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生卒考析

2016-04-12 07:13刘保民周琳朱瑞霞
史志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稷下荀子

刘保民周 琳朱瑞霞

(1.新绛县荀子思想研究会,山西新绛043100;2.运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山西运城044000;3.新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山西新绛043100)

荀子生卒考析

刘保民1周 琳2朱瑞霞3

(1.新绛县荀子思想研究会,山西新绛043100;2.运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山西运城044000;3.新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山西新绛043100)

《荀子》,已列入中华传统百部经典首批书目。为了在悬殊很大的争议中考清荀子的年龄,本文从细解《孟子·荀卿列传》入手,荀子从那里到稷下学宫?与谁一起到稷下学宫?为什么到稷下学宫确定荀子入齐的准确时间;以“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的作为考荀子卒年,勾勒出了荀子一生的轮廊面貌,从而得出了荀子生于前319年,卒于前235年,享年85岁。与《辞海》“荀子”约前313—238年大致相近的结论。

荀子 生卒

冯友兰说:“荀子在中国历史之地位如亚里士多德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笃实似之”。然而这位伟人的生卒年因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未有明说而成为历史悬案。清代以来,学者多有考证,至今仍众说纷纭,相距甚远;以至于不少专著认为,荀子的生卒年代已经无考。这期推出的《荀子生平考析》,以战国时期发生的事件为纬,以学者没有争议的荀子出生地晋南、曾游学于齐、在楚为兰陵令这三个地方为座标,紧密联系荀子的著作和弟子的言行,对荀子的生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争鸣。

一、从反复推敲《孟子·荀卿列传》入手,考荀子生年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邹衍之述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髠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轂过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这种惯例的“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的断句。是引起学者对荀子赴齐时间争议的最关键所在。这种断句于理,于文法都讲不通。应为“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一种断句表明,荀子是在“田骈之属”在齐襄王时已经均死之后赴齐的,因为虽只有五十岁也“最为老师”。联系下文荀子“三为祭酒”,起承上继下的作用,从文章记述的先后次序和逻辑关系来分析,后者断句更为准确,便于这段话的完整理解。

持这种观点的既有张国宁[1]荀子生平史料五则之诂释.高剑峰主编.荀子故里话荀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P130)、叶志衡[2]战国学术文化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P276)、马积高[3]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P4),还有蒋伯潜和国学大师胡适[4]转引自李和山2006年发表的《荀子生年及游齐时间汇考》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网页.。

其实刘向《孙卿书序》:“方齐宣王,威王之时,聚天下学士于稷下尊宠之。是时孙卿有秀才,年五十始来游学。”“是时孙卿有秀才”与“年五十始来游学”,是并列关系,是记述荀子不同年龄段的情状与活动。“是时”一词是个关键词,当指齐威王、宣王时孙卿有“秀才”,年五十始来游学,是记述荀子游学于齐的年龄。一句话,两层含义,从行文的前后次序,逻辑关系十分清楚,不容混淆。

“秀才”用今天的话来解释是才华出众,出类拔萃,并非专指年少英俊之人。到明清时,方将秀才系于年少英俊之人。而把齐宣王、威王位置颠倒,绝非是误倒,而是故意为之,说明荀子有秀才,当在齐宣王时与齐威王没有牵连,只是人们对稷下学宫鼎盛期习惯以威宣之际相称,故把位置颠倒之。

应劭对这段史料认识和解释有误,随在《风俗通·穷通》得出了“方齐威,宣王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至襄王时,孙卿最为老师”的错误结论。姚奠中先生认为,据古书记载,古代小孩子是八岁才上学的[5]山西日报,2009-6-8(C1版).。试想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聪明如鲁仲连,其外出“求学”必应有师从,而《史记》确末记述其师是谁。反而在记述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时,先记述了荀子之前的历代稷下的学者三邹(邹忌、邹衍、邹奭),淳于髠、田骈等,却没有将荀子列入其中。可知这一时期荀子并未赴齐游学。比荀子较早的“孟子游历之初,由其生地邹邑及邻国始,孟子游齐时41岁。”[6]叶志衡.战国学术文化编年.(P167)不是很好的证明吗?况且,齐都稷下学宫集中了各个学派的学士,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校,而主要是议论政事。《史记·田齐世家》:“稷下学士不治而议论”(注:不治者,不宦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稷下学士“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刘向《新序》:“稷下先王喜议政事。”(转引自张国宁《荀子生平史料五则诂释》)。

