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马人民俗风情

2017-01-06 22:05高文科
未来英才 2016年17期
关键词:节日民居服饰

高文科

摘要:白马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奇葩,他们有着独特的服饰、民居、民俗和生活习惯,本文立足于白马藏风情,并对其进行初步系统的概述,在旅游资源大力开发和保护并重的今天,以期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白马藏;服饰;民居;信仰;节日

“白马”是古藏语,汉语意思为“藏族的兵”。白马藏族指今天生活在甘肃文县的铁楼藏族乡及石鸡坝、中寨、马营乡、上丹、丹堡和城关的藏族,四川平武县的白马藏族乡、木座藏族乡、木皮藏族乡及九寨沟县的下塘诸乡的藏族。本文就白马藏民族服饰、民居建筑、信仰、节日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予以论述、分析。

一、民族服饰

1、服饰特点鲜明。白马藏族人的服饰色彩鲜艳、漂亮奇特,以插有鸡尾羽毛的白色羊毛毡帽为白马人服饰的形象标志。不论男女老幼,都头戴插有白鸡毛的圆顶荷叶边羊毛毡帽。毡帽上的鸡毛可以是一片、两片或者三片,现在已仅仅作为一种装饰。而过去插鸡毛的多少是有一定含义的,插一片表示没有结婚,也没有对象;插两片表示正在谈恋爱;插三片表示已经有了小孩。

2、男女服装及饰品。男士主要穿白布、黑色、棕色长袍,绣花边,系祖传铜牌腰带,头戴插有鸡尾羽的羊毡帽,脚穿皮靴;女士穿白、绿、红为主要色彩的花布长袍,下为百褶裙,群下边缘绣八层花边,图样上松下紧。两袖也绣八层花边,图样上松下紧,头戴插有鸡尾羽的羊毡帽,胸佩鱼骨牌,腰系手工织成的花腰带,小腿白布裹紧,脚穿手工布鞋或者皮鞋。白马人的服饰饰品主要有白鸡尾羽、金银耳环、鱼骨牌、腰带、手工刺绣、铜钱等。

二、民居建筑

白马藏族人的住房为土木结构的“杉板房”或者“瓦房”,因其材料主要为杉木板或者上盖青瓦而得名。一般为两到三层(也有一层的土棚房):下层圈养牛羊猪鸡马等,中层住人,上层则堆放粮食和作祭祀场所。中层中间为堂屋(火房),白马人接人待客都在此,火炉安放在中间,火炉左边男长者居坐,右边客人或女长者居坐,下方为晚辈居坐。过去没有电视等现代化娱乐工具时,冬天一般一家人或者亲友围炉而坐,聊天商量事宜,共享天伦。

总体上讲,白马山寨吸收了汉人的一些建筑风格。山寨建筑的另一特征是建筑木梯、生活用木桶、木碗等都由整木头雕刻而成,显得原始古拙、别有韵致,这与他们居住在原始森林周围有密切关系。

三、信仰

白马人基本保持着古老的图腾崇拜。他们信奉山神、水神、雷神、火神等自然现象,崇拜日月星晨,山林树木,鸟兽虫鱼等。如看见一条大蛇,白马人认为它大而带有灵气不去打它;见一棵大古树,也不会去砍它,而是拜它为树神等。白马人还有将刚出生的小孩祭拜给“神石”(例如我高中一白马藏同学在出生时由于一直不停的哭泣,他阿妈便将他祭拜给神石、起名为“石东”)、“神树”、“神泉”,并以此取名,每年都要去祭拜的习惯。在家白马人主要敬奉祖先,他们需要把已逝的长辈迁入神案,定期或不定期地祭祀。

四、节日

白马人的节日,一是带有祭祀性的节日,主要是祈求神灵、祈祷人畜的健康、平安,人们习惯地称为敬神节。另一种是极具白马特色,体现白马习俗大家共欢乐的节日,人们则喜称为欢乐节。

1、敬神节。第一,四月初八祭山神。每年春播结束,白马人的牛羊也成群赶上草场,这一上山要一直等到交冬(农历十月份)才能赶下山。为了让这段时间牲畜健壮安全,古历四月初八这天便是白马人向山神祈求平安的日子。第二,六月初六祭水神(龙王)。农历六月初六是白马人祭祀水神的节日,这一天也是白马人认为一年中最热的一天,相传天上最高雪山顶峰的雪都要在这一天消融。白马人要在这天晒皮袄,节日盛装等,白马先祖有六月六晒的衣服不管存放多长时间都不会腐的传言。祭祀用的面粉,不能是自己吃的面粉,酒是提前三个月煮,提前人不能饮用,若哪个环节卫生不干净哪个人会受到水神的惩罚。

