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经验对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启示

2016-04-12 08:07:39安春英
关键词:非洲国家经济

安春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 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 100007)

一、问题的缘起

二战结束以来,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以探求实现国家繁荣、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之愿景。由此,发展道路选择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洞察过去近70年历史发展轨迹,我们看到:在国家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两大经济发展思潮影响之下,发展中世界出现了东亚“工业发展的雁形模式”、南亚印度“混合现代化”模式、拉美和西亚非洲国家的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的“依赖发展型”模式,以及中国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模式”。这些业已形成积累的丰富的发展素材,或多或少对正处于发展道路选择迷思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今日之中国,正在进行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改革的实践,且取得了令世界惊羡的经济发展成就,国民综合实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中国国民经济过去30余年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经济增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中写道:“今天,中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其速度在5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这是一个无人预料到的巨大转变。”①鉴于此,国际上掀起热议“北京共识”、②“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等思潮,至今方兴未艾,肯定与赞扬、质疑与反对的声音俱存。全球著名财经专家、意大利的洛丽塔·纳波利奥尼(Loretta Napoleon)认为,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颠覆西方的传统理论,“中国取得的成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如西方所言一无是处”;亚当·斯密打不赢马克思;中国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结合。③美国学者福山也修正了关于“历史终结论”的观点,提出:“ 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程的终点。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④

对于共处于同一位势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发展经验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势,也丰富与拓宽了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由此影响着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懈探索,找到有异于西方传统现代化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一些非洲国家 “向东看”,探求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奥秘,希望通过分享经验助力于本国经济发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中国与非洲各国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并希望中国的发展经验可为非洲国家借鉴。⑤博茨瓦纳央行行长莫霍霍提出,中国的发展模式能够启发非洲国家如何从低收入国家成为中等收入国家。非洲国家既要向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学习,更要向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学习,在现阶段尤其要把目光投向中国,因为中国的经验更具参考价值。⑥

那么,中国发展经验有哪些内核能为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分享与借鉴?

二、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及其对非洲国家的有效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源于中国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经济发展思想的指导,得益于经济发展政策与制度的调整,来自于从理论思想到付诸实践的过程。通过诊断非洲国家当下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问题,从经济发展要素⑦视角,以下几方面中国发展经济的做法值得关注。

1.发展农业促减贫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解决人们最基本的吃、穿、用等消费需求的关键,其中作为农业最重要产品的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具有农业国属性的中国来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基于当时中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的情势,中国改革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从农村起步,以农业发展为突破口。

第一,启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保障土地使用者权益。从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把土地承包给家庭经营伊始,逐渐终结了人民公社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农业中的基本经营制度。2014年1月,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即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⑧

第二,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粮食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攸关国计民生,从毛泽东时期的“以粮为纲”到邓小平时期的“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要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再到胡锦涛时期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中国农业发展政策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现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实现口粮绝对安全。

第三,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目前,中国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要求,一方面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持续加大综合扶贫投入力度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投入。另一方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畜牧良种补贴等政策,对农业给予更多的保护。此外,政府还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商品粮生产大省的奖励补助,对于退耕还林地区则可享受生态补偿金。

第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提升农业发展的整体绩效,农民需要寻求除种植业以外的多种经营,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渐形成,农村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外部私有资本和外资进入农业,农民就业和收入来源以及农业和农村的所有制结构也出现了多元化态势。

第五,以农业、农村、农民协调发展为目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政府基于中国现已跨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研判,在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社会保障、乡村治理等层面进一步改善“三农”的整体面貌。

上述农业改革从根本上改造了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结构,推动了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重要调整、农户经营主体地位确立,激励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⑨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中国贫困人口数量由1978年的2.5亿锐减至2013年的8249万人,贫困率亦由30.7%下降到8.5%。

而非洲国家大多为农、矿资源国,“三农”问题亦很突出,而且同样存在贫困人口分布与农村地理区位相重叠的情况,因此国家减贫的支点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农业领域。

