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雯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 250100)
从女性到女星:民国上海电影女演员职业化进程研究
张雯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民国时期,上海的电影女演员是影响都市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力量。19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产电影在上海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尚有社会歧视和家庭阻力存在的大环境下,少数女性通过电影学校或公开招募等途径进入电影表演行业,演员逐渐成为颇受关注的一项女性职业,女明星即为其中的佼佼者,她们活跃于银幕与舞台之间,时至今日仍然是民国时期重要的象征符号。
关键词:中华民国;上海;电影;女演员;职业化
1923年的上海滩,明星影片公司制作的电影《孤儿救祖记》上映并大获成功,女主演王汉伦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明星。自此至1937年上海沦陷,是国产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很多女性为生计或其他原因投入到电影行业中,并在“明星制”体系下成为不可或缺的“女主角”,无论是人气还是人数均远远超过同时期的男演员,时至今日仍然是民国时期上海滩的象征符号之一。目前,学术界研究较多的“女明星”,只是电影女演员这一女性职业集团的部分代表者,所以揭示电影女演员的职业化过程、整体构造与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早期中国电影史、民国上海电影产业的发展脉络,对今日的电影艺术及其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因此,笔者试图利用报刊、杂志、回忆录等资料,对电影女演员的职业构造及其特征作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一、电影女演员的形成与发展
五四解放运动下,民国时期的上海诞生了一些新型女性职业,如地位较高的女医生、女教师、女律师,还有较为平民化的纺织女工、百货大楼售货员、女招待等。在众多新兴女性职业中,电影女演员光鲜靓丽,成为影响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力量,为世人所瞩目。提起上海滩的电影女演员,也许大多数人会首先想到阮玲玉、胡蝶这些红极一时的女明星,且无意识地将女明星等同于电影女演员。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因为从职业角度来看,电影女演员应该是指出演电影的所有女性。因此在开始讨论电影女演员的职业化之前,首先要厘清女演员的概念与范畴。
根据龚稼农的回忆:“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电影演员主要可以分为‘基本演员’ ‘临时演员’ ‘特约演员’这3种类型”[1](P67-68),并适用于男女演员。基本女演员,是指与电影公司有合同关系、每月领取固定薪资和奖金的专业女演员。需要指出的是,在国产电影起步时期,从事电影的人大都是以业余身份参加这项新兴艺术的,如殷明珠以“FF女士”名义参演《海誓》是玩票性质[2],并不意味着她从此成为专业演员。被世人公认的“中国第一位女明星王汉伦”,则是在《孤儿救祖记》获得成功之后,才与明星影片公司签约成为专属演员的,所以也可以说她是中国最早的专业电影女演员。后来,随着国产电影的发展,对演员特别是女演员的需求不断增多,电影女演员逐渐发展成为一项职业。当时的女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成为电影女演员,如:通过熟人介绍进入明星公司的王汉伦,被导演看中而自妓女从良的宣景琳,从多数应聘照片中被选中的张织云,毕业于中华电影学校后直接登上银幕的胡蝶等。
整体来看,电影公司招入女演员时,开设电影学校和公开招募是最常用的方法。中国最早的电影学校是明星影戏学校,是明星影片公司创立之始开设的,1922年4月开始招生,6个月为1个学期,1924年停止过一段时间,其后至1930年代后半期一直断断续续地开办。
明星影片公司的导演程步高对上海的电影学校作了说明:“凡电影公司新成立,筹拍新片,要新演员,于是开办学校,以应急需……训练三月,即告结业。公司依照新片需要,量才录用。原是一时应急,并非永久培养新人之计。有需要即办,无需要即停。早期许多电影公司,都有办电影学校之举,一次至数次者。当年大批男女年青影迷,早有投身影界的决心,无奈电影公司,门禁森严,无人介绍,怕难问津。学校公开招生,大开方便之门,蜂拥报名,亦是唯一的终南捷径。早期许多男女明星,电影学校出身者不少”[3]。培养演员是电影学校的主旨,训练演技是各学校共通的中心课程,其他还有电影理论、化妆、舞蹈、音乐等课程。同时,学校还教授摄影和编导,兼培养摄影师与导演。程步高认为电影学校是一般人成为演员的路径,而且强调是“唯一的终南捷径”,“唯一”显然言过其辞,但从现在可以确定的演员履历来看,当时出身于各个电影学校的演员确实不少。1920年代中后期,因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海滩一时间电影学校林立。如1924年间的中华电影学校、菩萨电影公司附属影校[4],还有如坤范电影女学这样的依附于一般学校的女演员专门培训学校[5],1926年成立的新人影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1927年成立的明星影片公司等,均有其附属的培训学校。但1920年代末,上海电影产业通过优胜劣汰发生整合,小规模电影公司陆续破产或被兼并,电影学校随之减少但没有完全消失,时常还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与电影学校同时推进的还有另一种演员募集方法。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发行了许多报纸、杂志、画报等,传媒较为发达,因此通过媒体招募女演员非常容易。1924年9月15日的《申报》中报道了神州影片公司的女演员招募过程,“神州影片公司,为汪熙昌所创办,昨日考验女演员一次。因资格限制颇严,故应考者仅二十余人。考试时之方法,甚为新颖,先使应试者化妆,逐一至摄影机前试演表情与动作三段。末后,又使全体应试者,鱼贯行走,各拍前后影一次。既毕,遂进茶点而散。现公司拟待影片制成后,再于试映时,评判优劣,以定去取云”[6]。通过此内容可以窥见当时电影公司录取女演员的过程。
那么面试者如果被影片公司录取,又将会面临怎样的星光大道呢?
