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应用于习作教学的实践

2016-10-13 02:49:08广州市番禺区傍西小学陈俭璋
师道(教研) 2016年5期

文/广州市番禺区傍西小学 陈俭璋

思维导图应用于习作教学的实践

文/广州市番禺区傍西小学陈俭璋

习作的核心是思维,习作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

一、思维导图是学生内部语言转换外部语言的支架

北师大语文教育心理学博导刘淼教授认为作文由思维到表达需要经过:思维到内部语言——外部口头语言——外部书面语言三级轮换。

对小学生来说,习作往往心口不一,达成三级转换有难度,并受书写速度的干扰,学生的内部语言会在书写时丢失。教师教学时就要协助孩子在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之搭建学习支架。思维导图是学生内部语言转换成外部语言有效的支架。

作文构思阶段,学生先将习作主题 (中心意思)以一合适的图形写 (画)在纸的中心位置,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把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及联想迅速写 (画)成关键词与图像,确定思维导图主干,再从主干开始,深入联想,构思全文。

图1 肖钰 《我的理想》

如图1,学生习作主题“理想”写在纸的中心位置,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三条主干,并各主干上写 (画)关键词与图像。思维导图为她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清晰记录内部语言,为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提供支点,最大限度地避免语言的丢失。

二、思维导图是培养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工具

写作训练其实就是训练思维的过程,各种不同的思维形式和活动贯穿于写作的每个环节。一篇习作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写作思维的正确、深刻、新颖程度,这个过程需要综合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思维导图常使用垂直思考法 (Brain Flow)引导学生的想法一个接一个,连续发散;水平思考法 (Brain Bloom)从同一个想法产生很多不同的想法。这两个思考方法实现了分析和综合、归纳与演绎、正向和逆向、发散和聚合、联想和想象、类比和求异等方式。

图2 刘子娴 《义卖活动》

如图2,学生按事情发展,把义卖过程归纳四个情节,体现作文的 “起承转合”。在 “高潮”部分,分了 “我们”与 “低年级”两个支干;而 “我们”这一支干,又分了“大家”、“我”和“有的同学”,层层深入。学生一边绘图一边用虚线标出了描写手法 “语言描写”等提示自己的习作,思考周密,最终形成环环相扣的比较复杂系统,学生的思维结构化、深入而有效,实现了思维广度与深度的拓展。

三、思维导图不仅是个工具,还包含了思想、文化、审美、发展与创造

思维导图是工具性得到众多人的认可,但如果只把思维导图仅看作是一种工具,那就是对思维导图作用和意义的狭窄化。每一幅思维导图从一个中心出发,不断拓展延伸,互相联系;一个新节点,拓展一组新思考。学生在不断思考,画成一幅幅思维导图,完成一个个构思与创新。当众多学生内化了这种思维方式——重点突出、开放、细致、对称、和谐……成为一种自觉。

图3 聂淇锐 《我是摄影师》

如图3,思维导图展现了学生最美好的想象——当摄影师。画面用色明快,传递着快乐的信息;三条主干清晰、流畅,可以想象孩子绘图时的信心与期许。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