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和改革

2016-04-11 17:03邓文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品德课少数民族思想品德

邓文君

甘肃省位于祖国的大西北,地理位置濒临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在地理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多重影响下,在本省区域内形成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大杂居,小聚居”的历史现象,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为了民族的团结,民族的繁荣,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急需被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以便于更好的促进民族地区的长期稳定繁荣,为重建丝绸之路做出重大贡献。

一、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

(一)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的成果

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初中品德教育的首要学科,是国家推进民族,团结、繁荣的重点学科。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原因,长期处于落后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各种有利于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发的政策,取得了少数民族地区繁荣昌盛的盛世景象。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少数民族人民获得正确思想品德素质的第一步。新人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是以少数民族初中生为教育对象,以这一时期学生所面临的各种思想品德问题为内容,全面而及时的让学生获得所需的思想品德素质。本书重点从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入手,在初中教师和同学极大的学习热情和认真的态度下,已经取得了如下成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基本的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能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初步形成了道德规范与交往意识以及正确的交往常识,具有较强的交往与合作技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熟悉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和各种制度规章,具有初级法律法规意识,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数学生进一步形成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不足

但是在进一步的学生学习生活中,教师发现在上述成果之下仍有众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未能清晰地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缺乏较强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国家国情国策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不能准确及时全面的了解,对时事变化不够敏感,爱国热情不足和为国奉献的精神缺乏;少数民族学生的理想,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存在很大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其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通向为国奉献理想的人生之路。

在重建丝绸之路的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加强思想品德素质,才能全面理解党的各项政策,为推进丝绸之路的重建做出巨大的贡献。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是新时期各民族人民爱国、爱社会主义最基本、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

二、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的改革方案

(一)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的改革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自我运用新人教版教材的教学经验,结合与多位教师同行的交流心得,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全而深刻的改革探索,以下是具体内容:

1.从教材本身出发,发现教材的不足。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教育工作专业人士结合过去多年实践经验和对未来的展望编写而成的,教材形成之初往往很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但政治是一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很快变化的学科,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将越来越不符合教学的要求。很多学校不能及时更换教材,学生才会产生未能清晰地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生缺乏较强的责任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同时我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教师和同学在学习思想品德课时对教材的利用不充分,从而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吃不透刚刚产生的爱国之情因不理解而减少以至于消失殆尽。

2.从教师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出发。目的性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近些年来一部分教师和同学还未从应试教育的观念下解放出来,或者说他们还未进入素质教育的天地。教师和学生还是一味过分关注考试分数,而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全面学习,学生在考试时,取得良好成绩就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终点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引下,学生当然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漠不关心,只会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无用人。

3.众多思想品德教学教师通过召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家长会”,“学生眼中的社会大众的思想品德观”等活动,发现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与父母亲人的家庭教育、社会大众的社会教育存在较多分歧,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三结合”教育态势。学校的爱国教育在家庭成员的交谈、议论、牢骚,信仰邪教等行为中,以及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的教育中,不仅不会事倍功半而且可能化为乌有。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社会大众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学校周围遍布的卡拉OK厅、电子游戏厅,都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二)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的改革方案

众多教师通过以上对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的改革探索,经过进一步研究总结得出以下改革方案:

1.学校的教育教学委员会应该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为学生和教师挑选合适的思想品德教材,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更换教材,不断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全范围,多渠道的思想品德学习需求。教师和同学对现有的教材要全面而充分的利用。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同学在复习知识时不能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插图。图片不但可以使学生很快的接受新知识,还能够使同学们扎实的学的新知识。在理解的前提下对知识更好的把握,进而有极大的学习兴趣,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

2.学校、教师、同学应进一步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落实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观,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观。摒弃存在许久,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应试教育观,在素质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改变教学目的,不过分强调思想品德课程考试成绩,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政治要求的人才。学生也应摒弃以成绩论成败的观念,从学习的点滴小事做起,争取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自己的不久将来为本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大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师和同学们要充分学习新人教版教材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社会主义等部分的知识。积极采用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定期开展爱国教育教学活动,组织教师同学参加思想政治爱国、爱社会主义课题竞赛,新的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已取得国家的充分关注,国家加大对社会大众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努力改善初中生生活的政治大环境。教育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应继续加深未成年人绿色网站的建设,公安部门定期协助学校对网吧、影像店的检查,强调他们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规范他们对于初中生的行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需要随时关注班上每一位同学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和家长学生沟通,对于已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未出现的问题发现萌芽,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所以,要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承担起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所要担当的历史责任需要家长、教师、同学、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们通过思想政治学习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阶段学生们走的踏实、正确,将会拥有美好的人生,否则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笔者使用新人教教材从事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有一段时间,发现新人教版教材更能适应民族地区同学们的思想政治学习需求、学习愿望。正如“人无完人”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新人教版教材也不例外。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做出重要的贡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少数民族地区一定是经济繁荣发展,科技人文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幸福的人间仙境。甘肃省一定会在重建丝绸之路的过程中表现突出,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兵省份。

.

(作者单位:甘肃迭部县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品德课少数民族思想品德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选择
少数民族的服装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