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及出路探析

2016-04-13 00:17:41张文革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双师校企技能

张文革

创新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及出路探析

张文革

目前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复杂,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经济社会处于深度变革,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诸多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走出困局,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极为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从政府的角色转换、双师型教师培养以及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给出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 双师型 校企深度融合 技术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及世界都在迎接工业4.0时代的到来,作为主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该如何迎接这一伟大时代的到来,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引领中国逐步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目标奋进,正是高等职业教育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中国经济“新常态”,什么是“新常态”?主要指的是: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需要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GDP增速将保持在7%左右,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引领民众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2014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指出:我国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的人口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一方面人口的减少,缓和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人口的减少,也意味着生源的减少,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胜出,此刻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

1.办学思路功利化明显

近二十年,国家在拉动经济内需,加大基础建设期间,土建、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人才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然而从2015年起,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渐大,产能过剩突出,建工类专业降温,报考人数骤然减少。与此同时,电商迅猛发展,使得会计电算化和电子商务成为新的热点。随着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这两年学前教育也成为热点专业。当某个专业形成热点时,各职业院校即争相创设,大批招生。而一旦市场饱和,退去热度,校园里就要遗留大批的未就业学生,大批的师资、设施将被闲置、浪费。这种火了大家一哄而上,凉了大家一哄而散的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功利化明显,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2.师资队伍重理论、轻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个优秀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应该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任务,也要有熟练掌握具体行业的实践技能,并在实践教学中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结合,向学生展示较强的生产、服务能力。然而长时间以来,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研究,轻实践技能的教风、学风,双师型教师匮乏。虽然近年来政府和国家政策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不断的加强和改善,引导民众和教育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但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在短时间内还是难以转变。高等职业教育中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匮乏,已成软肋。

3.学生“被就业”的无奈

学生为什么会被要求就业呢?这可能与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就业率的考核有关系,它牵扯到相关院校的来年招生、政府扶持等切身利益。高职院校也需要抬高相应的就业率标榜自己,以争取更多的荣誉和利益。如今高等职业院校真实就业率不高,学生毕业即失业;部分学生就业后,不能适应企业要求,频繁跳槽;就业单位与专业不相关,所学非所用。凡此种种困扰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被就业”既是学生的无奈,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无奈。

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出路

1.政府角色的转换、引导与扶持

2014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一轮的改革全面启动。《决定》指出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要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由此可见,政府的职能由办教育向管理教育转变。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政府部门要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优化职业院校结构,承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各类供给。政府应凭借自己的智库资源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信息、政策、服务。引导和扶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能够满足群众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2.在创新的理念下,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离不开创新。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专业的设置,要以需求、就业为导向,既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与发展,也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与发展;既要考虑现实岗位,也要考虑教育规律,彼此统筹兼顾。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其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出具备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因素在师资。只有具备了理论与实践双技能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深受企业青睐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所以,高职教育院校要摆脱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困境,就务必要花大力气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考评机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奖励制度,对优秀的专业技能教师破格奖励的激励机制,低职高聘,提高实践技能受重视的程度。其次,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经费投入,保证相应的经费得到充足的应用。要能把学校的教师派出去,深入企业一线,向车间技术工人学习,提高教学实践水平。第三,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建立起产学研机制,激励教师多做产品研究,项目研究,并帮助教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专利,转化为产品,进一步鼓励教师进行技术研究。

3.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至少可以在三个层面上进行。

其一,学生入工厂,工学交替。学生在实训期间,真正进入企业,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企业可以得到成本较低的人力资源,实现校企双赢。

其二,教师进厂,技师进校。学校教师进企业,进车间,深入一线。教师在企业的平台上,可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的水平,成长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教师也能够从企业中获得第一手的产业、行业信息,调整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更适应市场的需求。技师进入校园,深入课堂,可以解决学生实践技能不足的短板。在教学的过程中技师可以将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同时把产业、行业的最新动态带给学生,引导学生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这也是共赢。

其三,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办学。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就是引导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形成“校中有厂,厂中有校”。把学校里的实训室车间化,学生生产的不再是一次性、不可用的实验品,而是企业实实在在的产品。企业车间,不仅仅是车间,也是学生实习的课堂。这样,企业不但可以减少用工、场地、设备、水电、管理的成本,还可以得到产品。而学生可以在学校内就能得到实践锻炼,也可以从产品中得到一定的收益。校企合作办学,还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学校的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企业和学校及教师个人创造经济效益,这更是共赢。

结束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更离不开自身的创新与提高。只有创建均衡的、富有特色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结构;培养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1]胡拥军:《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高教探索》2016年第2期。

[2]赵学锋、解福泉:《构建职业教育双主体办学的路径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9期。

[3]朱正茹:《“十三五”背景下安徽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路径探析》,《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2期。

[4]祝士明:《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与建设路径》,《职教论坛》2016年第6期。

作者单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双师校企技能
高级技能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6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5:54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4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