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现实反思与推进策略

2016-04-12 00:50刘斌张文兰
数字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数字化信息化

刘斌张文兰

(1.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2.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现实反思与推进策略

刘斌1,2张文兰2

(1.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2.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如何做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深入应用是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实中,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还存在异化现象,以及与教学过程缺乏深层次融合、实践交流与研修活动不足等问题,其制约因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应用理论的乏力、应用主体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应用环境不容乐观。为实现数字化资源的融合创新应用,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策略:改善应用环境,提高教师的价值认同和技能,创新应用模式。

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应用;问题形态;阻碍因素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及其应用概述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在信息化时代延展出来的资源形式。根据相关研究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内涵:一是指数字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如李克东等人将其界定为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1],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音视频资源、课程网站等;二是指一切经过数字化的能提供学习、支持学习与改善学习的事物的总称,除了内容和材料,还包括媒体、环境条件等因素[2],因此,它可以分为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两类,软件资源主要是指其数字化内容和材料,而硬件资源主要是指其媒体和环境条件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它的内涵和形式在不断扩展,特别是近年来涌现的微视频、微课、网络学习空间、电子教材等,进一步丰富了它的形式和功能。

目前,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基于PPT等多种媒体资源的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及音视频资源的一种应用形式,其实施环境是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多媒体教室,这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应用形式,其特点是在传统教学框架下实现技术手段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传统教学的效率。但它囿于传统教学模式,其应用未能真正实现与教学的深层次融合。二是基于在线资源及网络学习空间的网络教学,它是在网络化教学环境支持下的一种教学形式,可以较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这种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选择。三是基于微课和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它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创新型教学形式,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混合式教学,其基本过程是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开展师生互动教学。它借助数字化资源将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颠倒过来,能较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

二、现实反思: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问题形态

(一)“简单替代”“为用而用”的异化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目的是促进教学的革新,但一定不能脱离教学的本质。然而在实践中却充斥着各种脱离本质的异化现象。我们在课题调查中发现,很多中小学教师在资源应用中存在简单的替代思维和为用而用的跟风现象。比如,为了追求“华丽”的教学形式,教师们常常将在线资源简单地替代传统的课本资源,以微课、微视频替代教师的讲授和分析;原本基于传统教材和课本资源就能达到知识学习效果的,教师却选择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制作微课和微视频;还有一些教学中,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教学对象是否适应,教师就简单、机械地模仿某些应用模式,甚至以牺牲师生大量的课外休息时间为代价来完成所谓的信息化教学。最终,师生在应用中身心疲惫、苦不堪言。在这些教学应用中,教师不分情境地将各种数字化教育资源强加于教学过程,忽视了对其适应性和应用缺陷的估计和考虑。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与课程教学缺乏深层次的融合

“融合创新”是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应用的目标。然而,在中小学的日常课程教学中,资源在应用时却缺乏与教学环节的深层次融合,基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师生互动和交互教学被忽视。笔者组织的一项有关数字化教育资源在中学的应用现状的调查就显示,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有23%和27%的教师会在备课和制作课件的时候经常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编制试题和课堂讲授等领域中教师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比例分别为14%和16%,而教学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和学习答疑中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比例仅为4%、8%、5%和3%。[3]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教师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主要还表现在备课和课堂展示等传统教学环节(即上文中谈到的多媒体教学应用形式),而在教学反馈与学生答疑等互动教学环节的应用比例还太小(不到10%),其应用只是注重资源的演示性,忽视“交互性”。另外,教师在设计与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时对学生的需要、接受程度等也缺乏分析和了解,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应用方式只能更加窄化师生的互动空间,强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获得的效果甚微。

(三)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实践交流与研修活动不足

对于教师而言,实践交流和共同研讨对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却缺少与学校内部(如年级组、学科组)、外界环境的交流与协作,如解利等人在苏北地区的调查显示,49.7%的教师有时交流,而29.3%的教师很少交流[4]。同时,大部分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研讨活动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行动,如在学校组织的一些信息化教学研讨活动中,很多教师敷衍对待,缺少深入的思考与交流。显然,这种“闭门造车”的实践限制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创新应用,不利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资源的深入应用。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我们极有必要厘清问题的阻碍因素,进而探索其深化应用的策略。

