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涛
如何进一步提高纪录片的艺术性
□房俊涛
摘要: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纪录片事业成长起来,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类节目。近几年,文化产业领域对于纪录片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如何进一步提高纪录片的艺术性,是所有创作者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镜头的运用、剪辑以及真实情景再现三个角度浅析了提高纪录片艺术性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纪录片;艺术性;镜头;剪辑;情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用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说明我国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进展,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变之中。纪录片是文化产业中的活跃部分,深受人们喜爱。研究纪录片创作的艺术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纪录片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镜头运用有很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自身的艺术特征。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要合理运用镜头,以彰显艺术性特征。
(一)长镜头的运用
长镜头是对某个场景进行连续拍摄,中间没有间断。长镜头拍摄出来的情景相对完整,具体需要拍摄多长时间并没有硬性规定。长镜头的使用可以使纪录片的艺术性更强。第一,画面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镜头没有经过剪辑,将画面直接呈现给观众,真实感非常强;第二,长镜头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讲求统一性,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事件的经过,这是任何一种剪辑方式都无法做到的。摄影师可以适当采取推、拉等手段,同时也可以适当改变焦距,在不转换镜头的前提下改变构图,使镜头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将长镜头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①
(二)主观镜头的运用
关于主观镜头的使用,在纪录片领域一直存在争议,但是实际上这种镜头的使用并没有违背纪录片的创作原则,即真实性原则。它只是拍摄视角的一种转换,使纪录片的观赏性更强。拍摄过程中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能够对观众产生一种独特的吸引力,感觉自己好像参与其中。与其他镜头相比,主观镜头的艺术性更强,因为无论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多么客观,其中都会掺杂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为了在保证纪录片真实性的前提下增强画面的艺术性,可以适当使用主观镜头,但是要注意拍摄过程中尽量不要对被摄主体产生影响。
(三)固定镜头、运动镜头的运用
所谓的固定镜头,就是拍摄过程中不改变摄影机的位置,观看艺术片的人相当于站在一个固定位置,与人们常规的视觉感受相符。这种镜头最大的特征就是客观性较强,好像直接将纪录片观看者带入到当时、当地,对发生的事情进行直接观察。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相反,需要不断变化摄影机位置,采用多种手段对摄影机的位置、角度进行控制。变化着的镜头会给人一种跳跃感,对观众的视觉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经典纪录片《最后的马帮》在拍摄过程中就运用了大量运动镜头,取得了理想的艺术效果。②
纪录片中哪种镜头的艺术性最强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种镜头都有各自的优势,要根据纪录片内容、被摄主体的特征合理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这几种镜头进行合理组合,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画面的剪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作品最终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表现效果与剪辑手法有直接关系。目前在纪录片领域应用最广的是蒙太奇剪辑。对于这种剪辑手法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库里肖夫对蒙太奇剪辑概括如下:把动作的各个镜头在一定顺序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这就是蒙太奇。这种剪辑手法会使纪录片的愉悦性更强,剪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增强画面的匹配程度
如果同一景别中采用画面组接,就会给人一种重复之感。如果受到条件限制必须要采取这种组接方式,最好做出相应处理,增强画面的艺术感,例如可以采取叠化处理手法。同时,镜头在对接时一定要注意色彩上的匹配性,如果色差非常大,从视觉上就会带给人一种不舒适的感觉。另外,为了避免画面呆板,使画面活起来,衔接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多个角度的镜头,增强画面的表现力。③
(二)控制好节奏
剪辑会对纪录片的节奏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纪录片的艺术表现力。例如,如果镜头较短,纪录片的节奏就比较快,观众会产生一种紧张感。相反,如果一个镜头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节奏就相对舒缓,给观众一种轻松之感。节奏的快慢要根据内容以及画面风格来确定,用镜头的时间长短对节奏进行合理调整。
(三)将观众的视觉习惯以及艺术创作原则作为参考
首先,从观众的视觉习惯上来说,摄影是根据人类的视觉残留原理发明的,因此剪辑过程要充分考虑人类的视觉习惯。一些纪录片的剪辑者为了追求艺术效果,突破了人类的视觉习惯,剪辑出来的画面给人一种眼花缭乱之感,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镜头不要太长,否则会给人拖沓的感觉;当然也不能太短,否则会感觉画面混乱,个别特殊画面可以使用快切镜头。其次就是要将艺术创作规律作为参考依据,蒙太奇剪辑手法本身就是对真实情景的艺术化再现,剪辑过程就相当于艺术再创造过程。一是要把握住主题,抓住重点,不能“跑题”,二是遵循典型化和形象化的原则。④
(一)在情景纪实中展现文化渊源
纪录片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其目的不仅是再现事实,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思。近几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绝不仅仅是因为片中为我们展现了各地美食,更是因为其引发了人们的思乡情缘,这是对美食背后蕴含文化的一种关注和认同。纪录片采用纪实方式对美食的制作过程进行录制,在介绍查干湖冬捕这一期节目中,为人们展示了冬捕前的仪式以及鱼的各种做法和吃法。在录制这些情景时,摄像师十分注意不去干扰主体,为人们再现了真实的艺术。
(二)真实再现的原则
纪录片中的被拍摄主体并不一定都是本人,所有的场景也并非都是当时的真实情景。有些事件可能发生在过去,由于条件限制,这些场景没有被记录下来。为了将当时的场景展现出来,可以使用多元化的影视语言,如新闻、纪实以及艺术创作等,对当时的情景进行描述,这既可以采用主观镜头,也可以对场景进行模拟,还可以邀请演员进行表演。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遵循客观实际的原则,将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完整、全面、客观地呈现给观众。这种真实再现的方式已经成为纪录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也对叙事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⑤
(三)如何通过真实再现增强艺术片的表现力
真实再现虽然是对真实场景或者故事的真实呈现,但是也属于一种再创作过程,表现效果与创作者个人情感因素和对这一事件的理解角度有直接关系。为了在遵循纪录片真实性的基础上加强艺术表现力,真实再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纪录片中的哪些情景采用了真实再现手法,要直接告诉观众,防止观众产生误解,认为这些场景都是真实的。可以在画面右上方做好标记,这样观众就可以将真实部分和真实再现部分划分清楚,更好地理解纪录片主题。
其次,要合理处理真实再现场景中的画面色彩。由于这些情景大多都发生在过去,具有一定的回忆性特征,因此可以在色彩上对这些画面进行单独处理,一般都是处理成黑白色。如果有彩色画面,则可以对这部分画面进行模糊或者是进行虚化处理。一方面可以提醒观众将这部分画面与纪实画面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意境,提升艺术表现力。⑥
纪录片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众最喜爱的文化节目之一。纪录片的拍摄虽然是基于事实,但是无论是镜头的选择组合、剪辑还是真实再现,都属于一种再创作过程,因此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征。将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合理运用和巧妙组合,能够进一步提升纪录片的艺术性。
注释:
①佘为.CG技术与纪录片视觉艺术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 (2):64-65.
②蒋雅婷.论纪录片艺术性的重要性及有效艺术化[J].大众文艺:文艺版,2011(23):202-203.
③赵志刚.当代国际获奖纪录片对我国纪录片创作的启示[J].电视研究,2008(06):47-50.
④刘峰.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动画艺术语言的真实性探讨[J].东南传播,2012(06):111-113.
⑤王迟.动画纪录片的争议与直接电影霸权——对聂欣如教授的回应之四[J].南方电视学刊,2015(02):70-73.
⑥仇蓓蓓.“大片化”时代的叙事——近十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54-160.
(作者单位:菏泽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