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商文化为例谈影视作品中的商业文化表达

2016-04-11 15:41李静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汉口影视商业

李静

内容摘要:商业影视剧的热播使各地不同的商业文化得到大众的认识。本文以反映武汉地域特色的影视剧为研究对象,从中归纳出武汉商业文化的显著特点,结合当代商业发展,以建构完善汉商文化体系建设。

关键词:影视 汉口 商业 商业文化

小说与影视戏剧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其艺术特征和表现风格各有不同。近年来,随着影视戏剧艺术趋于成熟,随着充满个性风格的优秀小说作品的不断问世,将小说与影视进行结合,反映地域历史文化、现代家庭生活的一些影视剧本也趁势登场。相比于传统小说文本而言,影视戏剧的传播受众面广、观众易于接受的特点,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叙述故事和消费故事的渠道。

在众多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商业题材的影视剧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从表现内容来看,主要是描绘特定区域中的近代商业历史发展、商人风貌和现代商界生活、商战风云这两部分内容。纵观大陆影视界,描绘京津地区商业活动的《大宅门》,徽商的代表人物《胡雪岩》,历史上有名的晋商《乔家大院》,极富地域特色的《闯关东》等,这些以近现代商人为题材的商界生活影视剧的热播,反映了近现代以来,中国各地的商人风采、商战风云以及风格迥异的商业文化。这些影视作品从历史出发,结合当代社会现实需求,力图于挖掘近现代商业活动与社会生活一脉相承的地域文化精神,彰显具有现实意义的从商之道,塑造具有地域特点的商业文化精神。

本文则以反映武汉地域特征的影视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展现武汉商业活动的社会背景,商业环境和生活状态,从而对武汉商业的历史发展沿革进行梳理,对武汉地区的商业文化进行探究,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武汉地区商业文化发展历程的了解,也可以给当代武汉的商业文化建设以启示。与其他地区的商派相比,晋商、徽商是行商,走遍全国做买卖,地域性强,讲究宗族亲缘关系。而汉商则是坐贾,吸引周边人来武汉谈生意,所以汉商指的不是狭义的武汉商人,而是指代在武汉做生意的人。与徽商、晋商相比,汉商的商业文化更具包容性。

一、汉商文化的核心价值

说到武汉的商业文化,就不得不提到武汉的城市文化,武汉的商业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发源,武汉的城市文化又包含了商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两者互相渗透,互为表达。作家们喜欢通过对本地商业活动的表现来塑造自己的创作对象,而商人形象的塑造和商业精神的展现则是商业题材影视剧的一个重要表现内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有多部以武汉市民、武汉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视剧上映,例如:来双扬是吉庆街的老板娘,李宝莉是汉正街的扁担。随着这两部电影在全国的热播,让大家看到了武汉现代商业的兴起,武汉商业城市文化的积淀,以及具有典型地域特点的“汉味生活方式”。

(一)诚信之道的商业经营观

武汉地处全国经济地理中心,是中部商品的聚散地。既是历史上的四大商业名镇,也是近代内地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武汉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也有南方人的精明。万商云集武汉,带来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也带来了各地不同的商业文化。武汉的商业文化则是兼收并蓄,既有其自身的商业文化特征,也有和其他地区商业文化上的共性,就是诚信经营,童叟无欺。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剧《汉正街》以汉正街及周边商业地段为背景,讲述了从清道光末年到1949年百年间经过三代人的打拼成就一代巨贾的故事。这条有着百年沧桑历史的老街,由于水上交通便利,出现了众多码头,为商埠吞吐集散物资。其“买全国、卖全国”的坐贾经营模式吸引全国各地的商贩前来“打货”,这种特殊的经营模式做的就是回头客,做的就是诚信。汉正街里打货的小老板人可以不到,商家则可以帮他把货清好,送上车,彼此都不担心对方会赖账。这就是汉正街的商业运行方式——诚信。诚信始于“物信”,以物易物,进而“言信”,一诺千金。这种信誉度,是汉正街商业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和气生财的商业管理观

