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生活,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6-04-11 13:28:33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李用超
数学大世界 2016年31期
关键词:数学方法理解能力新课标

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李用超

走近生活,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李用超

新课标指出要在小学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来实现少年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能否得到有效提高,主要在于学生在数学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方面表现如何,而怎样通过合理的教学措施的实施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就成为新时代教育思想改革中小学数学教育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深入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理论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就小学数学教学怎样使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小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生活化;小学数学;学生;教学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大量抽象概念的基础性学科,其内容的学习效果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对于数学知识认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尚不够完善,还无法通过对学习这一行为意义的认知来获得主动学习的意识,这一年龄段的少年儿童在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方面,其理性思维能力的不足与自控能力薄弱,使得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往往表现出迫于老师和教学环境的压力而被迫学习,很多靠死记硬背记住了内容而不了解其含义。这使得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效率低下,对一些稍微有点难度,需要动脑思考的问题就反复学习也学不会。这都是因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理解力与注意力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缺乏对数学学习内在动力的原因,而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理解力与注意力,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是难以实现的,而立足新课标素质教育的理念,从生活化教学入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对数学知识的思考认知能力,才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最佳措施。以下本文就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进行详细阐述。

一、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与认知理解能力。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生活化教学主要在于依托教材内容,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点的生活化设计,将教材内容的讲解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联系,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思考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教材内容。

二、把数学教学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结合

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针对的是高度抽象化的基础理论,而这些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在理解与认知方面不够直观,很难吸引其好奇心与主动认知的注意力。假如无法从内在动力方面让学生具有主动去认知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就会变得十分困难。针对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对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数学知识和概念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通过结合现实的数学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与认知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可以让学生参与的数学情境化互动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互动,在应用性的环境中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使其主动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五年级“认识负数”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知与理解负数的概念,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教学。如:电梯下降到1层以后再往下下降,应该怎么表示?这样表示如果不使用负数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去年春节当天的气温是零下6摄氏度,这个度数用负数怎么表示?它跟零上6摄氏度的关系是怎样的?通过结合现实生活的数学学习,学生可以更为有效地理解与掌握负数的概念,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从根本上讲属于一种脱离实际的基础理论学习,而这样一种学习学生很难对其提起兴趣,而被动地在教师与教学目标的驱动下学习与认知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十分低下,而怎样让学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关注度与内在动力才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笔者认为,采用生活化教学,将数学教学中一些数学方法与数学概念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通过对数学方法与知识的应用性训练,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一个不错的思路。通过鼓励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动手操作还可以加速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使其在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中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百分数的学习过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或现象提供给学生。如:超市的打折宣传单、彩票的中奖几率分析、可口可乐中的含糖量等等,让学生分析超市的打折以百分比折算是在原价基础上便宜了多少?只买一注彩票中奖的百分比有多大?一瓶可口可乐中的含糖量跟人一天内对糖的需要有多大差距?通过对以上物品或现象中百分数的计算,来让学生通过现实认识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的特征是什么,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这样通过让学生结合现实,更好地理解了百分数的数学概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其数学方法与概念的认知理解能力。生活化教学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可以通用,具体还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与教育目标进行灵活地设计。教师应在掌握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深入地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并与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的现象与资源进行挖掘,来开展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是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是对新课标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小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应立足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不断发现现有教育方法中不足的部分,不断地进行改革与调整,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提高。

[1]马会平.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问题简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

[2]杭瑛.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活”的气息[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

[3]邓永连.生活化数学教学要注意“四别”[J].辽宁教育,2011(04).

猜你喜欢
数学方法理解能力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数学方法在化学平衡学习中的重要应用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55
月牙肋岔管展开图的数学方法解析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10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论简单估算数量级的数学方法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地理教学(2015年15期)2016-01-06 1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