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远比全过程自主制造更需要创新
——访中国商飞公司发展规划部副部长郭盛杰

2016-04-11 18:02陈怡璇
上海国资 2016年1期
关键词:商飞国资飞机

文‖上海国资记者 陈怡璇

集成远比全过程自主制造更需要创新
——访中国商飞公司发展规划部副部长郭盛杰

文‖上海国资记者 陈怡璇

创新主力军

编者按:

创新与改革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的重头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目标,即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其中,“创新”被摆在最为核心的位置,成为五大基本理念之首。“十三五”对创新的迫切性源于:一,未来中国的5年,改革步入深水区,社会转型趋势将更加明显,前30年改革积累的问题和社会转型的整体压力或将形成发展“瓶颈”。这需要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以适应和促进新时期的发展。另外,“十三五”正值“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蓬勃发展期,工业4.0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这个新的历史性阶段,大多数国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各国综合实力的较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水平。作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起点,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转换劳动密集型产业方向,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无一能与科技创新分开。

在2015年年末的上海国资高峰论坛上,云集了科技创新的领军企业和企业家,从飞机制造、芯片集成到众创空间,创新的力量正在中国兴起。

2015年,民航工业获得了里程碑式的成绩:C919总装下线、ARJ21亦完成首架交付,实现了百年民机航空产业的飞天梦想。中国商飞公司在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上成绩瞩目,截至目前在手订单842架。

中国商飞发展规划部副部长郭盛杰在2015年上海国资高峰论坛上表示,未来20年中国未来机型新需求将达到6000架,市场空间巨大。目前中国境内注册的飞机刚超过2000架,而2000多架运营的飞机中只有为数不多十几架螺旋桨飞机是由中国制造的。中国商飞目标是到2020年,争取在民用航空中占据一席之地,2030年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民航产业的竞争,是生态圈的竞争

《上海国资》:随着ARJ21商用,C919总装下线,中国的民用航空已起步进入全球市场。从产业的特点来说,民机产业作为高端制造业,有什么样的特点?

郭盛杰:中国大飞机是集成创新。集成创新远比所有的程序、零件等自主制造来得更加重要,这种能力表明中国航空产业发展是站在产业制高点上。

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说,民机产业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市场是国际化的,研发和其他投入成本非常大,如果要实现它的商业成功和项目成功,一定要把市场放眼全球,单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市场很难实现商业盈利。第二,乘坐的旅客,全球的标准是一样的,这要求我们在起步的时候,或者说在婴儿期的时候,和欧美达到同样的安全等级标准,这是不容商量的。所以,在选择全球的供应商时我们选择全球最优的资源和最优的技术,才可以形成一架最有竞争力的民用飞机。

《上海国资》:中国大飞机起步较晚,如何进行产品创新?

郭盛杰:中国商飞每年投入的成本以亿元计,在上海市大力支持“千人计划”和上海市领军人才的背景下,我们获得了人力资源的支持。在实验室上,我们也打造全生命周期实验验证的条件,不以纸面计算为准,一切以事实说话,这也是对航空安全的基本要求。

从产品创新方面,打组合拳。单个产品要实现它的商业成功,更主要是占领细分市场;而通过产品组合将形成一个舰队式的竞争形式,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支线飞机到单通道干线飞机,到双通道干线飞机;在研制客机的同时,打造公务机、行政飞机等系统化飞机;在产品组合的前提下,针对单个飞机,突出差异化竞争的优势,ARJ21突出的高原降落的优势,C919和国外同类飞机相比,安全标准最苛刻。我们强调产品组合,强调差异性。通过产业链的组合,在国内形成了较好的产品带动关系。

从服务创新方面,我们也是打差异化的牌。军机是由部队进行使用和维护,民机则是由主制造商提供产品服务,民用飞机的价格是产品加服务。我们建立起一个四级客户服务网络,提供全天候、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服务体系。主动靠前,使得客户可以零库存、零等待,降低客户运营成本,创造额外价值。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我们与科技部、各大高校都有大量课题对接,按照开放合作的方针,与波音也在清洁燃油方面进行探索,与空客、庞巴迪都有技术研制的合作。目前在宽体客机领域我们对俄合作,实现强强联合。

《上海国资》:民航产业是一个巨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产业带动性非常强,商飞也有意选择中国配套企业,您认为中国的民航生态圈成长如何?

郭盛杰:民航产业投入产出比达到1比80,大大超过汽车和造船行业。但目前集中化布局和统筹是目前国内民用航空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欧美民用航空的发展历史来看,强调的是主制造商产业的高度集聚,产业组织逐渐从棍状结构向金字塔结构演化。国内配套企业现在要加强试航取证的能力,主制造商则进一步增强资源集聚的能力,政策制定需要统筹规划,形成合力。民机航空产业的竞争,实际上是生态圈的竞争,我们要打造上海民用飞机产业基地,发挥好产业辐射和带动的作用。

与供应商风险共担

《上海国资》:产品创新需要的是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中国商飞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体现在哪些地方?

郭盛杰:体制机制创新,是作为一个央企最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不能生活在真空中,我们的创新一定要和周围的约束条件相适应、协调和突破。我们是主制造商,如果把主制造商放在中间,那我们与政府、供应商、客户则建立起了一个共赢的生态圈。

首先,股权多元化是创新的第一步。中国商飞公司是53家重点央企中唯一一个不是国资委100%持股的企业;其次,我们率先在中央企业范围内建立了标准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体系,形成股东会、董事会、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

此外,我们打造了一个新的主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模式,即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军品的研制模式是由国家计划进行责任分工和协调,我们则是按照招商来开展,前期不谈投入,完全是风险合作的关系。此外,由国务院副总理牵头的议事机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各部委、各地方和供应商形成了协调的关系。

《上海国资》:大飞机制造跨越多个部门、行业和学科,如何统一管理?

郭盛杰:在高校学习的时候,导师经常说,飞机是妥协出来的产物,即民用航空是各行业相互妥协、相互协调,系统最优。

因为民航产品的特点是多目标约束、大规模组织、跨专业的协同接口高度复杂,我们需要打破壁垒,需要淡化职能,需要强调工作包最大的利益综合。所以在这一块我们是对照波音和空客。交流的困难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组织机构的问题。对照波音和空客的二维组织管理模式,同时向职能部门汇报,也向产品团队负责人汇报。按照二维矩阵管理,我们构建了产品的分解结构,按照各个部件,由项目负责人对成本、质量、过程进行管控,形成总负责制和强矩阵管理,由过去按照项目关系及突出主线的项目汇报,转化为产品导向、专业分割、专业融合,实现了技术、质量、经费等6维管理。

猜你喜欢
商飞国资飞机
来自合作伙伴的问候
飞机失踪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中国商飞参加2020年南昌飞行大会 C919大型客机首次亮相行业活动
ARJ21飞机首次在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交付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乘坐飞机
神奇飞机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