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引领打造乡村精致学校

2016-04-12 04:43:05陕西省合阳县和家庄镇中学马永平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家庄教研学校

陕西省合阳县和家庄镇中学 马永平

以“和”引领打造乡村精致学校

陕西省合阳县和家庄镇中学 马永平

陕西省合阳县和家庄镇中学地处和家庄村,是一所规模小、底子薄的乡镇薄弱学校。学校立足实际,把办学思路定位为“文化立校”,用“和”文化做引领,精准规划,以和嘉美、以和立德、以和尚学、以和启智、以和强能、以和健体,打造出具有“和”文化特色的农村精致学校。

一、精确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学校“和”文化

学校在传承中华传统和文化、挖掘和家庄镇本土和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特色的“和”文化,即“和雅有致天人合一的环境和文化”“中和仁爱崇德尚学的德育和文化”“和而不同包容创新的教学和文化”“人和致知知行合一的求真和文化”。校徽主体为一个“和”字,体现学校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以中和仁爱、人和致知为校训,把“弘扬和文化,践行松柏精神”作为学校文化主题,校歌、校园三字歌等都渗透着和文化的内涵。“和”成为学校的标识和品牌,成为教师与学生自觉的文化追求,并转化为师生的行动准则,和文化成为了学校的核心凝聚力。

二、精准规划,打造精美的环境“和”文化

在环境建设中,突出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育人氛围,按照区域和功能不同构建了6个环境版块,打造出和雅有致天人合一的“和”文化环境,校园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规划布局,井然有序。“松柏精神”成为学校“和”文化的精神内涵。不畏严寒、苍劲有力的松柏是师生不畏艰难困苦、在逆境中奋斗崛起的坚强意志的写照。淡然平实、不媚世俗的松柏是教师朴实无华、乐于奉献的高洁品行的象征。铮铮傲气、簇簇环抱是师生积极向上、紧密团结进取精神的象征。四季常青、挺拔屹立的松柏彰显出和家庄镇中学奋进前行、从稚嫩走向茁壮的坚定信念。教学楼西花园背靠柏树墙设“和”主题文化石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意。远望以几棵大松树为背景,竹园为主景观,前设透视文化墙,竹影若隐若现,南面以几棵梅花映衬,取松竹梅“岁寒三友之意,照应松柏精神。中院广场集学习、娱乐、休闲运动于一体,分三个版块,中间是文化广场,北边为两个小运动场,栽植有碧桃、红叶李等开花植物,取“桃李满园”之意,和高大绿色乔木相映衬,春夏之时,红花绿柳、苍松翠柏与师生的读书、运动构成和谐雅致的美丽图画。中院花坛与松柏之间设“哺育雕塑,母鹿颔首,子鹿昂头,慈爱祥和,取《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意境,以“爱”与“感恩”为主题。东边辅之以石刻“育桢”,取培育栋梁之才之意东边以高大的杨柳为主景观,远看杨柳依依,别具一格,布局上同中求异,相映成趣。餐厅前石刻“俭德”,取诸葛亮《诫子书》“俭以养德”之意,餐厅文化使美与育浑然一体。

三、精心组织,打造精彩的德育“和”文化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挖掘德育“和”文化的内涵,吸收《中庸》的“守中致和”和孔子的“仁爱”思想,形成了中和仁爱、崇德尚学的德育“和”文化。

1.创建了“师生结对,全员育人”德育模式。教师与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结对帮扶,重点是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给予爱心、树立志向。

