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西昌市彝汉族聚居区居民营养认知情况调查

2016-04-11 16:36:15聂娟郭应同冉利权任俊宇李玉霞唐甜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聚居区西昌市汉族

聂娟 郭应同 冉利权 任俊宇 李玉霞 唐甜

(川北医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凉山州西昌市彝汉族聚居区居民营养认知情况调查

聂娟 郭应同 冉利权 任俊宇 李玉霞 唐甜

(川北医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目的:为了解彝汉族聚居区居民营养认知情况,普及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营养知识,帮助其树立科学营养理念,为政府健康引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科学问卷,现场回收方式,对西昌市大兴乡彝汉族聚居区共500名乡民进行走访问卷调查。结果:聚居区居民营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来源渠道单一。结论:当地政府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区域特色,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当地乡民提高营养认知,引导其健康生活。

彝汉族聚集区 居民 营养认知 调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经济相对落后的彝汉族聚集区的民生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而了解其饮食行为和营养认知情况将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如果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存在较多不良的饮食行为, 将导致其膳食结构不合理[1]。为此笔者于 2015 年7月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兴乡彝汉族聚集区居民进行关于营养认知情况的调查, 旨在探究其营养认知现状。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调查对象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兴乡当地居民500人:汉族313人,其中男性158人,女性155人;彝族187人,其中男性98人,女性89人。有效问卷456份,问卷有效率91.20%。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彝汉族居民的一般资料、营养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andpractice,KAP)[2]。具体如下:(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民族、身高、体重、文化程度、是否患有疾病、家庭收入。(2)饮食行为,包括饮食规律,饮食搭配,饮食习惯3个方面。(3)营养认知情况,营养搭配,含某项营养物质较高的常见食物。调查方法为随机选50名居民预调查。科学修改后,广泛发放,现场回收。(4)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全部采用百分比形式表示。

2 调查结果

根据数据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得出居民营养认知情况:

2.1日常饮食安排认知

三餐不规律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55.17%的人认为有影响,33. 69%的人认为不影响,11.14%的人不知道。饮食安排中,39.52%的人随心所欲,33.95%的人听家人安排,24.40%的人合理控制。对于吃水果的频率,40.11%的人规律每天吃,40.63%的人规律但不每天吃。在进餐速度上,有197人进餐速度快,140人较慢,有119人适中。

2.2彝族和汉族居民营养认知情况

有关什么样的饮食最营养,在调查的456位居民中,有49.60%的人认为吃饱就行,荤素搭配的只占45.12%。其中汉族选择荤素搭的占47.49%;彝族占39.77%。70.27%的汉族和62.50%的彝族认为营养和运动有关系。此外,在那种食物含碘量高的问题中,被调查人群中有38.10%的人回答正确。其中汉族正确率为47.10%;彝族正确率为18.18%。含维生素C较高食物问题中,有32.28%的人能正确选择。其中57.53%的汉族选择错误;79.55%的彝族选择错误。对于每日食用盐的量问题中,有33.78%的人选择正确。其中汉族知晓率为32.43%;彝族知晓率为29.55%。

2.3营养知识来源渠道

营养知识来源渠道中,57.29%的人主要通过电视,40.32%的人主要通过杂志报纸,通过网络的人占1.33%,极少数人通过社区宣传了解。

3 结果分析

3.1日常饮食认知不合理

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三餐不规律会影响身体健康,但仍有33.69%的人认为不会影响;有一半的人认为吃饱就行,荤素合理搭配的人仅占45%;仅41%的人每天吃水果;仅31%的人用餐速度适中。可见,该地区居民缺乏三餐规律的重要性认识,日常饮食安排较粗糙,缺乏健康饮食观念。

3.2营养认知总体水平较低,彝族汉族水平相差较大

对于常见食物中含营养素情况,被调查人群总体知晓率均较低,其中彝族更为明显。例如,常见食物中含碘量的认知,被调查人群中只有38.10%的人能正确回答,其中汉族知晓率为47.10%;彝族为18.18%。可见,居民普遍缺乏正确的营养认知,总体水平较低,汉族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彝族,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3.3营养知识来源渠道单一

绝大多数居民主要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方式了解,而通过网络媒体机社区了解的人较少。可见,该地居民了解营养知识的来源渠道单一,主要通过传统渠道,营养知识匮乏。

4 针对当地居民营养认知的可行性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发现彝汉族聚集区居民存在营养知识普遍匮乏,营养认知水平较低,饮食习惯不健康等问题。为全面提升居民的营养认知水平,树立健康保健观,以强健体魄,可以从以下方面改善。

一方面,普及和加强营养健康,全面提升认知水平。要实现饮食健康,提高营养认知是关键[3]。因此,可通过村委组织专题讲座、免费营养咨询活动、张贴宣传单、分发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广泛推广营养健康理念。另一方面,国家可以考虑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提供广泛的营养学习资源,比如相关电视广告,专题电视节目,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中国饮食保健学侧重从整体着眼,以人为本,注重辨体施食和因季施食[4]。因此,相关部门还可以应对居民的饮食习惯对水果蔬菜市场进行干预和引导,积极鼓励集聚区彝汉族互帮互助,相互学习。多渠道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提高其认知水平。

[1]张静,陈幕华,胡娉婷,等.医学生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1):1404-1405.

[2]Al-Naggar R A,Chen R.Nutrition and cancer prevention knowledge,attitudes and practices among young Malaysians[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1,12(3):691-694.

[3]程三望.广州高校学生营养认知及膳食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8:61-64.

[4]路新国,刘煜.中国饮食保健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32-344.

R-0

A

1674-2060(2016)05-0330-01

猜你喜欢
聚居区西昌市汉族
国清荣
当代作家(2023年6期)2023-07-20 18:33:08
食品安全治理的法治基础与法律完善
——评《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中国酿造(2021年5期)2021-06-04 14:03:38
血吸虫病消除达标验收档案资料整理要点
畜禽业(2021年2期)2021-03-26 18:55:56
云南省“直过民族”聚居区教育扶贫问题对策研究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农民工家长投入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某农民工聚居区的样本为例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双语教育适用模式探讨——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例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4
西昌市城镇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中外医疗(2014年17期)2014-11-15 23: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