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茜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司法局]
各地微讯
东川区司法局开展“菜单式”普法
文 徐 莹
[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司法局]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司法局开展“菜单式”普法,构建普法工作新格局,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贴合实际,制定普法菜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人群对法律的不同需求,将《宪法》《森林防火条例》《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成普法“菜单”,供群众“点单”选择。
整合资源,开展法治宣传。一是更新普法讲师团名录。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热爱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人员组成普法讲师团。二是集中司法局内各科室及局属事业单位力量,在开展“菜单式”普法的同时,积极为群众提供律师咨询、法律援助咨询、公证咨询服务;三是在调解群众纠纷过程中,做好“以案释法”工作,就个案对当事人和周边群众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普法,做到“调处一起,普法一片”。
全面覆盖,突出宣传重点。在做好普通群众法治宣传工作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妇女、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社会特殊群体的法治宣传工作。各司法所根据所在社区及居委会的“点单”,有针对性地送法进社区,提供现场法律咨询,教育引导群众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东营市司法局着力提升法律服务能力
文 王 涛
[ 山东省东营市司法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山东省东营市司法局着力提升法律服务能力。
整合资源,搭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平台。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便民措施,真正实现“一扇大门进,多窗口服务,一揽子解决问题”的目标;积极向政府和企业推介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法律服务网络。今年以来,全市律师共担任法律顾问627家,办理法律事务13785件,提前预防、化解问题纠纷159件。
积极介入,营造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法治环境。深入推进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协助党委、政府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担任企业法律顾问的律师事务所通过“送法进企业”“企业法律讲坛”等形式,对企业和职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企业职工依法维权意识,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凝心聚力,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合力。根据全市经济建设重点工作组建“重点项目建设律师服务团”“保护知识产权律师服务团”等专项服务团队,提供全程法律服务。
临淄区司法局扎实推进人民调解工作
文 李决宾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司法局]
为推进“平安临淄”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司法局扎实推进人民调解工作。
在全区7个镇、5个街道,473个村居(社区)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村建立“丙方(热心)调解小组”,构建起区、镇、村(居)三级为主,调解小组、纠纷信息员为补充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完善行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相继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劳动争议、消费者、民政、农业、物业管理、国土资源重大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专业调解委员会,并与区物价局联合建立了价格争议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联动机制。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员业务水平。一是举办了全区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班。邀请市资深“金牌”人民调解员和优秀律师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调解技能。二是不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员召开经验交流会。相互交流分享好的经验做法,并选取典型调解案例,将其编印成册,为人民调解员工作提供参考。三是外出“取经”学经验,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水平。
创新方式,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效能。加大人民调解宣传力度,寓法治宣传教育于人民调解之中,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组建人民调解员专家信息库,根据各人民调解员所擅长的调解领域对居民生活纠纷开展调解,提高调解实效;每月定期召开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汇报上月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及调处情况,分析矛盾纠纷成因,预测下月矛盾纠纷高发点,有针对性采取预防和调处措施;注重诉调对接,无缝衔接,对调解未果的纠纷案件,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按规定提供法律援助,实现矛盾纠纷处理工作“一条龙”服务。
当涂县司法局创新推进“七五”普法工作
文 夏克宗作者信息
[ 安徽省当涂县司法局]
安徽省当涂县司法局围绕2016年度法治宣传教育目标,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工作上台阶。
一是建立普法动态管理制度。司法局积极探索建立法治宣传成员单位例会制度,制定成员单位“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目录清单和考核评价体系。
二是建立健全普法整体联动工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组建全县普法骨干和县直部门联络员队伍,成立“七五”普法宣讲团和“以案释法”讲师团。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网站组建成立当涂县司法局普法志愿服务队,通过该网站可以直接查询到该县普法志愿者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组建“普法”联盟,扩大社会影响面,实现普法宣传教育全覆盖。
三是创新“互联网+”普法新模式。积极开辟QQ、当涂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法治当涂新浪微博、辖区十个司法所官方微博及互联网客户端等新型网络载体普法,利用政府网站、县广播电台新闻媒体等开办普法专栏,提高线上线下等媒体普法覆盖面。
四是打造特色普法新品牌。根据法治文化基地建设要求,组建成立县级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同时,在各乡镇建立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公园和村居法治文化长廊等,努力打造具有当涂特色的普法新品牌。
南江县司法局多措并举做强做优法律援助工作
文 文 娟
[四川省南江县司法局]
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四川省南江县司法局多措并举做强做优法律援助工作。
延伸法律援助触角。南江县司法局健全县、街道(镇)、村社区三级联动法律援助网络;在全县10个中心乡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点的基础上,在县妇联、团委、工会、老龄办、看守所等地也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畅通“12348”法律援助热线。
开辟多条维权通道。一是打造异地援助快车道。推行异地受理,使在异地务工的南江籍农民工可以就地申请法律援助。二是打造县域维权快车道。将县内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审批纳入政务中心窗口“一站式”办理。三是打造部门联动快车道。整合劳动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力量,实现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四是打造网上受理快车道。在“南江法治网”上设置法律援助网上受理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申请法律援助。
扩展法律援助范围。南江县法律援助中心将家庭暴力、虐待、遗弃、交通事故、医疗损害等事项纳入了法律援助范围;对年老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式、预约式、一站式”服务;开通了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农民工、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降低受援门槛。南江县法律援助中心在原有法律援助对象基础上,又增加了17类援助对象。特别是对南江县确定的精准扶贫村、建卡贫困户降低审查标准,只需出示村、镇(乡)出具的贫困户证明,即可享受法律援助服务。
鹿寨县司法局三项保障机制加强司法所建设
文 傅永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司法局]
张 茜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司法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司法局建立三项保障机制,不断强化司法所基层基础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财政全额拨款,保障司法所设施建设。鹿寨县县委下拨了190多万元,9个基层司法所业务用房全面翻新维修,各司法所办公用房全部达到了6间以上,实现了“六落实六统一”的规范化建设目标。
政府购买服务,保障司法所队伍建设。2013年,该县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了35名司法助理员充实到司法行政队伍,并以公益性岗位形式聘用了9名工作人员,分别安排到9个基层司法所专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这些招聘的人员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熟悉电脑操作,掌握驾驶等技能。为了激发聘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2011年至今,该县对聘用司法助理员的工资待遇进行了三次调整。该县还制定了《鹿寨县司法局聘用人员管理规定》,定期对聘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大大提升了该县司法行政队伍整体战斗力。
政府多方协调,保障司法所执法用车。司法局按规定对保留的公务用车实行局机关集中管理,各司法所根据业务需要,提前做好用车计划,并到局机关办理用车审批手续;将各司法所原有的警用摩托车进行了彻底维修,确保各个所警用摩托车的使用,缓解了日常下基层难的问题;司法所通过乡(镇)政府协调,共同使用乡(镇)保留的部分执法用车;最近,鹿寨县正在筹备落实公务租车服务,由政府出资,汽车租赁公司提供可持续性的租车业务,方便司法所对车辆进行灵活支配。