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峰
国产喜剧片的价值体现
——兼论宁浩喜剧电影《心花路放》
□高宇峰
摘要:喜剧电影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逐步成为现代电影产业当中最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类型。通过社会的发展不难看出,近些年社会进步的速度之快使得更多的人们压力倍增,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追求喜剧电影借以寻求情感安慰。不管是周星驰的喜剧电影还是新一代导演的喜剧作品都受到人们的热捧。提起新一代的喜剧导演,宁浩和他的喜剧电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2014年上映的喜剧电影《心花路放》顺利打破10亿大关,备受关注。本文通过讨论宁浩的喜剧电影来分析中国喜剧电影的得与失,以反映当下中国电影文化的建设形貌。
关键词:宁浩;心花路放;喜剧电影;核心价值
宁浩导演的每一部作品都在试图刻画人们的欲望。如《黄金大劫案》中,主人公小东北就经常冒充“救国会”去讹诈神父,再后来加入“救国会”也仅仅是为了分取黄金;《无人区》中的潘肖在一开头就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律师;《疯狂的赛车手》里为了利益售卖假药、贩卖毒品、雇凶杀人的情节层出不穷;在《心花路放》中更是将影片主人公放在电影行业中,刻意地去渲染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的欲望。作为一部典型的公路喜剧,《心花路放》讲述了郝义为了让好友耿浩早日走出离婚的阴霾,两人展开了一段3000公里的自驾游,一路上与形形色色的女子邂逅,经历奇妙有趣的故事。影片主要突显两位男性与“阿凡达”“杀马特”“都市白领”“东北小姐”的感情纠葛,尤其彰显“艳遇”“一夜情”等欲望叙事,将大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变成一座充满艳遇、情欲的欲望之城。
宁浩在阐述影片时也表示,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改革开放以后,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不去谈理想,只是一味地热衷于个人的欲望和社会的欲望,一切的矛盾都是个体欲望与集体欲望的矛盾。但在影视作品中一味地去迎合甚至放大人类的这种原始的欲望,无疑降低了电影的文化品质。在《心花路放》中,情节的高潮点都是关于“艳遇”“一夜情”“车震”的情节,这些内容将感官的刺激无限制地放大,从而达到博人眼球和赚取高额票房的目的。这样的影片使得原本就处在一些低俗化的价值观以强势的话语出厂,甚至由以前的假强势演变为真正的强势。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这些思想也逐步成为年轻一代的主要思想。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的一些喜剧电影就因为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而导致影片的主体思想低俗混乱。大部分的喜剧电影喜欢放大讲述社会的阴暗面,但却很少有社会道德的批判,情节也是将娱乐无限放大,缺少人文价值。在宁浩的电影中,大多都有价值取向模糊的情节,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影片中有很多凶杀、色情暴力的桥段让观众津津乐道。这样使得影片的主控思想彻底地臣服于大众的低俗趣味中,在一系列“疯狂”的背后,是一种思想主题的堕落。
罗伯特·麦基认为,故事衰落的终极原因是深层的。①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作家总是要围绕一种对人生根本价值的认识来构建自己的故事……②但是我们当下的时代却变成了一个在道德上和伦理上都混乱的时代。《疯狂的赛车》把不法商人、小偷、杀人犯、黑帮、毒贩等作为叙事的主体和同情的对象,“个体价值”和“个人欲望”在影片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崇,而正确的价值观在影片中被弱化和掩盖甚至是被抛弃。影片围绕着主人公展开描述,但影片的亮点却在不法商人李法拉、二人贼团、台湾黑帮四人组的身上。导演在影片中对于这些角色缺乏应有的社会道德的批判,反而将他们一个个刻画成为有情有义的可爱角色,在很大的程度上蒙蔽了观众。例如在电影中张口闭口都是“义气”的黑道大哥、非常有“原则”的绑匪都为自己的不义之举扣上了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观众会认为这些人物的行为是有理可循的,是可以理解的,却忘了这些不法的举动是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掩盖的。没有正确的价值引导,缺乏社会道德的公正,影片中的人物就如同社会中充斥的低俗主义一样不受限制,侵蚀着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念。
在《心花路放》影片宣传的时候,主演黄渤就在采访中一再表示,“简单讲这是一个一路泡妞的故事,但这个戏可以说是成长类型的,也可以算是一个治愈型的。一路在纠正,一路在成长,一路在治愈。”但事实看来,影片中对于低俗色情的情节的渲染是非常大的,而所谓的成长也被弱化。电影的结尾虽然是一个暖心的结局,但在光阴的拼接上难免生硬,或者是导演为了让电影能够通过审查而投其所好。宁浩的喜剧电影的亮点就在于巧妙的叙事结构。在以前的电影中,宁浩总是使用多线性多人视点叙事结构,这样一来正好和社会当下思想的无序性相吻合。但观众的情感也很难再集中于某一个主角身上,而是期待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活灵活现。但当影片中的绝大多数人物都是以恶为生时,观众通过情节的叙事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难免就会对其所做的一些违法或是有悖道德的事情产生同情和理解。
《心花路放》在叙事结构上是双线并行,以当下时空中的男主角的一路艳遇为主,以过去叙事时空中的女主角的大理之行为辅助。主人公在一路上的所作所为显得那样合情合理。而且,电影中音乐的运用也在很大程度上牵引着观众的情感走向,影响着观众对于影片的价值评价。其中的车震情节就与音乐配合得很默契,把汽车的震动声音和背景的音乐声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喜剧的效果。例如在第一次的车震时所播放的《阿凡达与屌丝男》和第二次所播放的广场舞曲《最炫民族风》就与车震的声音巧妙结合。这样赤裸裸的展示也彰显了导演专注于低俗趣味的娱乐搞笑,使得这样的错误的价值导向在影片中占据主导,成为了最终的叙事形态。劲爆的酒吧乐曲也让这种欲望膨胀式地弥漫,观众也在音乐声中沉浸在这种恶俗的价值观内。
其实,纵观中国当下的影视行业,像宁浩电影这样在影片中过度突显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的电影不在少数,使得整个电影行业的主旨思想极度混乱。很多喜剧电影更侧重于把内容的喜剧元素放大,为了博人眼球甚至一次次地挑战观众的承受底线和道德标准。在情节中夹着这大量的低俗、媚俗、低趣味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去追求纯粹的物质欲望。如何去制止这类宣传低俗和缺乏正确价值观的电影,改善我国影视行业的文化传播方向成为时下的一大关键难题。在过去的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特意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在会谈中,习近平也对文艺作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这点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影视的宣传会越来越重视。反观我国当下的喜剧电影,强调娱乐并不错,但是不能一味地变成彻底低俗的笑。要知道,电影除了有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其彰显的社会价值影响甚大。构建一个国产喜剧片的核心价值宣传体系尤为重要。从现在的媒体上可以看出,人文类和主流价值观类的作品越来越多,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可以为当下的喜剧片构建核心的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借鉴。今后的中国喜剧电影市场,将向着价值观的提升和艺术化的方向发展,需所有电影人共同努力。
注释:
①罗伯特·麦基著,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21.
②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社,2003:22.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