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2016-04-12 23:54:20李晓璇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大学英语模式

李晓璇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大学英语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李晓璇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大学英语从根本上说应该是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对比来进行分析,并最终给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应用举措。

关键词:大学英语;研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随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人才强国、教育兴国”等战略目标,我国也逐步在推进综合性应用人才的培养计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校要持续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专业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我国应用型高校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现阶段很多高校依旧使用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难以有效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还要加强研究型教学在高校内的应用,进一步促进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更新换代。

一、我国高校中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定位不准确

我国高校内开始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时,这一学科就被定义为大学生必备的语言教学活动,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语言沟通能力。正由于大学英语的定位和目标使得其课程的重点依旧停留在英语的基础教学上;有一些院校虽然开设了多种多样的英语课程,也只是对传统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因长久以来形成的教育惯性,改进也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换汤不换药”。现阶段,学生完成高中课程,通过高考进入到大学内,这些学生缺少的并不是学科基础知识,如果高校的大学英语教育依旧处于讲解基础知识的初级阶段,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丧失热情,甚至产生反感、抵触等情绪。我国高校现阶段在大学英语的教育方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跟高中英语教学产生明显的界限,教学活动定位不准确,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的熟练掌握以及实际应用。

(二)应试心理严重

对于非母语类其他语言的学习,等级证书是最能够体现学习效果的标准之一。目前绝大部分的高校依旧将是否能取得英语的四六级证书与学生最终到手的毕业证书相关联;社会上许多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也将是否通过英语的四六级考试作为硬性门槛。读完四年大学,却无法顺利拿到毕业证,从而影响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对大学生组群来说是极大的生存问题。正因如此,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使得学生的英语都无法顺畅进行交流,纸上谈兵。大学英语应试心态严重,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限制了大学英语这一学科的改进和发展。

(三)高校管理层对教育改革了解较少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战略的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教育改革之路。但由于管理层本身并不了解教育改革,使得提出的改进方案大多数没有什么实际操作意义,对教学资源造成了不小的浪费。这是我国高校内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层对教育、教学以及课程的定位不准确,没有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育改革不能盲目进行,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考量,绝不能出现单纯的借鉴或模仿。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概念

所谓研究型教学模式指的就是将知识教育作为课程的出发点,主要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教学、研究、实践活动等方面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激发学生的热情,运用自身掌握的能力和知识来解决课程问题;并能做到自主进行学习,主动发现、解决已发现的问题。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学科知识、培养自身的逻辑思考和实动手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专业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仅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有效地、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而其各方面的能力能够得到培养持续。

(二)提出原因

我国的高校一直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探究的能力,使得学生对教师的权威过于崇拜,缺乏发散性的逻辑思维思考能力。这就是我国当前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教育急需改进的问题。我国教育部门也意识到这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进一步适应全新的教育趋势,我国各层次的教育机构也开始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根据实际情况来摸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念正好符合现阶段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的未来趋势,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一模式将教学方式、理论知识传授有机结合起来,强调了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积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个性化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

(三)研究型教育模式的特征

第一,教学活动的参与、实际操作。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最终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发现未知问题,对其进行研究、解决,并对这一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经验进行总结。将传统、死板的教学活动,利用学生的参与而转变成为自主、交流、研究的教学活动。在这一种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也不再是以前那种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发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师生关系平等。运用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要切实让学生处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没有传统教学的强迫感,使得学生敢于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自主进行思考。师生之间维持的一种关系能够有效让师生双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彼此的思考方式、角度等进行双向、平等的交流;这样一来也可以进一步活跃学生自身的思维,提升了学生自身的主体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在实际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研究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的转变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中,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上的教学活动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供一个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平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在大学阶段,绝大部分的学生自身有着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利用已有资源和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只需要对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以及要点进行讲解,将实际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

第三,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模式还要遵循内容开放性的原则。大学英语的教学活动要以实践研究为出发点,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就要求学校在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以及生活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加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将课堂内容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一)学生的参与感与学习热情

传统的教学模式指的就是教师利用讲述来传授课本教材中的基础学科理论知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并没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操作。而研究型的教学模式一般采取自主、交流、研究的教学方法,强调了在教学活动中要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活动的参与度。

(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着重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学生要无条件听从老师的教育,并没有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去自主进行回顾和思考那些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相关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研究型教学模式则着重于学生在逻辑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四、大学英语教育中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的举措

(一)高校教师要彻底了解研究型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想在高校内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高校的教师要对研究型教学模式有着透彻的了解。我国各大应用型高校内的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对其的认识,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高校组织的关于了解和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讲座,培养自身形成研究型教学的意识,将研究型教学模式真正落实到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只有积极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换代,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自主学习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在研究型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有效地做到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

(二)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更新

教育理念转变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方法的转变。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习惯于被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因教师的权威而被动进行学习,几乎不会自主进行思考,这种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利于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

想要切实在高校内推进研究型教学,还要求英语教师要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及时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转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利用设定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研究式教学。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师要彻底改变对学生的束缚和压迫,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不同的学习氛围,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辩论、实践活动等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进行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研究型教学模式想要成功,就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建立并完善有关教学活动的评价系统

对于教学活动来说,除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之外,还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评价系统来进行辅助。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评价系统中,评价的重点应为学生学习的态度,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方法,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关联等多方面内容。为了让评价的结果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应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促进研究型教学能够有序、顺利的发展,就要求高校要建立并完善有关教学活动的评价系统。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进行评价系统的设计时,可以多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相关实践活动等环节相结合。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每个活动环节都进行客观的评估,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以及完成度来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确保评价系统的客观性、公正性,还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对教师、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结语:

随着我国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变化,研究型教学模式也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依旧使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来进行人才的培养工作,势必会造成高等人才教育的发展瓶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在高校内要不断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英语的研究型教育模式,持续促进高校对于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邓治,彭凌.论大学英语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可行性——长沙

大学个案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5,(1):145-148

[2]蒋志娟.研究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践分析[J].文教资料,2014,(22):174-175

[3]白晶,李宁.大学英语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32(1):101-102

[4]实施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以"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英语教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09,(16):230-232

[5]蔡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现状与对策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7):272-273

[6]张苗.浅谈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5,(8):117-118.

作者简介:李晓璇,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教学法的研究。

基金项目:宿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应用型高校为例”(szxyjyxm201424)。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2-039-02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大学英语模式
“黑农”大豆育种技术及应用研究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永续债券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5:21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12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8:18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9:59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