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门市蓬江区教学研究室 刘桂荣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物理复习效率
文/江门市蓬江区教学研究室刘桂荣
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无趣缺乏味的 “炒冷饭”式的复习,变为教师更易引导学生,学生兴趣盎然的高效复习。学生在明晰的思维下,学习更易上手,更易明白知识各层次的关系,学习更自信。
课前为兼顾中下层次学生的学习,可制定思维导图,若学生的基础一般,则在老师的引导下制作。如下图:
制作思维导图是一个复习的过程,容易对知识进行梳理及记忆。制作完成后,则可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精心编写好针对性的练习,练习的设计要注重层层引入,突破一个子题目后再进行下一个子题目。
制作思维导图是成功的第一步,接着必须通过练习层层加深理解和应用。如为针对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和应用进行理解,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完成如下的练习:
1.根据欧姆定律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2.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R=U/I,关于这个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3.如图所示是两电阻 R1、R2的U-I图线,由图可知 ()
A.R1=20ΩR2=10Ω
B.R1=10ΩR2=20Ω
C.R1=30ΩR2=20Ω
D.R1=20ΩR2=30Ω
4.将10Ω、100Ω和1000Ω的三个电阻并联,它们的总电阻是()
A.小于10Ω
B.在10Ω与100Ω之间
C.在100Ω与1000Ω之间
D.大于1000Ω
5.标有 “10Ω、1A”和 “15Ω、0.6A”的两只电阻,把它们串联起来,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
A.25VB.15VC.10VD.19V
6.R1和R2并联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干路中电流的1/4,R1与R2之比是 ()
A.4:1B.1:4C.1:3D.3:1
通过这一系列层层递进的习题设置,学生理解知识的结构,对于自己所学内容的薄弱环境也有了很好的把握,可以大大提高中考复习的效率。
思维导图是能使训练学生以最短时间解决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设计好训练题,配合思维导图,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思路。
如对于 《电功率》一章的复习,可利用思维导图结合一题多问的题目促进学生的理解。
制作 《电功率》的思维导图后,设计练习,加强学生对各物理量关系的训练,同时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到 《欧姆定律》知识。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引导思维逻辑有效手段,长期进行 “思维导图”式的训练,将大大的增强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中考复习的效率。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