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允祥
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策略分析
商允祥
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人类的生活形态从原始的劳动生活形态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坐式生活形态,也间接造成现代疾病形态的改变。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指出,从事规律的健身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从事规律的健身运动,对于减轻焦虑与忧郁也有正面的效果。从健身运动所产生的生理与心理上的效益可以了解,不从事规律性健身运动不仅会提升疾病的患病率,亦会让生活与工作上的压力与紧张的角色无法缓解。因此,透过可行的策略,使其逐步培养规律的健身运动,缓解在工作及生活上的压力,从而达到更佳的生活品质。
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策略;价值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的持续进步,各种使人类生活更为便利的发明相继问世,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形态,从原始的劳动生活形态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坐式生活形态,生活的便利,也相对减少了人们身体活动的机会。社会文明的演进,间接造成现代疾病形态的改变,医学人员们将其归纳出人类致病或致死的4大因素为:(1)现有医疗保健体系的不健全;(2)行为因素及不健康的生活形态;(3)环境引起的危害;(4)人体的生物因素。其中有将近53%的死亡与不健康的行为及生活习惯有关,可见有50%以上的问题是因不良的行为与生活形态而起。
美国人类健康服务部门(United Stated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曾强烈建议,适当且规律的健身运动可避免许多疾病的产生,对国家医疗费用的降低与生活品质的提升有正面效益的存在。尽管如此,虽然众所周知维持健身运动的重要性,以及缺乏规律健身运动的危险性,但是国人规律运动的人口比例却只有25%左右,远较欧美发达国家要低,这之间的落差,正是健康认知不能转变行为的例证。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拟定可行的策略提供给国人作为参考,使其逐步培养规律的健身运动,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之下,提升其健康体适能水平。
1.1 在健康生理层面上
个人的健康与其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欲改善健康状态,应致力于健康行为的建立。规律的健身运动就是一种健康的行为模式,一般将规律健身运动视为防患未然的预防性健康行为,然而缺乏规律的健身运动正是导致国人十大死亡原因中,即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否从事规律的健身运动在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中,被认为是导致许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压等)产生的关键因素。不从事或缺乏规律健身运动会产生运动不足症,及因运动不足会有下背痛、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产生。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建议从事规律的健身运动,可以因增加摄氧量、提升换气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增加骨骼肌内微血管密度而提高心肺功能;亦可因血压与血清三酸甘油酯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与葡萄糖耐受力的增加,以及胰岛素需求的减少而降低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规律的健身运动可以促进生理机能而避免慢性疾病的产生,亦可获得心理健康,而使生活品质提高。对心脏病患者的调查研究表明,心脏病的发生有80%起因于缺乏规律的健身运动,心脏病患者如有较低的自我效能,会降低每日健身运动行为及产生较差的压力管理。糖尿病患者亦有相似的情形,当其有较低的自我能力知觉或意图时,会有较低的运动健身行为产生。
1.2 在健康心理的层面上
焦虑是现代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而忧郁症在近年来也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它将是未来20年内影响人类健康最大的杀手,其严重程度更甚于心血管疾病、艾滋病及癌症等重大疾病。焦虑与忧郁症不仅会影响个人生活品质,同时也会增加患病慢性疾病的危险,例如冠状动脉疾病、气喘、溃疡、风湿性关节炎及头痛等症状。而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中国忧郁症的病例率为1.14%,虽然低于美国人的15%,但受到生活形态的改变与压力环境的影响,患病忧郁症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中。
