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波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高校大学生社团组织研究成果分析以及研究展望
马海波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高校社团作为大学校园内蓬勃发展的学生组织,由于其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发展青年的独特功能,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十年来,关于大学生社团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新时期大学生社团研究,一是要走向“结构-过程”分析,形成社团研究的结构化、过程化研究范式,增强研究的解释力;二是有必要跟进深层次的差异性研究,研究运用何种理论结构与方式方法,才能取得社团的实质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组织;研究现状;大学生全面发展
按照王颖等人的定义,社团是“社会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1]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因共同志趣爱好而自发组织起来的,并按其章程相对独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团体。[2]
纵观我国大学生社团组织发展沿革,早在民国大学时期,我国就有了活跃在各高校中的学生社团组织,大体可分为德育型、智育型和美育型的社团组织。随着时代发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我们国家也先后经历了:苏联模式下的大学生社团组织管理、现代化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团发展等阶段。教育部、团中央在相关文件《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社团由德育、智育、美育扩展到德育、智育、美育、劳动四方面相互协调进步的阶段。
当前,国内对大学生社团组织的研究多停留在传统突出问题和与社团相关的理论层面,但是伴随《意见》出台,社团研究又有了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基于此,笔者拟从《意见》出台以来,整合与评述以下内容:1.大学生社团组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现实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所借助的理论支撑;2.大学生社团组织研究的问题;3.大学生社团组织研究的方法;4.同时基于上述基础之上的扼要评价和探讨,由此提出一定的预期与展望。作者主要以“超星发现”数据库为载体,时间是2005年2月(《意见》在元月份中旬出台)至2015年年底,以CSSCI和PKU文章(论文)为依据,搜索“大学生社团”共检索出115篇文章,其中有40篇经过高级检索,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等方面更加贴近本文。
近十年来的国内的大学生社团组织研究,主要是基于普遍性现状考察各个层面因素,借助一定理论支撑或在中观视阈下,理解把握大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的现状、优势缺点以及需完善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团研究总体态势
按照文献呈现的内容,大学生社团组织研究的着眼点主要是存在于三个方向:大学生社团主客体研究,理论指导社团建设研究,以及按照社团功能性进行的研究;上述方向的文献比例是6:7:7,基本上呈现“等边三角形”的研究态势。其中,社团主客体研究中,组织主体建设文章与行动实践的客体研究(育人功能发挥)文献比例是7:5,基本呈现了均衡态势;理论指导问题研究与视阈看到问题研究文献比例是4:3,也呈现了较为平衡的特点;然而在社团功能性研究中,有50%比例的文献研究的是文娱体育类大学生社团的研究。
(二)大学生社团研究所处阶段
当下大学生社团组织研究中,理论研究和实证、质性研究相对调和,或者说是本体研究与方法研究相对调和,然而质性研究内,各类社团研究却明显出现了研究偏向,尤其是以文娱体育类社团研究突出,这说明按照《意见》指出的分类依据下,爱好兴趣类等社团研究较为丰富,研究相对成熟,这也表明了我国大学生社团研究尚处在低位阶段的研究实际,说明了我国大学生社团发展处在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三)大学生社团研究理论支撑
在看待理论指导问题型的研究文献中,利用组织学视角看待社团,并进行研究的文章占到75%,大部分学者在考察社团发展往往会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一是从层次角度分析,着重强调学生、指导教师、学校层面的重大作用。例如李杰和姜岩指出: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相契合,是校方认可的学生自组织[3],并以此论述了社团骨干、学校管理者、社团指导教师应如何发挥作用;二是从体系角度看是社团整体、社员个体、成员与社团之间互动的辩证关系。例如王德华分析了在群体规范的支持评价与推动导向下,如何通过对学生社团的科学建设,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有效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4]在某些中观视阈下,相关文献往往从社团发展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结合,此类研究占比60%,例如大学生创业、创新素质培养、创业能力提升等角度。
(四)大学生社团功能发挥
在看待大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将社团发挥出来的能力作为社团研究客体进行界定,表明大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强调。大学生社团育人功能,学界普遍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引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载体,育人功能的具体化为内容展开论述。例如张万杰等人就提到了大学生社团在育人功能方面,发挥了充分展示自我、传播精神文化、承载校园文化、了解认识社会的作用[5]。
《意见》出台以来,大学生社团研究,学界多数学者都认为大学生社团具自主性、主动性等特点,张玉龙等人在《组织公民行为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建设》[6]中就提到:大学生社团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可归纳为组织性、自治性、非营利性和互益性。王波也提及了社团存在的自主性、自发性等特点,强调大学生社团的“自组织性”[7];同时,多数学者都表明了要加强学校治理,加大学校层面管理、引导与支持力度。但是由此引发的问题,似乎导致了大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的“悖论”或者说是研究方面的互斥。虽然相当一部分学者强化了学校治理和学生自治两方面的互动与辩证关系,提及了合理发挥作用,保持两方面发展空间的合理区间,但是依旧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理论逻辑难题。学界关于学校治理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组织研究,依托于学校管理者层面在思想引导、社团管理和经费支持发挥作用,解决大学生社团组织熵增效应(此处指的是学生组织的自发涣散的趋势)明显、思想定位不准以及社团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学校层面下,管理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带有着说教、自上而下的特点,社团的行为受到学校“行政机制”和社团自身的“自治机制”的双重管理。[8]行政机制下的社团作用发挥是否受限,就像文章《自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社团管理问题研究》[9]中提到管理体制落后问题,那么行政机制落后必然会导致社团自主性能力发挥受限,因而,在平衡学校治理与学生自治方面,学者们的反应比较谨慎。