更有学者以韩非《韩非子·难三》“燕王哙贤子之而非孙卿,故身死为僇”,认为荀子年十五游学于燕。一般学者都认为燕王哙前315年让位于子之,而夏自正等著的《河北通史》根据考古发现断定为此事发生在前318年。那么,荀子此时游燕如属实至少在前319年,则荀子当在百岁以上,难以让人相信;且韩非尽管是荀子的学生,但在学术观点上是根本对立的。通观韩非的《难三》文章是在用大量的比喻阐述其权利、法制、用势的观点,且在这篇文章中四处提到燕子哙,除上句外,尚有“燕子哙贤子之而壅焉”、燕哙贤子之,非正士也”、燕哙虽举所贤,而同於用所爱,卫奚距然哉[7](清)王先慎.韩非子集.中华书局,1998.(P386-387)!仅以韩非是荀子的学生,而把其文章中夹插在大量比喻中的只言片语,而做为燕王哙时,荀子十五岁求学于燕的论据是欠妥的。何况,难以排除其把他老师的观点做为参照物而发议论呢?

还有学者,以“荀卿三为祭酒,做为荀子在齐宣王、齐湣王时入齐的依据,认为“三为祭酒”,是三次担任祭酒,这是不准确的。无论是张国宁在《荀子生平史料五则诂释》中的释为“终成祭酒,多次为祭酒”,还是曲英杰《齐国故都临淄》“各职官任期届满需重新任命”解释中都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我们论证了荀子入齐是在齐襄王时且田骈之属皆已死的情况下。按照张茂华等人编著的《齐鲁历史文化名人》记载,淳于髠(约前385—前305),田骈(约前350—前275),慎到(约前350—275),接子(约前350—前275),叶子衡《战国学术文化编年》考证也与此同。这就说明荀子入齐游学是在齐襄王当政几年后而非在上台之初。为了了解清楚荀子赴齐准确的时间,就有必要从荀子为什么入齐,是从哪国入齐的?做进一步考证。

二、从荀子出生地和师承关系,考荀子前五十经历

按照史学界的传统观点,荀子故里有临猗、安泽、新绛三说,但三地皆为晋南所有,在这里是取得共识的;但荀子出生的年代所有说法都包括进去,细考三地,临猗和新绛归魏国所有,安泽则为韩国所有,均非赵国之地,这就与大家都理解司马迁的“荀卿·赵人”为荀子是赵国人的观点形成了矛盾。关于这一点,笔者在“解读荀卿赵人”[1]山西日报,2008-12-9(C3版).已做了阐述。

1.荀子出生在魏国,并到韩、魏两国考察学习过。

荀子出生于晋文公返国后第二年所建的荀城,即《竹书纪年》前635“晋城荀”。现为山西省新绛县席村[2]笔者.荀子故里新绛说.山西日报,2008-10-21(C3版).。荀氏做为晋国的六卿之一,当拥有较为丰富历史典籍和资料。公元前490年,范和中行氏在六卿争斗中被灭掉后,此地归赵氏所有;三家分晋后,至前376年;曲沃和新绛仍留给晋国所有,并没有彻底瓜分掉为战国特色[3](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中华书局,1972.,从前369年至前286年,魏献“绛”与安邑给秦之前属魏地,且此地东矩晋国新田20公里,北矩韩国古都平阳,南距魏国古都安邑也都在百公里之内。此地北国江南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献众多的地理优势,使荀子自少年时代起,就刻苦攻读自古以来的各种思想文化典籍,潜心研究儒家的所有经典著作,具备了应有的条件。

战国之初,魏国首先脱颖而出,成为战国七雄中的第一强国。魏文候在统治思想上兼容并包的战略,使孔门高足弟子子夏在西河设教期间,首启,“儒法通融”,不仅贯彻了孔子的“有教无类”,而且以“万物并有而不相害,(诸)道并行则不相悖”的态度,学术自由,兼收并容,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发展。他不仅培养出了李悝、吴起、田子方、段干木、公羊高、谷梁赤、禽滑厘等有名弟子,连魏文侯也是他的徒弟,共育门徒300余人,开创了学术思想史上“一门出多家”的特列。

