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广播电视台推进文化民生“落地生根”的实践与思考

2016-04-11 19:26沈浴晖
视听 2016年10期
关键词:落地生根民间文艺淮剧

□沈浴晖

市级广播电视台推进文化民生“落地生根”的实践与思考

□沈浴晖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民族复兴离不开思想文化复兴,全面小康不能没有文化小康。城市和农村“文化民生”的实施和推进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以盐城广播电视台电视文艺频道和所创办的文艺栏目为例,分析市级电视台推进文化民生“落地生根”的实践措施及建议,以期为丰富我国市级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内容、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及影响力提供借鉴。

文化民生;戏曲活化石;公共文化服务;“落地生根”

市级广播电视台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好文艺频道,如何办好文艺节目,是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的重要工作。盐城广播电视台在办好文艺节目方面,大胆创新和实践,极力用好、用活本土文化资源,着力推进“文化民生”落地生根。

一、着眼本土文化之魂,推进“戏曲活化石”“活”起来

戏曲历史底蕴深厚,现实基础扎实。尤其是带有各地乡土韵味的地方戏曲,是各地传承久远、群众喜爱的文化瑰宝,也是各地本土传统文化之魂。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盐城的建湖县是淮剧的发源地,有2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国计有14个专业淮剧团,其中有7个在盐城,江苏省淮剧团就在盐城,上海市淮剧团的班底骨干和一批新秀也都是招的盐城建湖人。淮剧堪称是老区盐城文化的“活化石”。盐城的淮剧新剧本创作也蜚声全国,声名远播。就在2016年6月中旬,江苏省淮剧团的现代淮剧《小镇》还应邀去北京为庆祝建党95周年献演,全国30多位戏曲剧本刊物总编、国家文化部有关领导、专家也汇聚盐城,研究现代大戏、小戏剧本创作的“盐城现象”,交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体会。近30年来,盐城剧作家创作的现代淮剧大戏有40多部获得省级以上大奖,并数十次晋京参加会演、调演和为重大节日献演,有30部现代淮剧小戏同样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并参加文化部在全国各地举行的调演、会演。然而,如此成绩辉煌的戏剧创作、演出大市,却依然存在群众“看戏难”、“看戏贵”的情况,“戏曲活化石”活不到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圈。从全国情况观照,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流行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戏曲普遍面临中青年观众流失、演员老化、演出场地萎缩、演出数量减少等挑战。一些古老的地方剧种濒临消亡乃至消失。据文化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尚存500余种地方戏,但目前保存下来的仅有317种。近年来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号召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各地各界对戏曲剧种予以特别的重视,一些数十年销声匿迹于舞台的剧种又被挖掘抢救出来。盐城市的淮剧在2008年6月获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由弱渐强的。从盐城的具体情况来看:盐城市50岁以上的市民,十有八九喜欢淮剧,那为什么前几年又强烈反映“看戏难”、“看戏贵”呢?原因主要有两点,也是盐城市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针对存在问题着力破解难题、推进淮剧惠及“文化民生”的方面。

1.推进“还文于民”,让演出场所转过身来。数年前,在市人大政协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剧团演员想粉墨登场,可场已不在,一些原来能演戏的大剧场、影剧院、大会堂、文化宫都转身变味了,变成了大卖场、大浴场、大酒店、大超市,连苏北一流的新世纪文化城也卖给开发商拆掉砌了写字楼、住宅楼了。这一呼吁立即引起盐城市广播电视台的重视。盐城市广播电视台决定把文艺频道变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扩音器”,把《文艺新干线》栏目改为《唱响淮剧》戏曲栏目,充当淮剧观众的“共鸣箱”。台里派出三路记者,到市区和各县、区各乡镇调查采访。汇总后发现这10多年来全市共有8个大市区演出场所、24个县区演出场所、165个乡镇影剧场所、27个村办小剧场转身变味、停锣息鼓。目前,只有盐都还有两个乡镇剧场能演戏。近几年,虽然市和各县(市、区)都建了很气派的文化艺术中心,但都偏离人口集中的闹市区,而且成本高、场租贵,群众嫌远、嫌贵不愿去,所以疾呼“看戏难”、“看戏贵”。盐城台把这一调查写成“舆情通报”,向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反馈。很快引起领导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市领导2015年已向县区、乡镇政府提出要求,将“文化扶贫”纳入“十三五”规划工作重点之一,尽快让还能演戏的演出场所还文于民,从“文化民生”的高度认识建立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重要意义,使剧团排戏有地方可演。

2.推进淮剧传承、普及,让票价低下来、票友活跃起来。电视文艺频道推进“戏曲活化石”真的“活”过来能力是有限的,主体责任还是在政府,政府出手相助,才能让保护传承成为复兴的契机。但媒体搞电视文艺的应该有这个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该帮助政府分忧解难,尽媒体人的绵薄之力。近几年,盐城广播电视台曾把央视戏曲频道《过把瘾》剧组请到盐城,组织淮剧票友、京剧票友联唱,让一批有淮剧基本功的群众登上了央视荧屏,激发了许多人复活淮剧的欲望。紧接着,《唱响淮剧》电视栏目向社会广泛征召淮剧票友和爱好者,在盐城水街漂舟戏苑举办了30场淮剧演唱会,600多名淮剧票友和爱好者登台献艺,录制了近百集《唱响淮剧》专题节目对外播出。许多观众在电视里看到自己的亲友精彩表演,纷纷点赞。盐城台还约请省淮、市淮的梅花奖得主进行电视教唱淮剧古装戏、现代戏唱段,迅速让全市数十万名淮剧爱好者走进淮剧、亲近淮剧。再后来,又策划组织了两场“淮剧大典”和“淮剧盛典”,到上海淮剧团录制了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的录音贺词,两次请来淮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秀英和多位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还到泰州市淮剧团,淮安市淮剧团,宝应、涟水、金坛、兴化淮剧团和本市省、市、县7个淮剧团请来多名梅花奖得主和国家一级、二级演员,整合编排两场经典淮剧唱段,录制成经典节目在文艺频道和央视戏曲频道播放。由于全国淮剧界名家名伶的影响力较大,两场经典淮剧演唱时,盐城台做成的电视文艺节目收视份额迅速冲破30%,广告商要求植入广告的电话纷至沓来,戏迷们要求加入微信公众号参与传播的,也有成千上万人次。这使盐城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深切地感悟到,电视文艺节目只有符合群众口味,才能适销对路,拓展财路,才能发挥广电媒体在“文化民生”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二、着眼本土文化之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飘”起来