第一,在农业资源开发潜力方面,非洲大陆幅员辽阔,发展农业潜力巨大。世界银行于2013年1月发表了《成长中的非洲:释放涉农产业的潜力》(GrowingAfrica:UnlockingthePotentialofAgribusiness)称,目前非洲有一半以上(约为4.5亿公顷)的肥沃土地尚未被开发,在苏丹、南苏丹、刚果(金)、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赞比亚、安哥拉和坦桑尼亚8国,未开发耕地更是占到国家可耕地面积的2/3。⑩若有效利用这些土地资源,非洲农业经济将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与减贫的重要引擎。

第二,在土地问题上,目前,非洲国家在土地分配中存在着多重冲突:规模化土地拥有者与无地或少地农民对土地资源的争夺;同一地域空间内不同用地的纷争,如农用地与牧用地、农用地与林地、农用地与城市工业化用地等;传统土地使用类型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错位,如部落土地、小农家庭用地、现代大种植园各自对土地的控制与觊觎对他者土地扩张的角力,等等。可以说,非洲国家的农村土地类型既有历史发展惯性的传承,又有现代因素的渗入,处于“不完全市场化”状态。非洲国家需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方式的多样化,规范土地开发行为,以期保障农民在土地开发与投资中充分受益。

第三,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由于粮食作物生产较之出口创汇的经济作物生产处于弱势(源于经济条件、基础设施、粮食生产组织情况、政策保障等因素),粮食短缺局面在非洲国家普遍存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虽然非洲食物不足发生率已从1990—1992年间27.3%降至2011—2013年间的21.2%,但同期该地区缺粮人口数量却有增无减,从1.78亿增至2.26亿,仍是世界上食物不足发生率最高的地区。由此,贫困人口无法解决口粮问题。一些非洲国家,若能提高农业增长率,增加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就会实现经济增长范式的变化——亲贫式经济增长。

2.改善经济结构低度化状况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核心。在国民经济中,无论是出于促进经济增长还是扩大就业的考虑,优化产业结构是极为重要的方面。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演进依据国内经济发展情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为政府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采取了不同措施。1952—1978年间,国家实行通过重工业发展带动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虽然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全力支援工业发展,奠定了国民经济工业发展的基础。1978—2000年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实行以工业为重点、进一步壮大第二产业、提高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举措。在这一时段,政府采用大力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如服装、鞋、家电等轻工行业);推进企业所有制改革,引导和鼓励非公经济发展;倡导发展中小企业;大规模引进国外成套设备,提高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发展加工贸易。2001—2012年间,政府注重继续发挥工业对经济发展的高强发展作用,维系工业对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贡献,并关切农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为此,在农业领域,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工业领域,加速能源、电力、煤炭、钢铁、机械制造、汽车、电子、冶金等重化工业发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重大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海洋工程装备等)。在服务业领域,除了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公用基础设施、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以外,开发现代物流化(包括电子商务等)、通讯服务业(包括互联网企业等)、文化体育产业和教育健康产业等新门类,为第三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已进入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时期。这一时期,政府政策导向集中体现为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塑造新型工业化、激活服务业增长潜力三方面。因此,政府鼓励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品牌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淘汰落后及过剩产能,大力开发绿色低碳产业,政府投资亦转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由此,经过4个阶段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中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978—201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值由27.9∶47.9∶24.2变化为10.0∶43.9∶46.1。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向绩效显著的方向转化,已经进入“三、二、一”发展阶段,尤其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始终保持高位,长期主导着经济增长,第三产业的贡献持续且快速上升,新兴产业的发展拓展了中国产业发展的空间。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演变,就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1978—2012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构成由70.5∶17.3∶12.2变化为33.6∶30.3∶36.1,体现劳动力就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就业人口和增加收入。

从经济地理来看,如前所述,非洲国家大多为农业国或矿产国。虽然这一地区国家努力进行经济多元化调整,但很多国家经济结构低度化情况仍很突出,从执政理念和经济发展实践优化产业结构的契机正在到来。

第一,以政策驱动,一些国家将重构工业化置于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近期,非洲国家经济持续十几年稳步中高速增长,但其中工业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贡献偏低,有鉴于此,非洲开始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家经济的结构转型,将工业化视为国家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例如加纳制订了《新一轮工业改革和经济增长方案》,乌干达在《2040远景规划》中提出将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12年的22.2%、25.7%和46.6%提高到2040年的10.4%、31.4%和58.2%。