周敬飞先生考证后认为:“在子夏时代的西河系指从龙门到风陵渡这段长约200公里的河段,人们把它称之为龙门西河,亦称晋属西河。公元前420年,他终老西河,享年87岁,安葬在他生活了55年的河津县辛封村村南[4]周敬飞.人文河津.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P89,95)。

按照汪中《荀子通论》《经典记录·毛诗》:“子夏传曾申,申传魏人李克,克传鲁人孟仲子,孟仲子传根牟子,根牟子传赵人孙卿子,孙卿子传鲁人大毛公”。换句话讲,人们普遍认为,荀子学问当为子夏弟子中的弟子所传授。且在私学较为兴盛的情况下,除子弓无考外,荀子与《春秋》的关系,汪中又在《经典记录》云:“左邱明作传以授曾申,申传卫人吴起,起传其子期,期传楚人铎椒,椒传赵人虞卿,卿传同郡荀卿名况,况传武威张苍,苍传洛阳贾谊”。

司马迁在《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跷檐簦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壁一双;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并没有记载那里人,但不是永济虞乡,就应是平陆人,且在战国时,河东郡仅指现运城市,故子夏、虞卿、荀子均为运城市人。

秦孝公用商殃变法后成为西方强国,齐与魏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使魏国从强国位置上跌落下来,使魏国处于西秦、东齐两强国的“夹击之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战国中期以前时常受到魏威胁的韩国,如同魏的处境相似。但魏、韩两国并不甘心处于这种地位,先是有韩襄王十三年(前298),韩与齐、魏三国联兵攻秦,后有前296年,齐与韩、魏、赵、宋中山国的五国联合攻秦,一直攻到秦国函谷关内,并迫使秦归还韩、魏两国部分要地。文化的积淀性和滞后性,使荀子继承了魏国兼收并容的学术特点,为其后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做为旷世奇才的荀子绝不可能一心待在书斋里,两耳不问窗外事。魏国的多次惨败,迫使这位出生在魏国土地上的儒士,去考察韩、魏两国的实际状况,推行他的仁政之说。前295年魏昭王、安釐王的上台,给这位血气方刚的青年提供了给魏国君主上谏的机会,被郭引泽先生称为“一个被埋没的天才军事家”[1]郭引泽.荀子——一个被埋没的天才军事家.,高剑峰《荀子故里治荀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版)在对秦战事上发表了他的意见。但非常遗憾的是韩魏两国国君并没有按照他的意见,将领无能致使结束在293年的伊阙大战,以韩、魏联军大败,被秦军斩首24万,韩大将公孙喜和魏将军犀武被虏而结束。

与秦之战谏,荀子受到了魏王的追究与诘难,故其学生所言“孙卿迫于乱世,鰌于严刑;上无贤主,下遇暴秦;……故君上蔽而无睹,贤人距而不受,然则孙卿将怀圣之心,蒙佯狂之色,视天下以愚”[2]荀子·尧问.。做为一个生于乱世,存于乱世司机而动的智者,保存自己,以待发展;是他终生的信条。于是,荀子以装疯卖傻作掩护,得以从魏国返回故地。从而把自己关在一个近乎封闭的空间里,反思自己在韩魏两国推广仁政的得失;终日与各种各样的书籍为伴,从中认真地选择着真理性的思想学问,继承发扬了尸姣“学积有生”等子夏子弟的学说。从荀子“议兵篇”等文章中对魏国军队的装备、特点之熟悉,对魏国政治的了解及对名家邓析、惠施学术思想的批判,向以治学务实的荀子,如果没去韩、魏两国考察过,是写不出上述内容的。

从前293年后到前286年,秦对魏加快了连续进攻的步伐,魏处处败退,割地退让;前286年,秦国围大梁,魏割“安邑和绛”求和,次年,秦置河东郡,下辖九县[3](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中华书局,1972.。在此种情况下,荀子连安心学习的环境都被打破了,他会选择那里求学和推行自己的主张呢?

2.荀子到燕国求学期间,曾拜邹衍为师。

汪中《荀子通论》及《荀卿列传考异》和胡元仪认为,荀子此时到了齐国,而这一年正是齐涽王出兵灭宋之年。此时济湣王因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已经刚愎自用,只要“独断”,而不要“兼听”。他还对稷下先生十分怠慢,物质待遇也大为下降,稷下先生贫困潦倒,纷纷逃散之际[4]孙开泰.邹衍与阴阳五行.齐鲁历史文化丛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P8)荀子怎会才逃狼窝,又入虎穴?