盐城市历史上曾经是个群众文化非常活跃的城市。六十年代初,曾经有6个县8个业余剧团参加过国家文化部组织的调演,有4个业余剧团出席过全国文化群英会,还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作汇报演出。可是,改革开放后的近二十年,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后,缺位现象严重。在浮躁心态的驱使下,许多基层文化主管部门,为了“甩包袱”,“倒洗脚水把孩子都倒了”。许多基层文化服务机构形同虚设,被群众戏称为“聋子的耳朵”。公共文化服务欠债累累。党的十八大后,才逐渐探索创新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对这种情况,广电媒体不能袖手旁观,无所作为。其实,广电媒体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载体。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是各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由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购买文化产品服务人民大众,满足人民多元精神文化需要。但事实上,公共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很多都是采用重点工程建设的办法进行,也就是建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展览馆、大型文化广场等。“遥控器”握在政府手里,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逐年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但各地地方政府财力毕竟有限,顾了城里一块难免对乡镇顾不过来。于是便出现公共文化服务“堰塞湖”和“泥石流”挡路的现象,文化惠民、文化化人、文化利民堵隔在“最后一公里”。具体主要是三个问题:一是刚刚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县、区、乡镇文化站“久睡不醒”。二是市、县组织的“文化三下乡”服务大多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送什么,不送什么,什么时候送,送到什么地方,都是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说了算,农村百姓群众没有参与权和话语权,文化事业单位也没有全面考虑群众的文化需求。三是社会力量没有参加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服务效益低下。政府每年加大投入援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陈旧,管理不善。乡镇文化中心服务的可及性较差,监管机制、问责机制都不健全,现代科技的业务培训也较滞后。主流、健康文化不去占领阵地,低俗的、封建迷信的、消极颓废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为此,电视文艺频道作为主流媒体,有责任有义务、也有便利条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阐述的48字新闻工作者职责使命。于是,盐城广播电视台运用自办的电视文艺栏目做了三件事:一是大力宣传解读党中央有关“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着力点、落脚点,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本地党委政府有关“文化民生”建设的决策部署和领导讲话要求;二是启动舆论监督功能,曝光农村文化市场的各种“低俗病”,以期引起领导的重视;三是正面报道本地优秀乡镇文化站、文化广电服务中心,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经常组织高质量的精准文化服务,如组织文艺调演、专题教育图片展览、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览、老人广场舞大赛、老人青少年艺术培训等活动,这些活动都起到了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飘”到群众家门口的激励作用。

三、着眼本土文化之根,推进民间文艺“传”下来

2016年6月1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会上再度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民间文艺是中华文化的亮丽瑰宝和鲜明标志,坚守民间文艺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要礼敬传统文化,守护民间文艺之根。积极推进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民间文化探源、古村落保护等工作。刘奇葆部长对民间文艺重要作用的高度概括,也让人们重新思考,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民间的艺术形式如何焕发新的生命力。民间文艺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也服务于民间。现在农村中逢年过节、百姓群众家婚丧嫁娶、政府招商引资举办的各种特色文化节,经常会看到民间文艺表演。因此,民间文艺是离百姓最近、也是百姓群众最能接受的一种艺术,其“民间”属性,本身就说明它十分接地气,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带有老百姓的原创性、生活性。而这点,也正是民间文艺的根之所在、生命力所在。而且,在经济相对薄弱的农村,很多留守老人原来就是民间文艺活动的骨干,内心蕴藏着参与活动的愿望。广电媒体推进“文化民生”落地生根,推进举办民间文艺活动,就是有效的抓手和落脚点之一。近两三年,盐城市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着意加强对民间庙会、“美丽经济”乡村旅游、春节、元宵节、每年“5·18”“11·8”政府举办历届“湿地文化旅游节”的报道力度,挖掘民间文艺进校园、进村居的典型。既报道活动盛况,又推介活动骨干,推进民间艺术传承创新。这些正面文化活动报道,不仅当地党委、政府欢迎,人民群众高兴,也极大地丰富了盐城市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自办节目的传播内容,提升了节目的可视性和影响力。

(作者系盐城广播电视台文艺中心主任、总监)

猜你喜欢
落地生根民间文艺淮剧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市场与权力:“民间文艺”批判
淮剧的发展状况及其文化解读
“感党恩爱核心 喜迎十九大”全区民间文艺汇演
风险均衡“落地生根”华夏睿磐受到热捧
顶层设计引项目“落地生根”
竹画奇技巧天工——记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省级“民间文艺大师”李凤英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
小淮剧《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