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茵茜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青年自创的节日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值得关注的民俗现象。青年自创节日一般由国内民间的青年群体自发兴起,盛行于商业都市,带有消费主义色彩,与网络社交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反映了社会转型期间意识形态的变迁,带有草根性、多元性、开放性的特点。青年自创节日的个性化、娱乐性与传统节日形成了互补,成为广大年轻人娱乐、宣泄、获得心理补偿的重要方式。但青年自创节日自诞生以来也带着低俗浅薄、消费主义等色彩,需要我们辩证反思。
关键词:青年 节日 民俗
一、民俗学视野下的青年自创节日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民俗”的界定各有不同,“民俗”一词自产生以来,往往带有过多的古老色彩。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的界定是:“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它“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突出了“民俗”的全民性和日常生活的“俗”。美国现代民俗学家邓迪斯在其论著《谁是民俗之“民”》中也指出:“随着新群体的出现,新民俗也应运而生。”本文研究的青年自创节日,就属于这种应运而生的民俗现象。
青年自创节日是指我国青年群体尤其是高校学生或者都市青年,为了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丰富生活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青年自创节日源于中国本土,是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迁过程中,当代生活与传统习俗碰撞和融合之后的产物。它承载着人们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真实片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当下社会与传统面临激烈的冲突,民俗学的研究不但需要总结过去,更加要贴近现实生活,给予生活文化更多的关注。通过研究青年自创节日分析当代生活文化,揭示当代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民俗学服务于现代化的事业,极参与未来现代文化事业建设的价值。
二、青年自创节日的特点
1、它从国内青年群体自发兴起。
我国的本土新兴节日,往往是民间的青年群体根据自身的情感需要所自发形成的。广大的青年民众是新兴节日的创造者与参与主体。它并不像国庆节、劳动节一样由官方做出统一规定,不像圣诞节、情人节一样直接从西方移植过来,也不像美食节、家电节一样,由地方政府或者商家主导而形成。青年自创节日完全是由青年人从真实的生活中创造的,自己决定是否过和以何种形式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过节是他们感受生活、抒发自我的重要形式。青年是具有强烈个人自主意识的群体,他们在追求个性化和新事物的同时,渴望获得群体认同。因此,创造新的节日,在节日释放压力、表现自我成为青年人的选择。
以女生节为例,据说女生节最早在1986年3月7日起源于山东大学。女生节诞生后迅速发展于中国各高校,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里一个关爱高校女生、展现高校女生风采的节日。女生节的产生伴随女性意识觉醒而产生的,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增加,青年女性不再是传统文化中内敛卑下的形象,女大学生不满足于“妇女节”这样带有一定性别歧视色彩的节日,主张以“3.7女生节”张扬自己的个性。女生节的流行满足了90后大学生留住青春、展现自我、异性交流的愿望。女生节的活动往往由学生自发组织,如女生风采展、男女联谊活动和女性系列讲座等,进而形成了女生周、女生月等,同时高校借助女生节的积极效应能够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关爱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女生节从诞生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今天不但在高校风行,也逐渐渗透在社会生活当中。究其原因,“3.7女生节”恰当地体现了当代女大学生自身价值的提升感和认同感,突破了“妇女”传统标签束缚的重要标志,顺应了社会的潮流同时反映了社会时尚。年轻人敏感地抓住节日时尚中的最初表征,节日时尚具有感染传导性进而借势不断发展壮大队伍,最终在青年群体中盛行开来。同样是产生和流行于民间青年群体的还有发源于清华大学的在11月12日的“男生节”,11月11日的“光棍节”,以及5月20日的“520网络情人节”等等。
2、 它产生、流行于商业都市。
在现代化、都市化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正因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组织开始瓦解,越来越多人涌入城市,过去的民风民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当前的青年自创节日一般都产生、发展于现代都市。由于青年自创的节日往往诞生于校园,流行于都市之中,发展时间较短,也被一些学者定义为“泛民俗”。所谓泛民俗,“是指在未形成新民俗之前的那一段时间里所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由于这种现象大都具有民俗倾向,所以很容易形成具有某一时代特征的新民俗。”泛民俗是现代生活的创造,离不开经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当下的青年节日作为流行文化现象,都是当代青年思想情感、精神面貌的反映,而节日时尚的流动性、变动性正好满足了人们对差异、变化、个性等方面要求。由于内涵和发展时间不同,其民俗的积淀程度也各不一样。有些顺应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能充分表达人们生活情感的节日,会有更长的生命力。而由炒作、商业促销而发展的节日,其不稳定性较大。