赵国为荀子东逃齐,北逃燕国必经之地。而前295年沙丘之变后的赵国,此时仍为李兑专权。这种局面最为荀子所不愿看到。而励精图治的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而且据《史记·燕召公世家》燕昭王“吊死问疾,与百姓同甘苦”。燕昭王的所作所为,正符合荀子的政治主张,“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到燕国不仅是荀子的必然选择,而且有以下事实为证。

首先,据明代张宇初撰《岲泉集》卷三记载:“孟轲学於子思之门,荀卿学于邹衍,此儒之所相传也。”邹衍前324—前250年,被胡适称之为“齐学之最伟大建立者。”[4](P111,153)按照孙开泰先生的考证,邹衍入燕的时间,大致是齐伐宋以后,大约在公元前288(齐闵王十四年,燕昭王二十四年)。“邹衍渊博的知识和阳阴五行学问赢得了各诸候国君的赞誉。他仅在齐国受到重现,至梁,梁惠王迎接至郊,执宾主之礼;至赵,平原君恭敬有加;到燕,燕昭王列弟子之座而受业,为邹衍筑碣石宫,亲自前往拜之为师。”[1]李玉洁.齐国史话.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P141)其次,荀子对阳阴五行学说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而把推广此学说的罪名按到子思和孟子身上,从没有批评过邹衍,这难道不耐人寻味吗?再次,荀子在《议兵篇》对历史上很无名望燕国将领缪虮与它国名将并列“故齐之田单、楚之庄矫,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2]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P276)充分说明他对燕国之熟悉。

“燕昭王广延方士,不欲令诸侯之客饲隙燕邦,故修建下都,錧之南陲”[3]水经注·易水.华夏出版社,2006.。从公元前286—前278年,邹衍做为燕昭王的师傅并一度为相,而荀子做为邹衍的学生拥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得以广涉猎群书,钻研各家各派的学说,尤其对邹衍的阴阳五行说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从而对当时盛行于世的名派学说都具有了十分精辟和独到的见解。

邹衍于燕惠王元年(前278)因乐毅之故蒙冤下狱,荀子做为邹衍的重要弟子尽管没有被下狱,但他的人身自由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邹衍入狱,荀子仍留在燕国,开始了传授儒学的行动。“荀子传《毛诗》的毛享虽鲁人,毛苌则赵人,传《韩诗》的韩婴为燕人(燕赵相近)”[4]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P152)那么荀子离开燕国到齐国的具体时间是哪年呢?

3.前270年,荀子与邹衍一同到齐国。

前272年,燕惠王立七年为燕将成安君公孙操所杀,招致了列国诸侯秦、韩、魏、楚的声讨和攻伐[5]夏自正.河北通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P147)。齐国从前278年迎接齐襄王,从莒入临淄听政,“前277年,此时齐国已收复燕国侵占的土地,齐襄王也打算要振作起来,于是稷下学宫又开始恢复活动,学术空气也重新活跃”[6]孙开泰.邹衍与阴阳五行.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P110)。由于田单功高盖主,齐襄王对田单一直颇有狰忌,君相不和持续了很长的时间。赵国惠文王十四年(前285年)开始亲政,参加了前284年五国伐齐事件,前271年蔺相如率兵攻两次大败秦军,“四十余年秦不能得其所欲”。“同年,秦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秦任范睢为客卿,定远交近功之策”[7]叶志衡.战国学术文化编年.战国策、赵策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P337)。五国伐齐使齐国一厥不振,赵、秦两强国先后伐齐,使齐国感到恐惧和不安;伐齐的失败、国内的动乱和列强的讨伐,也迫使燕国需要休养生息。为此同病相怜的齐、燕两国于前270年得以结束敌对状态,交换战俘,邹衍从而出狱返国。按照刘向对齐宣、威王在位时间有意颠倒的记载和荀子在入齐赴秦的过程中,“对经学和儒学的传播作了很大的贡献”[8]杨朝明.注说《荀子》.河南大学生出版社,2008.(P163)的记载,以及荀子游韩魏时所经历的惊吓和诘难,和稷下学宫又重新繁荣的局面,荀子于前270年,怀着到稷下学宫进一步互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和推广“王者之制天下归”的雄心壮志,带着儒学经典随邹衍到齐国稷下学宫讲学。尽管荀子到赵时,田骈等有名望的学者都已去世,荀子也具备了对众家学说研究的渊博知识,但到齐时间不长,就最为老师,三为祭酒,邹衍以他原在稷下学宫的地位和威望推荐他,当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从被楚两任兰陵令和后期的作为,考荀子卒年

