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环境下办学特色的建设构想

2016-11-21 07:22广州市海珠区龙潭小学阮敬恩
师道(教研) 2016年10期
关键词:龙潭万物办学

文 广州市海珠区龙潭小学 阮敬恩

德育环境下办学特色的建设构想

文 广州市海珠区龙潭小学阮敬恩

一、立足地域文化土壤 打造乐善教育特色

1.学校的悠久历史渊源

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的龙潭村是广州著名水乡,这里四面环水,相传乃龙出之所,故取名为龙廷,后改名为龙潭。进入龙潭村,龙潭涌边苍翠的古榕,长长的须根垂到水里,与水色交相辉映。一座三间四柱的花岗岩牌坊就立在离村口不远的涌畔,正中庑殿顶刻 “圣旨”两字,横匾刻 “乐善好施”四个大字,这牌坊就是为表彰龙潭村白纶生一生热衷行善,清光绪十七年(1891)两广总督奉旨建立。

白纶生于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出资动工兴建了一家祠堂,精雕细琢,历时27个年头才完成。建成时,白纶生早已去世,村民缅怀这个大善人,于是称该祠为纶生白公祠,俗称白家祠。1958年建校伊始的龙潭小学,就是利用白家祠作为教室,后学校虽搬出白家祠,毗邻而建教学楼,但白家祠一直位于校园内,作为一个独特的校园景观而存在,现在已作为 “广东省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广州市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修葺一新,并成为龙潭村重大活动的场所。

龙潭村民风淳朴,乐善古风犹存。有着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环境的龙潭小学,立足于地域文化土壤,在2014年提出了 “乐善教育”,依据学校实际情况,赋予更深层次的诠释:快乐而和善。快乐,是指一种愉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学校要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校园,培养孩子们乐观向上的品质。和善,意即温和而善良,引领孩子们充分发挥 “人之心,性本善”的善良品质,做一个温和善良的人。近十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龙潭村涌入很多来广州务工的外来人员,龙潭小学也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们在校园里和平相处,更要学会和谐悦纳,与人友善。

2.学校的现状与发展构想

在近两年的探索和发展中,领悟到:学校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活动形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确立以办学理念为核心的办学体系是学校生存的必需,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没有形成一定办学特色的学校是没有前途可言的。经过反复思考学校的发展优势,结合历史文化,提出传承优良 “乐善”传统的构想,构思以 “心记善训、口出善言、行践善事”为德育发展主线,以 “灵活善变、巧学善思、博雅善学”为教学发展主导,以一个大大的 “善”字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凝练出 “乐善教育”的办学特色和 “博雅至善”的办学理念,“博雅至善”是基于学校历史沉淀以及未来发展需要提出的办学理念,“乐善教育”特色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实践。

二、校园文化依水而生 氛围凸显乐善情怀

1.品“水”性,结“善”缘

龙潭村具有典型的岭南水乡的生态环境,走进龙潭,流水潺潺,小桥古树青石板路,无不述说着水与龙潭人的亲密。老子在 《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意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教善若水,润泽天下”也告诉我们,水润泽万物,令它们繁盛地生长,而它却从不与万物竞高下、争长短,它总是安身立命在众人所不愿去的低洼地。上善的人,其安身立命,像水一样随遇而安,善于居住低洼之地,心若止水。与人交往像水一样博大仁爱,做人像水一样清静而治,做事像水那样发挥功能,行动像水那样善于把握天时。这一切都是自然的,正因为能像水那样与物无争,所以不会出现过失和差错。所以,水性即善性,以 “水”为 “乐善教育”的物象化,对校园 “善”的文化氛围进行打造。