传统的民俗发源于农耕社会,形成了一套深深扎根于民众生产、生活之中,较为稳定、能充分体现文化沉淀的民风。与之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于都市青年人间的节日的缘由和文化内涵要浅薄得多,大部分没有固定的仪式,属于自娱自乐。这些节日的创建一般与岁时、纪念活动没有关系,或从现有的节日中改造,如“3.8妇女节”前一天为女生节,将妇女节的日期反过去,成为“8.3男人节”等;或取日期数字的谐音、形象来定义,如“520网络情人节”、“双11光棍节”等。
青年节日盛行于商业都市,都不都程度地带有消费色彩。作为商业文化下产生的节日之一,光棍节深受商业文化的影响,在光棍节这一天,各大商家卖力促销,人们戏称光棍节是消费节、电商节。光棍节借着商业文化的宣传和炒作迅速为大众知晓,从青年群体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但是购物狂欢也在消解光棍节的原本内涵,可能导致其成为一种被商家主导的伪民俗。
3、 它是社会生活变迁的一面镜子。
青年自创节日的产生与发展可以看作由习俗环境变革中而再养的新习俗。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时代,西方的民俗文化涌入国内。随着社会的开放度提高,新时代更具多元性和包容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草根文化兴起,越来越多的民众在网上表达自己的个性。这些都强烈地冲击着原有的社会习俗,从青年自创节日的诞生、发展、盛行可以看出社会文化的变迁。
青年自创节日的生产都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能够充分地反映青年人的生活状况。以光棍节为例,随着80后的一代已渐成为大龄青年,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婚恋择偶成为他们的难题。由于男女比例不平衡以及当代人们婚恋态度的改变,我国拥有巨大的“光棍”群体,“剩男”“剩女”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在这个角度上光棍节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婚恋态度,既有想摆脱传统、享受单身,又希望积极“脱光”,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新民俗产生的深刻根源是文化的转型,文化转型思潮有着强劲的冲击力。“民间社会也感受到了它的强劲冲击力,而且它更多的是以扭曲、反叛的方式来表现这一影响。一方面是对常态生存与民间传统的反抗性戏谑,更深层的则是对文化转型思潮与当下社会权威的迷茫性质疑。”中国当前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交汇产生激烈碰撞。新兴流行节日的主体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他们处于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承受激烈的竞争,面临着感情、就业、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压力。过属于自己的节日一方面是他们通过追逐新的时尚表现自我、表达对生活看法,另一方面以跟风获得青年群体的认同感。
三、新兴节日的民俗价值与反思
民俗往往是历史的沉淀,是传统的表现。时尚是最新的变化,是当代的潮流。传统节日与新兴节日间有很多对立的文化,新兴节日与传统节日形成了互补,这也是新兴节日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国传统节日建立在封建制度和农耕经济的基础上,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化及儒家文化注重发挥集体作用,轻视个人作用。纵观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其在内容大多体现集体、家、忠孝义等伦理道德主题上,大多展现出强烈的宗族家庭观念和社会群体观念。各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均是对阖家团圆主题的表现。对个人的情感极少重视,甚至成为节日内涵的禁忌,特别是关于爱情的表达极少。
和传统节日相比,现代新生节日重视个性表达和个人价值的追求。女生节是对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反叛,勇于展示大学青年女性的风采,强调女生的新形象与社会地位。“520网络情人节”突出的是表白,为广大青年能勇敢地把心声和爱意说出来提供一个机会。“双11光棍节”则聚焦于广大单身青年,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年轻人的孤独感和自我调侃的无奈感。
