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11 12:37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老师

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 沈 平

合作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沈平

高等教育的门槛逐渐降低以及招生范围的扩大,使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及发展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突破方法,让学生从相互讨论的认知水平出发,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达到积极应对中职教学中现阶段的困境的目的。本文将就合作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做深入的讨论及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问题;应用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尤其是数学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恐惧心理在作怪,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数学的逻辑思维性太强,又十分抽象,现实生活中很少能接触并应用到,所以用处不大,自己的学习基础本来就差,所以产生了畏难心理;第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很多学校之中,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老师不用心教,也不是学生不用心学,而是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没有进行精准的对接,使教学过程及结果呈现出了不对等的效果,很难达到教学初衷的理想状态;第三,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氛围没有形成,多半在孤立地学习及思考解决问题。总之,以上问题普遍存在于中职数学教学中,并亟待改善。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及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接受老师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组织有秩序地通过老师安排或者学生自发结组的方式,来成立学习小组。学生以学习小组为中心,选出一名小组组长,其他同学在老师或者组长的正确引导下,对老师设置的课堂延伸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并得出相应结论。这种学习方法类似于管理学中的“头脑风暴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小组人员的积极性和思维活跃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实现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帮助。

合作学习在我国的教育界认可度较高,可其普及性还较差,很多学校没有完全信任合作学习的可实施性。但在不久的将来,合作学习将在教育领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将是开启学习之门的强有力的助推器,令人欣喜的是,合作学习在中职院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得到极大的认可及实施。合作学习的普及性的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使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学校在呈向上的趋势增长,同时相应的人员数量也在逐年地累计递增,这其中尤其要指出的是对“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开发的研究人员的数量也呈现出大幅度递增的状态,这表明合作学习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突破;其次,合作学习中的结构体系更加丰富,涉及的领域也逐渐增多;再次,研究“合作学习”的机构逐渐建立并完善。

二、合作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

从我国现有的教学背景来看,合作学习在各领域的数学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尤其对于中职学校的同学来说。他们通常对数学的畏惧心理较强,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这种负面情绪日积月累,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加之数学这门课程本身的抽象性及思维逻辑性又较强,所以在中职学校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就尤为重要。

三、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1.巧妙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不是随意划分的,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较差,所以不适合自由结组,而是要全程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进行小组构建。结组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并以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为主要依据来对全体学生分层。

比如:全班有40个同学,一般可以分为8个学习小组,便于组织和管理。分组前老师要通过与学生的日常接触总结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及个性,并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层次及数学水平的不同,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每个小组都要涵盖不同层级的学生,这样才能使学习能力和成绩稍好的学生引导或带领学习能力及成绩较差的学生完成小组问题的讨论,并使全组成员能够较好地完成初定的教学目标。

2.明确教学目标,适时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也并非是万能的学习方法,只有合理地应用才能使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制订学习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立足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盲目学习的现象,充分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圆锥形的推广”的教学时,老师先提出合理的学习目标:弄清圆锥形的定义,正确掌握各种圆锥形的面和角的定义及求和的计算方法。然后布置学习任务:(1)动手制作圆锥形的模型;(2)小组交流,圆锥形的组成面的平面展示;(3)小组探究,圆锥形组成面的变化与其自身体积的关系;(4)巩固应用。这样,“合作学习”将能有序、高效地开展下去。

3.角色转换的重要性

在合作学习中角色转换显得尤为重要。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成了主要角色,老师只是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只需将主要思路和方向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享受主导者的身份,独自地、全面地去思考问题并得出相应结论。

四、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1.参与的全面性及公平性稍显不足

合作学习的初衷意在让所有参加讨论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相互帮助,相互学习,通过头脑风暴,将思路拓宽,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成绩较差的学生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对“合作”的真实含义体现得不够全面深入,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老师的固有思维在作怪,先入为主的印象让老师或多或少地会将关注度集中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了对学习较差的学生的潜力的挖掘。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加自卑,反而在所谓的合作学习中降低了学习积极性,更不会积极发言及独立思考问题,整个讨论过程变成了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天下”。第二,基于老师日常对每个同学的了解,他很难从之前的印象中跳转出来而发掘出每个人不同的特质及潜能。如此看来,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只是杯水车薪。

2.角色转换不到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虽然合作学习在中国院校中有较高的认可度,但是其落地实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教师还秉承着从前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一时之间很难扭转,教学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将主动权从学生手里转移到自己的手里,仍然是以教授知识的角色出现,掌握着整个合作学习的主动权,这样就很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独立地面对及解决问题,而上面所提到的教师的第一印象又会使本来就不多的发言机会及表现机会被“好”学生独霸。“坏”学生的积极性没有提高,反而又经受了更大的打击,久而久之,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起不到最初的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相反,更造成了学生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从而产生了更大的弊端。

这种问题的产生一般由两种原因造成:第一,当今我国的教育背景及环境,使得教师面对的教学压力颇大,不仅需要准备课程完成既定的教学方案,还要做职称评定、课程评奖等其他事宜,故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往往只是走个过场,不能深入讨论挖掘,长此以往,合作学习不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会造成恶性循环。第二,大多数教师的思维还是相对保守,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信心不够,仍然不肯放开主导者的角色而换成引导者,不愿把课堂时间过多地交由学生自由讨论,那么学生的惰性必定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随之丧失。

虽然于“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积极的作用还是占主导的位置,尤其在中职教学中的数学部分,其数学的灵活性、严谨性、巧妙的思维逻辑联系及推理性,都是合作学习能发挥其优势的沃土。由此来看,合作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的重要性略见一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借鉴先辈的经验加大中职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比重,通过组建数学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其碰撞思想、开拓思维,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以实现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最终达到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的目的。

[1]陈晓颖.浅谈合作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3):247-247.

[2]王文亮.课题研究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7):113-115.

[3]黄嵚.合作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36):148.

[4]王宏刚.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5(34):22.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老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