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般》杂志看“白马湖作家群”的办刊理念

2016-04-11 19:26兰丽平
视听 2016年10期
关键词:白马湖作家群平民

□兰丽平

从《一般》杂志看“白马湖作家群”的办刊理念

□兰丽平

《一般》杂志创刊于1926年,它的创办者主要是以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等为代表的“白马湖作家群”,从栏目编排、内容选择、读者定位等各方面都体现了“白马湖作家群”坚持平民化的办刊定位,关怀青年,注重青年的人格教育以及致力于学术生活化、大众化的独特办刊理念。

《一般》;“白马湖作家群”;教育

《一般》杂志1926年创刊,由立达学会主办,上海开明丏书店发行。该杂志由夏尊、方光焘先后担任主编,丰子恺负责美术装帧设计。1926年9月5日出版第1期,期间1927年5至8月停刊4期,而后9月复刊,至1929年12月出至第9卷第5期停刊,每4期为1卷,共出9卷36期。它的创办者主要是以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等为代表的“白马湖作家群”,这是一群秉性相投、志趣相近、亦师亦友的文人团体,兼有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的多重身份。滥觞于白马湖畔,发展于立达学园,成熟于上海开明书店的“白马湖作家群”先后创办的杂志中,尤以《一般》和《中学生》杂志影响最大。《一般》被视为《中学生》杂志的前身,其在栏目编排、内容选择、读者定位等方面都体现了“白马湖作家群”独特的办刊理念。

一、平民化的办刊定位

陈思和先生曾将传统知识分子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归结为三种价值取向,“失落的古典庙堂意识、虚拟的现代广场意识和正在形成中的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①。相对庙堂、广场,《一般》同人坚持的是返回民间的岗位意识。郑振铎曾说:“拿笔杆的人们开始明白,笔杆与算盘、犁耙、斧尺等等是同一谋生的工具,并不比他们更高尚或更能干。”②将拿笔杆子的文学创作与犁耙、斧尺等农民作业相联系,这是一种平民岗位的自觉,无疑是对平民的一视同仁与认丏可。夏尊直接将自己的房子取名为“平屋”,就有“平民、平淡、平凡”之意,可见其为平民代言的立场。

在《一般》创刊号的发刊词中,主编夏丏尊通过对话的形式表明刊物的定位:

“好久不见了,你好!”“你好!”“听说你们要出杂志了,真的吗”?“真的。正在进行中。”……“你喜欢看杂志吗?”“看呢,……你是知道我的,我虽然也入过学校,但并无专门知识,杂志中的洋洋大文,觉得比学校里的课本还难懂,并且似乎与我们一般人的生活上,也无直接关系,所以总不十分发生兴味。”……“那你们的杂志,将来属哪门类呢?”“想并不拘与哪一门类,只做成一种一般的东西。”“那么,你们的主张怎样……你们预备取哪一条路?”“我们也并不想限定取哪一条路,是给一般人作指导,救济思想界混沌的现状。”“很好,那将来这份杂志取什么名称?”“就叫做一般……我们无甚特别,只是一般的人,这杂志又是预备给一般看的,所说的也只是一般的话罢了。”③

正如夏丏尊所言:“一般的目的原想以一般人为对象,以实际生活出发来介绍些学科思想”,“用清新的文体,致力于学术的生活化”。将《一般》杂志的读者定位为一般的人,说明这个群体本着以大众、青年、平民为对象,通过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来提升平民修养,普及平民教育的办刊定位。一方面,在杂志内容设置上,《一般》把握了普通大众的阅读心理。鉴于杂志界“洋洋几千大文,却与一般人不相干”的现象,在内容选择上特别强调了“注重趣味文学作品”和“力避平板的陈套”。《一般》上发表的大量文学作品如《猫》《长闲》《法味》《遗腹子》等文大多取材生活琐事,用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书写生活中的不平、悲怆。如夏丏尊的《猫》文,作品讲述的是一只猫的到来与离去的过程,作者以猫为线索,由物系事,抚今追昔,由猫联想家事盛衰以及种种悲欢。与其说作者是在忧猫,不如说是通过猫的遭遇感叹世事悲凉。作者通过平易的叙述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朴实的文风中极具深沉,从中照见的是自身生活的困顿、世事的无常,这种情感性的渲染很容易与平民达成共鸣。另一方面,在杂志编排上呈现出对平民大众进行思想启蒙、知识普及的特点。以创刊号来说,第一期编排的文章既有满足大众社会认知需求的《中国的国家秩序与社会秩序》,也有贴近平民实际生活,对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青年底生活问题》,亦有补充课外阅读知识,供给科学养分的《趣味丰富的秋的天象》,还有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的《旅英杂谈》,更有供给文学知识与趣味的小说《不死》《遗腹子》《长闲》等,这种短文杂排的方式有利于平民大众对文化知识进行综合、全面地吸收。

