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辉
(朝阳市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 辽宁 朝阳 122000)
辽宁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刘延辉
(朝阳市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 辽宁 朝阳122000)
【摘要】辽宁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省内水资源管理水平低,监控能力建设欠缺,相关体制、机制以及法律不健全等情况,亟须水质监测、用水量监控、管理制度落实等项目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为强化监督考核机制提供重要保障。本文对水资源监控能力基础和现状以及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了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是当今水资源开发管理的必然趋势,势在必行。
【关键词】水资源; 监控能力; 项目建设; 必要性; 可行性
1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信息化节奏迅速提升,辽宁省作为水利改革大省,在信息化进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以“金水工程”为代表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但是,随着辽宁省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尽管基础条件良好,现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由基础设施、保障环境和应用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与先进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1.1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现状
辽宁省正在打造以全省水利信息骨干网为主的建设平台,引进实时数据传输技术、高精度传感器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决策支持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全省取水量实时监测,监测水量已达到7.5亿m3。截至2015年9月,辽宁省已经形成了“1点集中,13点辐射式发展”,即以1个省中心主导发展、13个市中心辐射式发展的局面,实时监测280家取水户,650个监测站,1568个取水井。监控对象包含省市县的工业用水大户以及各市县的自来水公司等[1]。沈阳市各市县取水量数据统计见下表。
沈阳市各市县万元GDP取水量控制指标表 单位:m3/万元
1.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尽管水资源监控能力取得长足进展,网络等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逐步提高,但是与国内外以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相比,差距仍相对明显。目前,省内的水资源实时监控建设尚未形成满足管理需要的监测、计量、信息管理能力,实时监控能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开发利用各监测环节不符合管理标准。
b.信息数据量大,共享程度低。
c.技术标准滞后,与新开发的建设平台无法实现完美联通。
d.系统实际工程应用覆盖面小。
因此,鉴于水资源监控能力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较大差距,亟须对本区域内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必要性进行深入研究,对其可行性研究进行验证,并结合国家相关的政策方针大力开展水资源监控建设,为辽宁省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经济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2项目建设基础
a.水利信息化工作在辽宁省范围内全面展开,水利信息化规划渐成体系。在《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金水工程”规划)》(水规计[2003]456号)引领下,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水利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辽宁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多部相关法规和规划;此外,为了适应省内水资源监控建设的快速发展,还制定了水利信息化监控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水资源专项建设规划等,以确定水资源建设各方面规章制度,明确水利信息化发展方向、工作重点、难点、总体目标以及最后目标等,为可持续规划体系发展提供理论支持[2]。
b.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扎实推进,业务系统应用效果不断提高。结合新时期水利工作重点,围绕以民生水利为中心,按照《规划》《纲要》中规定的最终目标和具体任务,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辽宁省取水远程实时监测网络系统、辽宁省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辽宁省水库防汛信息服务系统、辽宁省水利工程数据库、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一大批具有代表性、应用范围广的业务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应用效果不断提高,实时监控城市供取水、排水等,有力提升了对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管理的调控能力,保障了城市用水安全。
c.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依托辽宁省水利信息化工程,对省内的重点大型水利工程开展信息化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和提升水利信息化业务应用能力。其中,信息采集系统方面,对旱情、雨情、灾情、涝情等水利信息进行采集,并着重进行水利信息传输能力建设,扩大水资源信息的采集区域;水利监控方面,完成对水库闸门实时监测和自动关启方面的控制建设,逐步实现工程的现代化水平建设;信息化网络建设方面,实现了省级行政主管部门与14个地(市)水利(务)局、9座省直水库管理局及库区、14个水文分局的互联互通,同时还与水利部、省气象局、省水利设计院、省水科院等单位连接,共计与41个单位实现了网络互联互通。
d.水利建设环境的逐步改善,直接导致工作强度和力度的增强。随着各主管部门的逐级管理,水利信息化管理机构不断健全、新建项目不断增加;各单位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增强技术人员能力;水利信息安全体系初具规模,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辽宁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将充分利用已有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成果,在水利信息化统一规划下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相互脱节。
3项目建设实施的必要性
为提高重要取用水户、重要水功能区等重点水资源监测能力,适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新要求,加强辽宁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3.1项目实施是落实有关水法规、2011年中央和省两个一号文件的要求
实施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是相关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的明确要求。因此,实施辽宁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既是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三定方案”规定赋予政府部门的水资源管理职能,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11年辽宁省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
3.2项目实施是落实有关重要规划的要求
《规划》《辽宁省水利信息化规划》等一系列规划都对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划安排。因此,实施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等规划的重要内容。
3.3项目实施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
现阶段,辽宁省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整体水平低,监测系统运行能力不佳。主要表现在对水利信息的监测能力手段缺乏、遇应急情况反应较慢、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软件应用能力低,满足不了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高标准、严要求、快发展步伐方面。数据上传时效性滞后,不能够及时反馈,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低,对于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实施和监管力度不够,不能保证水资源管理和考核的正常进行。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辽宁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抓紧加强取用水以及水功能区的监控能力,实时监控用水总量、工业用水增量、农田水利有效利用系数等,考核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的控制指标;以水功能区水量水质监测信息支撑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建设省级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校核各地上报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图1为水资源能力建设监测框架,图2为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实施策略。
图1 能力建设监测框架
图2 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实施策略
通过建立健全、准确、快速和高效的水资源监控体系,实时跟踪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实时反馈水资源信息,并对应用情况进行正确评价和考核,掌握水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的现场一手数据,整体提高辽宁省水资源利用和开发能力,保证省内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为强化水资源管理监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和有力保证[3]。
3.4项目实施是提高水资源监控能力的要求