论语曰:“和为贵”。中国的传统经商理念“和气生财”、“和则两利”,都是指在商业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处理。电视剧《汉正街》从全景的角度描绘了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有一千多个铺面,林林总总上千行业和商品门类。影视中我们看到汉正街老板做生意,客户一进门,一杯茶,一支烟,到了腊月间,左邻右舍的铺子会相互拜年,同行中的翘楚,还会敲锣打鼓给他送年礼,以示尊重,这在传统文化里是一种商业中的潜在人情。在这种“满目东西南北货、一街南腔北调人”的商业环境中,要和谐共处,共同发展,都从一个“和”字来。“和”是手段,是商家们在混杂的商业环境中获得一个动态平衡 的法宝。

(三)义字当头的商业伦理观

俗话说“自古同行是冤家”,对于商业影视而言,商战冲突是构成影视剧戏剧张力的主要基础,也是主要故事情节的推动力,这也是商业影视剧的惯用表现手法。但在反映武汉商业文化进程的影片里所表现出来的商战冲突更多的是突出了“义”字。武汉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以水运为主,人员流动性大,由此获得九省通衢的称号。来汉商人按地域、行业、亲缘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组织文化,也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商业码头贸易。有了码头,就有江湖,就有江湖义气,从而孕育出义字当头的商业伦理观。

从小的方面来说,所谓“义”是个体的豪气以及帮派里的互帮互助。在反映汉口侠商的电视剧《汉口码头》中,主人公黄天虎出身草根,来自乡野,从汉正街的码头帮派里打出来,靠的就是诚信和侠气闯出一番天地。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著名汉商刘天歆、蔡辅卿的影子。

从大的方面看,《汉口码头》中的商人不再是普通的汉口商人,而是有情有义的民族实业家。“对于19世纪后期的汉口来说,不同寻常的是它的城市地位,以及商人在这些活动中发挥的主导作用。1911年,武汉三镇及其他城市里的年轻的中国资产阶级,以异乎寻常的速度站在了支持革命政府的一边。”剧中,黄天虎、刘钦云、蔡瑶卿作为当时汉商的一个缩影,他们表现出不畏强权、坚持民族气节的“侠商”品格。当西方政治经济势力进入内陆,整个中国处在大变革时代时,这些汉口商人有着对家族的小义,对国家民族的大义。

二、汉商文化的功能效用

(一)交流展示作用

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中介桥梁作用,在商业流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地域文化、城乡文化、科技文化等都可以通过商业文化进行传播和引导,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着沟通交流的作用,影视传播媒体则是展现不同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以清末民初中国民族工商业崛起为题材的影视剧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晋商、徽商及温州商人的商业文化特点广为人知,可同样创造过巨大成就的武汉商人却仿佛被人遗忘。因此我们更要借助影视传播的平台,将历史的、现代的武汉地区的商业风貌、商人形象、商业文化进行宣传与交流,促进本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商业文化的建设。

商业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窗口行业,既展示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展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状况。《汉正街》这部以武汉个体户为原型的电视剧上映后,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引起了当时身为国家领导人的李鹏总理的重视,他不仅亲自询问这部剧反映的个体户的有关情况,还特别指示派专人去武汉调研。1982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推广汉正街的经验,国家承认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并将“个体经济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写进《宪法》,为个体户正了名,汉正街正式成为改革开放的“风向标”和“试验田”,并迅速发展为“天下第一街”。

(二)传承创新作用

当代商人既要继承传统商业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又要在此基础上改革创新。反过来,这些优秀的商业文化又规范和约束着企业和商人的行为。

电视《来来往往》是一部描绘武汉本地人生活的影片,表现了武汉人在情场和商场上所反映出来的地域文化特色,述说了主人公康伟业在改革开放时期,下海开办服装加工厂,使其从无到有到扩大的历程。在他身上有着传统商业文化的内涵,诚信经营,又突破了传统商人在文化知识上的局限,塑造出一位当代有知识有文化的儒商形象。影片中在1998年长江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时,康伟业慷慨解囊,不再是以利为先,这是传统汉商文化中的侠义情怀。他自己在影片中对中国诗文化和酒文化的讲解,其朋友对郑板桥在画上题词的讲解,无一不表现了当代汉商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人文知识的角度更进一步扩大了汉商文化的内涵。