第二,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发生后,非洲国家急需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平均而言,目前农业仍在非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就业中占据最大的比重,分别是46.3%和49.9%;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所做出的贡献(占比为28.6%)和其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占比为13.4%)是不成比例的。在非洲产油国,部分由于“资源诅咒”的原因,非油气工业发展总体迟缓。

第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成为非洲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水平低还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国家各个产业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比较低。与中国发展情况类似,当前,在非洲地区通讯服务业的跨越式迅猛发展,对资源加工业的更加倚重,以及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的开发,都会成为国家新兴产业。

3.化解资本不足困境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持续且高强度的资金投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快速资本形成相关。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同样面临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困境。为此,中国资本形成主要有以下路径:第一是储蓄动员。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节俭因素以及对个人生活保障等方面的考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居民储蓄率位居前列的国家。随着经济发展效应的释放,中国居民存款高速增长,银行吸收的大量储蓄遂成为中国企业获得资本的最重要渠道,成为支撑中国高投资的基础。第二是出口创汇。这主要体现为发展出口订单农业、加工贸易等外向型经济活动,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第三是吸引外资。尤其是中国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和沿江开放区、工业园、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上海自由贸易区等,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平台,当然也带动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的加强。第四是利用外援。中国从1978年以来开始大规模接受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援助以及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双边援助,注重对援外资金的主导性原则,主要流向教育、交通基础设施、农业、社区发展等领域,发挥了“种子资金”及资金的积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发展资金缺口。第五是侨资。旅居海外总数约达5000万的华侨华人拥有丰厚的侨资,他们依据得天独厚的语言文化优势,面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日益宽松的政策环境、活跃的创新氛围、广阔的市场前景,充分把握商机来华投资创业,主要向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投资。目前,侨资企业数量在中国大陆外商投资企业中约占70%,投资额约占中国利用外资总额的60%,是中国重要的海外资金源。

经济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在非洲国家更为突出,这与资本形成能力低下有关。从内部资源动员看,基于消费文化传统以及居民收入的有限性,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居民储蓄率长期保持较低水平,2013年为19.4%,进而影响了国内投资的比例,对于资本形成的速度与强度均有不利影响。不仅如此,非洲大多数国家是重债穷国,政府每年需要从外汇收入中拿出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偿还外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3年,撒哈拉以南非洲整体负债率为31%,高于20%的国际警戒线,其中低度、中度、高度和危机级别债务风险的国家数量分别为19、18、5和2个(南苏丹除外)。由此,外资、外援和侨汇则成为非洲国家获得外部资金的主要渠道,其中海外侨汇近年来成为非洲的第一大外部资金来源。此外,近些年非洲国家注重经济特区对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特殊作用。从全球视野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设立的各类经济特区仅占全球总量的4%,而且除肯尼亚、毛里求斯、加纳极少数国家以外,经济特区运行效果欠佳。当下,埃塞俄比亚、赞比亚、肯尼亚、马里都在积极建设工业园区或特别经济区,以期吸引更多的外国公司进行绿地投资,分享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此外,在利用外援方面,非洲大陆虽然是接受国际援助的主要区域,但在援助资金管理、使用成效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改变“死亡的援助”状况。

非盟“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计划”提出,非洲国家有潜力实现靠自身解决70%的发展基础,主要源于:每年国内税收收入5200亿美元;每年矿产品、燃料收入1900亿美元;源于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金4000亿美元;每年源自主权财富基金1600亿美元。另外,非洲国家还可以从侨汇中获得约640亿美元,及500亿~600亿美元的国际资金流入。

4.开发劳动力资源

中国有13亿人口,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具有生产性作用,决定了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为使中国的人口优势最终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中国在开发劳动力资源方面主要通过以下两个路径来实现:第一,进行人力资源积累。在改善劳动力身体素质方面,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医疗卫生开支,注重重大疗病防控工作,健全城乡各级医疗服务网络,在全国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在提升劳动力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方面,构建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实施“雨露计划”,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的培训,引导部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提升劳动力资源的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和产业素质。第二,推进劳动力资源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力资源若要真正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要素,需实现劳动力供给,即就业。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及其手段,包括:鉴于经济活力与就业的正相关性,加速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中创造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制度变革,大力扶植民营中小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经济体的发展,发挥它们在吸纳就业方面的独特作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已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5%,其就业量占全国非农就业的80%左右。采用产业导向模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如咨询、广告、技术服务等,扩张其就业容量。目前,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一和第二产业,成为吸收劳动力资源最强的产业;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庞大群体,则通过农业本身深度开发、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等方式,实现再就业。

