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敬畏善待自然之意,内化、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观,让大学生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不是外在约束强制命令,而应是每个人真诚的内心自觉,以使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够获得充足的生态保护内驱力。为此,本文整合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教学模块,从工作过程视角设计了生态文明自然观教育和生态文明现状教育两大教学情境。
传统道德教育有两个缺点,缺点之一是忽视了对自然求真的教育,造成理性的张扬致使人为科技所异化,人类对自然失去敬畏心理,过度向自然索取,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有平衡和内在规律,最终造成人类自我毁灭的灾难。鉴于此我们通过布置“周边河流污染状况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增强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危机意识,激发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生态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生态环境问题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才会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去主动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传统道德教育缺点之二是将道德教育定性为主体者应担负的义务和责任,抹杀了人之为人的主体意志力和能动性。所以追求自然之真不能失去理性,信仰不能为科技所异化,追求道德之善不能陷于道德说教,当以人之为人的主观意志为信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不是外在约束强制命令,而应是每个人真诚的内心自觉的价值和品格。所以在此我们设计了生态文明自然观教育这一教学情境,通过观看电影《狼图腾》,然后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自然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栖居之地、领会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意识,培养学生敬畏尊重自然,向自然求真、求善的道德情感。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之情、守护之意,有助于弥补学生与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感情隔阂,化解人与自然“主体—客体”对立的二元论认识框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以生态文明的意识规范技术技能的应用,提升尊重万物,同情、爱护和了解万物,以天地万物化育之道促成万物的生长发育,而不是相反,即不是将万物视为与生命无关的外在之物去役使、去控制、去破坏。”大学生有了这样一种生态道德意识境界,才能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自觉地投身到改善生存环境、维护和营造生态平衡的工作实践中去,自觉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义务。
(二)生态文明规范教育
生态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生态环境实践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些规范告诉人们在一定情境中该如何行为。它以特有的方式维持和调节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义务和责任,使个人的情感欲望获得某种生态道德理性,进而规范人的行为。生态道德基本规范包括控制节约资源、适度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与生态平衡、合理消费等。在这一教学模块设计了自然环境责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教育、资源节约的责任教育和生态环境法制教育四大教学情境。
在自然环境责任教学情境中,布置赏读美国著名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实践活动并撰写读后感,让学生通过思索认识到过度的单一化、技能化教育对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在未来职业活动中树立一种生态整体自然观意识,关注职业活动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秉着对自然对社会负责的强烈意识,用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去设计、策划与实施职业活动,实现职业活动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商业利益,任意地开发、利用甚至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在可持续发展责任教育教学情境中,设计了浙江癌症村实地调查活动,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涸泽而渔”式的发展不仅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影响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职业活动中,认识到当代人与后代人和自然是平等的,都享有持续健康发展的权利,在实现人类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子孙后代和自然的生存发展权,使人与自然持续健康发展。
在资源节约的责任教育情景中,设计“低碳绿色生活与我同行校园宣传”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工具理性主义主宰下“人是自然的主宰”价值观的局限性,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应当考虑到资源的承受能力,在合理范围内,适度利用资源,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资源节约的道德素质,在未来职业生活中才能去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进行改造,或者研发出先进的环保产品、设备与节能工具等,也才会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
生态环境法制教育情景是在生态文明规范教育模块中特别增加的内容,教材中虽然没有直接的生态环境法制内容,但生态环境法制教育却大是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本教学情境中教师通过向学生推荐《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关于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挑选其中的1-2部法律法规仔细研读,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或者邀请环保专家进行专题环保普法宣传,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法制意识,培养现代职业人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生态文明法律素养,养成绿色、低碳、节约的生态环保习惯。
工作过程导向视角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有助于化解当前高等教育中盛行的“技术至上”教育理念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弥补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的缺陷。在构建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应以生态恶化的忧患意识、敬畏自然的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责任意识、资源节约的责任意识、保护环境的法制意识等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引导职业技能的传授,以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规范指导职业技术活动,大学生只有具备包括专业技能、生态素养在内的综合能力,才能塑造成知识型、技术型、生态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担当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任,才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1]陈彬.科学技术生态转向的缘起及维度[J].东岳论丛,2014,(1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3.
[3]黄娟,贺青春,黄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发利用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
[4][奥地利]康拉德·洛伦茨著.徐筱春译.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168.
[5]蒋家胜,贺继明,凌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6]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8.
G641
A
1009-8534(2016)05-0126-03
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 “工作过程导向理念在高职 《思修》课程中的运用初探”,项目编号:Y201432628
张春玲,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黄青燕,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