依托龙潭水乡特色,利用并突出龙潭 “水文化”,打造 “乐善教育”,将无形的道德品质教育寄托于有形态可触摸的 “水”的物象化中。“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是因为水“知足”,故而“常乐”,让孩子们欣赏并学习 “水之乐”,做快乐人,培养乐观品质、快乐心境,继而拥有快乐人生。让孩子们感悟 “水之乐”,做到不与人争,不与事急,拥有平和乐观的心态,养成快乐乐观的道德品质。“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会依据容器的形状而改变,让孩子们欣赏并学习 “水之容”,体会做人做事要学会包容、悦纳,这一点在培养孩子为人处世方面特别重要。水润万物,万物因水而生,让孩子们欣赏并学习 “水之善”,待人接物像水那样谦虚谨慎、思维像水那样活跃、言语像水那样真诚……不仅要包容接纳不同的事物,更要学会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就像水帮助万物的生长那样。帮助了别人的人,心理就会获得赞同和认可,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继而生发不断肯定的正面的助人为乐道德品质的诱导,促进快乐的体验和乐观品质的养成。

在校园文化 “乐善”氛围的创设过程中,我们将“乐善”的理念、品质、故事等通过标识、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彰显,让孩子们进入校园即进入 “乐善”的耳濡目染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行影响和渗透。

2.明“水”色,传“善”情

龙潭村的古树、小桥、流水、村落,自成一幅古朴而典雅的水墨画。学校校园环境的布置依据龙潭历史沉淀中的龙纹和水纹,结合典雅的蓝色青花纹,作为学校的主要氛围色调,传递古朴、善良的情感,灵活多变的青花纹传递坚持、灵动的意念。蓝色是海水的颜色,代表了古朴和宽容。龙水相依的兄妹情感,提炼龙龙 (龙图腾)和灵灵 (水图腾)的吉祥物,赋予校园氛围以龙的灵性、人的灵心、水的灵境。

“乐善教育”理念融入物象化的 “水文化”,以水这种可视可听可触摸的具象,让 “善 “这种品质有样可依、有形可触、有律可循,让学生在校园里能时时 “见水色,品水性”,从而 “结善缘、养善性”。

三、乐善德育乐善教学 乐善育人植根龙潭

1.乐善德育善化品德

龙潭大善人白纶生一生行善的很多故事,在龙潭家喻户晓,通过“乐善教育”,让学生传承乐善的优良品质,并通过各种活动将乐善品质根植入学生心灵,培养新一代“乐善”的龙潭学子。在学校实际活动的开展中,我们通过一些活动与形式,不仅仅只是单纯地讲述“乐善”,而是将 “乐善”进行传承与创新,产生生生不息的深远影响。

其次,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活动,让学生理解、接受并学习 “乐善”,从而产生和善的心理意识,“心记善训、口出善言、行践善事”。宣传、明晰、强化“善”的四个层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编辑龙潭小学校本课程《“乐善”育人》,让孩子们从一些 “善”的实例中了解善、亲近善,并按照课程要求的那样行善。相信假以时日,“乐善”一定能够深入人心,深切影响学生的品质。

2.乐善教学善化思维

“乐善”教育的推广,不仅要从德育方面对学生进行影响,更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延伸 “乐善”内涵,全方位以 “乐善”包围学生,影响学生,在教学方面主推“灵活善变、巧学善思、博雅善学”,旨在鼓励学生善于创新、善于思考、善于合作、善于实践、善于求知。教师也要“灵活善变”,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以丰富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去唤起、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学习的激情。

龙潭小学 “乐善教育”涵盖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以 “善”养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尤其要具有快乐和善的品行;二是以 “善”养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健美的体魄、尚美的情趣、创造美的能力;三是以 “善”求学,培养学生成为善于创新、善于思考、善于求知的博雅君子。

龙潭小学 “乐善教育”坚持一个总目标:培养快乐和善的人;依托二个载体:学校活动 (包括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社会实践;遵循三条路径: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强化四个善待: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实现五个分目标:涵养“乐善”之品,砥砺“乐善”之志,储备 “乐善”之识,汇聚 “乐善”之智,积蓄 “乐善”之能;培养六个善于:善于修德,善于求知,善于健体,善于尚美,善于合作,善于实践。

一种优良品质的培养,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营与努力,龙潭小学的全体教育者们,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与信心,在“乐善”独特的思想理念的指导下,通过 “博雅至善”的办学理念,使学校具有书院的风雅,使教师具有书卷的风范,使学生具有君子的风度。通过 “乐善教育”的办学特色,使我们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至信、至真、至善”。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龙潭万物办学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龙潭画影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九龙潭的龙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