另外,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儒家传统文化主张“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提倡以克制的心态发泄欢乐情绪。中国的传统民俗虽然不乏娱乐宣泄的功能,古代元宵节也有闹元宵的习俗,但是汉族传统节日主要的功能仍在于伦理道德的传承。传统节日发展到今天,其娱乐功能已经很难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过节方式富有娱乐性和趣味性正是青年自创节日的重要特征。民间的草根文化与流行节日的娱乐性结合起来,成为了年轻人缓解生活压力、解构传统的方式。节日行为如购买情人节的情侶物品、K歌、聚餐等庆祝活动令人应接不暇,成为年轻人自由选择、表现自己的重要方式。
民俗承载着教化、规范、维系等功能,但青年流行节日的主要功能在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调节。“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俄国学者巴赫金构建的狂欢理论认为,“狂欢”常常是一种与民间庆典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人类文化仪式,它脱离了常规的生活,是一种世界性现象。狂欢文化具有全民性、暂时消除等级、颠覆日常生活和插科打诨的宣泄性四个特点。狂欢节能调整人们的心理,让他们在狂欢后获得心灵的宁静。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心理中有很多是要受到社会规范的抑制,如法律、习惯、道德等。人一些发自本能的行为,不能任意发挥,否则将受到社会规范的惩罚。特殊的节日形式正能保障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能够既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会因为违背社会的意志而受到处罚,在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宣泄的途径。
青年流行节日具有狂欢的特征,光棍节为电商所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狂欢节。11月11日0点前,无数网民守在电脑前秒杀,天猫2014年“双11”当天以571亿元总成交额宣告结束。情人节无数男女到江滩庆祝,共享浪漫的时刻。如上所述的这种节日狂欢对年轻人来说,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和压力的释放,使得青年自创节日变得越来越开放。
青年自创的节日活动内容极其丰富,他们通过节庆活动,不仅走红网络,而且回归现实生活,节日创意新颖、语言生动活泼、祝福包罗万象。在流行节日当中,参与者往往扮演与有别与日常生活的角色,在节日中的年轻人往往表现得更为有个性。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和语言诊释节日文化的内涵,释放自身的情感。青年自创节日通过社交网络解构主流文化,肯定自己草根阶层的价值,从而获得成就感,使贫乏单调的生活获得心理补偿。
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民俗文化容易被年轻人忽视,年轻人较少关注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优秀思想文化难以得到传承,容易造成文化的断裂。年轻人自创的流行节日更强调标新立异,这可能引发年轻人弱化节日的纪念意义和文化价值,在把节日的娱乐性放在首位时,也造成了节日的文化内涵的解构。热衷节日时尚的青年往往选择各种流行时尚的创新过节方式,重视过节形式大于内容,使得节日的时尚性掩盖了节日文化意义。
另外,在这些青年自创节日中,年轻人更多地停倾向于停留在自己想象的空间,自由设计自己的角色,宣泄生活积压的情绪、打破一切教条和规则,理想化的角色扮演所带来的成功感也可能会让个体过度沉迷,并以此逃避现实生活。以女生节为例,女大学生期望通过女生节的流行来延长自己的青春年华,用“女生”来形容自己是一种对于青春和的向往。但同时可能造成抵抗长大、渴望过着无忧无虑的公主生活这种心态。
青年自创节日产生于消费主义盛行的都市文化当中,受商业主义和流行文化的影响,使得普遍的节日文化“泛化”,文化价值被忽视。流行文化中消费主义的泛商品化倾向屏蔽、消解、解构了新兴节日真正的价值,在文化工业背景下年轻人的思维与活动容易感观化、表面化、模式化,特别在社会网络的平台下,青年自创节日容易产生过于低俗、恶俗的现象。
对于新兴的青年自创节日,在更多人眼中是一种时尚潮流、泛民俗。但民俗并非凝固不变,民俗未必全是古老的或者只有乡村才有的。民俗学学者刘宗迪有一句精辟的话:“判断一种所谓新民俗算不算是真正的民俗,或者只是伪民俗,关键看它是不是表现了民众的生活愿望,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民俗学家的意见,而是人民的意见。”在笔者看来,青年自创的流行节日仍处于动态发展中,目前的形态只是阶段性的。民俗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累积、替代的过程,在这个更新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新兴的文化现象,持客观的态度对待。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乌丙安著.民俗学原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孙正国. 文化转型催生狂欢化新民俗[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01:99-101.
[4]徐华龙. 都市泛民俗文化的时尚化倾向[J]. 民族艺术,2001,04:102-112.
[5]张九海,高嘉. 网络新兴节日发展评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12,09:159-162.
[6]吴娅琳. 当前我国青年节日时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