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体育社会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2016-04-11 13:00:45陈知昌
四川体育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机制体育

陈知昌



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体育社会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陈知昌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体育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在明确体育社会组织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人员配置、资源配置、筹资渠道、监督评估机制等方面对中国体育社会组织运行机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优化中国体育社会组织运行机制的方法及策略,进而促进体育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治理能力;现代化;体育社会组织;运行机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届奥运会,我国的金牌数量已排在世界前列,为中国体育事业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但近年来,中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持续下降,中青年猝死比率不断攀升,居民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究其原因可能与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速度落后、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民体育锻炼意识薄弱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治理能力,建立健全的体育社会组织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1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相关概念

体育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范畴之一,要想更好理解体育社会组织的基本理论就必须先界定社会组织的概念及内涵。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是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称为正式社会组织[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政党、政府以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组织被称为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社区活动团队、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以及部分中介组织。

通过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研究认为体育社会组织是以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公民身体素质为目的,主要通过开展体育竞赛、表演、训练以及健身等活动,向社会提供体育服务锻炼、咨询和培训等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给定定义的基础上,不难发现体育社会组织有其自身显著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公民性、志愿性、自治性、互利性以及非营利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和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强调“要改进社会治理的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2]。体育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积极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所谓体育治理现代化是指政府和社会的多元化主体运用现代科学发展成果和思维方式,依法对各项体育事务进行共同整治和管理[3]。从而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使其在遵循现代体育发展规律和社会组织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良好协作,运用专业化、多样化以及最优化的治理方式和手段,实现对体育领域全面、协调、有效治理,进而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创造并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形成科学化、法制化、效益化、体制化的体育治理能力,提高体育在政治、文化、经济、教育、健身等方面活力,最终实现中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目标。因此,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必须全面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体育治理现代化。同时,在体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创新与再造,不断完善体育治理体系,提升体育治理能力。

2 中国体育社会组织运行机制的现状分析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清朝诗人丘逢甲在《汕头海关歌寄伯瑶》中写道“西人嗜糖嗜其白,贱买赤砂改机制。”把机制理解为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或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不同学者对“机制”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机制是一种成熟的已经经过检验被证明是有效且相对比较固定的方法和方式组成的行为模式,它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同时它自身的运行又体现制度的作用[4]。因此,体育运行机制可以理解为影响体育运行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5]。不同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将体育运行机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以体育运行机制的形成过程为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人为性体育运行机制和自发性体育运行机制;根据体育机制作用领域分类,可以分为竞技体育运行机制、群众体育运行机制和学校体育运行机制;按体育机制表现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显机制与隐机制;按结构层次分类,可以分为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调节机制等。

作为承接政府的职能转移的主要载体的体育社会组织,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公共体育服务,对促进中国体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全能型政府”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本该由市场和社会共同完成的社会管理工作,却因政府包揽导致社会组织力量明显微弱与不足,体育社会组织自身运行机制也存在一些不足:

2.1 体育社会组织人员配置不合理,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和管理人员。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同样,体育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但中国缺乏为体育社会组织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培训机构,使得各体育社会组织为了自身的正常运转不得不吸纳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意识不高不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兼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致使体育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缺乏一支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管理和服务团队。

2.2 体育社会组织资源配置不均衡,资源供给面临公平问题

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例如,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区域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与此同时,在中国城乡之间体育资源配置也存在相对不平衡的问题,其原因是城市地区经济发展快,人民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体育资源配置比较完善。相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慢,体育设施相对匮乏,不能满足农村地区人民的健身要求。同样,中国的参与群体之间也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例如在体育资源建设投入方面,中国中青年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较多,但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群的体育设施相对较少,随着中国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越来越不能满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基本体育需求。

2.3 体育社会组织筹资渠道单一,缺乏自主发展空间

现阶段,中国体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与政府单一主体有限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相对匮乏,体育经费投入相对较少,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的需求。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财力资源严重不足,主要以政府的投入为主,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成为困扰中国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在我国传统等级观念以及层级关系的影响下,政府和体育社会组织的权责关系比较模糊,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体育社会组织的领导现象屡见不鲜,“政社不分,管办不离”,严重影响体育社会组织独立自主的发展。