社团自主性能力发挥,不仅涉及社团主体建设因素,如社团本身所具有的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多样性等特质;同样,学者往往也将学生、参加社团的成员、干事等纳入一种横纵考察,横向上考虑学生群体优缺点、性格特质等,纵向上考察分析学生年级性差异带来的不同效果。横向角度看到了大学生社团在激发成员潜力、培养个人兴趣、锻炼实践能力、认知社会等方面的社团优势。纵向角度看到了大学生社团组织作为集合型存在,所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任何组织的发展,具有集中和分化两种作用。
在学校治理下,学生社团的集中力量得以不断加强,然而分化的不可逆性,则由于前文提到的熵增效应而不断表现,凸显了“学校治理”和“学生自治”的矛盾。归纳起来,大学生社团组织组织松懈的主要原因在于成员流动性大。大学生社团是在大学生各自兴趣爱好趋近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组成的,所以当某些人的志趣转移或激情淡化或学习紧张时,他们就会退出社团。这是学生社团成员流动性大的根本原因。[10]
据此,学校治理在不断强化社团集合、集中化效应,同时使得社团组织的“组织性”不断完善,然而学校治理的盲区——社团的熵增效应的不可逆性,则凸显了能力不足与逻辑空白。
对既有文献的跟踪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大学生社团研究主要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量化研究仅占到总体样本的7.5%。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通过样本数据分析大学生社团主体特性与行为特点。但是绝大多数的研究(92.5%)采用文献研究法或者历史研究方法,这使得质性研究占据主导地位。质性研究下,大学生社团研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比如在分析社团育人机制方面,有学者就采用了比较方法,通过对社会化理论、潜在课程理论等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大学生社团发展和建设的认知。[11]
纵观自《意见》出台的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社团组织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到大学生社团组织研究的现状、动态、最新进展和不足,并为国内相应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一)大学生社团组织研究的进展
1.目前的社团研究并未囿于社团研究的传统理论范畴,在结合时代背景下的创新理论和创新范式有很大突破。研究者有意无意地都做出了“学术创新”,不单是为了把握时代脉搏,更重要的是聚焦社团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找准社团发展困境与高校教育和大学生群体掣肘的结合点,而且有些视角还积极开展“拿来主义”,参考西方的组织学、群体学等理论,把社团建设思考纳入一个世界视角下去看待。
2.在质性研究过程中,部分研究人员将某些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意识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当中。引入熵增效应,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熵增效应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种能量的传导研究。作者巧妙的将热力学定律引入对社团“自组织性”研究中,在这种情况下,将熵增原理运用于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是适宜。[12]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模式应用到社团组织研究中可以说是一种革新性突破。
(二)大学生社团组织研究不足与研究前景展望
一是高校教育研究者在分析大学生社团组织时,大部分缺乏强有力研究方法的支撑,尤其是开展群体性研究,往往要以大量实践性材料作为依据,例如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而笔者看到,只有少部分文章涉及具体实例或者是案例分析、问卷或者访谈,其他主流研究者,似乎是忽略了社团研究中大学生作为实践主体的互动意义。
二是研究者在考察大学生社团分类,或者是介入社团的具体分类时,忽略了兴趣类社团的研究。在本文涉及的十几篇考察国内大学生社团功能时,类似围棋爱好等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类社团的研究文章数量几乎可以为零。故此,可以看出社团组织研究存在一定的空白。
为了让大学生社团研究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全面性,研究者可以从下列视角拓展研究领域:
一是走向“结构-过程”分析[13]。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研究还处于“说理性的初级阶段,部分研究甚至停留在“口号式”、“体会式”的主观想象,部分研究要么着眼于宏大叙事的论述,要么陷于学科喜好的微观考察,缺乏对大学生社团存在运行的自身小环境和外在大环境的整体性、动态性把握。
今后,应当借助“结构-过程”分析框架,既关照来自整个社会系统对大学生社团的影响,又关照社团内外主体形成的互动结构;既要关心社团发展与创新的历史动因和实际条件,又要考察社团研究成功或失败的具体因素,形成社团研究的结构化、过程化研究范式,增强研究的解释力。
二是跟进深层次的差异性研究。社团组织有着一般性的原则框架,但并不一定有统一的操作答案。大学生社团在操作层面,考虑到学校层次、社团类型乃至地区差异会有不同的要素条件,关键问题是如何使得社团发展更加顺畅、社团研究更加有执行力。这涉及到不同资源要素的整合,因而接下来的研究要进一步解释的是,在什么条件下,运用何种理论结构与方式方法,才能取得社团的实质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颖等.社会中间层[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2]郭力.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 (9):188-189.
[3]李杰,姜岩.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特征分析与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34-35.
[4]王德华.基于群体规范与自我意识辨证视角的学生社团建设思考[J].高教探索,2013(3):150.
[5]张万杰,彭坤.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0):47-48.
[6]张玉龙,王景艳,崔海峰.组织公民行为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41-42.
[7][8]王波.基于系统组织理论的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50-51.50-51.
[9]徐莹,毕于建.自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社团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42-43.
[10][12]郭泽忠.基于熵增原理对大学生社团的引导策略探索——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3(1):123-124,123-124.
[11]刘鑫,渝高伟.高校学生社团育人机制对比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49-51.
[13]吴晓琳,郝丽娜.“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j].政治学研究,2015(1):47-58.
(责任编辑:张希宇)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6)03—0124—03
收稿日期:2016-02-20
作者简介:马海波(1989-),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在读研究生,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