相比较而言,非洲地区与中国在开发劳动力资源方面面临着诸多相似问题。第一,劳动力资源虽丰富,但整体素质尚不能满足深度参与经济活动的要求。世界银行2014年发布了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年轻人就业问题》的研究报告,认为该地区大多数国家存在着劳动力资源的健康风险问题,这是因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是世界上艾滋病、疟疾等传染病高发地区,加之该地区还有2.23亿人处于食物饥馑状态,这种堪忧的身体状况造成劳动生产率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第二,在劳动技能方面,据非洲开发银行统计,2005—2011年间全非总体成人识字率为53.8%,其中在南苏丹、尼日尔和贝宁成人文盲率均在80%以上。因此,低知识水平的劳动力在选择就业岗位方面会受到局限,无法承担技术密集或知识密集型工作。第三,在劳动力资源实现就业方面,目前很多与中国情况类似的非洲农业国第一产业是吸收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工业化水平较低,第二产业的就业空间远未得到充分利用,制造业吸收就业占比仅为8.3%。如果非洲国家能够尽快提升劳动力资源素质,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将会大大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5.培育发展国内消费市场

一般说来,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最主要的马车,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导因素。国内大消费市场的形成,可以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以及抵御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冲击。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从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转化,其中内质变化之一即重视国内消费市场。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畅达性的交通运输系统,包括机场、港口、桥梁、通讯等基础设施。截至2013年底,铁路总营业里程为10.31万公里,高速路10.44万公里,内河航道12.59万公里,国际航线线路总长15.03万公里,管理输油(气)管9.85万公里。即使在最边远的农村,也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基础设施网络覆盖面的扩大,有利于促进区域内贸易,降低交易成本,并可在空间上搭建其与外部市场的贸易通道。第二,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区域市场格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辽东半岛等区域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刺激了地区消费市场活力。第三,政府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采用政府补贴方法(如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政策等),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这些举措使得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波到来之时,能够用国内消费市场的增容,化解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2013年,中国国内社会消费支出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0%,拉动经济增速3.9%。

对于非洲国家而言,由于政治纷争、经济结构的相似性,区域内部有一些贸易、投资量,但十分有限。由于该地区国家众多,塑造地区内部一体化相互贸易与投资的消费市场的格局尚在努力建设中。目前的发展现状是:第一,非洲大陆内部互联互通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仍不发达,成为制约非洲国家之间以及与域外世界发展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非洲面积虽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3%,但铁路总长度仅为世界的7%,甚至还有13国根本不通铁路;非洲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密度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10;非洲航空市场需求快速发展,但机场、航线尤其是支线运营等方面供给缺口很大。第二,伴随着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基础设施的改善,非洲大陆内部贸易额呈缓慢上升态势。非洲大陆内部区域内贸易占非洲货物出口的比例由2008年的9.6%上升到2012年的12.8%,该地区市场空间都尚待挖掘。第三,非洲大陆消费需求提振,得益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及城市人口的扩张,非洲大陆中产阶级群体发展壮大,消费需求增长。据非洲开发银行统计,从1980年起,非洲中产阶级人口增长率为3.1%,超过2.6%的总人口增长率。目前,非洲已有3.5亿中产阶级人口,占总人口的34%。面对这股消费能力提振浪潮,政府采取何种政策手段、国内产业结构如何进行调适性变化,进而形成“消费增加——生产增加——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消费增加”的良性循环,需要考虑。唯其如是,方能扩大内需、拓展国内以及地区市场空间。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可以看出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在逻辑性。 “发展是硬道理”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核,并通过人口、资源、产业结构、资本、技术等要素付诸实践。二是承继性。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使中国历代领导人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经济发展长远目标,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由此保持一定定力,能够克服非洲国家与选举政治伴生的经济发展战略短期性、功利性的特点。而部族的分裂与离散、宗教冲突、文化冲突等等因素,撕裂着非洲国家的聚合性,从内部消解着这些国家的政府权威与执行力。至于选举政治,使执政者推出或实施符合本利益集团的经济政策,从长期看难以保证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