2.4 体育社会组织监督难度大,评估机制不健全

目前,中国部分体育社会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出现混乱。例如,本应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的大型体育场馆,现在却因政府的忽视以及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办起了各种各样的演唱会。再如部分体育社会组织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需求,将本应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体育场所却设为高消费的场所,使得人民群众对其“望而止步”。同时,由于体育社会组织的行政审批制度比较严格,任何体育社会组织都要在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必须拥有与自身相关的主管机构,导致许多体育社会组织徘徊在政府管理之外,使得体育社会组织存在监督难度大,评估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3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运行机制优化策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指出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锻炼需求日益增长的双重背景下,如何提供更加高效、优质、便利的体育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同样,体育社会组织自身更应该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法治化,促进体育社会组织的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体育社会组织为人民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

3.1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

和谐社会依靠人才支撑,作为体育社会组织最宝贵资源的人力资源,为体育社会组织的运行提供了保障。因此,加强体育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是构建与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机制的内在要求。为此,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养,建立专门体育社会组织人才培训机构,完善在职人员培训制度,以培训考核、资格认证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完善体育社会组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提高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从而实现体育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法治化。

3.2 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供给相对公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同时,指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面对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不公平以及资源供给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冷静对待不公平现象。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社会公平的原则基础上,促使区域体育社会组织和城乡体育社会组织的协调发展,保障公民基本体育权利。为统筹区域体育社会组织和城乡体育社会组织的协调发展,我们还应该从实际出发,优化和整合东西部地区及城乡之间资源配置,发挥各自优势,改革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机制,寻求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形成个性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构建不同特色、相对均衡、和谐发展的区域体育社会组织和城乡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发展模式,实现体育社会组织资源合理配置及资源供给的相对平衡。

3.3 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改革,为体育社会组织拓展自由发展空间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多样化的需求,拓展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空间,扩大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规模,实现体育社会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体育领域存在的“政社不分”“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等现象,明确政府和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的权责,处理好体育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加快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改革的步伐,继续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明确责权和依法自治建设。同时,政府坚持“放手不放任、协办不包办、指导不指挥”[6]的工作原则,积极主动为体育社会组织协调资源、提供活动场所、支持经费等,并以服务者的角色为体育社会组织提供必要的服务,形成“服务型政府”的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模式,激发体育社会组织自身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3.4 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提高人民群众体育意识

为了促进体育社会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其体育社会组织功能的落实,解决中国体育社会组织存在数目庞大,监管难度大的问题,应该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的监督,从而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促进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1)建立完备的体育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简化体育社会组织注册程序,加大对体育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力度,切实保障体育社会组织成员的根本利益。(2)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客观的监督评估机制,坚持政社分开,管评分离;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确保评估公信力;坚持引导激励,以评促建,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探索建立“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办法”、“评分标准”和“评估奖惩办法”等评估机制,引导组织依法依规开展活动,进而推动组织自律[7]。(3)鼓励体育社会组织承办各种赛事活动,展示体育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组织能力;广泛动员体育社会组织成员、新闻媒体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体育社会组织的监督,建立全国联网的公益举报受理机制,加强政府在监控上的权威和刚性约束,完善政府对体育社会组织的监管体系。

总之,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锻炼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政府应该为体育社会组织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建立健全的体育社会组织运行机制,以壮大体育社会组织的队伍,减轻政府负担,从而促进体育社会组织走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体育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 吕树庭,刘德佩.体育社会学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55.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

[3] 于善旭.论法治体育在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中的主导地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6).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体育的地位与价值研究》项目组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体育的地位与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58.

[5] 《体育概论》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123.

[6] 张金桥.我国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的合法性及其发展中的政府职责[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3):213~218.

[7] 于文谦,戴红磊.体育社会组织的价值困窘与解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 48(8).

Governance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Operating Mechanism Research

CHEN Zhicha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logic analysis of governance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operating mechanism were studied. First of all,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ific basic theory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staffing, resource allocation, financing channels,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orts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the strategy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our country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of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vernance ability; Modern;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Operating mechanism

1007―6891(2016)02―0012―03

10.13932/j.cnki.sctykx.2016.02.04

G80-056

A

2015-09-14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机制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2016体育年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我们的“体育梦”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2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