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途径及启示

2016-04-12 13:55:20
商洛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政治动员抗战时期抗日战争

杨 倩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途径及启示

杨倩

在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是全国革命的中心,也是广大青年所向往的革命圣地,广大青年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地奔赴延安,党非常重视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工作,并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宣传教育及文艺作品熏陶等途径对延安青年进行政治动员。党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经验对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必须高度重视对当今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注重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多样化,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延安青年;政治动员途径

在当代,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渗透,我国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历史成功经验是当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助推力,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是革命的中心,也是青年革命运动的中心。政治动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动力之一,中国共产党对延安青年进行政治动员的历史成功经验值得当今研究借鉴。

一、党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背景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全国人民加入抗日救亡的队伍。延安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也是全国青年运动的中心地区。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疯狂进攻中国,面对这个危急形势,中国共产党果断组织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8年,日军在占领山西后欲直接杀入延安,由于隔着黄河,且延安县城面积狭小,又有窑洞作为现成的防空洞,所以受到的战争伤害相对较小,延安的局势相对较稳定。抗战时期的延安是革命中心,特别也是青年所向往的革命圣地。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大工农群众,号召全民抗战,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大捷。而国民党却消极抗战,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中失利。在这样的对比下,广大青年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进步的党,从而不畏路途的艰险,坚定地奔赴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据统计,仅在1938年5月到8月,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转赴延安的各地知识青年就有2288人。[1]P90抗战时期的延安青年主要是指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青年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来自海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为广大爱国青年的重要聚集地,并成为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有力地鼓舞了全国青年更加积极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动员全国人民积极参加抗战的主张。毛泽东曾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政治动员是“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2]P481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之一,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地区的一个主要任务也就是动员延安青年参与抗日活动,并旨在使延安青年运动对全国青年起到引领作用。在延安,中国共产党注重对延安青年进行政治动员,指导青年参加抗战,以实现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从而推动了抗战的胜利进程。

二、党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途径

一是开办革命学校,广招青年学员。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办了一些革命学校,对延安青年起到了政治动员作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广泛招收奔赴延安的青年,学校注重充实青年学生的革命理论,从而鼓舞了青年积极抗战;陕北公学是延安的一所革命大学,学员当中有大批延安青年,“陕北公学从筹建到最后结束的4年中始终受到毛泽东的亲切关怀”,[3]毛泽东亲自为陕北公学题词,并为学员授课;党于1938年在延安创办了鲁迅艺术学院,鲁艺有众多青年学员,包括穆青、刘炽等,这些青年学员后来都在文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为抗战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撑。

二是运用报刊媒体,宣传抗战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宣传教育主要包括报刊宣传及会议上的讲话宣传教育。1939年4月,《中国青年》杂志在延安复刊,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家为《中国青年》写过很多文章;《解放日报》等报刊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进步报刊,《解放日报》的社址就在延安,报上发表的一些文章为宣传党的政治目的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抗战时期有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大部分延安青年都是新华广播电台的忠实听众。这些媒体很好地宣传了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对延安青年起到了强有力的政治动员效果。

三是文艺作品熏陶,鼓舞青年士气。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至1940年间,延安成为文化中心。当时在延安涌现出一批革命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极大地鼓舞了延安青年的抗战士气。在当时,延安的戏剧非常受青年欢迎,“1938年4月间,毛泽东出席边区工人代表大会的晚会上,演出了爱国战争题材的秦腔,如《五典坡》等老戏目,很受老百姓欢迎。老年人穿着新衣服、青年妇女擦粉戴花来看戏,把会场挤得满满的”,[4]此类戏剧为延安青年所喜闻乐见,为其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些文艺作品以一种生动的方式使延安青年了解抗战的政治目的,有利于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工作。

三、党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对当今的启示

第一,必须高度重视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是当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抗战时期党非常重视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工作,使延安青年肩负起抗日救亡的重任,培养延安青年坚持抗战胜利的理想信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及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盛行,对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抗战时期党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经验启发我们当今必须重视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从而使当代青年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在新时代所肩负的使命之重,鼓舞着当代青年发扬延安青年的精神,激发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二,必须重视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多样化。抗战时期党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不仅通过学校,还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等途径进行政治动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并借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当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倾向于学校方面,而在家庭、社会方面的倾向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在不放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情况下,针对当今青年现状,充分了解、分析社会及家庭因素,在注重利用学校教育的同时,注重加强利用家庭教育及社会实践等途径,并注重适当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途径,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多样化,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实现。

第三,必须注重强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当代青年由于家庭背景及成长环境的差异,其思想状况也必定会存在差异。当今高校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授课为主,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限于此,而要针对当今青年的个性、特点。要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强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针对性,致力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是通过学校教育、文艺作品熏陶等具易于使青年接受的方法,这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借鉴。当今在结合当今青年个性特点的前提下,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注重将实践参与法、课堂互动式教学及课后心理咨询疏导等新型方法纳入当今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力求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具针对性。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郭贵儒:《青年运动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0页。

[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1页。

[3]李良志:《毛泽东与陕北公学》,《湖南党史月刊》1993年第4期。

[4]奚定怀:《毛泽东指导下的延安早期文艺活动──纪念毛主席题写“文艺突击”、“山脉文学”六十二周年》,《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3期。

杨倩(1989-),女,瑶族,广西柳州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政治动员抗战时期抗日战争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抗日战争(第一卷)
学习月刊(2015年15期)2015-02-27 00:53:26
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问题研究述评
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动员建设的重点环节
国防(2013年6期)2013-08-15 00:43:53
信息时代的政治动员
努力提高新时期政治动员能力
国防(2010年11期)2010-08-15 00:43:53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
军事历史(2000年2期)2000-11-22 07: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