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消减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16-04-11 15:14:39洪旭斌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汕头515078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口红利经济

洪旭斌(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汕头515078)



人口红利消减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洪旭斌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汕头515078)

【摘 要】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与人口红利的效应是密不可分的,充沛的劳动力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但是,进入新世纪后,人口红利的效应已经在慢慢消减。通过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延长退休年龄,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等措施,进而应对人口红利消减后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人口红利 ;经济;消减

一、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俗地讲,一国的人口不是越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高,只有当一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一般指15-59岁)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某一比率时,儿童和老年人的抚养负担相对较轻,这种合理的人口结构才能使一国的劳动力供给资源相对充沛且价格低廉,社会储蓄倾向高,人口负担系数低,利于形成投资,这样经济增长才有可能借助这一有利的人口结构而获得契机。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0年,年均GDP的增长率高达9%,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过去三十几年,“人口红利”的结构性优势对“中国经济奇迹”的高速增长贡献度高达30%以上。人口红利期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效应:

1.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力的参与率。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政策性的优势吸引了西方国家的资本、技术到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大批外资企业投资建厂,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扩张。人口红利优势意味着劳动力的参与率和就业率都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同时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对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性产业提供了无限的廉价劳动力,就业充分。人口年龄结构优势为中国过去20多年经济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影响,让“中国制造”遍布全球。

2.增加储蓄率。根据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所占的比重较大,就意味着他们需要赡养的儿童和老人数量较少,人均所承担的抚育和赡养等经济负担较轻,这样能减少家庭支出,提高家庭储蓄的比重。随着储蓄量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通过有效的资本市场把闲置的资金配置到有需要的生产领域和投资领域,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3.增加人力资本投资。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口数量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质量即劳动者掌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水平及创新能力才是推动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人力资本投资就是对人进行智力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存量,体现为提高人的技术和概念技能,在生产运作过程中能产生递增收益,只有知识和技术的进步才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由于人均所承担的抚育和赡养等经济负担较轻,父母会在子女身上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人口素质的提高则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人口红利消减后对经济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末,我国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2011年末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68.6%,比2011年末下降0.6%。人口红利的贡献开始减少,直至消减,已经成为各方热议话题。人口红利的消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经济:

1.劳动力供给不足及成本上升直接带来经济增速的下降。我国l978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生育率出现急剧下划,我国的劳动人口数量也开始从增长变为稳定,之后逐渐下降。2004年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首次出现民工荒现象,之后此现象逐渐蔓延到长三角、内陆一带。近些年,招聘民工的难度不断加大,民工工资要求上涨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双重打击下,许多中国企业面临着开工不足和竞争力下降的局面,迫使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得不迁往成本更低、劳动力供给更为充沛的东南亚或非洲等国家及地区。中国出口产品“物美价廉”的比较优势已不复存在。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抚养比率上升,增加家庭开支及诸多社会问题。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显示,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26%,其中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达到1189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8.87%。根据联合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人口类型即为老年型社会。依据此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我国老年人的抚养比率将快速提升。联合国估计,未来中国老年人的抚养比率将不断加速增长,如果按照现行的人口政策,到2020年底,中国老年人的抚养比率将从2010年的11.4%上涨至16.7%,到2030年达到23.8%,2050年将高达39%。这样劳动人群的压力和负担将会有明显增加,很多家庭开支将集中到儿童及老人身上,许多家庭将面临入不敷出的状况,极不利于储蓄资金的积累,不利于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对于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等问题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3.导致财政收支入不敷出。伴随着人口红利消减带来的企业开工率不足,加上欧美及周边地区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的下降将导致政府的财政收入持续下滑。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浪潮的到来,政府必然在老年人的基础建设和社会福利方面加大开支。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计划是世界上人数最多、资金金额最大的保险计划,但我国现行养老金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对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有很大冲击,特别是出于资产安全性考虑,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狭窄,收益回报率低下,导致养老基金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社科院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全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已超4万亿,缺口近万亿,面对老年化的加速,估计到2050年全国一年的GDP正好贡献了养老金的缺口。财政收入的下降伴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必然使财政收支入不敷出,这给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安定带来严重挑战。

三、人口红利消减后的对策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我国在1982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直到2013年才有了初步松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从2014年开始,全国各省陆续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原本官方预计每年将新增婴儿200万人左右,但该政策在实施后一年数据显示该政策“遇冷”,截止2014年年底,全国仅有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申请再生育,2014年的全年出生人口仅比2013年增长了47万。为进一步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在2016年1月起开始实施,该修正案中还规定生育两孩的夫妻将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和获得相应的补助。从短期来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将直接带旺住房、教育、保健、家政及母婴日用品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刺激相关产业的投资;从长期来看,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更加显著。国家卫计委预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十年之内每年将平均带来200万至400万的新增人口,最多不超过500万,到2050年可增加3000多万劳动力,劳动力年龄结构将得到改善,一定程度上能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虽然近期可能会推高人口抚养比率,但是当新增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后,将降低人口抚养比率,使经济潜在增长率提高约0.5%。

2.建立弹性退休制度,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目前,我国执行的是女职工50岁、女干部55岁,男性60岁的退休年龄制度,这是在新中国成立我国人均寿命40多岁的背景下制定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的人均寿命已超过73岁,大多数劳动者到了目前的退休年龄身体依然健康,精力比较充沛,还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才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退休年龄大体上都在65岁以上。人社部有专家建议,我国可以建立弹性退休制度,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以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采取这样的调整,能带来两方面的效应:一是可以变相增加劳动力供给,从整体上延长人口红利期;二是能有效地缓解当前日益紧张的养老基金支付压力,实现增收节支。有专家估计,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金可增收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3.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在人口红利初期,价格低廉劳动力的数量占绝对的优势。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在人口红利消减后,劳动力的数量优势将逐渐被劳动力质量取代,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才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和提高培训力度是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的重要方式,能有效促进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技术熟练程度、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提高。只有充分开发劳动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实现传统的“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才能为新型产业提供更多、更合格的、更适应时代需要的劳动力。

4.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传统人口红利下的中国经济结构特点是一、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国制造”走向微利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要摆脱这一困境,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克服过度依靠劳动力的弊端,同时也能够提升劳动生产效率。企业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来转变这一模式;通过升级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比如引进机器人在生产线的使用,能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和运营成本;要通过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研发团队加速自主开发能力的培养,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身的研发、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其次,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研发、咨询及金融服务、教育与培训等。另外,老龄产业市场广阔,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如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这些都将构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郑巍巍.“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J].湖北农机化,2013(02).

[2]闫京华,王金营,欧阳静.“后人口红利期”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探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3]邹士年,李震海.人口红利消失给我国带来的挑战[J].经济研究参考,2015(12).

(责任编辑 刘玉春)

Thought on the Impact of Demographic Dividend on China's Economy

HONG Xubin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Shantou Polytechnic,Shantou 515000,China)

Abstract:The miracl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are inseparable.Abundant labor is the source of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However,after entering a new era,the effect of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has been slowly reduced.Through the timely adjustment of the population policy,extension of the retirement age,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uman capital and achieving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other measures,we can further deal with the negative impact of demographic dividend cuts.

Key words:demographic dividend;economy;reduction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326(2016)02-0096-03

DOI: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2.024

【收稿日期】2016-02-01

【作者简介】洪旭斌(1981-),男,广东汕头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

猜你喜欢
人口红利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分享经济是个啥
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 03:14:00
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3:44:34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14:27
中国人口红利的国际比较与测算
江淮论坛(2016年5期)2016-10-31 16:31:08
由“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4:35:35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拥抱新经济
大社会(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