三、几点思考

从西潮到东风,世界各国对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从未止步,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如此。梳理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动态经验,旨在深入探究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客观展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有效性以及对于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独特价值与贡献,为他国适当借鉴与分享中国经验提供“他山之石”,少走弯路。而不是向非洲广大发展中国家着力推介中国经验、希望这些国家亦步亦趋地复制中国之路。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问题值得关注:

1.如何理性认知中国经济发展经验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与经验不是孤立造就的,而是历史发展与现实多个方面发展努力的显著表现。从纵向视角看,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之前30年的发展积淀,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农本经济思想的历史惯性等,均构成中国经济发展乃至腾飞的起点,系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与创新之结果,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实践探索。从横向视角看,中国经济向纵深发展,离不开相伴进行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支撑,经济的发展势必催生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试想:没有政治层面治理能力的提升、学习型政府的构建、干部用人体制的改革、决策体制的改善,没有文化层面开拓进取、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勤劳节俭社会风尚的倡导,没有社会层面社会服务网的逐渐完善、生态文明环境的塑造以及注重储蓄积累现象的蔚然成风,中国的经济改革难以顺利推进。经济发展成就源于多方面的综合与集成。本文由于篇幅有限,更加侧重于经济维度,但横向层面不容忽视。

第二,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具有主观选择性,执政者具有举足轻重的决策作用。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选择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模式还是质量提高型经济增长模式? 选择优先发展农业还是优先发展工业?选择外资投资领域限制还是扩大对开放投资领域?这需要执政者科学判断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特点,进行主观选择和做出科学决策。执政者的经济发展思想源于其个人的成长历程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研判、观察与思考,更重要的是国内民众尤其是该领域专家学者的思想学说的影响。由于执政者的经济发展思想可以通过其地位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可以通过其拥有的行政资源和政治资源决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制度建设和路径选择,因此,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经验需要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

第三,需辩证地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经验。本文虽然列举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完美无憾的。我们在讨论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同时,也不回避当下出现的“中国烦恼”。例如,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种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恶化、高投入和高排放的经济行为不可持续。在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向前推进的同时,贫富差距扩大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制造业发展存在资源和市场方面的大进大出现象,产业结构的脆弱性急需改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但不能因为中国经验的不完美性就否定它的核心价值。

2.非洲国家如何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经验

第一,基于本土国情,关注经济发展的内在约束性条件及与中国经济发展诸要素的差异性,有选择地借鉴中国经济发展经验。中国经济发展经验不是依靠从外部“引进”的政策和规则,而是产生于中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下,无法模仿和复制,但可以有选择地借鉴。非洲地区有54个国家,无论是历史发展,还是地形气候、政治体制、政党政治、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习俗,抑或经济资源禀赋、经济体量、市场环境等,均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战略亦会大相径庭。因此,在油气资源丰富的北非国家,恐怕只能选择以生产石油为主的资源主导型经济发展道路。在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光热条件得天独厚的国家,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需要夯实。在毛里求斯等拥有地理区位优势的国家,发展转口贸易、金融中心可以使之经济发展享受地主之力。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但当今世界是复杂性与独特性的统一,没有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经验具有普适性,需要每一个国家立足国情,吸收适合自身发展的经验,逐步实现国家的新制度安排,也就是创造内生型经济制度。

第二,重视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抓住战略机遇期,乘势发展。非洲国家要将自身经济发展置于纵横全球的大坐标中来思考,其经济发展与国际环境分不开,在强调经济发展自主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吸收域外他国适合的经济发展经验。基于对当今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的判断,充分利用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日益活跃的情势,思考印度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经验,以及中国发展农业与减贫、坚持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力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相统一等做法中,哪些对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有所启示,从而兼容并蓄,为其所用,助力于其经济发展。