健身运动与降低焦虑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能实际预防心理健康的问题;而许多国际健身运动科学家们也一致认为,激烈的运动之后能有效的降低状态焦虑,并进一步指出参与规律的健身运动与体适能的增加、特质焦虑的降低亦有相关性存在。亦有相当多的学者针对以健身运动减轻忧郁症来进行研究,有关健身运动对压力反应的影响,发现70%的文献支持健身运动可以减轻压力反应程度,有51%的研究支持健身运动可以促进正面情绪的产生及降低负面情绪的发生,以健身者长期性和短期性的运动方式来减轻忧郁症,结果发现运动对健身者的忧郁症有潜在的影响。参与健身运动能改善心情,减轻忧郁症状。事实上,已有很多研究相继证实忧郁症患者在参与健身运动后,能减轻忧郁症状,甚至也能减少抗忧郁药物的服用。因此,许多医师与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都进一步的建议患者多参与健身运动或是身体活动,来改善忧郁的症状。健身运动可以作为治疗焦虑和忧郁一种可行且低成本效益的方法,以实际的观点来说,不管参与有氧性或是无氧性的运动来促进心理健康,皆较药物具有更多的优点,且在疾病的预防及生活品质的改善,都有极大的益处。
国际健康与运动俱乐部协会(International Health, Racquet and Sports Club Association, IHRSA)2001年的报告指出:美国健康体适能俱乐部会员占总人口数的13%,而健康体适能俱乐部为我国近20年来的新兴服务业,目前俱乐部会员人数仅占总人口数的不到1%,因此中国健身俱乐部产业发展应有相当成长空间,同时竞争也会相对增加。目前健身休闲产业趋势已走向独特品牌形象的建立;而俱乐部应如何经营管理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进而提升竞争力,便成为经营者所需面对的重要课题。企业经营的趋势已然从当地走向全球,整个行销观念都在转变中,因此最近几年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已转变为国际连锁的趋势,由加州健身中心的经营连锁形态,以及亚历山大集团规划跨国发展,同时和日本等相关集团结盟便可得知。
根据统计,美国俱乐部会员的流失率高达54%,表示会员流失普遍存在这个产业的问题。中国健康体适能俱乐部产业在国内超过了 20年的历史,但俱乐部在经营管理上的理念和作法存在着许多差异。倘若健康俱乐部所提供的服务或设施无法满足会员,其续卡率自然会大幅下降。许多企业管理调查都指出一个事实:争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永远大于留住一个旧客户;且依据市场统计,获取新顾客的成本是让旧顾客再次消费所需成本的5-8倍。以美国健康体适能俱乐部为例,招收新会员比留住旧顾客所付出的代价要高出5倍之多。因此,俱乐部在积极开发新会员的同时,如何提高会员对俱乐部的忠诚度,并与会员建立长期且良好的关系,是当前俱乐部经营业者要重视的课题。而体适能俱乐部流失会员的主因分别是设备过于老旧、器材重复使用、空间过于拥挤、会员失去兴趣和动机、不常使用会员卡、停车不方便、搬家等因素。消费者在面对低价与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健康休闲俱乐部的业者往往面临高比例的顾客流失。就此结果进行市场调查,确切解决顾客流失问题,进而巩固会员基础,并将分析结果转为顾客维系方案的对象,就运动营销上得到最大利润与最小成本。
运动健康中心发展的早期,健身设备只有豪宅才有,且是以俱乐部的形态规划在社区大楼中;近年来,在平价住宅中几乎成了基础配备。房屋市场日亦将运动健身设施列为公共设施的基本配备,部分业者甚至强调全套的健身、养生设备,以其获得购屋者的青睐。房地产业企图将健身器材加入建筑物中,让健身不仅为了健康,更是一种风尚的象征。对于建立全民健身运动健康中心而言,推出具备公共设施的个案,一方面话题多、卖相佳,另一方面也可以此提高个案在此区域内的行情。例如:善于用现有空间,在三楼的露天花园设置健身房;内设游泳池、水疗、健身房、韵律教室、撞球间等几近饭店式的休闲设施。对于消费者而言,购屋后的使用包含了管理费用的缴交、运动健身的器材维修与管理、非住户的使用管理、是否该委外经营等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应可参考其他社区附设休闲中心或附属大型企业内健身俱乐部的管理方式,委托相关的管理顾问公司协助其软硬体的修护和运作。国内参与健身休闲市场仍有许多发展空间,希望倡导健康的运动观念,提升国内运动人口。健身休闲市场潜力十足,规划大型健身休闲俱乐部,预期竞争将日趋激烈。
健身运动心理学在促进健身运动行为改变方面,有诸多理论模式,包含健康信念模式、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跨理论模式,其中当属跨理论模式最为广泛使用,而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规律的健身运动行为理论验证,许多皆以跨理论模式作为了解不同个体及群体在运动行为改变的理论架构。跨理论模式主要包含4大部分:行为改变阶段、改变方法、自我效能及衡量做决定。跨理论模式是一种动态的模式,将行为的改变区分为5个阶段,每阶段对于其行为决定与否皆有不同的经验、认知或解释,而采用不同的作法,亦即针对不同的改变阶段应实行不同的介入策略,才能对其行为的改变达到效果。这五个阶段分别为思考前期是指未来6个月都不会想运动的人。思考期是指未来6个月会想要运动,但还没开始运动的人。准备期是指已经开始运动但尚未形成规律性的人。行动期是指已经有规律性的运动但尚未持续6个月的人。维持期是指已经有规律性的运动起已经持续6个月以上的人。在跨理论模式中的5个阶段是呈现一个周期性的形态,也就是说透过介入策略有可能让人从准备期进入到行动期,但是也有可能因个人因素或环境因素的改变,而使人从行动期退回到准备期。由以上跨理论模式的论述可以得知,在拟定健身运动促进的介入策略时,最好配合阶段特性并尽可能个别化。因此,在提升健身运动依附的改变时,可采用下列5种策略。
3.1 情境安排手段
在生活周遭的人事务中提供鼓励健身运动的信息,如在校园里、办公室或家中放置许多与运动有关的提示语、海报、标语、口号等,提高健身运动效果。另一个改变健身运动行为的方法是与他人建立契约并遵守,而契约内容应包含实际目标、达到目标的预定时间及未达目标的后果。
3.2 行为增强手段
奖励参与者是增强手段中最常被使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当参与者达到某一个阶段目标时,即给予奖励(T恤、帽子等),以增加其持续努力的动力。但通常这种手段较常用在鼓励刚开始的出席率或依附行为,较少用于长期的改善状况中。此外,在介入阶段期间,重要他人所给予的信息回馈也是引发持续运动动机的一种方法,当有进展的时候适时给予正面的鼓励,或于公开的场合予以表扬,都是增强手段中很有效的方法。
3.3 目标设定手段
