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2016-04-11 12:37江苏省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教材内容

江苏省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 曹 鹏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江苏省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曹鹏

传统的高中课堂往往采用“习题集教学法”,即学生课下时间做大量的数学习题,老师再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为做题而做题,违背了数学发散思维的本意。而配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形成有逻辑的“数学思维”。无论是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还是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一、扩展学习内容,开拓数学思维

在高中前期的数学学习阶段,教师可针对学习成绩不错、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地扩展学习内容。因为数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学科,知识之间关联性较强,前面所学知识是后面内容的铺垫,后面的学习内容又是前面的升华。多了解一些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数学眼界,形成更完备的知识框架。但要注意,这种扩展性学习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对于数学成绩稍差的同学,尽量建议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主。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性,扩展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学习,重在学生自主地去了解,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另外,要注意以教材为依托,扩展学习内容不是天马行空,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进一步地把握教材内容才是扩展学习的目的。

例如,可以配合教材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展数学选修课,依据课本内容介绍相关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探究,教师只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起到为同学解答疑惑的作用。其中,在高一的教学内容中,可以针对函数内容适当地介绍函数方程;针对集合内容,扩展逻辑学、初等集合论;针对立体集合部分介绍拓扑学初步等。高二时,可以结合不等式内容,开设几个重要不等式及其应用、含参数不等式成立的讨论的课程;根据数列内容介绍母函数的探究和常微分方程;根据解析几何内容介绍三维解析几何;根据方程组内容介绍线性代数;除此之外,将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思想借助恰当的例题介绍给学生,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高三时期,则主要是针对高考对前期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另外,在观察、感知具体的客观事物时,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尝试说具体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已知的数量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结果会怎样。这样,不仅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更逐步培养了学生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学生通过自编应用题,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进一步熟悉应用题的题目特征和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会观察、感知具体的客观事物,并会用数学的语言或符号来描述外,还应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建立课外数学兴趣小组,挖掘学生潜能

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主要成员组成可考虑有数学特长的少数同学,其目的是发掘有数学特长的学生,使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这部分学生,老师要以引导为主,注重由给予知识向培养能力方面转变,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数学的辩证思维习惯,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另外,教师除了要防止这部分学生出现偏科的行为、鼓励他们全面发展外,也要注意避免犯“因小失大”的错误,教师要做到对每一名同学负责,在为这部分学生提供特殊指导外,也要注意全班同学的学习,毕竟全体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把握才是重中之重的事。唯有如此,才能在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对全班所有同学负责,使全班的数学成绩都能得到提高。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这部分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大会,带领学生访问著名的数学研究机构,同其他学校进行数学学术交流,开拓学生的数学眼界;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在实际锻炼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如若有条件,还可以访问知名的数学家,同数学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针对性地向数学家进行请教,一定可以使这部分学生发生质的转变。另外,学生也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研究,撰写数学小论文。同时,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的数学研讨,相互之间多沟通交流,在交流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

三、建设数学园地,丰富课余生活

为了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可在教室内部设立数学园地,具体形式可以有数学刊物、数学墙报等。刊物及墙报的编辑工作由学生来承担,可以以数学兴趣小组成员为组长将全班同学设立成不同的小组,每期由一个小组来承担。其内容要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可以根据当前所学知识搜集数学家的故事,搜集内容背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此外,还可以编辑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学习心得,介绍数学学习方法。其他同学也可以将自己对某一部分的独特的见解及展望进行编辑,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上述部分内容密度不易过大,更新频率可为一个月一次。另外,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将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以典型例题的形式编辑到数学园地中来,提醒学生避免重蹈覆辙,这部分内容的更新频率可以适当改变,可以在后面的黑板上以“每日一题”的形式进行展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抹杀学生的创新精神,易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解题能力不仅得不到提升,还容易退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除了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外,也很难适应逐渐改革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绝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递,它更是对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摈弃传统的“习题教学法”,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打下基础。

[1]江乙临.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徐文彬.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理解、设计与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01).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主要内容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