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兴宁市叶塘中心小学 潘新辉
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
文/兴宁市叶塘中心小学潘新辉
赏识教育是以成功为价值导向,以充分肯定每个学生都有赏识的需求和成功潜能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以实施鼓励性评价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充分肯定、信任、鼓励和赞扬中激发起学习欲望,并通过实践逐步走向成功。
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对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学生纠正对了,教师就要予以赞赏,学生答题正确了,教师可用 “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予以赞赏。
赏识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启动和开发学生主体的内部动力系统。在教学中注意适当运用赏识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自然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时,我常用 “你真聪明”“真棒”“你的见解真独到”来评价学生。虽然是简短的赏识话语,也会给学生心灵带来慰藉,也能使学生热情推向高涨。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数教师判为 “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师从他的 “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赞赏,让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 “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 “瓦拉赫效应”,它启示我们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这是 “锦上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师要处处做个有心人,不放过任何赏识的机会。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教师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李栋是班上的马虎大王,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马马虎虎的,他写的字像天书似的,老师每次批改作业都要进行猜谜游戏,猜猜他写的是什么字。有一天,我惊奇地发现,他的字写得非常认真,就立刻把他的作业投影出来,让同学们猜猜这是谁的作业。同学们猜了半天仍猜不出来。待我开口时,同学们都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李栋。这时的李栋已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了。我不失时机,说:“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看,李栋的字笔笔有力,间架结构合理,如果他以后也能这样认真地写字,说不定将来能成为一名书法家呢。”学生听到我这么一说,都给李栋以热烈的掌声。从此,李栋写字比以前认真多了,做事马虎的坏习惯也渐渐改掉了。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志向、兴趣等个性特点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人尽其才,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
待人真诚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对学生的赏识,不容有半点的虚情假意,应是出自教师的由衷赞赏。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赏识后,自然更能正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生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肖新明是一位比较内向,说话结巴的同学。在一次主题班会课中,我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来进行感情朗读。在指名朗读时,我发现平时不爱举手的肖新明也大胆地举手了,就立刻点名请他朗读。只见他站起来美美地读道:“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读后我让学生们进行评价。他们有的说:“肖新明读得很大声。”有的说:“肖新明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有的说:“肖新明像一位朗诵家。”听到这,其他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肖新明的脸也顿时红起来了。这时,我说:“我非常赞同刚才同学们对肖新明的评价,这次肖新明的确是好样的,他能勇敢地举手,并真情地为我们演绎,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学生们立刻收敛起刚才的哄笑。我接下去说:“我衷心地希望这次是肖新明同学良好的开端,让我们一起期待肖新明今后的不断进步,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好。”经过这次,肖新明同学变得活泼了,上课也经常举手,朗读水平不断提高了。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