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州市潭头中学 陈建红
怎样上好历史课
文/高州市潭头中学陈建红
我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发现:人们对中学历史教学缺乏正确的、全面的理解,而且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认为它是可有可无。还有的人说:“历史课最好讲了,讲故事,学生还不爱听吗?”实际上,历史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它有自己独特的,别的科目所不能代替的功能。那么应如何上好历史课呢?
在历史课教学中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历次编写 《历史教学大纲》,总把它作为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教学尤其是中国历史的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历史上曾经有过极其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发明,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我们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充实了世界文化的宝库。我们的民族是勤劳、智慧、勇敢的,有充实了世界文化的宝库。我们的民族有着革命斗争和抵抗外族侵略的优秀传统。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使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新篇章,对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不息。
历史学科是提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系统地研究人类的起源,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分析、理解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演变与更替,以及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史实,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社会发展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过程,人类历史都是遵循着共同的客观规律发展和前进的。如在我国历史上奴隶社会替代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替代了奴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替代了封建社会,这些史实证明,陈腐的社会制度必将被先进的社会制度所替代,人民群众的生产和斗争对推动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今天,共产主义成为我们最高的奋斗目标,它将是人类社会最崇高最美好的理想社会,我们将为努力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是其它任何课程也不能代替的。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民族、国家的深厚感情与崇高历史责任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点、精神支柱,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武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勇于反抗压迫及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如在科技文化领域方面,我国古代的 “四大发明”,东汉张衡的地动仪、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等等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这一件件发明创造,一个个伟大的科学家,通过他们的努力拼搏,创造出世界上许许多多在巨大成就,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革命道德情操教育,是中学德育教育的又一大特长。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素有勤劳勇敢、艰苦朴素、团结奋斗、百折不挠的光荣传统,更有象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高贵的思想品德。特别是中国现代史上革命先辈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为人民的优良传统,如被人们称为 “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以及宁愿放弃国外优厚的物质条件,不愿放弃自己祖国,为中国的导弹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钱学森等等,他们为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个个以国为重,助人为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迹,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美德的体现。因此,通过革命传统和道德情操教育,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坚持立国之本,走好强国之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