第三,处理好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间的关系。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前者侧重强调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后进国家可以观察先进国家行之有效的制度、政策和经验,少走弯路,加快自身的发展;后者则强调后进国家常常通过模仿先进国家的技术和工业模式,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发展成效,但却可能给国家长期发展带来隐患,甚至失败。事实上,上文提到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中的技术与制度因素两者是可以共生、互动的:良好的制度安排可以使新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非洲国家在引进域外先进技术、设备乃至经济发展的某些具体做法的同时,可以逐步以恰当的节奏催生自身制度与管理的改善,从而扬长避短,推动本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寻求符合各个国家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当下,非洲国家通过适度“向东看”,探寻推动经济发展的合理内核。笔者认为,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做法,非洲国家若能从中国经济发展理念或思想中有所裨益,则更为重要。非洲国家通过反观自身,思考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经过自身的努力与实践,创造“卢旺达模式”、“加纳模式”、“南非模式”、“毛里求斯模式”、“博茨瓦纳模式”等,这样的图景值得期待。

3.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对于非洲国家而言是否具有单向性

囿于研究议题,本文以大篇幅笔墨评介了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并提出了非洲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若干思考。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经验的学习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非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独特的经验,有些方面同样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

第一,在绿色发展观方面,非洲人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观念,珍视其生产、生活环境,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注重创造“绿色GDP”。早在1984年,48个非洲国家在卢萨卡召开的非洲地区环境保护会议上就通过了《非洲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呼吁非洲各国高度重视荒漠化、水资源污染以及森林资源乱砍乱伐现象,并把每年的4月10日定为非洲环境保护日。一些国家还通过调节税收和市场机制,保护生态系统。例如,2006年,坦桑尼亚政府宣布,免除液化石油气的增值税,以期减少煤和木材的使用;与此类似,肯尼亚也决定免征太阳能板和相关设备税,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卢旺达为保护环境,规定该国全境都不能使用塑料袋,也不允许携带塑料袋入境。非洲人的绿色发展观还体现在自然资源开发方面,非洲石油、森林、渔业等农矿资源和动植物、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对此,非洲人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而是采用谨慎和有限开发利用的做法,实现了可持续并创造性地利用资源。而在中国,有机废水、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居世界首位,经济发展存在过度开发与消耗资源情况,造成中国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人们正在承受雾霾等环境污染的苦果。毋庸置疑,非洲人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值得中国人学习。

第二,在利用本土知识发展生产方面,非洲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非洲人发酵方法保存各类蔬菜,以及土壤间种、自然混合肥制备等民间做法方便和实用,且具有环境友好性,契合当下人们对于纯天然农作物的需求。这些对于中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重要启示。

第三,在科学技术方面非洲国家并非乏善可陈。例如, 南非是世界上著名的矿业大国,有百年的矿业经济发展史,现拥有世界先进的采矿技术和矿业管理经验。该国在深层采矿方面的技术和设备均居世界前列,而且在矿井深部通风和地压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矿工安全与管理体系健全(1996年南非颁布了《矿山健康与安全法》),维护矿工利益,这些方面的做法需要我们学习与借鉴。

注释:

①李光耀口述,格雷厄姆·艾利森、罗伯特·D·布莱克威尔编:《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蒋宗强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②2004年5月,英国伦敦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发表了题为《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通过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③洛丽塔·纳波利奥尼:《中国道路: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孙豫宁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④齐世则:《论中国模式》,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⑤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1/30/content_5675260.htm, 2014-06-28.

⑥苑基荣、韦冬泽:《世界经济论坛非洲会议展望非洲发展前景——“希望的大陆”要借鉴中国模式》,《人民日报》2011年5月7日,第3版。

⑦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框架,经济发展需要从国家经济发展所具备的发展条件(如人口、资源与环境、产业结构、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方面)和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如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等方面)加以分析。通过分析上述发展要素的开发利用状况,可以探求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要素相适应的经济发展途径。

⑧http://news.hsw.cn/system/2014/01/19/051842943_01.shtml, 2014-07-21.

⑨其中,稻谷、小麦保持自给,玉米保持基本自给,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重要品种基本自给。

⑩The World Bank, Growing Africa: 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Agribusiness, AFTFP/AFTA, January 2013, pp.16-17.

猜你喜欢
非洲国家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4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刑法论丛(2018年2期)2018-10-10 03:31:38
非洲鼓,打起来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非洲的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