水利部对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高度重视,并多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进行监管,根据建设平台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并严格落实。2009年7月、2010年9月、2010年11月,水利部陈雷部长曾三次在部长级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推动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既要实时监测,也要远程监控;既要满足水资源管理专项要求,也要与其他工作相结合;既要能提供专业支撑,也要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因此,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不仅是水利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体现,更是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志。实施辽宁省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十分必要和迫切。
4项目实施可行性
4.1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工作基础坚实
该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技术可行,建设有保障,条件成熟,时机紧迫。建设前期已经开展了较多工作,为后期的监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准备基础。
a.项目建设准备工作圆满完成。自水资源平台建设十年来以来,辽宁省依托本省发展环境和水资源现状,根据《规划》《纲要》相关内容,以及最新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相关方针、要求和通知(2008年省政府下发相关通知),以“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系统”名称开展了项目前期工作,2009年8月编制完成《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实施方案》和《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并上报水利部,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审批通过。2011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后,辽宁省根据其内容对本省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诸多优化和完善,加强了实时监控建设内容,逐步完善了2012—2014年度水资源监测项目专项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制定了五年内完善方案。
b.项目建设管理经验积累丰富。在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领域,通过辽宁省中部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调度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项目建设及其他水利信息化建设积累了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经验,探索了有效的系统建设模式,为辽宁省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建设全面开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辽宁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坚实基础。图3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实施策略。
4.2水利信息化工作渐受重视,组织和资金保障坚实
a.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信息化工作中心逐步明确。随着辽宁省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自上而下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逐步重视水资源信息化工作,国家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辽宁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也持续增加,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保障环境持续改善。
图3 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实施策略
b.费用征收情况平稳进步和提升。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使水资源费用征收工作逐步落实,实收比例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水资源信息采集与发布”作为水资源费的一个主要使用方向,为使用水资源费作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资金提供了明确依据。水资源费征收的稳步提高,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c.项目组织机构已经成立。2011年5月,辽宁省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厅水资源处,具体承担项目建设协调管理工作。项目组织和建管机构的成立对加强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指导和协调,规范和推动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组织上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4]。
4.3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保障坚实
近年来,现代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科学技术快速发展,3S(GIS、RS、GPS)、信息实时监控、自动存储管理系统、集成系统、决策支持等信息技术在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中广泛深入应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突出。此外,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日益完善的网络环境、发展壮大的技术队伍、逐步增强的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力为辽宁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4.4水资源信息化技术标准逐步成熟,管理保障坚实
水资源监控管理技术标准体系的基本形成,以及《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办法》《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
定额标准》等管理办法与标准的颁布和其他多项水利行业标准的颁发,极大地促进了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健康稳步发展,提升了水资源信息化系统规范化管理与运行,确保了系统建设以及建成后维持良性运行并持续发挥效益。
5结语
辽宁省水资源监控能力项目建设和实施实现了以法律为保障、以重点落实为先导、以管理制度为依据、以实践发展为方向的基本格局,国家提供重要支持,省内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地方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为强化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有力保障。但是,辽宁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工程任务十分艰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因此,要加大建设力度和强度,建立健全和逐步完善水资源监控体系,为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缩短与国内外在该项目建设的差距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永波.建平县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11):27-29.
[2]刘宏伟,刘旭,姚鹏举.吉林市水资源供需平衡途径探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10):45- 48.
[3]单丽,王宇丽.辽宁省地下水水质现状变化趋势[J].东北水利水电,2008(3):68-70.
[4]狄旭东.辽宁朝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配置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1(5):1-2,49.
Research on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monitoring ability construction in Liaoning
LIU Yanhui
(ChaoyangWaterConservancyPlanningSurveyandDesignInstitute,Chaoyang22000,China)
Abstract: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roposed o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by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iaoning Province. In-depth study o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water consumption monitoring,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other projec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iming at low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level in the province, insufficient monitoring ability construction, imperfect related system, mechanism and law, etc., so that important guarantee can be provided for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and examination mechanism. In the paper,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monitoring ability founda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monitoring ability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reinforc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monitoring ability construction is necessary and imperative trend for current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monitoring ability; project construction; necessity; feasibility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4774(2016)01-0015-05
DOI:10.16616/j.cnki.10-1326/TV.2016.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