总之,平民化的办刊定位与“白马湖作家群”的文化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奉行“高山不如平地大。平的东西都有大的涵义”,“人生不单因了少数的英雄圣贤而表现,实因了蚩蚩平凡的民众而表现的。”④所以在文学上他们主张平民文学,在教育上奉行平民教育,在出版事业上坚持平民化的定位,试图为改造社会、启蒙大众尽一份心力。

二、关怀青年,注重人格教育的办刊意识

“白马湖作家群”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立人”的思想贯穿于他们的教育、创作以及出版等文化活动。他们中多数是中学教师,经常与青年交往,深谙青年的烦闷,在教育方面,他们特别重视对青年的思想启蒙,奉行人格感化的教育理念,注重青年的人格养成。《一般》创刊“给一般人作指导,救济思想界混沌的现状”,正是与他们的教育事业构成一体两面,充分地宣传与践行他们的教育理念。

《一般》杂志上刊载了大量有关青年教育的文章,内容涉及到青年的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审美教育等诸多方面。丰子恺对青年审美教育不遗余力,在杂志上发表了30余篇的审美文章,对中西方的美术、音乐等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如《中国画与西洋画》《女性与音乐》《现代西洋画诸流派》等文。刘薰宇的《青年的生活问题》《告失望的朋友们》,周为群的《再论青年的生活问题》《青年的一种烦闷》皆是以生动的案例、具体的说理来理清青年心里的困惑。类似文章的刊载足以可见“白马湖作家群”对青年的深切关怀,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如朱光潜撰写的《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十二封信在《一般》杂志上连载,深受读者喜爱,更有人言其“简直是一部值得青年界人手一卷的宝物”⑤,以致夏丏尊也连口称赞《一般》创刊以来“这十二封信是最好的收获”。这十二封信都是以中学程度的青年学生为读者对象,鉴于青年学生在健全的人格养成中“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的普遍现状,采取书信与谈心的方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致力于提升青年人格修养。从谈读书、作文到恋爱、升学,从动静之观到人生与我,从十字街头到多元宇宙,从情理之辩到摆脱等这十二封信蕴含了“白马湖作家群”的人生哲学及审美艺术观。

如在《谈在卢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中,朱光潜提倡青年以“超效率”的方式去养成伟大人格精神。他认为“效率绝不是唯一的估定价值的标准……最高品估定价值的标准一定要着重人的成分,遇到一种工作不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还要问它是否由努力得来的,是否为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⑥因而他鼓励青年要不畏成败,重在努力。

“白马湖作家群”对青年的教育是一种基于平等关系的对话,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训诫。他们发表的文章重在对青年学习、思想、生活上的启蒙,是一种朋友之间谈话的风格,平易近人,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广大青年。

三、“学术生活化、大众化”的办刊追求

早在以“白马湖作家群”为核心的立达学会成立时并禀明学会宗旨为:“修养人格,研究学术,发展教育,改造社会。”致力于学术知识的生活化、大众化正是对宗旨的进一步践行。这个群体在强调一般与特殊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一般的特殊化,是生活或文化本身的提高,特殊的一般化,是大多数人生活或文化的提高。这是一般人所应该努力的目标,当然也是我们《一般》同人此后想努力的目标,打算猛进的大路。”⑦这明确地反映了这个群体希冀依托《一般》杂志介绍学术文化知识,通过普学术知识来提升普通大众的文化素养的共同追求。

