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峰说课
《兰亭序》在过去的印象当中是混乱的,没有头绪的,是在莫名其妙地大发士族的空虚的感慨。这篇文章在实际讲授时,很容易将王羲之早期思想与晚年思想混淆,并从文中那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出发,将王羲之放在庄子哲学的对立面上。其实不然,这句话虽然是本文的关键,但是它出现的原因并非是从他早期对于仕途还有希望之时那些对于清谈风气的批评上得出,而恰恰是那些隐藏在《法书要录》中的大量杂帖和零散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窥见一斑。因而,换个角度,从其晚年悲苦的心境和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出发,来理解《兰亭集序》中那复杂、欲说还休并略显矛盾的表达,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这次公开课的另一大突破在于将《兰亭集序》彻底放在魏晋时期的特殊政治、思想、社会背景下来观照,从国家、民族到家族、个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丧乱,开始部分揭示东晋人口锐减,百姓流离失所的惨象,仿佛一锤定音,将悲凉定为本课的基调,从教学的一开始就做到震撼全场。这一设计打破了传统上“由乐入悲”的模式,在更接近真实的前提下,使教学的重心后移,可以避开对于那些篇幅不小但对于主题其实并无多少裨益的“叙乐”部分的纠缠。
在文章进行中所遇到的阻力是学生无法对文中的情感转化形成共鸣,语气中的问答没有真正形成,这是学生的人生阅历之局限所导致的。在此处,回到了前面对“晤言一室之内”或“放浪形骸之外”具体所指的讨论,希望学生对于魏晋时代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当时部分士族人士的常态和变态都有直接的观感。
“死生亦大矣”,是全文中比较重要的过渡。从剖析其出处来讲作者真实的意图,既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使学生在对待引用材料的态度上学到了重要的甄别方法。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作者产生对生死问题感叹的动因,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遭遇的累积,死亡的威胁日趋临近,人过往的洒脱往往会发生变化,向内敛、悲观和虚无转向。这里引用《世说新语》和王羲之杂帖的材料恰到好处,要使王羲之的晚年形象鲜明起来而不是被其年轻时所谓“以骨鲠称”,以及与谢安冶城谈话中的那种对于政治充满兴趣的形象掩盖。这种对于其形象的“颠覆”,其实意在使学生关注作者最终发出的那句看似反对《庄子》的感叹背后的真实动机,其实并不在于对当时的清谈习气或者士族生活进行批判,而是一种指向内心世界的痛苦挣扎——那种既想超越死亡又不得不面对死亡威胁的无奈甚至恐惧。但是这层深刻含义是全文最难理解处,因而我自以为这次课中的第二个亮点就在于对这层含义的剖析,可谓新颖而有据。
文章到此,其实已经可以结束。但是我在讲课中还增加了对“我们怎么办”的思考,从而使这篇文章可能由于需要太多人生阅历而产生的阅读欣赏阻隔缩小一点,再回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从而完成语文教学根本的“读书做人”的目标。大量的例证在告诉同学们,尽管死亡终究要到来,而且为此感到悲伤是人之常情,但在生活中,尤其是年轻时代却一定要珍爱生命,有所作为。用大字标出的“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是为了画龙点睛,在文章之外重新确定了一种属于学生的意义。如果还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由于时间限制,对于魏晋时代的代表人物谢安没能进一步展开,他的相关事迹可以为“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作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