纵观每一部商业题材的影视剧,主人公们无论是在创业的坚韧还是在经商的诚信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商业道德规范,又结合时代特征、地域特点,将中国的人情味,“仁、义” 和现代经营管理模式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特的商业管理理念和商业价值评判标准。

三、汉商文化的品牌效应

在现代社会以影视为主的这种“读图时代”里,观众看到的是信息,影视导演所表现的是一种大众文化。日常生活中的大众文化包含了行为、物品、语言、环境等,观众从中可以看出社会时尚的消费流行品味,这些在影视剧中都得到视觉化的呈现。影视的传播无疑会让一个地区的商业生活状态快速的得到大众的观注,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商业文化的品牌效应。

影片《生活秀》和《万箭穿心》虽然展示的是武汉女性的生活状态,反映的是武汉女性的性格特点,但着力点仍是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及精神情感。这两位女性的主要生活场景则是最具有武汉地域特点及武汉商业特色的吉庆街和汉正街。久久鸭脖、吉庆街的说唱艺人在影片热播以后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无疑为武汉的吉庆街做了最好的广告,也让精武鸭脖这个品牌走向全国,从而显示了影视文学与商业的特别之缘。电视剧《汉正街》,使武汉的小商品市场汉正街名扬天下,以致于当时国内流传着一句话:在中国,要看对外开放,得去深圳;要看对内搞活,得到汉正街。

通过影视剧的传播,观众们看到的是武汉人的方言、性格特点,是武汉人的生活百态。既加深了对武汉这座城市的了解,也有利于武汉的商业生活、商业品牌、商业文化进一步深入大众。对于打造武汉城市品牌、汉商文化品牌的效应有积极促进作用。

四、汉商文化在影视表现中的不足之处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生活开始占据生活的重心,商业文化也逐 渐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成为社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商界影视剧正是从社会文化视角出发,以经济意识角度描绘社会的经济建设生活,也表现人在经济利益下的情感与行为方式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特征。影片中经常出现的企业家、个体经营户、推销员、小商贩等。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这些人物的身上既有共同的经济品格,又有不同的音容笑貌、禀赋品行以及在商海环境里不同的心态、生存方式。影视剧的传播使这个群体弥补了中国传统商文化中商人形象的不足,同时也刻画了商业文化不断进步的历程。相比较其他地区商业影视的表达,能够完全展现武汉商人和商业活动的影片近十年几乎是空白。一方面是武汉商人不是以地域、亲缘的关系进行商业组织活动,地域特点不强。另一方面,也是武汉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特点,使得武汉的商业文化虽然能海纳百川、与时俱进,但同时也因此使武汉的商业文化始终在不断的变化发展,难以聚集沉淀形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妨碍了本地商业文化在个性上的张扬。

当代的汉商文化来源于武汉的商业历史传统和现实商业环境,来源于武汉商人的创造。无论是本土个性还是外来文化,都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继承性的创新。我们也期望能够通过有本土文化特点的影视剧的传播,使得传统商业智慧和商业文化,结合当前商业生态环境,建构优秀汉商文化的价值体系,使近代中国的四大商埠之一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勇军. 近代汉口商业文化的变迁 [J ]. 江汉论坛 2006.12

[2]姜华. 新时期文化语境下的商贾小说 [D].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樊星.“汉味小说”与汉味文化[J ]. 文艺争鸣 2015.04

[4]罗威廉. 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本文是武汉商学院校科研项目“汉味小说与武汉商业文化研究”编号:2015KY021 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商学院)

猜你喜欢
汉口影视商业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汉口北》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汉口商业简史》 书写江中之城的百年繁华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影视
1928—1936年汉口人口规模实证研究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