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独角兽

2016-04-11 18:02左沈怡
上海国资 2016年1期
关键词:独角兽资本企业

文‖ 上海国资记者 左沈怡

如何成为独角兽

文‖ 上海国资记者 左沈怡

好的项目要趁现在抓紧融资,千万不要拘泥估值

政府鼓励下的创新创业已经掀起热潮,特别在互联网进入3.0的时代,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和良好的环境,令参与者们兴奋无比。相较于年轻的创业者们,投资人客观冷静,对于市场有自己的看法。

从创新企业的地域分布及质量来看,市场认为,美国依然领先于世界,但中国的机会紧随其后。

根据七海资本统计显示,当前全球独角兽公司一共143家,其中美国企业占比最多,其次是中国企业。根据规模排序,前10名中80%的企业来自美国,因此美国依然是目前创新创业的中心。

中国的创业与硅谷相比,缺乏的是在科技上的实际突破。这是投资人对于中国当前创业市场的反馈。

与硅谷的公司相比,中国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科技创新类的公司偏少。“中国现在的市场很热闹,快速成长的导向比较多,但是技术型的,科技含量的创新公司比较少。”七海资本合伙人、腾讯前CTO熊明华表示。

然而在技术创新鲜有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的估值并不低。

“在人工智能化方面,中国的项目估值大约比美国高一倍以上。”一家PE资本介绍。

科技类创业公司一直受到投资人偏爱,也更有潜力在未来成为独角兽公司。原因在于科技类企业技术门槛高,可复制性非常低,从而能够独占一定的细分市场,而不被迅速淘汰。这类科技创业公司也往往是很好地结合了硬件+软件+服务的新模式,是未来互联网3.0中最重要的物联网载体。

这种趋势在国内正开始显现,最明显的是智能穿戴设备。

潜力

尽管当前创业市场存在诸多隐患,挖掘潜力企业依然令VC们乐此不彼。

物联网作为未来10年最值得投资的领域,受到各路投资人士的追捧,万物互联的概念令想象力得到空前释放。

从当前的143家独角兽公司的细分垂直领域的排序来看,在电商和marketplace领域已经有31家企业,显然已经机会罕有,非常拥挤。“从未来1-2年投资来说,最后5名的行业会有更多的机会。”熊明华表示。这后5名行业是,信息安全、虚拟现实(VR/AR)、手机软件、硬件穿戴、大数据分析。其中虚拟现实领域的独角兽公司只有一家。这些已经成为七海资本的投资重点。

相对于排名靠前的领域,排名靠后的几个领域都属于技术门槛高的企业。举例而言,全美做AR技术的团队不超过20家,未来2-3年中很可能在其中会诞生独角兽企业。

而作为软件、硬件、服务3者的结合点,可穿戴设备前景广阔。“手环已经没有机会了,但是对于可穿戴设备大家应该思路宽一点,机会很多。”熊明华表示。

对于可穿戴设备,如何提升用户黏性是一个关键点。比如台湾有家做头盔的企业令七海资本另眼相待。因为台湾规定骑摩托车必须要戴头盔,所以骑车人要打电话就只能拿手机塞到头盔里,用胶布粘住,非常不方便。该创业团队就做了一种智能头盔可以打电话,用户粘度很高。

另外一个案例是深圳有一家创业企业做了一种可以矫正坐姿、帮助脊柱纠正的坐垫,后来又把这个技术运用到床垫上,立刻被一家美国公司订购了5000余套,创业一年就收入可观。

可穿戴设备中运用生物传感器亦是一大热门,但是由于技术要求高,做得好的企业并不多。硅谷有一个创业团队,一位专家花了20年研究中国的针灸,研制出一种可穿戴设备,让人戴上后,可以通过手机APP选择睡眠还是清醒,并通过脑电波的作用,帮助人快速入眠和提神。

另外一些比较超前的领域,如植入皮肤的生物传感器,都是极具前景的项目。

门槛与过剩

到底哪个行业值得投资,有PE资本概括为心塞的行业和兴奋的行业。心塞的行业即医疗健康行业,因为人人都需要就医看病;兴奋的行业是好玩的文娱行业,所有人都会追求快乐。“这些是当下少有的不过剩的行业。”IDG资本合伙人章苏阳表示。

医疗行业的需求是刚性需求,而该行业的最大问题则是对于创业者技术门槛的考验。

但对于快乐产业而言,年轻人的需求是全球趋同的,并且年轻人随着收入的增长会增长相应的兴趣消费。因此现在布局大众娱乐产业,当有可观收益。

DCM资本合伙人曾振宇看好共享经济,其认为通过把整块消费生产力量切成小块,重塑生产和消费者,同时新增的需求需要协调线下组织商品的能力,但同时,当前存在的关于O2O到底是要动员社会力量来体现共享经济的精髓,提高效率和成本,还是应当自建线下服务,实现对服务质量的控制,达到供给端的可控,输出也可控,这两种观点目前碰撞激烈。换句话说,C2C的商业模式到底是否可行?曾振宇认为,当视项目是否标准化程度高而言,强调个性化的服务还需要自建。

估值

中国创业市场估值虚高已经有目共睹。市场起泡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钱支撑泡沫的继续发酵。

据《上海国资》采访的诸多PE表示,资本市场正经历着“三碰头”的局面。

一方面是宏观经济下行,实体经济呈现了“L”型的下滑,这种速度对于资本市场的冲击毋庸置疑。另一方面,资本的寒冬还在继续。

大多数PE资本方认为,“真正的寒冬,是今天还在往外投资,但可能明天就没现金了。LP突然会倒闭,这种情况非常可怕。”

与之相比,创业企业有自然死亡率。据统计,一批创业企业中50%将在2年左右的时间内死掉,能够熬过6年的企业不超过10%,幸存者极少。

因而当创业企业在失败周期到来之际遇到前述两种资本环境恶化的情况,如何生存是最大的问题。

“很多好的项目,趁现在要抓紧融资,千万不要拘泥估值。”这是PE对创业企业的忠告,

熊明华的数据亦支撑了这一观点。根据其了解的项目投资数据显示,80%的投资中表现好的项目只占到5%,这些5%的项目最终会成长为独角兽。独角兽公司的数量在过去2-3年中快速成长。

猜你喜欢
独角兽资本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寻找独角兽
它就是独角兽
资本策局变
遇见独角兽
第一资本观
认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