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时间“隐性流失”问题思考

2016-04-11 12:37江苏省兴化市周庄中心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江苏省兴化市周庄中心小学 虞 慧

小学数学课堂时间“隐性流失”问题思考

江苏省兴化市周庄中心小学虞慧

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思想观念与锻炼各方面能力的主渠道就是课堂教学。而时间规定性是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之一,但是部分教师并未准确理解新课改的要求,导致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时间“隐形流失”问题,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不符合教学最优化理论。笔者叙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时间“隐性流失”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小学数学课堂时间“隐性流失”问题

1.创设无效课堂情境

许多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单纯追求多样化的形式,却没有认真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提出的一个要求就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与体验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与其认知规律相符,通过有趣的情境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数学技能与知识,使其发现数学的价值所在。然而一些教师创设情境时没有明确的目的,脱离了教学内容,实效差,导致时间隐形流失。

2.忽视课堂学习指导

在新课改背景下,许多教师虽然对学生的思维给予了充分尊重,但是却没有认识到课堂学习指导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一些教师放弃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只是单纯地跟随学生的思维授课,根据学生的意见教学,完全失去了主见,甚至完全依从学生的意愿,退到了教学舞台之外,只是从旁观察,认为让学生自主就是交出所有权利,导致课堂的宝贵时间被白白浪费。

3.忽视合作学习本质

许多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所以无论课堂时间充裕与否,问题是否有讨论价值,学生是否想探索,教师都强制要求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时学生的讨论正进展到激励的部分,思想碰撞、欲罢不能,教师却因为课堂时间不足又突然停止了讨论,要求学生立即在座位上端坐,进行汇报工作,大大打击了学生的讨论兴趣,而且学生也因尚未得到统一观点而不愿回答问题,参与积极性差,缺乏主动性,导致教学仍然是教师的一味灌输,教学进度慢,时间“隐形流失”。

二、解决小学数学课堂时间“隐性流失”问题的对策

1.明确情境创设目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其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具体、新颖、有实效的情境,具有启发性,使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从而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使之得到解决。比如,讲解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几分之一”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示几个常见的生活情境:“将一个完整的大蛋糕平均切成8份,并取出其中的1份”“妈妈端着盛有5个苹果的盘子,你从里边随便拿出一个”等。在生活和数学间建立联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并且提炼其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索。

2.良好把握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如今各个领域都在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该理念在教育界的体现则是“以生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其个性发展。为满足新课改的需求,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秉持了该理念,但是尊重并不代表一味放纵,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其年龄较小,天性活泼,自制力差,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因其他事物所分心,所以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捕捉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信息,使其攻克难点内容。教师不能仅仅在意识上追求互动,还要学会分析与把握信息,这是因为并非学生所有的生成资源都有利用价值,我们也不是一定要马上利用其所有的生成资源,教师要把握好哪种情况下应果断搁置,什么情况下该适当延时,哪种情况下需要立即放大。比如,讲解“平均数”一节时,教师向学生举出以下例题:

A组有5名学生,B组有7名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其总分分别为400分和525分,那么可以判断B组的学生成绩比A组更好吗?

学生马上发现虽然B组的总分更高,但其人数也多于A组,所以只比较总分并不全面,有的同学提出了用小组总分除以小组人数,得到的结果就是比较两组成绩的指标。教师要马上抓住这一观点,顺势提出平均数的概念,引入教学主题,并且有序展开后续的教学活动。

3.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显著提高课堂效率

合作学习方式是新课标中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启发,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与作用,把握好自己的角色,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教师是小组学习的参与者,应走下讲台了解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也是引导者,要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等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更是组织者,要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给予总结与指导。教师要注重合作学习形式的优化,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其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等划分小组,确保各组能力相当,并选择小组长,负责带领整个小组展开学习活动,对后进学生给予指导等。在评价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时,教师需要动员全体同学参与其中,互相做出评价,选出进步明显或学习成果优秀的小组,每节课、每周、每学期都进行评价,具体项目包括后进生的进步、学习实效、合作效果等,表扬进步的学生与优秀的小组,使小组保持良好的合作机制,有效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学生的独立学习为基础,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比如,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矩形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鼓励其思考怎样根据矩形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先由后进生叙述,接着中等生补充,最后优秀生补充并归纳总结,得到统一意见后派小组代表,可以是差生或中等生,在班内加以介绍,锻炼其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此外,教师不能过于频繁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将教学难点或重点作为合作学习的解决对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课堂的生命就是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时间“隐形流失”问题不仅会直接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仔细研读教材,经常反思教学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在遵循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创建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