1926年,明星公司摄影工厂的第四组筹备影片《挂名夫妻》,在各大报纸发布募集女主角的广告,公司考虑到当时的社会对女演员的偏见,并没有对学历、家庭背景等有严格要求,只要上相即可报名。广告发出的第二天,一位年轻女士前来面试,导演卜万苍与之交谈并观察其表情,对话约20分钟即决定录取,第二天试镜,该女士没有受到任何演技方面的训练,由导演一边下指令一边完成拍摄。她随即成为明星公司的基本女演员,后来接连出演了几部电影,但均没有走红,1929年跳槽至新成立的联华电影公司,很快获得人气,成为当红女明星。她,就是阮玲玉。
通过面试获得录用的女性可以与电影公司签下合同成为基本女演员,但当时合同的约束力很低,如果在某公司得不到重用,女演员随时可以跳槽到其他公司。同时,各电影公司也全力引进其他公司的明星,并努力发掘有潜力的女演员。所以,即使被电影公司录取为基本女演员,能否走红还是要看个人才能与运气,成功的女明星即拥有人气的“基本女演员”。
成为“基本女演员”后,电影公司每月支给工资,可以保证基本生活。女演员的薪资根据公司的运营状况和个人名气来定,当然也随着电影产业的兴盛和通货膨胀而稳步上涨。如:王汉伦1923年与明星影片公司签约时月薪仅有20元;1925年,宣景琳同样作为新人签约时月薪已经达到100元;1928年,胡蝶从天一影片公司跳槽到明星影片公司时作为当红女明星月薪1000元。电影女明星的月薪,与当时“包银”动辄超过千元的京剧女名角相比并不是太高,但考虑到京剧名角要自费支付随员的报酬和购买高价“行头”,所以女明星在当时的上海应该属于高收入阶层。
虽然一般人成为基本女演员有上述途径,但如时人所说:“我们这个上海,青年男女为了进入电影界的欲望,应聘电影学校或新开公司等结果被骗的新闻,时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事真是没有尽头啊”[7],现实中进入电影界似乎还是障碍重重,当然也从侧面反映出电影演员这一职业的受欢迎程度。
另外提及一点,就是近代中国的电影女演员与广东密切相关。特别是1920年代的电影女演员多出身于广东。其理由之一是,上海开港之后广东人大量迁移进入,活跃于社会各个阶层。理由之二则如胡蝶和包天笑各自在回忆录中叙述的[8][9],在中国社会对女演员仍抱有偏见时,广东女性最早与外国接触,思想较为开放,而且很多电影女演员都是贫困家庭出身,像殷明珠或杨耐梅等来自富裕家庭的女明星不过凤毛麟角,而且她们几乎都有过反抗家庭阻力的经历。另外,“则与缠脚也有关系,缠了脚的女孩儿,总是拘拘束束,即使放大了,还是故步自封,谁像广东女孩子是不缠脚的,赤脚就赤脚,行路跳跃如飞,那就适合于演剧了呢”[9],这告诉我们电影女演员与缠足是无缘的。1930年代以后,“什么湖南、北平、宁波、安徽的新星涌现了出来,一时广东派便黯淡了许多”[10],但纵观近代中国电影史,广东女子自始至终都占有较多席位。
二、临时女演员的嬗变
一部电影中,除了专属于电影公司的基本女演员之外,还有一些临时雇佣的女演员存在。但人们的视线一般都集中在耀眼的女明星身上,而经常无视如银幕背景般的临时女演员。其实除了女明星和不甚出名的基本女演员之外,电影对临时女演员的需求很大,实际使用人数也很多。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专门组织调配临时女演员的中介公司出现了。
关于临时女演员的记录可以上溯至王汉伦时期。1923年拍摄《孤儿救祖记》时,她回忆,“因为当时很多临时演员都是不十分正派的人,有二流子,也有妓女,他们常常打情骂俏地说些下流话、风骚话”[11]。中国自古“戏子”为贱业,所以早期电影启用了不少妓女。
根据龚稼农的回忆:早期国产电影拍摄惯例是由经理人负责寻找临时演员,而临时演员的中介所的出现则是民国十五年(1926)以后的事情了[1](P69-70)。随着武侠电影的流行,武打画面需要很多临时演员,当时最著名的是在马立斯街上的介绍所,但具体情况不明,也没有和女演员相关的记载。仅从龚稼农的回忆中可以确认,表演武打场面的临时男演员的日薪是七八角至两元不等。
1932年《申报》有了关于临时女演员的线索,报道了某摄影场地发生的小意外[12]。具体情况是45人的临时演员从下午3点一直拍摄到翌日凌晨4点,出摄影场之后没有人力车,又冷又饿的同时还被袭击。报道的最后写道:“她们尝尽了一晚半日的苦,代偿仅是一元五角,男的是一元”,明确写出了临时演员的报酬。由此可知,临时女演员确实存在于电影界。那么她们是怎样得到这个工作,又有哪些人和组织参与其中呢?