2.把“和”文化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每逢重大节日举行主题升旗仪式,像“缅怀伟人感恩励志”等;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有集体展示的中华武术、《青春飞扬》健美操,球类运动基本功训练,还有各班的自选活动:拔河比赛、花样滑板、队列队形等,让学生在运动中尽情享受大课间活动的无限魅力;单周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双周举行一次主题校会;读书活动力求常规化,学校在教室、宿舍设立图书专柜,让书籍走进教室、宿舍,鼓励学生把读书体会、读书摘抄,读书感言、手抄报等在教室展示出来。建立了晨读、伴读、写读书笔记等制度。开展了各类种读书活动,像小学部写作比赛,初中部幸福读写比赛等;把国学讲座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和文化的重要手段,把四十八个国学版面与国学讲座结合起来,每三周举行一次,开展了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国学经典讲座、清明诗朗诵、风筝节经典诵读、节日诵读比赛、经典故事会、经典摘抄等。

3.以家校共建,感恩励志培养学生,留住学生。我校每学期期中考试后都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共四个环节,家长进课堂,真切感受孩子课堂表现,感性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和课任老师的因材施教,多维度地交流学习教子育女的经验;家长参加校、班会,拉近了家长与学校、老师的距离;召开家长培训会,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举办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加的大型感恩励志演讲活动,家长、学生、教师互动交流,使学生学会感恩,感受师爱、母爱。

四、精细管理,打造精致的教学“和”文化

学校从“人和”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人本和谐”的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人和致知,精细管理”的常规教学工作思路。

细化管理制度,结合九年制学校实际,重新修订了《和家庄镇中学常规管理制度》,细化了常规要求,把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常规管理逐层分开。细化管理过程,不断探索九年制学校管理方法,采用“学段主管、条块结合、目标整合”的新型管理模式,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地对教学进行管理,全面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细化检查落实,不仅在会上对存在问题进行反馈,而且建立了常规检查问题台账和整改台账,把每一个问题落实到位、整改到位。细化考核机制,制订了个人绩效考核(考评)方案和个人成长档案记录表,每月对教师进行一次考核,作为评优晋级的依据。

五、精密部署,打造精深的教研“和”文化

“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学校教研活动的基本理念,经过不断修改、实践、沉淀,形成了兼容并蓄、创新发展的教研“和”文化特色。

1.调整结构学科整合,根据学科规模及特点,把原来的七个教研组调整为小学、初中文科、理科四个教研组。改革教研形式,规定单周为集中教研活动,以学科研修为主,双周为分组教研活动,以常规管理为主。

2.开展有效课堂系列研讨。由骨干教师引领,全员参与,听讲评一体化,形成理论体系,教学活动中资源共享、制度规范、过程翔实的“和”,兼容个人教学风格的“不同”,充分体现出“和而不同”的理念,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依托大学区,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开展了全程跟教影子培训活动,选派出薄弱学科语文、政治科的教师,赴学区长学校进行全程跟教,返校后,谈收获、体会,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兼容并蓄,取长补短。邀请专家来校讲课、讲座,并与其他学校开展交流活动。学校先后邀请省教学能手、课改先进个人等来校进行研讨和开展专题讲座,开展多层次的交流活动。

5.借送教下乡,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古莘教育讲师团携手教研室中教组和小教组,分别在我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会,为我校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在物理组研讨会上,党局长从观察学生维度、教学目标、角色转换、驾驭技巧、教学基本功五方面和大家进行了交流,强调把观察学生维度作为评课的一个重要标准,为学校下一步教研工作指出又一主要途径。

当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作为发展中的农村薄弱学校,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和”文化承载者学校的理念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是学校进入改革深水区、凝聚人心的精神养料;是学校崛起、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智慧力量。创新是一种使命,我们将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让“和”文化育人功能都得到应有的释放,赋予校园“和”文化建设以新的内容和时代气息,使“和”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德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相互整合发展,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打造出高品位深层次的多元“和”文化品牌,引领学校成为一流乡村精致学校。

猜你喜欢
家庄教研学校
乡村振兴视野下聂家庄泥塑的传承与发展
玩具世界(2022年1期)2022-06-05 07:42:36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闻喜县郭家庄:山楂喜获丰收 助家致富脱贫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14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支家庄村急盼解决吃水问题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奇妙学校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体育师友(2011年4期)2011-03-20 15:29:41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