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五常思想对建构企业良好人文环境的启示

2016-04-11 15:21:46宋宁宁张滨杰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文环境应用企业

宋宁宁 张滨杰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0012)



浅析儒家五常思想对建构企业良好人文环境的启示

宋宁宁张滨杰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100012)

[摘要]近年来,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断走进企业。本文根据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思想所蕴含的伦理价值和德性规范,分析其对现代企业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实现良性发展所具有的正向作用,供现代企业管理借鉴。

[关键词]五常思想;企业;人文环境;应用

近年来,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断走进企业,融入企业管理,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需要,也是中国哲学智慧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发挥交叉学科作用的有效途径。在充分了解、选择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智慧融入到现代企业中,使二者有机结合,对构建企业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企业的管理效果将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1 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上个世纪2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由工厂制过度而来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经营实体。中国的企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大量涌现并逐步走向发展壮大的,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一般也都是基于西方的企业管理背景。客观地说,虽然西方管理学已经很完善、很发达,但因国情和文化背景不同,造成了很多方法和手段在中国的环境下并不适用。我们都知道,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中的“人”是有人性的社会人,其行为特征决定于文化背景,可以说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管理思想和方式更需要文化理念来指导。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这样的思想,是非常注重对人性修养的探究的,所以在借鉴国外理论和经验的同时,我们的企业管理应该注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人文环境,做到中西结合,优势互补。

而且,就企业管理本身来说,既包括可以传递的显性知识,也包括不容易传播的隐性知识。例如,我们通过企业大学或商学院学到的各类有关管理的知识,就属于显性知识,是能够复制的、可以通过教授传递的。但是,真正影响到管理的实际效用的,往往与那些无法通过讲授所传递的隐性知识密切相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学经验,并在自己的企业中照搬之后往往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而隐性知识就蕴含于我们所处的文化当中。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它的人文环境。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思想虽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基于社会层面的人性、认知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所认同的共同价值观的内容在儒家五常思想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历史印记,这也为我们企业人文环境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本土文化和理论依据。

2 儒家五常思想在企业人文环境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是孔子在2500年前创立的一个思想流派,从孔子起,经过历代大儒们不断丰富发展而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五常”。后来这五常的思想贯穿于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发展的主线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要素。儒家五常思想中所蕴含的伦理价值和德行规范,对于企业来说,构建良好的企业人文环境,也有意义非凡的参考价值。

2.1以“仁”为本,温馨和谐

孔子说,“仁者,爱人”。对于他人抱有仁爱之心,这就是仁。“仁”对于企业管理的启示就是要以人为本,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谐、合作,较之于人与人之间有时难以避免的冲突、竞争来说,是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方面,具有更高的价值。因此,企业良好人文环境的建构中,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仁者之心,以人为本。

在美国曾轰动一时的管理类书籍《掌握人性的管理》曾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你希望别人如何看待你,你就该如何看待他人。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企业管理的黄金准则。其实,这一观点恰恰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政思想不谋而合。仁政就是以仁的思想进行管理,将人道纳入到管理当中。事实上,任何一种有生命的管理理论都不能回避“人”这个主题。儒家思想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儒家“仁”的思想对于建立和谐友善的企业人文环境,增进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倡导以人为本,通过建设一种人本的人文环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参与者的潜能。这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讲究富有人情味的管理,也正是东方式管理的一大特色,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强的正向效用。

2.2以“义”为纲,见利思义

“义”这个字的本来含义就是适宜。“义者,所以合宜也”,就是指一个社会里公认适宜的、应该的行为准则。那些被普遍认为是“适宜”的道德原则,就是“天下之公义”。企业之所以为企业,主要作用在于创造利润和财富。一个不盈利的企业不是合格的企业,也不是能够长久生存的企业。但另一方面,企业也绝不能够唯利是图,为了盈利不惜采用无下限的手段。企业之所以要扩大销量、开发新产品、提供优质服务,这些都是为了给企业创造更雄厚的财富以保证企业的基业长青。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企业也必须看到,在当今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低碳、环保、以人为本、社会责任等等,已然成为与盈利同等重要的事情。企业获得利润是“利”,人本、责任是“义”,只有义利结合,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同步进行。在市场活动实践中,义利之辨,古已有之。儒家并不反对对利益的合理追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是儒家强调,追求利,要有底线,那就是义,要“以义取利”、“见利思义”。在建构企业的人文环境时,也应该营造以义取利的企业氛围。如果管理者能够从策略的高度正确对待和处理“义”与“利”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用智慧取得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以责任关注社会义务,就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来自各方的支持,这种支持又会反过来更加促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

2.3以“礼”促敬,打造品牌

礼者,理也。礼在企业中的应用体现在规范企业制度的合理性并赋予人文意义,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礼的关键性作用在于形成一种“敬”的企业氛围。对岗位、职位所赋予的职责充满敬意,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充满敬意,以“敬畏”之心去遵守制度,以“敬重”之心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由礼而产生的敬畏之意,对于企业来说犹如珍宝。可以说,只有营造充满敬意的企业氛围,才能打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企业品牌。事实上,并不是只有我们熟知的大品牌才称得上品牌,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产品,虽然这个产品不一定广为人知,但它的知名度和企业存在的持久度却与企业本身是否敬畏自己的产品息息相关。如果企业自身非常敬畏这个品牌,就能够处处从品牌建设的角度去完善自己的产品、规划自己的市场,去管理自己的员工,去树立自己的对外形象。而且,企业为了能够提高品牌竞争力,还会有意识地建立一些有形无形的规范来约束、修正企业的各种行为,这些规范体现了对品牌的敬畏,也保障了品牌建设能够走向一个不断广阔的未来。