三、追本溯源:数字化教育资源深入应用的阻碍因素解析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理论的乏力

当前,关于数字化资源的应用理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化资源应用的基础理论,包括系统论、整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5];二是数字化资源应用的模式和策略,如基于数字化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混合式学习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等。在这些应用理论探索中,虽然也有结合具体学科的微观研究,但大多研究还是侧重于应用原则、模式构建等理论层面的探讨,而在长期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案例研究和基于实证、行动研究的教学模式还较为缺乏,对教学一线的指导作用乏力。这也导致中小学一线教师面临着不知如何将学界“开发”的理论模式应用到教学实践的困惑,难以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落脚点。

(二)教师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理念与技能不容乐观

教师是实践主体,其应用理念及能力水平决定了资源应用的深入程度和最终的教学效果。从上述问题的表象可以看出,教师在这方面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环境下,大部分教师依然持有传统的教学观念,实践中不愿改革现成的教学模式。从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环节可以看出,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认识还停留在“工具性”思维层面,在应用理念和教学评价上依然站在“知识传授”这一角度(如提高备课效率、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材料等方面),较少关注到交互教学、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及其思维培养等价值。同时,教师缺乏对数字化教育资源与教学过程、要素深度融合的思考与设计,在实践中对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不足。

(三)信息化教学环境喜中有忧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支持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基本条件。“十二五”以来,通过前期建设特别是“三通两平台”工程及“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基础教育各学校的硬件环境及可获得的优质数字化资源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据相关统计,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到87%,80%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更是日益丰富[6],这些条件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基础教育信息化也获得了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国家频繁发布各项政策文件,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积极的引导。

然而,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层面的应用环境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众所周知,在传统知识的教学方面,中小学一线教师拥有着比数字化教育更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经验。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数字化教育资源自然难以深入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各个学校“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7],尤其是很多学校在行动上还缺乏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具体规划和策略设计。这就导致教师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上缺乏足够的支持和激励措施,难以激发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热情和动力,自然也就阻碍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四、合力突围: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策略选择

(一)改善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环境是基础

根据霍忠民等人的观点,教学信息化应用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8],硬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和物质条件,而软环境则是指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政策制度等环境。前文谈到,我国基础教育各学校在硬环境的建设上已获得了稳步的提升,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提供了基本保障。目前最重要的是改善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应用的软环境。从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实践来看,其软环境集中体现在学校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学校领导的态度和支持,学校的行动纲领,培训、考核和激励制度,应用氛围等方面。

传统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往往强调校长或某主要领导个人的信息化领导力,这在实践中会由于个人的精力和认识有限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为了保证信息化教学决策的合理性及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组建和成立信息化教学委员会,由学校主要领导、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教务部门、各年级、教研组及一线教师代表等成员共同组成,对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同时,教学信息化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需要长远的规划和清晰的政策。相关研究也证明,在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过程中,具体的、直接的、可操作性强的政策,能为工作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各种支持,能有效激发教师参与该项工作的积极性[9]。因此,学校应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明确、清晰的战略、制度和措施,具体包括:确定共同愿景,明确目标;制定行动步骤,详细规划实践路径;提供制度规约,保障和激励教学信息化的持续推进。

(二)提高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价值认同和应用能力是关键

1.通过教师培训和校本研讨更新理念、提高能力

传统培训由于其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精英式的培训机制及通识性的培训内容等特点,与教师的一线教学往往存在一定距离,并且国家培训也无法保证所有教师参与,更是难以解决日常教学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因此,各学校需要在国家培训的基础上改进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机制,衔接和优化教学链。具体来说,中小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将国家培训与教师的实际教学问题解决衔接起来:一是立足本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常态化的校本培训,在学校内组织开展信息化研讨活动,重在对实际问题的研讨和解决;二是积极组织和参与区域内的教研活动(如网络教研),加强一线教师与区域内其他学校教师的交流与研修活动;三是在学校内组织开展项目任务、教学竞赛、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