稷下学宫优厚的条件,使荀子更能潜心研究学问从事讲学活动,并开馆授徒,使他的学问更加趋于成熟,成为共认的学界泰斗。在全国统一趋势已渐明显的情况下,他认为秦国颇具备完成大一统的条件,前266年他率弟子到秦国游学。从与秦昭王及其相范睢讨论军事与政治情况看,他有把其政治主张运用到秦王统一六国的想法,然而秦昭王和范睢对他改革时弊和推广仁政王道思想反应冷淡。在秦国碰了钉子以后,于前265年到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刚刚继位的赵孝成王前,但赵孝成王也是一个不喜欢进谏的君主,对荀子的直言忠谏很不满意。在无奈之下,又重返齐国。此时更加昏庸的齐王建即位,君王后辅助齐王建以执国政。君王后小心翼翼地侍奉秦国40余年,使自范睢始远交近功之策得以全面贯彻实施,在“长平之战”的关键时刻,齐国拒绝派兵,隔岸观火,最终自己也被秦灭亡。此时,身在齐国的荀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和理想仍在鼓励着他,一边研究和传播学问,一边给齐相后胜进谏。孙聚友《荀子与〈荀子〉》也持此时上谏的观点。“今相国上则得专臣,下则得专国,相国之于胜人之势,亶有之矣。然则胡不驱此胜人之势,赴胜人之道。求仁厚明道之君子而托王焉,与之参国政,正是非?如是,则国熟不为义矣?君臣上下,贵贱长少,至于庶人,莫不为义,则天下熟不欲合义矣?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言,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相国舍是而不为,案真为是世俗之所以为,则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众庶百姓皆以贪利争夺为俗,曷若是而可以持国呼?”[1]荀子·强国篇.文物出版社影印本,1974.《荀子·强国篇》说得何等清楚。以至于有的学者凭借这段话认为荀子是齐王建时才游学于齐,虽然这种观点不值一驳;但有学者凭借紧跟此后,齐国从湣王以来,一直到齐王建所面临的“今巨楚县吾前,大燕鰌吾后,劲魏钩吾右”等寥寥数语。而认为荀子游齐是齐闵王时,同样不是证据不可靠吗?

荀子的一片赤心,收到了相反的效果。因为齐相后胜嫉贤妒能,拒侯批评意见,并为秦国间谍所收卖。齐人或谗荀卿,荀卿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2](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华书局,1972.这一年是前255年。尽管是小小的兰陵令,仍使这位儒家大师欣喜若狂,终究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为政能够操守礼法,提倡以道德教化民众,采取了一系列富民政策。受到了人们的敬佩。正准备施展宏图时,受到了别人的怨恨。有人对春申君说汤以亳,武王以镐,皆不过以有天下。今孙子,天下贤人也。君籍之以百里势,臣窃以为不便于君,何如?春申君曰:“善。于是使人谢孙子。孙子去之赵,赵以为上卿。”[3]战国策、楚策四.

前253年荀子在赵做上卿时,平原君为相,使他有机会对赵国的国情和学术有了全面的了解。但长平之战后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重振国力以应付艰难时局的问题,荀子的“仁人之兵”对解决问题没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公元前251年,平原君去世,适逢楚国有意召回荀子,荀子见到楚国的使者之后,随即致书辞谢,并就楚国的政治情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春申君见到荀子的信后,对自己以前的做法十分后悔,他再次派人去聘请荀子,并要求使者一定向荀子转达他的诚意,荀子虽然对春申君的狰疑不满,但经不住春申君的邀请,并再次被任命为兰陵令。由于动机不纯,所以春申君可能并不信任荀子,荀子虽身为兰陵令,未必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因此,荀子任兰陵令并没有可以称道的政绩[4]沈长云等.赵国史稿.中华稿,2000.(P453)。