目标设定是一个有效引发动机的技巧和改善健身运动行为及依附的策略。当所设定的目标是由自己所订定时,其效果会大于其他人,如教练、老师等为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此外,有弹性的目标会比固定不变的目标可行,以时间为主的目标会比以距离为主的目标容易达成,而长时间的目标设定会比短程目标设定产生更高的依附性。
3.4 决策手段
是否要开始执行健身运动计划通常是很难决定的,所以健身运动心理学家们就发展出一套决策量表来协助人们做决定。它可以帮助参与者看出健身运动计划的潜在利益和付出,参与者要在决策量表上写下运动健身计划所要达成的预期结果。事实上,经由研究证实,在健身运动计划执行前进行决策量表对于健身运动的促进是有较大的效益。
3.5 社会支持手段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的态度看法会影响另一个人参与健身运动计划的可能性。社会和家庭会透过很多途径影响参与者进行健身运动的机会,家人、朋友或其他重要他人的支持或阻碍,都会影响到参与者运动健身计划的成功或失败。因此,若能在参与运动健身计划之前或执行中,获得家人、朋友或重要他人的支持,对于健身运动的促进必然会有很大的帮助。
经由许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使得规律的健身运动已被大家公认为是预防疾病最有效且最符合经济效益的方法,但是下一步是如何让大家以实际的行动去培养规律的健身运动,个人认为这应是当前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体育专业人员可以尽一份心力的部分。针对不同改变阶段应实施不同的介入策略,因而提出情境安排手段、行为增强手段、目标设定手段、决策手段、社会支持手段等5种不同的策略,藉以提供健身运动参与者在拟定计划时作为参考。
[1] 张宏伟,等.全民健身政策有效执行的价值取向与促进机制[J].体育与科学,2013(6):111~114.
[2] 刘永风.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体育发展的软法——写在《全民健身条例》颁布二年之际[J].运动,2011,(16):148~149.
[3] 董志江,等.健身运动处方促进科学化全民健身[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2):131~133.
[4] 周结友,等.试论和谐社会与全民健身相互关系及促进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6):16~20.
[5] 潘小非.全民健身活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促进协调发展的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18~21.
[6] 朱 冀,等.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探讨——基于《全民健身条例》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5(1):160~163.
An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Extensive Mass Fitness Programs
SHANG Yunxiang
With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civilization, human’s lifestyle has gradually evolved from the original labor life into the modern sitting lifestyle, which also indirectly causes the change of modern disease forms. American Sports Medicine Academy points out taking regular fitness exercise can improv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and lower the morbid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Studies of many experts also prove that taking regular fitness exercise has positive effect on reduc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een from the benefit of physiology and mentality produced by fitness exercise, not working on regular fitness exercise will not only increase morbidity but also lead to unavoidable pressure and tense roles in life and work. Therefore, through feasible strategies, people will be able to cultivate regular fitness exercise, and with the attachment to sports, it can also relieve people’s pressure in work and life, thus achieving better life quality.
Extensive mass fitness programs; Promotion strategy; Value analysis
1007―6891(2016)02―0076―03
10.13932/j.cnki.sctykx.2016.02.20
G812
A
2015-10-28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阳泉,045000。
Shanxi Technology College, Yangquan Shanxi, 045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