在《一般》杂志的栏目及内容设置上也可以看出“白马湖作家群”对学术推广的普及化与大众化所做的努力。“论文”栏目刊登的文章内容丰富,涉及颇广,包括社会问题、科学知识普及、青年教育等内容。社会问题主要是对国际与国内重大事件的评论或是议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现象。如胡愈之的《我们的时代》《一九二六年的国际问题》、章克标的《评蒋宋结婚的仪式》等都充满了强烈的现实色彩,是一般人应该了解的知识。科学知识在杂志中占较大的比重,如匡互生的《趣味丰富的秋的天象》、张凤的《形数检字法》、丰子恺的《秋的星座及其传说》、绶白的《香的化学》、夏承法的《关于真空》等,此类科学小品文篇篇文笔生动,以风趣的文笔向青年读者普及枯燥的知识,深受学生喜爱。而青年教育类文章如上文所述,皆是以老者促膝长谈的方式,以真挚的情感、朴实的笔调娓娓道来,与青年学生讨论他们关心的人生问题,供给多方的指导。“文艺”栏目主要是刊登一些原创的文艺作品或是外国文艺作品的译介,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杂丏感等。如夏尊的《猫》、朱光潜的《旅英杂谈》、刘薰宇的《南游》等皆通俗易懂,注重写实,在情感上与大众形成共鸣。

此外,《一般》杂志还开设“书报评林”栏目以“纠正出版界的混乱现象,养成一般人的读书趣味”,其中包括“读书录”以及“介绍与批评”两个子栏目,“专载读书录,及新出版物的介绍及批评,希冀以作一般读书社会的指导”。以第一期第一号为例,“书报评林”在整期中占了近三分之一,以致编者也表示“似乎太多了”,“但又想到国内出版批评的缺乏和重要,觉得多些反而好……”对于这个栏目的设想,同人志在以批评的态度和勇气做下去,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推广学术的用心。

《语丝》杂志曾刊载《立达学会编辑的一般杂志》一文,恰如其分地概述了“白马湖作家群”创办的《一般》杂志给读者带来的好处,“第一,是能批示青年生活的迷路;第二,是能安慰青年生活的寂寞;第三,是文笔篇篇有一种特别的风趣,使人百读不厌……”⑧“白马湖作家群”作为一群极具教育理想以及文学关怀的知识分子,延续着“五四”以来“立人”的精神,通过文学、教育与出版的结合,以学校为实践场所,以媒介为传播渠道,坚持对青年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文化启蒙。他们生活的20年代政局混乱,经济萧条,军阀混战,同时思想的混乱也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感到万分烦闷,而这个群体不做问题与主义的高深论争,也无意标新立异去引领时代风潮,而是以《一般》等媒介作为探讨学术与传播文化、启蒙教育的基地,注重人格感化,普及知识,启蒙大众,立足民间,关怀青年与平民,脚踏实地,共同致力于培养具有“立人达人”的健全人格的人,可以说这和他们的个人修养以及文化教育理念有莫大的关系。在20世纪20年代的特殊背景下,这个群体追求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为当时的文化界别开生面,注入一股清流,实在可以说是一群不“一般”的人。

注释:

①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9.

②郑振铎.郑振铎文集(第4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67.

③夏丏尊.一般的诞生[J].一般,1926-09.

④夏丏尊.读书与冥想[J].春晖,1922-12.

⑤杨昌溪.关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J].开明,1929-07-10.

⑥朱光潜.谈在卢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J].一般,1928-03.

⑦刘叔琴.一般与特殊[J].一般,1926-09.

⑧佚名.立达学会编辑的一般杂志[J].语丝,1926-10.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猜你喜欢
白马湖作家群平民
春日里的白马湖公园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游白马湖公园
开水白菜般的文人情怀
非富即贵? 平民也很爽 10款5000元以内AV放大器简析
巨大的翅膀和可能的高度——“宁夏青年作家群”的创作困扰
四川“康巴作家群”的康巴风情书写研究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淮安市白马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