1935年,杂志《电影新闻》刊载了名为《一个临时演员的自述——初次上镜头记》[13],文中作者“葛爱娜女士”详细描述了自己做临时女演员的过程:首先,她在报纸上看到某公司招聘临时男女演员的广告,遂去该公司报名,交半身照片一张;翌日,她收到该公司的通知,写明拍摄的日期,精心准备华丽的礼服。其次,拍摄当天葛爱娜与其他临时演员聚合后一起去电影介绍所接受面试,最终20人中有12人入选。再次,12人转移到片场,电影导演再次选拔,最终只剩下8人,并给这8人提供了午餐和晚餐;主演们先行进入片场,到了晚上终于轮到临时演员,只用了一二分钟就拍完了。最后,电影公司和介绍所各抽成1/3,临时演员拿到手的只有几角钱。
这篇报道清晰介绍了一般人成为临时演员的整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某公司→电影介绍所→片场的顺序推进。值得注意的是组织应聘者的“某公司”和被称为“电影介绍所”这样的社会组织的存在及其社会功用。上文的最后,作者将最初的“某公司”称作“原介绍公司”。从这个称呼可以看出,最初在报纸上打出广告的某公司,与进行第一次面试的电影介绍所属于同一性质的中介机构。而从当日的流程上看,这种中介机构的操作似乎已较为娴熟。
《记“临时演员”之家“联合社”》告诉我们更详细的信息[14]。根据这篇文章的叙述,最早正式建立临时演员介绍所的是一个叫潘守华的人。他原是明星公司职员,从杂志上介绍的英国演员介绍所中受到启发,与十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明星演员介绍所”。虽然没有写明成立时间,但在1934年拍摄美国电影《大地》时该介绍所提供了大量的临时演员,所以最迟也是成立于1934年以前。后来该介绍所更名为“上海社”,开设演员训练班、舞蹈班等,成为培养专业临时演员的公司。抗日战争结束后,又改为“联合电影演员服务社”,成长为向所有电影制作公司提供临时演员的大规模中介机构。文章中还说:“今日很多电影明星,都是当时《大地》中的中国人演员”。由此可推断临时女演员成为女明星的可能性大大存在,这些中介机构也是一般女性进入电影行业的一种途径。
如上所述,从最初的妓女到广告募集,再到专业的介绍所,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专门负责临时演员的中介机构也随之出现并逐步壮大。作为国产电影的根据地,上海每年都有大量作品诞生,对演员特别是女演员的需求量很大,因此临时女演员频频上阵。随着需求的扩大,中介机构出现并不断完善其功能。如“联合电影演员服务社”这样经历战争、存续10年以上的大规模中介公司,已经不只是负责召集临时演员,而且开始培养专门人才。如上节论述的电影学校均是短期结束,并没有长期存续的电影演员培训机构,而这些中介机构在追求基本利益的同时,已经兼具如今电影学院或艺术学校的功能,这也可以说是自电影产业中派生出的新型产业了。
除了上述主要途径之外,舞台女演员也是电影女演员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活跃于舞台与银幕的女演员
如果将女演员这一职业整体纳入视野,可以分为银幕女演员和舞台女演员两大类。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舞台上,活跃着京剧和各种地方戏、话剧、歌舞剧等女演员。
在京剧、梆子戏、昆剧、粤剧等中国传统戏剧中,各有其规定程式,需使用独特的唱腔与动作来表演。而专业的戏剧女演员,必须自幼接受长期的专门训练才可掌握其技艺,所以首先电影女演员转行做戏剧女演员是不太现实的。反过来说,传统戏剧的女演员参演电影的例子也不少,但彻底转行成为电影女演员并出名的只有袁美云等极少数人。民国时期的上海舞台,除了传统戏剧还有话剧和歌舞剧在上演,作为均具有近代性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的艺术,电影女演员与话剧女演员、歌舞剧女演员之间进行了频繁互动。
说到歌舞剧,不能不提黎锦晖的“明月社”。黎锦晖是近代中国音乐的先驱,1929年在上海创建“明月歌舞社”,一般称之为“明月社”。该歌舞团的成员几乎全是少女,她们不仅在上海,还在中国北方与东南亚地区进行公演,影响较广。而且众所周知,这一时期的“明月社”为中国电影界输送了很多女明星,社内“四大天王”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后来全部成为电影女明星。还有黎明晖、徐来、周璇等均出自该社,她们在成为电影明星之前已经在歌舞剧舞台上博得了一定人气。1931~1932年间,“明月社”被联华电影公司收购,更名为“联华歌舞班”,一边继续进行歌舞剧表演,一边拍摄短篇电影。
当时以“明月社”为代表的中国歌舞剧尚处于摸索阶段,无论是作为艺术形式还是娱乐产业均不够成熟,人气也远远不及电影,黎锦晖本人也承认这一点,“联华影业公司经理罗明佑想把明月的全体团员吸收过去,组成歌舞班。我想到团体的前途,参加电影工作最有出息,团员也感到工作和生活都有保障,全体赞成”[15][16]。而且在“明月社”成为“联华歌舞班”后,“我们开始有了正规的待遇。全体一律由公司提供膳宿,演员、乐师们分等级支给工资,练习生月薪都是十五元。并规定,拍的片子成绩好,受观众欢迎的练习生,随时可提升为演员,与公司直接订合同。这个鼓励起了一定的作用,她们在班中生活严肃,遵守纪律,积极锻炼,希望争取当上电影明星”[15]。