2.4以“智”为贵,目光长远

“智”通常又写作“知”,既作动词指认知,又作名词指知识、智慧。儒家把“智”列为“五常”之一,认为追求知识,增长聪明智慧,也是人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智”可以说是生存之核心。在企业中营造浓郁的尚智之风很有必要:专业——岗位专业能力是身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要督促员工勤于学习,乐于学习专业领域内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含金量。专业的员工是企业的无价之宝。精细——要做精、做细每一个岗位的本职工作,使员工明白,只有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才能赢得他人的认可。创新——企业内无论职位高低,人人都可以有勇于改变常规的心态和善于发现可优化之处的双眼。要鼓励员工根据新的形势大胆发散思维,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

2.5以“信”为要,固本立足

所谓“信”,即诚信。儒家把诚信作为人的基本道德。《中庸》里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认为“诚”是“天之道”,人是实现“诚”的载体。《论语》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治理国家要“敬事而信”。“信”是儒家伦理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也是中国交换伦理的重要典范。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信”的重要意义在于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实现双方共赢。《周易•系辞上》说“人之所助者,信也”。信守承诺就会建立信用,建立信用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主动帮助。所以,要使企业成功必须讲“信”。“以诚为本、信誉至上”是塑造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基石,是企业获得效益、赢得市场的法宝。具体而言,“信”在企业实战中涉及了货真价实、真诚对顾客服务、勇于承担社会义务等等。能将“信”扎根于企业之中,必会对企业在市场中固本立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看不见的灵魂,这个灵魂支撑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抵挡各种困境和劣势,而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不断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从传统文化中看到了企业管理的很多精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去丰富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2014年修订了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其内容为:人本、责任、诚信、精细、创新、共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儒家五常”是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中国石化在修订新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时,也把“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其中,并加以发扬光大。人本对应“仁”,倡导广大干部员工用“博爱”之心关心他人;责任对应“义”,强调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意识,时时刻刻想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共赢对应“礼”,提醒自己与客户、社会公众和合作伙伴和谐相处,发展自己的同时也成就对方;精细和创新对应“智”,倡导广大干部员工要努力成为“智者”,要有勤于思考、止于至善的劲头,于细微处见真功,并能破除陈规、超越自我;诚信对应“信”,倡导广大干部员工做言而有信、真诚无私的“真君子”,坚守“每一滴油都是承诺”。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脚步的逐渐平稳,企业对人本、对环境、对责任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和重视,而这些思想在传统文化中都有根可循。合理适宜地将传统文化内容引入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对于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非常有利且必要的。

3 儒家五常思想对企业的积极意义

3.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儒家五常思想之首的“仁”,即以人为本的理念看似涉及面很广,但事实上,如果能够在企业中处处营造以人为本的氛围,让员工感受到真切的温暖和尊重,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因为人是企业的最小单位,聚而为龙,散而为沙。当企业顺风顺水时,人的作用似乎是化于无形当中的,但当单位面临困境或挑战时,人的力量就会凸显出来。一个有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企业在此时也一定会得到员工们的鼎力相助。大家会为了企业的生存齐心协力,身系企业安危,感通企业荣辱,想尽办法与企业共渡难关。

3.2有助于逐渐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

我们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考验和筛选,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或能以古鉴今,或能修身养性。在企业中营造包括“五常”思想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对员工的身心素养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员工懂礼讲义,而这些往往是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达不到的效果,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当然,要想真正达到这种效果,还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将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的可行方案。

3.3有利于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导向。这个精神导向只有积极向上、统一明确,才能对企业起到正向的引领作用。儒家五常思想中的“信”,就是信任别人以及获得别人的信任。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的员工与领导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需要建立充分的信任,信任是各种支持与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建立信任就避免了因相互猜疑所造成的内耗损失,而这种损失是企业中常见并很难自行消失的,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共同努力,这就有利于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之后,很多思想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这其中,更是有大量的思想精华可以被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所借鉴。方太的总裁茅忠群说过,“方太的前十年一直在学西方管理。后来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的管理,都根植于本土文化,没有一个强国是完全采用美国式的管理。日本不是,欧洲不是,中国的将来肯定也不是。大到国家管理、小到企业管理,道理是一样的,要根植于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国的企业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学习西方管理,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而今天,在西方先进管理学的基础上,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够从几千年传统文化中吸取优秀的管理精华,以史为鉴,量身取舍,为我所用,一定能够使企业的管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会对我们立足本土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成中英,张金隆.中国管理哲学与现代管理实践[J].管理学报, 2015(10).

[2]李东华.论传统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塑造——以新华书店为例[J].学术探索, 2011(04).

[3]曹世中,渝京.方太的“软实力”——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国学管理”实践系列报道之二[J].新财经, 2010(06).

[4]金帝园,闫淼.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学家, 2014(10).

The Implication of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Wuchang (Five Constants) for Companies in Creating a Sound Cultural Environment

Song Ningning, Zhang Binjie
(SINOPEC Management Institute, Beijing 100012,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hilosophical idea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re increasingly introduced into companies.The paper offers a look into the ethical values and moral norms contained in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Wuchang, which includes humaneness, righteousness, proper rite, knowledge and integrity, and analyzes the positive implication of the philosophy for modern enterprises in building a sou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securing healthy development, with the aim to inspire modern companies in management practices.

[Key words]Wuchang, companies, cultural environment, application

[收稿日期]2016-1-30。

[第一作者简介]宋宁宁(1981—),女,山东威海市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高级政工师,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教师。电子邮箱:songnn.glgy@sinopec.com。

猜你喜欢
人文环境应用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幼儿园人文环境的创设及其对幼儿社会性的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102期)2017-01-17 05:15:43
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民间音乐的影响
戏剧之家(2016年18期)2016-10-27 10:49:41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02:20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