2.从主体自身出发,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以及反思意识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专家引领、学校政策激励、课题研究等方式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进行深刻的分析,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其次,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实践社群及实践共同体,促进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

3.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扶助和支持

为了解决教师的矛盾和困惑,我们在具体实践应用中特别是初始阶段要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支持和扶助,包含研究者、技术员、教学管理者等在内的扶助者应给予教师在教学设计、资源选择、资源应用等方面的全程指导和帮助。

(三)探索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创新模式是核心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曾说过:技术只有与新的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效益。同样,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中,只有将优质资源与恰当的教学模式、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因此,我们要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融合创新应用,就必然要探索新的方法和应用模式。根据目前基础教育的实际教学环境,我们可以重点实施以下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式:基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基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主题探究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指通过教学设计让学习者围绕一个主题及其相关资源进行探究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该模式的主要流程是:(1)教师利用准备好的数字化资源,创设探究学习情境;(2)教师与学生开展主题讨论,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明确主题目标;(3)学生基于数字化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在此环节,教师可以根据主题情况组织不同的探究形式,如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或者小组间的协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探究活动进程及与学生的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指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4)结果交流,总结提高。在该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等形式对资源进行发掘和利用,最终达到知识学习和内化的目标,而教师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主题的设计、资源的提供和引导、活动的组织、学习的评价和反馈等方面。

2.基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就是把传统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颠倒过来,在课前由学习者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内通过互动交流及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实现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内化。这种模式充分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学习两者的优势,利用数字化资源(如微视频、微课、慕课等)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和教与学的交互融合。从全国中小学翻转课堂教学实验来看,这一教学模式取得了不少积极的成效,是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形式。实施翻转课堂,主要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课前的预学习阶段。教师根据主题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的数字化资源,提出相关问题,并制作相关的练习作业;而学生基于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完成相关练习,通过数字化资源完成知识的初步学习过程。(2)课中的知识内化阶段。此阶段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模式,而是以学生预学习阶段的问题为基础,通过开展多样化、互动交流的教学活动来深化学习的层次,如采取交流汇报、讨论、辩论、项目式协作、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3)课后的知识补救与迁移阶段。通过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总结,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如有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拓展资源和巩固练习,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这种模式有效地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地实现了数字化资源的优势和价值,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教学模式。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2]万力勇.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刘斌,朱英.数字化资源在中学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3):41-43.

[4]解利,汪颖.苏北农村高中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10,(12):55-58.

[5]李小荣.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中学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6]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EB/OL].http://www.edu. cn/xxh/focus/zc/201606/t2016062/1417428.shtml,2016-06-21.

[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的 通 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 html,2012-03-13.

[8]霍忠民,邓少鸿,陈宗让.浅谈高校教学信息软环境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8,(9):24-26.

[9]管恩京,李静,郑海峰.促进高校网络教学与教学资源应用的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126-129.

(责任编辑 孙志莉)

Realistic Reflection and Pushing Strategies of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ppli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LIU Bin1,2,ZHANG Wenlan2
(1.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Yongzhou,Hunan,China 425100; 2.School of Edu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China 710062)

How to deeply apply the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promote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mprehensively.In reality,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till exists the problems like the alienation phenomenon,the lack of deep integration with teaching process,the absence of practice communication and research and studies discussion,etc. and its restraining facto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namely,the fatigue of application theory,the limited capability and level of application subject,unsatisfie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In order to realize deep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we need to adopt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improving application environment,promoting teachers’ value identity and skills,and innovating application mode.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teaching application;problem forms;hindering factors;strategies

G4

A

2096-0069(2016)04-0054-05

2016-05-15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立项课题(项目编号:XJK015CXX001)和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4年立项课题(项目编号:14C0487) 的成果。

刘斌(1984— ),男,湖南株洲人,湖南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张文兰(1967— ),女,浙江东阳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数字化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