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郑
从技术角度看媒体融合
□王郑
摘要:本文从技术的角度浅谈对媒体融合的认识,阐述了云计算、大数据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云平台三层架构(IaaS、PaaS以及SaaS)在广电媒体融合实践中所存在的一些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探讨了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将给广电行业带来的诸多颠覆性变革。
关键词:媒体融合;云计算;SDN;大数据
互联网的兴起,尤其是电脑、手机、Pad等终端的发展,对电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电视只是人们娱乐的方式诸多“屏”中的一“屏”,跨“屏”收看、收视分流,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引入互联网技术。①通过媒体融合,传统广电的业务将从单“屏”扩展到多“屏”。
传统媒体要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需要以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前提,具体表现为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广电网络中的广泛应用。
云计算技术具有的业务与主机松散耦合、高效资源利用、业务灵活适配、运行效率提升、弹性运营管理等相关技术特征,它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好契合了媒体融合的发展需求,能给广电融合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②
云计算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需借用云计算的理念、思想和方法,把已有的或正在准备开发的技术系统,按照云的思路,通过虚拟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手段,整合成云的架构、流程,为媒体融合提供技术便利。
云架构由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架构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三层构成,以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专属云等形式存在,其在广电行业的项目落地还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尚存在一些关键技术亟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IaaS层SDN架构设计
大多数云计算平台IaaS层均是标准的SDN架构,这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其与传统网络架构的区别如图1所示。
图1 SDN与传统网络架构对比
与传统网络架构相比,SDN的核心特点是控制与数据转发的分离、开放的编程接口、对底层硬件的集中化控制,所以它可以实现对网络资源灵活的按需调配。目前较多的是采用纯软件方式实现SDN,这也是较为主流的一种方式,但是目前在实际应用中纯软件方式尚存在着诸多不足,如网络可视性差以及网络方面不同程度的诸多性能问题,如图2所示。
图2 纯软件SDN网络性能方面的挑战
对于对读写带宽要求较高的广电高质量视音频制作来说,网络性能至关重要,如何优化SDN网络性能将成为IaaS层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精编虚拟化
IaaS层的技术发展是目前三层架构中相对较为成熟,也是取得进展最大的,已实现存储、网络、服务器等的虚拟化,粗编工作站的虚拟化也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广电视频与互联网视频最大的区别就是广电涉及到高质量视频的加工制作,具有高带宽、高计算量、实时性高等特点,这些工作通过采用CUP+GPU架构的精编工作站完成。若构建一个纯粹的云平台,实现各种资源的灵活调度,就必须在IaaS层实现能满足广电高质量视频制作需求的GPU虚拟化,其实施难度较大。目前大部分已建成的云平台均只是实现了粗编的虚拟化,在系统终端仍是部署精编工作站,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瘦客户端,即使目前已有部分厂商宣布其云平台实现了精编虚拟化,但其经济性、实用性以及稳定性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三)PaaS平台服务层的标准和规范
云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云平台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全台网的业务将逐步过渡到云平台。在这样一个较长的阶段中,通常没有哪一个厂家能够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即使在云平台的三层架构上也有可能是多个厂家合作实现不同层的功能。IaaS层主要引入了IT中发展较为成熟的技术,有着通用的标准和规范,SaaS层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服务的多样性是其一大特色,可以满足融合媒体日新月异的众多业务需求。而PaaS层主要是为SaaS层提供各种资源和能力服务。目前各个厂家基于PaaS层开发的产品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给SaaS层调用资源带来了诸多不便。
现如今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通过收集用户的上网行为数据,分析用户的购物喜好、性格特点,进行精准的产品展示、视频推荐、广告推送等,而广电对大数据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大数据在广电行业的发展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双向网络的改造,云平台的建设等,随着这些制约条件的逐渐消失,大数据必将在广电融合媒体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收视率的变革
传统的收视率主要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准确性和多样性均受到了限制。在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屏将实现深度的双向互动,通过机顶盒等智能终端实现收视数据的实时上传,通过这些上传的数据,可以反映所有节目的实时动态收视率,并生成各种形式的报表以供决策。
(二)节目制作模式的变革
传统的节目制作模式是,工作人员先思考创意或申报选题,再进行节目制作和播出,对播出后的反响缺乏一定的预见性。大数据时代,及时获取收视率、用户评论等收视反馈数据不再是难题,节目的选题、制作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反向指导进行。在未来,在什么时段播放什么类型的节目,某一档节目时长保持在多少分钟才能获取最佳收视率,在什么时间插播广告对收视率影响最小……这些都将不再依靠经验判断,而是通过大数据来精准指导。
(三)广告投放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电视广告一直都不太受观众喜爱,广告插播的时段、类型、广告时长,任何一处处理不当都将对收视率造成一定的影响。融合媒体不仅会像互联网那样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做到不同的观众虽然看相同的节目,但显示的广告内容却各不相同,更可以通过跨“屏”互动,实现广告形式的创新,让用户从“看”广告变成“玩”广告,增强用户粘性,避免广告时段收视率的骤降。
(四)从观众到用户的变革
融合媒体的终端不再局限于电视屏,节目的播出也不再是单向的推送,而是双向互动,受众方的身份也将从“观众”变成“用户”,用户思维贯穿媒体运营始终。大数据为精细化运营带来了可能,媒体运营从“业务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通过大数据分析观众和广告主的需求和喜好,聆听他们的声音,分析他们的媒体消费习惯,服务对象从“人以群分”的模糊群体到“我行我素”的精确个体,媒体可以真正做到广告主和节目用户重合度高的精准传播。③
所谓媒体融合,对广电等传统媒体来说就是引入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诸多互联网技术完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多家电视台也早已开始了实践与探索,只要广电人开放思想,积极拥抱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不无可能。
注释:
①高巍.广电视角看三网融合与媒体融合[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7):84-88.
②顾建国,何宁.构建创新平台推动媒体融合[J].现代电视技术,2015(8):42-48.
③石晓杰.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媒体融合[J].广播电视信息,2015(5):49-51.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