2、欢乐节。第一,腊月初八火圈舞。腊月初八是白马人火圈舞开始的第一天,这天全村的小伙子都要上山打柴,往往是活动所需的柴每家一捆,节日从初八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七才能结束。小伙子、姑娘们手牵手围着大火跳起欢快的火圈舞,唱响嘹亮高亢的火圈歌。唱累跳乏火也燃尽成堆,这时青年人便煮上一罐扎干酒,请来德高望重、知识丰富的长者,讲白马先祖神奇的传说故事,教授祝酒歌的新词曲,传授做人处世的道理。白马老人就是利用这一年一度的篝火晚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授、延续着自己独特的白马风情,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白马人也正是利用这个长节世世代代创造着本民族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第二,正月初五至初六的一年一小跳、三年一大跳的“跳曹盖”(又称“池哥昼”),意在驱邪逐鬼、扫除秽气,祷祝吉祥如意、村寨安宁。其间男人反穿长毛兽皮或五彩花袍,足登长筒毡靴,身后系一根长长的牛尾巴,肩挂一串铜铃,每人头戴青面獠牙的各种动物或凶神恶煞的木雕彩绘面具,由四兄弟组成一队,舞姿古朴、粗犷,纵情开怀,酣畅淋漓,观者无不称赞。在甘肃文县,这一祭祀活动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第三,正月十七抹锅煤请客法。正月十五、十六大家为了欢乐,没有更多的时间请客,十七自然就成了清闲请客的好时光。这天白马山寨不分男女,不分生熟,只要碰见乘你不注意时往你脸上抹一把准备好的锅煤,抹上后则把你领回来,以洗脸为由,拿出提前备好的酒肉饭菜盛情款待你,只有在白马山寨才能领略这种奇特的请客方式,它只限于正月十七这天的平般等辈间相互戏嘻,爷孙间相互请吃。

五、风俗习惯

1、婚嫁习俗。白马人的婚嫁奇异独特,规模庞大。可分为提亲—订亲—娶亲三个阶段。其奇特阶段体现在如媒婆拿上酒去女方家求婚,说明来意,若女方父母相中男孩,则留下酒并款待媒婆,相不中时待媒婆走则把自家的酒送一壶给媒婆,用这种委婉的拒酒方式回绝亲事。娶亲要用三天时间,并对娶亲送亲的人员条件极严,他们需选家庭和谐,儿多、健康的人作为娶亲送亲的人选。

2、饮食习俗。饮食以当地最好的老腊肉、野味、土豆、荞麦为主。其中 “手抓猪排”是最具特色的一道待客之菜,白马人招待至亲至尊的人才做手抓猪排,喝青稞酒。意为骨头连肉、肉连亲,主客心心相印,团结协作。

“洋芋糍粑”是当地一道风味小吃。其做法是选取较好洋芋,淘洗干净后放锅中加少量水煮(蒸)熟,然后剥皮,待其晾温后放入木槽中反复捣砸至细腻粘稠时,便可加当地特有的酸菜浆水食用。

据《文县志》载:文番即氐羌遗种,性复嗜酒,喜歌,侑客觞,不饮,即跪唱番曲,必饮而后止。”此习俗保存至今。如有客至, 白马人喜用自己制作的“泡酒”招待客人,这种酒又称咂杆酒,是用小麦、高粱、玉米等五谷杂粮放入铁罐中发酵酿制而成,饮用时在铁罐中插入麦秆或者细小竹筒喝。

白马人忌吃狗肉,黄牛肉,在他们的传说中是狗向天祈祷才给人留下了小麦,黄牛常年为人耕地十分辛苦,吃它的肉很不道义。

白马藏族是我国民族之林的一枝奇葩,其原生态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藏, 我们热切期望加大对白马藏区原始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力度,促进旅游业及当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使独具风韵、别有魅力的白马文化流光溢彩,泽及千秋万代。

猜你喜欢
节日民居服饰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动物“闯”入服饰界
民居智库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奇趣民居
传统文化是报纸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