前238年,“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2]。此时的“孙卿遵守礼义,行应绳墨,安贫贱”,除著书外,继续讲授学问。刘向云:“兰陵多善为学,盖以孙卿也。长老至今称之曰兰陵人,喜字为卿,盖以法孙卿也。”

桓宽《盐铁论·毁学》篇说:“李斯之相秦也,始皇任之,人臣无二,然而荀卿为之不食。”既成为荀子卒年前213的重要支撑,也成为荀子年十五游学的理论根据。李斯作为荀子的著名弟子,告别老师赴秦,是在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初为吕不韦舍人,获得赏识后被保任为秦王的近侍卫士——郎,利用能经常见到秦王的有利条件,劝王成帝业,为天下一统,颇中秦王政下怀。所以他很快得到信任,被提升做了长史,不久又拜为客卿。”[1]郭琦等主编.陕西通史(秦汉卷3).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P99)前237年,随吕不韦免职而被罢免,同年秦王下逐客令,“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至逐客令……而李斯用事”[2](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72.。《李斯列传》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竞并天下,尊王为皇帝,以斯为丞相”。从以上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吕不韦免去丞相后,秦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再设丞相之职。此时的李斯实已揽朝政,代行丞相之职。至于“以斯为丞相,那是始皇34年的事。秦王政十年,为公元前237年,也是荀子免去兰陵令的第二年,荀子听说,李斯在秦‘用事’,现已位极人臣,他不仅没有为之而感到自豪,反“而荀卿为之不食,观其罹不测之祸也”。做为耄耋之年的老人,心情不好,食欲减退,只能说身体因情绪受到了影响,而做为卒于前213年的证据就微不足道了。

韩非是荀子的另一个著名学生,于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始入秦,同年为李斯、姚贾所陷害,死于秦。并没有荀子对这位得意门生的评价,说明此时,荀子已不在世。吕不韦所编《吕氏春秋》在编著时就有“是时诸候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编以为《八贤》《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的记载,书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宗者予千金。”[3]史记·吕不韦传.尽管战国时文章有单篇流行的习惯,按照钱穆的考证《吕氏春秋》成书于前240年,而二十万言之书,非顷刻而就,当有一段准备时间,可知荀子之书在秦王政初年就已公布了。而且据叶之衡生平考证,吕不韦死于前235年,这就说明,荀子著作在兰陵任上时就已开始撰写并流传,而荀子有的文章晚成于《吕氏春秋》。按照荀子时已高龄,且为李斯事所气而食欲减退的情况看,苗润田先生《稷下学宫》考证荀子卒年为前235年[4]孙聚友.荀子与(荀子).(P5)当为是。

综上所述,荀子于公元前319年生于魏国,卒于前235年,享年85岁。他一生遍历韩、魏、燕、齐、秦、赵、楚战国七雄之地,对各派学说均有深入的研究,从而在批判的基础上成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如果说,荀子15岁就到齐一直到前255年任楚兰陵令,前后达近五十年。那“从文献记载看,也找不到齐学与荀子有信的师承关系,鲁学则或有或无。”[5]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P195)的说法不就是莫大的讽刺吗?

荀子作为一代宗师,其思想和学术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谭嗣同所说:“二千年来之学,荀子也”;范文澜认为:“在儒家传经事业上,荀子远高于孟子”;王天海认为:“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无疑是老师,但真正承前启后的大师,只有荀子才当之无愧。”其地位与孔子相媲美,毫不损色。然而,其生卒年无考,成为学术界的一大憾事。作为荀子故里的荀子思想研究者,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探讨和研究。文中参阅了王天海、叶之衡、马积高、张国宁等名家的论著,也吸取了《齐鲁历史文化丛书》众多作者的成果,在此一并致谢。但笔者学疏才浅,旨在抛砖引玉,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责编:张佳琪)

刘保民(1956—),男,新绛县荀子思想研究会常会副会长、新绛县李毓秀夫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地方史。周琳(1972—),女,山西省运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研究方向为地方史。朱瑞霞(1984—)女,新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研究方向为地方史。

猜你喜欢
稷下荀子
中国最早的“大学”稷下学宫遗址确认
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稷下复合阅读空间构建实践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稷下学宫的地位与贡献
从稷下学宫看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