除了“明月社”,当时还有数个歌舞团,主要表演少女歌舞剧,但均不具备“明月社”的影响力。当时从事电影与歌舞剧行业的黄嘉谟说,“在中国,迄今为止只有极少数的小规模歌舞剧团出现在上海和北平,而且组织贫弱,人才不足,因为欠缺生活物资,是不知明天的状态,即使有很有希望的人才出现,也都被渴望人才的电影界夺走”[16]。
由此可见,即使同样是娱乐产业,尚处于萌芽期的中国歌舞剧还是无法与电影匹敌,两者的地位有明显差距,这个差距决定了女演员由歌舞剧界单方向流向电影界。
1928年,洪深正式将通过语言与动作表演的舞台剧命名为话剧。1930年代以后,话剧开始逐渐在上海的娱乐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与电影界的人员互动也频繁起来。当时电影与话剧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电影杂志上关于话剧及其演员的报道很多。例如1933年《申报》上有文章名为《从舞台跑到银幕》[17],主要介绍了进入电影界的“女话剧家”胡萍、艾霞、王莹、叶秋心、仓隐秋等代表人物,其中叶秋心还是翌年入选《良友》杂志八大明星的当红影星。1935年,《申报》上《电影与戏剧的交流》一文说:“但是另一方面话剧自身却因之沉寂起来,阻滞了戏剧的进路,另一方面,专事戏剧的人们给电影吸收了去,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18],这说明了话剧界与电影界的相互影响。虽然是话剧演员流向电影界,但文章的主题是话剧演员与电影演员合作参加“上海舞台协会”主办的话剧公演。在金城大戏院的公演中,电影明星王人美、丁子明等都登上了话剧舞台。
1936年《时代电影》中的《论电影演员从事话剧活动》一文则介绍了相反的情况,文章开头说“中国戏剧的演员中最近有明显倾向,即很多电影演员皆参加话剧”①,但也说明并不是电影演员转行至话剧,只是因为他们喜欢演话剧。
从上述报道中可知,与歌舞剧女演员单方向流向电影界不同,话剧界与电影界之间并不是单方移动,而是经常性的双方互动,话剧与电影的双栖女明星很多。
另外,还有下列例子:夏佩珍在1920年代末是与胡蝶齐名的当红女星,后因病休养1年,复出后在电影界已失去人气,为了家人的生活不得不找其他的工作。结果被亲戚夏天人劝说进入话剧界谋活路。与夏佩珍一样,杨耐梅、范雪朋、赵静霞、吴素馨等都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电影女明星,也参加过顾无为的“大中国剧团”,出演过舞台剧《啼笑因缘》等②。
无论是夏天人还是顾无为,严格来说,他们都不是话剧而是新剧即文明戏的相关人员。诞生于清末上海的文明戏是话剧的前身,辛亥革命之后逐渐衰退,但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长期与话剧并存。在电影界已经过气的女明星虽然很难进入主流的话剧团,但能够参演末流的文明戏,这也许是继续其演员生命的手段之一。
随着国产电影的发展,对女演员的需要也在扩大。但在当时专门性培训机构不存在的情况下,找到像阮玲玉这种天才演员并非易事。除了电影学校与公开招聘这两种途径之外,各电影公司还积极发掘具有表演经验且已经具有一定舞台知名度的歌舞剧和话剧女演员,因为女明星自身的人气会大大影响票房。另外,因为电影的题材与内容越来越丰富,经常需要歌舞等真实表演,待到有声电影问世,能说国语即普通话也成为演员的必要条件。因此,擅长演唱与舞蹈的歌舞剧女演员,与擅长普通话的话剧女演员反而比一般电影女演员更具有优势。所以1930年代以后,话剧女演员与歌舞剧女演员频繁介入电影业,成为电影女演员的来源之一。
总之,随着中国国产电影的蓬勃发展,电影女演员也成为一种新兴职业。电影公司开设培训学校,或在媒体上公开招募演员,是一般女性进入电影行业的主要途径。而顺利成为“基本女演员”之后,还要根据自身才能或运气看能否成为光彩夺目的“女明星”。如果成功获得人气,无论收入还是名誉都能得到较大提升。另外,因为电影对临时演员的大量需求,各种中介机构也随之出现,并且逐渐具有演员培训功能,临时女演员也有成为女明星的机会。虽然在国产电影发展初期,上述途径均不够成熟,过程具有很大的投机性和偶然性,但从结果上来看,都是对影视娱乐产业结构的摸索与推进。
注释:
①参见天君的《论电影演员从事话剧运动》,载于《时代电影》,1937年第4期。
②参见秋尘的《看罢了“啼笑因缘”》,刊登于《北洋画报》,1932年。
参考文献:
[1]龚稼农.龚稼农从影回忆录[M].台北:文星书店,1967.67-68.
[2]郑逸梅.影坛旧闻——但杜宇和殷明珠[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2-18.
[3]程步高.影坛旧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133.
[4]菩萨电影公司附办影校[N].申报,1924-08-26.
[5]坤范电影女学已开学[N] .申报,1924-07-31.
[6]神州影片公司考验演员[N] .申报,1924-09-15.
[7]电影演员的招考[N].申报,1935-04-21.
[8]胡蝶.胡蝶回忆录[M].台北:联合报社,1986.20.
[9]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96.
[10]银汉.电影女演员与广东精神[N].正报,1939-04-01.
[11]王汉伦,等.感慨话当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53.
[12]麦.临时演员的酸辛[N].申报,1932-11-10.
[13]葛爱娜.一个临时演员的自述——初次上镜头记[N].电影新闻,1935-07-28.
[14]马森.记“临时演员”之家“联合社”[N].青青电影,1948-08-04.
[15]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下)[A].文史资料丛刊 (4)[C].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229-230.
[16]黄嘉谟.中国歌舞剧的前途[N].良友,1934-12-01.
[17]红薇.从舞台跑到银幕(上)(下)[N].申报,1933-01-14,15.
[18]罗夫.电影与戏剧的交流[N].申报,1935-02-07.
(责任编辑鲁玉玲)
收稿日期:2016-07-03
基金项目: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近代日本女性表演的发生与发展”(项目编号:2015HW015)
作者简介:张雯(1981—),女,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东亚文化史、关系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J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838(2016)05-0082-06
From Ordinary Women to Film Stars:O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hanghai Film Actresse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ZHANG Wen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Shanghai’s film actresse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urban culture. 1920s and 1930s is the golden age of domestic film’s booming in Shanghai. Within the environment of social discrimination and family resistance, few women came into film industry via film school or open recruitment. Acting became a popular female occupation. Female stars were the much envied ones, who were active on screen or stage. Up to now, they have been regarded as typical symbol of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Key words:Republic of China; Shanghai; film; actress; professionalism
·女性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